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含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00599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广东省13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2016广州期末模拟45)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户籍制度原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在其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切关系。秦代的户籍除一般人民的编户籍之外,由于各色人等的社会地位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制度中。贫

2、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映的。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不过,在西汉初,除男子要登录年龄外,其他人恐怕是只书县名数即可。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赀算的征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至武帝时代,汉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的内容。(7分)内容: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户籍登记的内容包括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户籍反映社会等级差异。(7 分)(2)根据

3、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8分)原因:适应小农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对人口和土地的掌握和管理;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赋税和徭役制度改革的推动。(8 分)2(2016珠海期末监测45)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一条鞭法”的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粮,官为分界,在役应付。”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一条鞭法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但在另一方面,当时中国民间极度缺乏白银,流通的是铜钱,而官方两税收的是白银。民间只有在交税的时候才

4、会将铜钱折算成银子,所以要在缴纳两税的时候集中向商人兑换,而商人借此将银价抬高,这是明清延续的一大弊政,又被称为残民一条鞭。中国赋税史张居正改革材料二 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今用人则不然。官不久任,事不责成,更调太繁,迁转太骤,资格太拘,毁誉失实。臣愿皇上慎重名器,爱惜爵赏。用人必考其终,授人必求其当。仍敕吏部严考课之法,审名实之归。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其守令贤否殿最,唯以己端洁,实心爱民,乃于上才考称职,不次擢用。若但善事上官,干理薄书,而无实政及于百姓者,虽有才能干局(按:有才干),止于中考。其贪污显著者,严限追赃,押发各边。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1)依据材料并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一条鞭法“又被称为残民一条鞭”?从内容方面,概括“一条鞭法”的积极影响。(9分)(1)原因:商人抬高白银价格;政府税收政策的影响;商人的盘剥;地主转嫁税收负担;政治的腐败等。影响:简化了税制,降低了征税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9分)(2)概括指出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内容。并指出整顿吏治与张居正改革的关系。(6分)(2)内容:严格考核政绩;稳定官吏队伍;任人唯贤,不看虚名;注重实效和政绩;奖惩分明。关系:整顿吏泊是张居正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于一支高效率的官吏队伍,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6分)3(2016肇庆期

6、末质检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4年,清政府正式公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癸卯学制设立了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的学校系统。纵向系统的学校制度包括三段七级。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段,每段包括数量不等的级次。如初等教育段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三级中等教育段只包括中学堂一级;高等教育段包括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分科大学和通儒院三级横向系统的学校制度包括普通学校、师范学校和实业学校三个板块。前述三段七级主要针对普通学校而言。至于师范学校,也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两级实业教育初等教育段包括实业补习学堂、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和艺徒学堂;中等教育段包括中等农

7、工商实业学堂;高等教育段包括实业教员讲习所和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除三大板块以外,还为在职官员培训设立了仕学馆和为新进士学习现代知识设立了进士馆。 摘编自陈向阳现代中国的兴起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1)根据材料,概括癸卯学制的主要特点。(6分)(1)学制系统完整;学制设置近代化(或制度化);教育分类较为全面;重视对实业教育的发展;对在职官员有专门的培训。(6分,答对3点即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的背景。(9分)(2)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与内容的传入;“清末新政”的实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科举制的弊端。(9分,答对3点即可)4(2016湛

8、江期末测试45)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中血汗工厂大量存在,工人过着奴隶般的生活,童工普遍,贫困、犯罪、疾病蔓延,城市管理低效无能。为了获得工程承包合同、逃避税收,大企业大肆行贿市政府。还获得了对政党核心集团的控制,这种集团控制了大多数城市。这些被称为“城市之羞”,联邦政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1890年代一些城市开始了市政改革运动。首先建立由人民直接提名政府候选人的制度,取代党魁控制的代表大会提名的旧制度,依靠都市选举人联盟驱除“党棍”,选出进步市长,组成“诚实政府”。继之进行机构改革,“还政于民”,使公众能有效参与政治,力图建立大公无私的政府。最后实

9、施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艰多城市开始尝试接管公用事业,到1915年,全国所有城市的水厂当中,将近2/3收归公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城市之羞”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垄断资本兴起,控制政治;联邦政府奉行自由放任政策,没有及时调整统治政策。(任答两点,得6分。答出“城市之羞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加速的副产品”、“大企业的垄断资本家为获取更多利润,行贿市政府,干预、控制政治”每项得3分;其他能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回答,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但最高不超过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市政改革的意义。(9分)(2)意义:减少了

