【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四部分 专题十一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00564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四部分 专题十一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四部分 专题十一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四部分 专题十一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四部分 专题十一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四部分 专题十一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四部分 专题十一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四部分 专题十一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1(2018武汉部分学校调研)克利斯提尼的政治活动,集中于雅典宪法的改造。他的第一步改革是重划选举区,把雅典国家分为十个区域,代替过去的四大部族。这一改革的最重要结果是()A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B消除了自由公民之间的政治矛盾C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D摧毁了旧贵族所依托的氏族秩序解析:选D。据题干可知,克利斯提尼改革重划选区,用地域部落取代过去的血缘部落,从而摧毁了旧氏族贵族所依托的氏族秩序,故选D项。动摇旧贵族的特权是梭伦改革的影响,故A项错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伯里克利消除担任公职人员的等级限制以及发放参政津贴,从而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故C项错误。2(20

2、18宜宾期中)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多数票通过判其死刑。后来,一学者写道:“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这反映了雅典()A法律程序和结果都缺乏正义性B神明信仰和青年教育是法律核心C法律保障了公民的个人自由D程序的民主未能保证结果的公正解析:选D。根据材料“经过抽签的方式”“多数票通过”可得出苏格拉底案审判程序民主,结果却缺乏正义性,故选D项。3(2018益阳调研)雅典城邦认为,只靠两只手臂提供劳力的人,没有更多的时间积极参加国家事务;这些人不能算作是积极公民,而是私

3、人。这反映了雅典的民主是()A务实的民主B贵族的民主C少数人的民主 D多数人的民主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可知雅典时期有很多公民为了自己的生活奔波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公民大会,真正参加公民大会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故选C项。4(2018佛山顺德适应性考试)公元前415年春,雅典召开公民大会讨论远征西西里,最后作出决定,坚持继续任命极力反对远征的尼西阿斯为远征军三位指挥之一。在后来远征战事中,有渎神嫌疑的三位指挥官之一亚西比德被召回审讯。三位指挥官观点各异,甚至对立,最终导致大约4万名士兵组成的这支远征军,全军覆没。此事主要反映了()A民主对军事的影响弊大于利B直接民主可能导致决策失误C陪审法庭

4、对大会形成了监督D公民大会应该吸收士兵参政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中“坚持继续任命极力反对远征的尼西阿斯为远征军三位指挥之一”“最终导致大约4万名士兵组成的这支远征军,全军覆没”等信息,可知,雅典实行的直接民主决策容易出现失误,故选B项。5(2018长沙一中月考)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将军在其历史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不让历史学留有宗教神学和神仙鬼怪的踪迹,他热衷于以人性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特点来解释说明人的政治行为和事件进程,并努力挖掘事件的更多起因。由此可见修昔底德的历史意识()A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B专注于历史原因的多方面探究C立足于希腊民主政治基础之上D被束缚在片面的战争观之中解析:选A。

5、根据题目中“热衷于以人性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特点来解释说明人的政治行为和事件进程,并努力挖掘事件的更多起因”,可知应选A项。B项表述服务于A项,是A项表述的具体表现,排除;题目中并未提到雅典民主政治对修昔底德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修昔底德的战争观的片面性,故D项错误。6(2018黄冈质检)柏拉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柏拉图的这段话()A解释了“人是万物的尺度”B重申了“美德”的重要意义C强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D否定了苏格拉底的认识论解析:选A。据题干可知,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面前呈现的情况不一样,构成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而这种不同的

6、认知,取决于每一个人的个人感觉。因此柏拉图说的这句话,是对“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诠释,故选A项。7(2018华中师大附中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主张重新审视古希腊文明中的法治和宪政与近现代西方法治和宪政的关系。古希腊近代西方雅典人认同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离开了城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雅典人没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等,个人财产不受保护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包揽制定、执行和监督法律的全部权力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平等参与、直接民主、抽签选举、投票表决、轮番而治以及较短的任期等据罗洪洋、赵大华重新思考古希腊与近现代西方法治和宪政的关系整理结合所学解读材料,从上述

7、表格中任选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 解答本题时首先选择一个主题,然后根据材料中雅典城邦政治的内容特点反推西方近代民主政治与之相关的内容与特点,再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 主题:古代雅典强调城邦至上,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对个人和个人权利的尊重及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古代雅典的权力机关权力广泛且强大,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分权与制衡。古代雅典是公民可直接参与的直接民主,而近代西方法治是代议制的间接民主。示例主题:古代雅典的权力机关权力广泛且强大,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分权与制衡。论述: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包

