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工作自查报告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开展2016年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工作检查的通知(甬府法发201633号)要求,xx区法制办认真梳理我区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包括下属事业单位或国有投融资公司)制度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查找短板,为下一步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合同管理质量打下扎实基础。现将我区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工作综合开展情况报报告如下:一、合同管理理工作主要做法(一)抓抓制度、重实效,着力构筑筑合同管理工作制度保障根据xx区行政机关合同同管理实际,重新修订xxx区行政合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新的办法调整了合同同审查范围,并明确合同的的签订、
2、合法性审查、备案案、清理、纠纷发生及处理理等一系列程序和要求,强强化合同档案管理,规范操操作流程。办法规定对对镇乡街道、区政府部门(包括下属事业单位、国有有投融资公司)对外签订的的5000万元以上的合同同纳入前置合法性审查的范范围。针对有些单位没有建建立行政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度的情况,点对点指导相关关单位建立行政合同内部管管理制度,明确签订合同的的具体承办人的职责。确保保重大行政合同管理各项工工作落到实处。今年1-99月,区法制办已前置审查查重大行政合同草案16份份,涉及标的额48余亿元元。另外,收到备案审查的的合同21份。共向合同承承办单位提出法律审查意见见51条,出具合法性审查查意见书16份
3、二)严审查、重预防,夯实合合同管理关键环节合法性性审查是行政合同管理工作作的关键节点,是重中之重重。本办高度重视重大行政政合同合法性审查工作,明明确合同承办单位在提交本本办合法性审查时应当同时时提交本单位法制审查意见见、承办单位集体讨论记录录、招投标文件等资料。在在对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时时,综合考虑合同的合理性性、可操作行性,注重合同同的可履行性,要求对合同同有些权利义务条款进行量量化。加强对合同承办单位位的指导力度,提高合同承承办单位风险管理意识。建建立与国资办、审计局等合合同监管单位信息共享机制制,对未履行内部相关审批批手续的行政合同草案退回回承办单位,待办理有关审审批手续后重新报送,
4、防止止越权对外签订合同情况发发生。以本办审查的重大行行政合同为例,有效纠正了了诸如合同重要条款歧义、未完全履行相关审批手续续、违约具体责任约定不明明确以及合同内容与招投标标文件规定不一致等不合法法、不适当问题10大类,经过审查的重大行政合同同没有出现一起纠纷,有效效防范了因合同条款不完善善带来的法律风险。(三三)借外力、搭平台,充分分发挥法律顾问制度活力充分“盘活”全区政府法律律顾问资源,健全法律顾问问参与重大行政合同审查工工作机制。在区级层面,重重大行政合同以区法制办书书面审核为主,但对于特别别重大、复杂、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法律风险大的的行政合同,指派区政府法法律顾问参与合同合法性审审查。
5、在区级部门及乡镇(街道)层面,建立法律顾顾问提前审查把关工作机制制,重大行政合同在报送法法制办审查时,要一并报送送本单位法制机构初审意见见。另外,对于国有资产投投资合同、ppp投资协议议等专业性较强的重大合同同要求合同承办单位提供本本单位法律顾问审查意见。积极鼓励各单位法律顾问问参与合同谈判全过程,让让法律审查工作在合同的谈谈判过程中先期介入,提高高合同草案送审的质量,最最大限度地屏蔽合同潜在陷陷阱,确保重大行政合同按按预期目的履行完毕。今年年1-9月,区法制办在审审查合同过程中收到承办单单位法律顾问审查意见书99份,区政府法律顾问参与与重大行政合同审查5次。二、存在的问题(一一)部分乡镇(街
6、道)对合合同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虽然全区大部分单位都建建立了本单位合同内部管理理制度,但制度执行力不够够,部分(乡镇)街道合同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按规规定报送审查,未在签订前前经过本单位法律顾问把关关等问题。另外,个别乡镇镇(街道)签订的10000万以上的合同未及时向区区法制办报备。(二)政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合同审查查机制不够健全。虽然我区区各部门、乡镇(街道)法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1000%,但法律顾问参与本单单位合同审查情况的较少。因未建立法律顾问参与合合同审查经费保障机制,各各单位法律顾问参与合同审审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够高。(三)合同审查的的人员力量不足。宁波市市xx区重大行政合同管理理办法只规定了50000万以上的重大行政合同在在签订前需报送法制办审查查,1000万以上合同签签订后需报送法制办备案。除此之外,由于政府法制制机构人员力量有限,少数数行政合同按规定未经政府府法制机构审查,存在合法法性审查的“盲区”。4 / 4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