10、社会罪恶,抑制了市政管理中的腐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维护了责任制政府的发展(或者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更加有序、公平的环境,利于经济进一步发展;改善民生,缓和了阶级矛盾;为以后美国的改革提供了借鉴。(任答三点得9分。其他从经济、政治、思想回答,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但最高不超过9分。)5(2016深圳一调45)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唐朝时,进士科每榜录取人数很少,自唐高宗武德五年后近300年间,平均每榜不到26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密,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文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

11、“公荐”。唐代科举录取名额没有地区分配。殿试开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到宋代,宋太祖亲自主持考试,“殿试遂为常制”。另外,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称之为“省试”,从此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称之为“别头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称之为“锁院”。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誉录”,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照考生的绝对成绩“惟才是择”。经过争论,宋代最终确立了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

12、心力量。两宋310年的135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据中华文明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9分)(1)变化:科举录取名额扩大;确立了乡试、省试、殿试的系列考试制度;完善了考试环节和规则,防止作弊;确立了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的制度。(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作用。(6分)(2)作用:相对公平、公正地选拔真才实学人材;提高了行政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宋朝统治基础,巩固宋朝统治;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6分)6. (2016韶关一调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那些抗拒改变的保守派,与提

13、出改变的激进派具有同等价值-一甚至可能更有价值,因为根根须深厚比枝叶繁更加重要。新的观念应该被听取,因为少数新观念可能有用。但新观念必须经过异议、反对以及轻蔑的研磨,这也是对的。这是新观念被允许进入人类赛场这前必须存在的预赛。-(美国)威尔.杜兰特 阿里尔.杜兰特著历史的教训概括材料观点,并选择典型的历史安全分析说明。(要求,概括材料观点,选择典型历史案例,进行史论结合的分析,得出有现实意义的认识。)答案参考与评分要求付分项目付分内容和等级概括材料观点(3、2、1、0分)付分内容:材料认为,新旧观点都要予以尊重,没有经过历史证明的新观点要慎重。分3个等级付分:A等3分,观点正确,用概括语言简明

14、扼要;B等2分,观点正确,语言不简明扼要;C等1分,观点模糊,语言不简明扼要。典型历史案例(3、2、1、0分)案例列举:英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制;美国联邦宪法制定;太平天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斯大林体制;罗斯福新政;西方福利制度等等。分3个等级付分:A等3分,案例典型,语言描述简明扼要;B等2分,案例和语言描述有缺陷;C等1分,案例勉强,语言不简明扼要。史论结合分析(6、4、2、0分)举例说明: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派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认为西方科学与民主才能解决中国的积贫积弱问题。中国传统思想是导致落后的罪魁祸首,是新思想传播最

15、大障碍,提出“打倒孔家店”,对儒家思想进行全面否定。近年来国学的兴起、孔子学院的广泛开设证明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有积极意义。民国初年照搬美式民主,导致政局动荡,科学的有些发明也被用来谋害人类本身。分3个等级付分:A等6分,典型历史案例与观点扣紧分析,有清晰严密的逻辑推理;B等4分,史论基本结合,推理不够清晰严密;C等2分,史论勉强,论述不够清晰,逻辑不严密。现实相关认识(3、2、1、0分)以上案例说明,对新与旧不能绝对肯定或否定,要让历史检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与旧的冲突广泛存在,要用尊重与慎重来对待。如对待转基于、西方民主等等。分3个等级付分:A等3分,联系现实得出有意义的认识,语言

16、简明扼要;B等2分,联系现实得出认识意义不大,语言简明扼要;C等1分,没有联系现实的出有一些意义的认识,语言模糊。7(2016汕头期末质检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魏晋南北朝北周第三代皇帝。他在父亲宇文泰励精图治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公元573 年,周武帝下令改“军士为侍官”,吸收均田上的汉族农民充当府兵。当兵本人可以免除租调和徭役,他们的家庭在三年内也可以不交纳租调和服徭役,原来为地方豪强大族所控制的农民,现在直接为朝廷所掌握。这是周武帝对府兵制所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内容。灭齐以后,他把改革扩展到了整个北方。就在灭齐的这年八月,下诏“