8、揽制定、执行和监督法律的全部权力,缺少必要的制约机制。近代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力分立,彼此制衡,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宪法的理论基础。1787年美国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个部门互相制约,防止了任何部门的独断专行,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8吉林模拟)古希腊一个城市及郊区就是一个国家,城邦太小,无力建造神秘的王宫;人口太少,彼此相熟,都是凡夫俗子,说君权神佑,贵族就不相信。这造成的影响是()A阻碍了君主专制的发展B形成人神同形同性的宗教观念

9、C萌发了人文主义的精神D王权不断强化势必导致君主专制解析:选A。解读题干材料,可知反映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状态,君主专制发展不起来,故选A项。材料没有反映人神同形同性,故B项错误;萌发了人文主义的精神的表现是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人文价值的阐述,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王权弱微,故D项错误。2(2018昆明摸底)梭伦改革前雅典实行贵族寡头政治,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往往因多种原因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的保障,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可以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这一变化得益于()A鼓励发展工商业 B建立五百人会议C废除债务奴隶制 D实行陶片放逐法解

10、析:选C。针对材料中“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往往因多种原因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梭伦在改革中废除债务奴隶制,为平民参政提供了保证,故选C项。3(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克利斯提尼把全阿提卡分为三十个区,其中十个区在雅典城及其周围,十个区在沿海,十个区在内地。每三个不同的区,即一个城郊区、一个沿海区、一个内地区合为一个地区部落。每个区由若干个自治村社组成,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自由民和外来的居民也取得了公民权。由此可见,克利斯提尼改革()A分散了氏族贵族的力量B摧毁了氏族制残余C扩大了民主力量D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解析:选C。题干材料“许多失去氏族

11、族籍的自由民和外来的居民也取得了公民权”说明克利斯提尼改革扩大了民主力量,故选C项。材料为克利斯提尼改革中实行十行政区,未提及贵族势力,故A项错误;氏族制度在此时仍然对雅典政治有重要影响,故B项错误;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D项错误。4(2018山西名校联考)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A必须人人参政 B宣扬平等意识C政治自由有限 D强调依法治国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

12、“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可以看出,公民的政治自由有限,故选C项。5(2018南宁摸底)雅典妇女和未成年人一样,一生都处于监护人的监护之下,一个女孩的监护人首先是她的父亲,结婚后,她的丈夫充任她的监护人。由此可见雅典妇女()A法律地位低下 B毫无民主权利C生活备受关注 D经济无法独立解析:选A。古代雅典以男性为中心,女性在社会中法律地位低下,“一生都处于监护人的监护之下”,故A项正确;雅典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但属于自由民,享有政治以外的其他权利,故B项错误;古代雅典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社会,故C项错误;雅典妇女享有除政治外的其他权利,故D项错误。6公元前546年,古希腊执政官

13、庇西特拉图借助外籍雇佣军的力量,收缴了公民的武器,建立起一支300人的私人卫队,把自己的住所安在卫城之内,成为凌驾于公民集体之上的君主。这一现象表明古代雅典()A直接民主有较好发挥B民主政治一度反复C发展了梭伦的宪政制D是集权制下的民主解析:选B。僭主政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民的权利和直接民主,故A项错误;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出现于梭伦改革与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中间期,体现出民主政治一度出现反复的情形,故B项正确;僭主政治是对梭伦建立的民主政治的违背,故C项错误;僭主政治影响公民权利的运用,故D项错误。7(2018肇庆模拟)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权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

14、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这说明()A雅典当时对外战争比较频繁B雅典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D雅典的商品经济破坏了民主秩序解析:选B。材料中“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说明雅典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受到制约和限制,故选B项。8(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联考)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繁荣。当时喜剧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多讽刺社会上的著名人物或者当权人物。这反映出当时()A公民言论相对自由B人们认识到雅典民主的局限C喜

15、剧题材比较狭窄D雅典政治生活被少数人左右解析:选A。根据题干可知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喜剧多讽刺社会上的著名人物或者当权人物,说明思想环境相对宽松,言论相对自由,故选A项。雅典民主的局限在于享有民主的人有限及泛滥的直接民主,题干没有体现这一内容,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喜剧题材的来源,故C项错误;题干也未体现雅典政治生活被少数人左右,故D项错误。9(2018湖南新考纲摸底联考)美国历史学家珍妮弗罗伯兹认为,西方思想界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长期存在着贬低雅典民主的传统,而这恰恰是在民主政治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批评。这一观点揭示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A不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观念B孕育了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

