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修:《安定城楼》鉴赏.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07220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修:《安定城楼》鉴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修:《安定城楼》鉴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修:《安定城楼》鉴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修:《安定城楼》鉴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修:《安定城楼》鉴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修:《安定城楼》鉴赏.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安定城楼 鉴赏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时诗人年二十六。安定城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三年前,李商隐仕途受阻,远道投王茂元幕,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辞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愤慨。它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首联扣题,写登楼所见。颔联以古人自况。贾谊为汉文帝献治安策,条陈时势,中有“痛哭”“长太息”之语;王粲远道

2、避乱荆州,投依刘表,作登楼赋;两人都有怀才不遇之痛。诗人化用杜甫“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的成句,写得更具体更动感情。上句一个虚字,既是对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慨叹。下句则借王粲十七岁时远游荆州、十五年间不被重用、“冀王道之一平”的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表示了自己前途的隐忧。颈联由忧时感事、自叹不遇转而申述志趣,其中用了春秋时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永忆”是“坚持地向往着”的意思。这一联所表现的积极入世的态度,深得宋代王安石的激赏,以为“虽老杜无以过也”。但是,诗人这种要功名不要禄位的衷情,在朋党倾轧的环境下却屡遭歪曲,于是诗人愤愤

3、不平地唱出了尾联。尾联运用庄子.秋水中所写的鸱鹰嘴含腐鼠忌鵷雏抢夺而鵷雏不屑一顾的典故,既是自我剖白,又是冷峻的讥讽。表明自己应试博学宏辞,不是为了区区禄位。远道投幕,婚于王氏,也不是另攀高枝以求飞黄腾达。对于那些利禄熏心的权贵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端造谣中伤,则表现了极大的愤怒。 全诗最大特色是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四个典故,都能贴合自己的身份、处境与思想感情;而且相互联系、构思缜密。如颔联所用的贾谊、王粲的典故,一是年龄同自己相仿,都是奋发有为的青年时期;二是经历遭遇同自己相仿,都在“虚垂涕”、“更远游”之痛;三是与颈、尾联结构紧凑,颈联用范蠡之典,是正面阐明“垂涕”“远游”的目的,尾联

4、鸱鹰忌凤凰之曲则速写他人对“垂涕”“远游”动机的歪曲。另外,此诗用典手法也多有变化,贾谊、王粲典是明用,好在准确深沉;范蠡曲是隐用,好在有意无意之间;出于庄子的典是活用,好在灵巧而流转。正由于能通过使典用事含蓄而深刻地抒情言志,安定城楼才成为李商隐七律代表作之一。 【品评】李商隐于开成二年 (837)中进士,当时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和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互相倾轧。李商隐原来依附的令狐楚是牛党。令狐楚死后,李商隐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工作,并做了他的女婿,而王茂元被认为是李党。因此,李商隐在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受到牛党的排斥,不幸落选,于开成三年春回到泾州,作此诗。这时他二十六岁。此诗以登高望远,

5、略写春景发端,接着借两位古人抒发怀抱。贾谊少年时上治安策,指出可为“痛哭”“流涕”的种种政治缺失,并提出巩固中央政权的建议,却未采纳,其涕泪等于白流。他自己也渴望济人匡国,而应试落选,无由进入仕途,忧时之泪也同样白流。王粲少年时远游荆州,依附刘表,春日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发出“虽信美而非吾土”的慨叹。自己落第远游,寄人篱下,只能作一名幕僚,春日登安定城楼,也有满腹积郁正待倾吐。两句诗用典精当,只述前贤遭遇,而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已和盘托出。五、六两句为全篇警策。“永忆江湖”,是说他并不贪图利禄,而是始终向往江湖,希望过洒脱飘逸的生活。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欲迴天地”,即希望大显身手, 使国家由混乱转安定、由衰弱转强盛。 等到这一愿望实现的“白发”之年,便“入扁舟”而“归”江湖。这里暗用了春私时代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典故,而句法回旋综错,境界阔大高远,恰切地表现了宏伟抱负和高尚情操。难怪王安石最喜吟诵,认为“虽老杜无以过”(苕溪渔隐业话卷二二引蔡宽夫诗话)。在章法上,又水到渠成地引出尾联,用庄子寓言,对那些抓住腐鼠便吃得满有滋味,压根儿不知鹓雏之志而横加猜忌的小人给予辛辣的讽刺。前两联忧念国事,感慨身世,哀惋中见愤激。后两联自抒伟抱,抨击腐恶,振拔处见雄放。全诗赋比交替,虚实相生,文情跌宕,气势磅礴,学杜甫七律而独得精髓,是李商隐早期律诗中的代表作。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