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课时作业:必修1 第5单元 单元提升强化练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21804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课时作业:必修1 第5单元 单元提升强化练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课时作业:必修1 第5单元 单元提升强化练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课时作业:必修1 第5单元 单元提升强化练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课时作业:必修1 第5单元 单元提升强化练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课时作业:必修1 第5单元 单元提升强化练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课时作业:必修1 第5单元 单元提升强化练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课时作业:必修1 第5单元 单元提升强化练 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单元提升强化练(五)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A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B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D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解析:据材料“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

2、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可知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故C项正确。 答案:C21852年,马克思曾说:“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阶级做过经济上的分析。”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是()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推动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C社会阶级矛盾的逐渐激化D资产阶级理论研究的发展解析:“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阶级做过经济上的分析”,反映出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材料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当时的社会阶

3、级矛盾激化,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研究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D项正确。答案:D3巴黎公社在一份公告中写道:公社的“基点在于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不断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助”“委员不断受到舆论的检查、督促和批评,他们是可信赖的、对选民负责的,并且是随时可以撤换的”。这表明巴黎公社()A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B实行直接民主制度C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D赢得社会广泛支持解析:根据材料 “基点在于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他们是可信赖的、对选民负责的”可知,公社委员来源于选民,对选民负责,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故A项正确;材料未能体现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等信息,故B项错误,巴黎公社是第一个工人性质

4、的政权,而非社会主义政权,故C项错误;赢得社会广泛支持,与材料“是随时可以撤换的”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4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助于十月革命的展开B二月革命是一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随时转为社会主义革命D两场革命都充分体现了列宁高超的领导艺术解析:十月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阶段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的特点,

5、与材料中“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相符,故A项正确。答案:A5(2017常州市高三模拟)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A二月革命B十月革命C雅尔塔会议D“杜鲁门主义”解析: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A项错误;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符合材料意思,故B项正确;雅尔塔会议奠定两极格局的基础,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形成的标志

6、,故D项错误。答案:B61954年9月8日,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菲律宾和巴基斯坦等八国,在马尼拉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在发生外部武装进攻时,条约要求缔约国“按照它的宪法程序采取行动来对付这个共同危险”,美国单独提出一项保留,即“它对于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的承认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该条约旨在()A维护日内瓦会议精神B维持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C建立亚洲版的“北约”组织D推动东南亚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解析: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是美国通过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将东南亚各国纳入其全球冷战的轨道,“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具有明显的反共反苏色彩,这是一种违背日内瓦精神和时代潮流的反动行为,故

7、A项错误;由美国主导的该条约,加剧了亚太地区的冷战氛围和紧张局势,故B项错误;该条约意在将东南亚诸国纳入美国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资本主义集团,是一种亚洲版的“北约”组织,故C项正确;美国主导的该条约,是一种战争和对抗军事政治联盟,它非但不利于推动东南亚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旧的殖民体系,故D项错误。答案:C71949年斯大林说:“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这个情况决定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对斯大林言论分析最准确的是()A为巩固“经济互助委员会”制造理论根据B有助于

8、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经济自由发展C指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总危机加深的现实D认识到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解析:斯大林从政治对峙指出经济对立的必然结果,进而指出对方危机的加深,实际上在为己方的合作与发展造势,故A项正确;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经济大多受到苏联的控制和影响,不是自由发展,故B项错误;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在二战后的经济恢复时期,并不是危机加深,故C项错误;材料主题不是述说世界市场的影响力,而是站在两极对峙立场上的利益诉求,故D项错误。答案:A8(2017吉林市高三调研)新全球史记载:“美国试图在亚洲各地建立反共产主义的堡垒。援助前敌人日本进行重建,在韩国和台湾培植亲美势力中苏

9、之间的伙伴关系成熟,呈现出独特的形式,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社会主义中的绝对权威,以此来换得苏联在军事装备和经济上的援助。”这段材料说明()A美苏两国当时处于敌对状态B中苏之间通过妥协实现国家利益互换C美国的国家战略重点在亚洲D外交政策的制定取决于国家利益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美苏两国关系,故A项错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因此中苏之间没有实现国家利益互换,故B项错误;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对抗,故美国的战略核心在欧洲,故C项错误;材料中美国扶植日本、韩国和台湾是为了遏制苏联,维护美国利益,中苏形成伙伴关系也是为了维护两国利益,故D项正确。答案:D9尼克松在就任总统之前指出:“美国是自由世界的领

10、导者,而自由世界在共产主义面前不容退却。”他上台之后却认为:“动听而又和解的言辞对强硬而又实用主义的苏联领导者不能产生持久的影响,而是谋求在军备控制、贸易、处理危机和科学技术等不同问题领域中达成协议。”这一认识的变化()A阻碍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B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C基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成功D使冷战局面暂时得到缓和解析: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7年至1991年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美苏关系的缓和,说明冷战局面的缓和,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7邵阳市高三联考)1944年7月,一些国家的抵抗运动代表在日内瓦发表声明,宣称只有一个联邦制的联盟才能保证欧洲大陆的