17、凡诸杂户,悉放为民,配杂之科,因之永削。”十一月,又规定“自永熙三年七月以来,去年十月以前,东土之民,被抄略在化内为奴婢者,及平江陵之后,良人没为奴婢者,并宜放免,所在附籍,一同民伍。若田主人犹须共居,听留为部曲及客女。”次年,又下令释放豆卢宁攻打江南武陵等地所俘“民庶为人奴婢者”成为百姓。他还注重广辟农田,兴修水利,于“蒲州开河渠,同州开龙首渠,以广灌溉”。周武帝在“六条诏书”的基础上,制定了“刑书要制”。“要制”在本质上是镇压人民的,但对豪强地主隐没土地和人口也同样施以重典。如规定正、长隐没户口五户和十丁以上或土地三顷以上的处死刑。此外,他还颁发了统一的度量衡,便利于商业交往。所有这些改革

18、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对当时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起了积极作用。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周武帝的改革措施及目的。(9分)(1)改革措施:改革军制;变革赋税制度;释放奴婢;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统一度量衡;打压豪强地主。【每点2分,答任意3点得满分6分】目的:富国强兵,强化统治。(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周武帝改革的积极作用。(6分)(2)作用:推动北周王朝的强盛;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改善民生;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为隋唐一统奠定基础。【每点2分,答任意3点得满分6分】8.(2016清远期末质检45)(15分

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宋朝实行的恩荫制度,是当时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公元1015正月,宋真宗赵恒定承天节(真宗生日)、南郊奏荫子弟恩例,宋代恩荫之滥自此始。汉代一般荫补同母兄弟及儿子,唐代可荫子、孙或曾孙,至宋代则是一人入仕,子孙、亲族俱可得官。宋朝恩荫的机会有:圣节荫补,每年逢皇帝诞辰一次;大礼荫补,每三年逢郊社时一次;致仕荫补,官员告老退休时一次;遗表荫补,官员死时上遗表一次。功臣死后,推恩可达二十余人。据统计北宋一代平均每年以各种恩荫补官者,超过500人,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平均每年由科举入仕者。由于这些凭借父祖恩荫补官的纨绔子弟养尊处优,不学无术,甚至文不能识字,武不能射箭,其素

20、质低下显而易见,这些是造成北宋一代官员冗杂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恩荫制度的特点(6分)(1)特点:恩荫制度是科举之外的入仕途径;恩荫制度的范围极广;恩荫制度的名目烦多;恩荫制度的数额众多。(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恩荫制度产生的影响(9分)(2)影响:官员人数增多,带来冗官问题;加重财政负担;造成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每点3分,满分不超过9分)9(2016茂名期末模考45)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田地荒芜、水利失修、百姓流离失所。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针砭时弊,以“民本”思想为

21、主导,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广顺三年(953年),后周规定:“以天下系官庄田(国有土地)仅万计,悉以分赐见佃户充永业”,“百姓既得为永业,比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功力”。显德元年(954年),后周下令:“念稼穑之忧,罢非理之差徭,去无名之侵耗”。同年派官员,发丁夫,修治黄河下游各处决口月余。显德二年(955年)五月,世宗下令“毁佛”,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外的寺院3万余所,敕额外僧尼一律还为编户。显德五年(958年),颁布均田图,派遣官员赶往各地均定田租,查实耕地,“以据田亩,均定税赋”。历朝受到优待的曲埠孔家也被取消特权照平民例纳租。后周实行的改革,促进了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统

22、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带来了由衰败至强盛,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转机。 摘编自吴枫等编著的隋唐五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后周世宗经济改革的目的。(6分)(1)目的:恢复发展生产;解决民生疾苦;增加国家财政税收;为统一全国奠定物质基础。(6分,任答三点即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周世宗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9分)(2)原因: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关注民生,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积极性;经济改革措施全面有效;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强力推行。(9分,任答2点即可)10(2016惠州三调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俸禄制伴随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起来。秦代是第一个全面实行俸禄

23、制的大一统王朝,但秦代工资差别相当大,“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西汉俸禄制主要袭自秦代,高级官员与低级官员之间的待遇过于悬殊,大多数汉代官员的收入不高,导致汉代官员腐败。汉宣帝接纳张敞、萧望主张,提高低级官员的薪俸水平,这次“增禄养廉”的改革是比较成功的。王莽篡汉之初,进行高薪养廉改革,初衷虽好,但靠增发货币,反而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官员收入每况愈下,贪污腐败不可避免地加剧起来。东汉王朝受战乱和灾荒影响,财政状况不断恶化,“减百官俸”,推行薄俸制。汉桓帝时因对武陵蛮的战争,一度停发百官俸禄,清廉官员大都陷入穷困之中。历史证明,薄俸甚至无俸,对王朝来说总是占小便宜吃大亏之举

