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专题11-《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导学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06922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专题11-《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专题11-《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专题11-《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专题11-《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专题11-《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专题11-《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导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卜算子(驿外断桥边)一、词人名片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宝章阁待制。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他勤于创作,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诗篇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是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词人。二、诗词故事千古风流钗头凤大约20岁时,陆游与表妹唐琬结婚,夫妻情投意合,恩恩爱爱。不料,陆游的母亲却对儿媳非常不满,

2、硬逼儿子休掉了唐琬,另娶王氏。唐琬改嫁赵士程,从此音讯皆无。一年春季的某一天,陆游到会稽的沈园游玩,正遇见唐氏夫妇,两人相遇,分外伤感。赵士程得知过去的事后,让人给陆游送了些酒菜,表达关切之情。此景此情,陆游百感交集,诗兴大发,信手在沈园的墙壁上题写了一首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此事很快传到了唐琬那里,她悲痛难抑,也写了一首钗头凤词应和陆游,不久含恨离开人世。到了晚年,陆游多次重游沈园,多次写诗感怀。直到陆游84岁时,即去世的前一年,还在春游诗中写道

3、: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三、文题背景1对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这副对联是陆游的自题书房联。陆游自幼好学,他说:“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这种勤奋好学精神,书房自题联即是证明。2这是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冬,陆游被调离抗金前线,心境抑郁而壮志如故,次年作此词。我们读他的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这是他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品格的化身。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4、/风和。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着重写梅花孤寂凄凉的境遇以及它的愁苦之情。下片在继续写梅花身受重压的逆境后,“只有香如故”是全词的主旨,是全词的最强音,它一扫前面的孤寂、忧愁、零落、成尘的凄惨气氛。读时,应坚定、顿挫有力。二、悟读,诗情画境你就是那千年古驿道上腊梅的香魂,一缕香魂的幻化人形,否则你与驿外断桥边的那一株寒梅怎么会那样一见倾心,那样一见如故?做一位称职的太守,你有何难?做一位悠游山水的田园诗人,却并非你的初衷!名姓可以放逐在金榜之外,时光可以交付一只金樽,身躯可以托付一路山水,你的

5、一颗忠心、一腔豪情,又可以托付何处?何不自号“放翁”?既然是一株梅树,命运就是只能孤芳自赏,独守高洁;既然是一株梅树,你就永远只能被春天放逐!三、品读,鉴赏评析1陆游的卜算子(驿外断桥边)是一首咏梅明志之作。想一想,作品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君子人格?答案卜算子(驿外断桥边)中,词人“咏”的是“梅”,但所“咏”不仅在“梅”,“梅”实际是他人格的化身。驿外断桥,黄昏风雨,正象征着他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政治打击;争春无意,妒任群芳,正写照了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们的傲岸性格;成泥作尘,香犹如故,正突现出他即使粉身碎骨也还是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

6、顽强意志。从屈原橘颂开始,就有以贞木劲草比拟正人直士,借佳卉幽芳歌颂高风亮节的优良传统,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完美地继承、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2咏物的诗词,一般都托物言志,寄情于景。这首咏梅词也是如此。请分析这首词是如何托物言志,融情于景的。答案词的上片着力写梅花的艰难处境和所面临的遭遇。清幽绝俗的梅花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备受冷落了。“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几个字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

7、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后一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上片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下片托梅寄志。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就“一任”群芳去嫉妒吧。这里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

8、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片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只有香如故”表明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此时已梅人合一。词人在梅花身碎犹香的风韵中,觅到了自己爱国之志屡挫不折、愈老弥笃精神品质的最好寄托。3“只有香如故”,是全词的警句,全篇的词眼。请分析之。答案“只有香如故”,梅花自豪地庄严宣告:我的形体虽然消失,但我的清香我的精神,我的品格,我的灵魂,丝毫未泯,依然如故!这石破天惊的宣言,振聋发聩,一扫前面孤寂、忧愁、零落、成尘的凄惨气氛,

9、唱出了梅花心中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词人坚贞不屈、爱国不渝的崇高气节,咏物咏怀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有此句,全词的积极主题方喷薄而出,凄楚的氛围才一变而为悲壮。词人也在梅花身碎犹香的风韵中,觅到了自己爱国之志屡挫不折、愈老弥笃精神品质的最好寄托。所以说,“只有香如故”是全词警句,全篇词眼。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1)古诗炼字之妙在于以物写情,请简要赏析词中“暗”或“空”的妙处。答案“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情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的暗淡画面,饱含惆怅之情。“空”字既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出了词人的不满和愤慨。(2)词中句句对比,写尽了陆游的悲愤之情,请作简要分析。答案“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的强烈对比,匹马征万里,表现了词人报效国家坚定执著的不凡之气。“关河梦”与“尘暗旧貂裘”对比,表现了词人位卑不忘忧国的悲愤情怀。“胡未灭”与“鬓先秋”对比,表现词人烈士暮年、壮志未酬的沉痛愤慨。“心”与“身”对比,词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了词人无尽的慨叹。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