16、C受到众多思想家的批评攻击D使雅典受到世界的长期关注解析:选B。题干材料中“贬低雅典民主的传统,而这恰恰是在民主政治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批评”,说明民主政治的开放性,故选B项。10(2018烟台诊断)“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正直睿智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赋人权 B美德即知识C人是万物的尺度 D城邦利益至上解析:选C。解读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是雅典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产物,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故选C项。11(2018安阳模拟)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

17、马克斯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A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B对道德观念的重视C对人类自身的探索 D对人权应用的创新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观念,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从之前研究神、自然界转向研究人,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没有提出关于“人权”的观点,故D项错误。12(2018太原模拟)苏格拉底从来不向听他讲学的人索取金钱报酬,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苏格拉底认为,获取报酬无异于迫使自己当奴隶。这反映了他()A提倡有教无类 B

18、推崇“美德即知识”C崇尚意志自由 D反对狭隘民主解析:选C。材料的主旨是,苏格拉底讲学中反对索取金钱报酬,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获取报酬无异于迫使自己当奴隶”,可知苏格拉底不愿充当金钱的奴隶,崇尚人格和精神的自由,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民主政治问题,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8全国名校联盟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中书门下是制令机关,被称为“机要之司”。门下省的职权主要是“封驳”。“封”即封还诏书,“驳”即驳正百司奏抄。尚书省六部等机构的上奏公文,首先须经门下省给事中的审核,给事中如认为不妥,可以驳回重拟。同时,中书省对百司奏章的

19、拟答批文,给事中如认为不妥,也可驳回修正。给事中的这种职权对尚书省等政务机构的施政行为起到了较好的事前监督作用。 摘自艾永明关于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之我见材料二雅典国家机构虽有分工,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且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并非平行关系,行政、司法处于立法监督之下,要对立法机关负责。同时,它又不是一元政治,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即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权力制约。例如,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五百人会议主要是一个行政机构,但它又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摘自禹露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及利与弊(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代的行政决策运行方式的

20、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国家机构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唐代三省制与雅典国家机构分工的异同。 解析 (1)据材料一信息从决策程序、特点及影响角度分析归纳。(2)据材料二从部门交叉、决策机构的权威性等方面归纳。 (3)唐代三省制与雅典国家机构分工相同之处从程序、运作等方面归纳;二者不同之处,从分工权限、分工形式、权力制约等方面概括。答案 (1)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防止行政部门的专权;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皇权专制。(2)特点:各部门权限不明;各部门间权力交错;缺乏绝对权威性决策机构。(3)异:中国唐代分工部门权限分明,而古代雅典则权力相互交错;中国

21、唐代只是行政决策的分工与制约,而古代雅典则是国家各机构间的分工与制约。同:都体现了权力部门间的分工和制约。14(2018广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主张把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促成忠君孝亲奉公守礼的社会风俗的形成。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造就一批有道德有才能可从政的贤人,即君子。君子应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即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但他又把人分为上中下三等,认为可以受教育的是中人。上人是生而知之无须受教,对于下愚之人,则只能用刑罚来管制他们。孔子继承西周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礼、乐、

22、射、御、书、数,并吸纳有用学科加以充实调整。孔子主张教学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要求学生温故知新,学而不厌,学思结合,积极实践等。材料二柏拉图把教育看作是建立和巩固一个“理想”社会秩序的工具。柏拉图认为理想社会应该由优秀的哲学家来当统治者,因此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哲学王”。他认为“哲学王”应该热爱知识、热爱真理、热爱国家、坚持正义且勇敢、大度、机智、灵敏。柏拉图主张“精英”教育。教育的对象应是那些中上层统治者,而下层的劳动者则应习惯于克制欲望,尽心尽力地为统治者服务。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柏拉图在教学中多用演讲、交谈、对话、辩论来传

23、授知识,教育中重思维的培养和理性的启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共同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解析 (1)根据材料从教育的功能、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来分析。 (2)根据所学知识从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具体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分析。答案 (1)教育的功能方面,都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工具和保障。教育的目的方面,都是为培养巩固政权的统治人才。教育的内容方面,都非常重视道德、知识、审美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方面,都提倡启发诱导、学以致用。(2)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变革激烈;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周王室统治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柏拉图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古代雅典城邦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商业贸易发达;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哲学发展,自然科学受到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