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三 历史的回声文本10.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07160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三 历史的回声文本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三 历史的回声文本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三 历史的回声文本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三 历史的回声文本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三 历史的回声文本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三 历史的回声文本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三 历史的回声文本10.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文本10阿房宫赋 历史沉浮的思考一、语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明星荧荧(yn)蜀山兀(w)辘辘远听(l) 鼎铛玉石(dn)B戍卒叫(sh) 囷囷焉(qn)尽态极妍(yn) 架梁之椽(yun)C杳不知其所之也(yo) 阿房宫()摽掠其人(pio) 金块珠砾(l)D在庾之粟粒(y) 锱铢(zh)妃嫔媵嫱(yn) 逦迤(l y)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直走(趋)咸阳矗不知乎几千万落(相当于“座”)B尽态极妍(美丽) 而望幸(有幸)焉C人亦念(顾念)其家 使负(支持)栋之柱D日益骄固(更加) 秦人不暇(来不及)自哀3下列句子中,

2、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B.C.D. 4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用之如泥沙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多于市人之言语A BC D5对下列语句,从修辞的角度加以分析说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句运用了排比、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既极其简练地交代了阿房宫建造的背景,又写出了阿房宫惊人的耗费量,为下文的展开作铺垫。B“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既遥承上文“六王毕”,又启下写宫女之多。说明宫女的来源和六国灭亡的

3、可悲。C“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既用丰富奇特的想像写宫女之多,又暗写阿房宫楼阁高耸入云和下临渭水的地理形势。D“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写了阿房宫里珍宝的由来,揭露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摽掠”一词揭露了六国统治者的剥削罪行,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这里写六国的君王不爱其民,为后文总结历史教训伏下一笔。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

4、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第一段文字重点写什么?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7第二段文字的中心观点句是哪一句?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8第二段文字主要在写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9最后一句中的四个“后人”所指是否一致?

5、请作具体说明。 答:三、一法一练把握形容词的活用现象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的活用现象有以下几种情况:,(1)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2)形容词用作动词。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之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

6、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本文中形容词的活用主要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中的“尽”,就是“使尽”的意思;“歌台暖响,春光融融”中的“暖”,就是“使充满暖意”的意思。10结合以上用法,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1)渔人甚异之:_(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_(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4)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_(5)晓看红湿处:_(6)昂其直,居为奇货:_(7)贵货而易土:_

7、(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答案1C2A3C4C5A6揭露秦统治者穷奢极欲,滥用物力、民力而导致速亡。为下文作者的“爱人”观点作铺垫。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反面假设论证。8借六国与秦不爱其民而速亡的史实告诫当今帝王要以民为本。借古讽今。9第一、二、四个“后人”意思相同,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指唐统治者;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人。10(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削弱。(3)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4)形容词用作动词,推崇,赞许。(5)形容词用作名词,红花。(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昂。(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容易。(8)形容词用作名词,平坦的地方;距离近的地方。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