24、。实行俸禄制度,从短期看,因为兴革之举会导致官民一时不便,但从长远看,对国家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一改革从制度上堵住了百官肆无忌惮地抢夺民众财产的渠道,百姓负担实际上是大为减轻了。 摘编自张宏杰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1)根据材料,概括影响秦汉时期俸禄改革的因素及特点。(9分)(1)因素: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官僚体制的确立;经济的发展水平;战争的破坏;反腐的要求。(4分)特点:俸禄水平存在等级差别;俸禄与官职高低和能力、功绩有关;俸禄受国家财政状况影响;改革具有继承性;薪俸水平低,腐败不断。(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俸禄改革的影响。(6分)(2)影响适应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

25、转型的需要,维护专制统治;一定程度上减少百姓负担,促进经济发展。但俸禄制的推行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弊端,势必会加重腐败。(6分)11(2016佛山期末质检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根据文献通考记载,太宗至道末年(公元997年),赋税总收入为3559万贯,其中农业两税为2321万贯,约占65%;茶、盐、酒、商等税为1238万贯,约占3506,农业两税收入的占比最大。真宗天禧末年(公元1021年)赋税总收入为5723万贯,两税为2762万贯,占48%;其他税入为2936万贯,占52%,开始超过两税。仁宗时期,陕西用兵,财政收支增多。庆历时商税收入已达1975万贯,酒税已达1710万贯,盐

26、税为715万贯,这三项收入共计4400万贯,超过农业两税收入。神宗熙丰年间赋税总收入为7070万贯,两税为2162万贯,占30%,其他税入为491 1万贯,占70%。即财政收入2/3以上来自农业两税以外的赋税。孙翊刚中国赋税史(1)据材料,概括指出北宋赋税结构的变化。(6分)(1)变化:农业两税为主呈现多元化、系统化;茶、盐、酒、商等税逐渐超过农业两税为主体。(6分)(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北宋赋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9分)(2)因素: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较大发展;实行街市制;重视对外贸易;政府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超经济掠夺。(6分)评分说明:任意一点3分,不超过15分。12(2016东

27、莞期末调研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庆历兴学的主要内容有三项:兴办太学;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赋诗,罢贴经、墨义。最终以范仲淹被排挤出朝廷而失败。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由被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主持的。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被称为“熙宁兴学”。主要有以下内容: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所谓“三舍法”就是“创立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的简称;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改革科举制等。“熙宁兴学”也难以避免失败

28、的悲剧。第三次兴学运动是由蔡京主持的,意图继承熙宁新法来挽救北宋的统治危机,恢复和发展“熙宁兴学”的某些措施,史称“崇宁兴学”。“崇宁兴学”的措施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此次兴学虽不免失败的教训,但是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起的作用超过前两次。摘编自张西梅浅论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影响及失败原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教育改革的内容和目的。(6分)(1)内容:重视太学的作用;兴建地方学校;改革科举制;兴办专科学校。(每点1分,共4分)目的:选拔实用人才;挽

29、救统治危机(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教育改革的影响。(9分)(2)北宋教育改革促进了全国性官学系统和科举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形成重视学校教育的风气,推动了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4分)科举改革和兴办专科学校,促进了经世致用,功利主义思想的发展。(3分)但是,北宋教育改革作为挽救统治危机的一项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2分)13(2016潮州期末质检44)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危机日趋严重,众多知识分子、实业家、爱国人士都纷纷呼吁“救济乡村”,“复兴农村”。南京国民政府也意识到“若不设法救济,国家前途,危

30、险将不堪设想”,开始重视农业问题,农村复兴问题,着手于农业科技的改良和推广工作,发动了一场农村复兴运动。自19271937年间先后成立了中央农业试验所、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全国稻麦改进所在当时的“农村复兴运动”中,来自民间各种自发的行为可谓为农地改革之中坚。当时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北平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济南齐鲁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等为主的民间团体以及大中职院校,在各地,或与政府合作、或独立建立实验区,从事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改善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乡村建设。 摘编自:杨柳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复兴运动 (1)依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复兴运动的特点。(8分) (1)特点:引起各界关注(或商界学界政界积极参与);救济与复兴结合;政府重视;民间力量是中坚;采取改良手段;内容涉及农村经济、教育、卫生、风俗等各方面(或内容广泛)。(任答4点8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场农村复兴运动。(7分)(2)评价:试图探索与解决近代中国农村问题具有进步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落后状况;但运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关系的问题,(或不涉及农村危机的本质问题),因而并不能有效地抑制中国农业的衰退之势,化解中国农村的危机。(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