11、自由与文明,使欧洲经济得以重建,使德国人民能和平地参加欧洲生活。各国在伦敦的流亡政府也都很关心战后欧洲的安全,认为欧洲有必要联合起来。材料说明()A走向联合成为欧洲各国共同目标B实行联邦制符合欧洲发展的需要C避免战争的途径是找到共同利益D欧洲联合的目的是对抗德国侵略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一些国家的抵抗运动代表宣称只有一个联邦制的联盟才能保证欧洲大陆的自由与文明使德国人民能和平地参加欧洲生活各国在伦敦的流亡政府也都很关心战后欧洲的安全,认为欧洲有必要联合起来”,表明各国认为要保障欧洲和平,避免战争再发生,必须使欧洲联合,即使欧洲国家存在共同利益,故C项正确。答案:C11(2017内江市高三模拟)日

12、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1983年7月28日的演讲中说:“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这表明当今世界()A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B日本企图复活军国主义C多极化趋势加强D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解析: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重新崛起,经济发展起来后,希望加强自己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不是说世界现在的两大主题,故A项错误;日本只是要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力,不是企图复活军国主义,故B项错误;日本在世界的影响加强,作为世界的一极存在,显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C项正确;题目中说明是日本的行为表明的世界的形势,不是单说日本,故D项错误。答案:C

13、12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C美国综合实力的衰弱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解析: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根源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A项正确;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发展,但是无论“五极论”还是“六极论”中所占得比例较小,故B项错误;无论“三级论”“五极论”还是“六极论”,美国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这种局面并没有瓦解,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13

14、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对考察当代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歇尔计划:从提出到实施大事记:1947年6月5日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经济计划。6月底7月初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7月9日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苏联的主张。8月苏联与六个东欧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9月共产党情报局正式建立。1948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规定:运往西欧的美国过剩农产品在

15、原销售价上追加不低于50%的利润。英国为接受援助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之后,有英国议员强烈要求政府取消那些可能使英联邦蒙受损失的条件。根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等编制材料二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材料三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目标之一

16、是: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某西方学者观点(1)欧美国家围绕马歇尔计划产生了诸多矛盾。根据材料一,指出其中的两对矛盾及其焦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对19471948年,围绕马歇尔计划的诸多矛盾发展的主要结果进行归纳概括。(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的主要影响。(10分)(3)结合所学知识,辨析材料三中这位学者的观点。(5分)(只列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解析:(1)第一小问“矛盾”,根据材料一“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得

17、出,英法与苏联围绕欧洲是否接受联合援助问题的矛盾;根据材料一“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苏联的主张”得出,苏联与东欧某些国家围绕是否参加马歇尔计划的矛盾。第二小问“焦点”,根据材料一从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到苏联退出而且不准东欧国家加入马歇尔计划,并与东欧国家建立了双边贸易协定,得出美国与苏联围绕控制欧洲而产生国家利益冲突。第三小问“结果”,根据材料一“1948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得出,美国从计划援助欧洲转变为事实援助西欧;根据材料一“苏联与六个东欧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共产党情报局正式建立”得出,美苏两极冷战形势进一步发展。 (2)第一小问,

18、根据材料二“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得出,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根据材料二“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得出,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军事阵营推动对峙局面形成;根据材料二“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得出,苏联领导人的对外态度摇摆不定;根据材料二“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得出,苏联领导人发出核战争威胁言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积极(避免了新一轮世界大战的爆发)、消极(军备竞赛、局部冲突造成国际

19、局势震荡)两个角度进行回答。(3)首先给出判定:此专家的观点是错误的,原因分析可以从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外交活动和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三个角度进行回答。答案:(1)矛盾:英法与苏联围绕欧洲是否接受联合援助问题的矛盾;苏联与东欧某些国家围绕是否参加马歇尔计划的矛盾。问题:美国与苏联围绕控制欧洲而产生国家利益冲突。结果:美国从计划援助欧洲转变为事实援助西欧;美苏两极冷战形势进一步发展。(2)因素: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军事阵营推动对峙局面形成;苏联领导人的对外态度摇摆不定;苏联领导人发出核战争威胁言论。影响:美苏对峙加剧了世界形势动荡,和平遭受威胁;但双方势均力敌

20、和寻求妥协也遏制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3)这位学者的观点错误。理由:冷战结束后,中国积极发展以不结盟政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进“上合”等新型区域合作。中国外交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请你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说明“修昔底德陷阱”是否可以避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首先按照材料信息“即一个新崛

21、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提取观点,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其次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论证。注意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例证一:我认为“修昔底德陷阱”可以避免。虽然“修昔底德陷阱”曾被世界近现代史反复验证,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世界历史上相继发生了英西海战、英荷战争、英法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深刻的历史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大国之间的核均势等因素使得当今世界更加包容,多元价值观念并存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互补性和

22、依赖性,美、俄、欧盟、日本、中国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存在也对争霸战争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各种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多边外交机制的发展,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解决方案。如欧盟作为当今最大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不仅促进了成员国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也为大国间建立合作互信关系提供了借鉴。我们相信只要大国间增强政治互信,加强合作,完善协商与危机管控机制,就能形成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例证二:我认为“修昔底德陷阱”难以完全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曾被世界近现代史反复验证,近代以来,英国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而成为海上殖民帝国。德国不满于老牌帝国的殖民霸权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30多年的冷战,这些都说明国家利益的冲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影响使大国之间的争霸战争难以停止。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等因素也会减小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但大国强权政治、宗教冲突、领土争端、恐怖主义等因素导致局部战争不断,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危机和巴以冲突的背后都隐含着大国博弈的痕迹。因此,一旦某个大国为了争夺或维护世界霸权,很可能会成为战争的挑起者,“修昔底德陷阱”也就难以完全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