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及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322014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及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单元检测卷二(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秋暝(mng) 祠堂(ch)竹喧(xun) 渔舟(y)B鹧鸪(zh g) 浣女(hun)猿啸(xio) 渚清(zh)C霜鬓(bn) 潦倒(lio)黄鹂(l) 锦瑟(s)D杜鹃(jun) 沧海(cng)来源:惘然(wng) 伯仲(b)解析A项“祠”读“c”。B项“浣”读“hun”。C项“鬓”读“bn”。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秋暝暄闹寒喧鹧鸪B沙渚沧海浣纱惘然C雨霁鬓毛斑白水乳交溶D含蓄萧索吟咏俊逸解析A项暄喧

2、,喧暄。B、D两项,无误。C项溶融。答案C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千载谁堪伯仲间 B山围故国周遭在C沧海月明珠有泪 D塞上长城空自许解析B项“故国”古义:过去的都城。今义:原来的国家。答案B4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来源: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来源:D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解析A项应为“不尽/长江/滚滚/来”。答案A5下列诗句描写了时令特点,按四时顺序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

3、面不寒杨柳风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A BC D解析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答案D二、阅读与鉴赏(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诗人的孤寂朱光潜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也有时不可互相渗透。在可互相渗透时,就可以默然相喻;在不可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都是隔着星宿住的。长电波和短电波都不能替他们传达消息。比如眼前这一朵花,你我所见的完全相同么?你我所嗅的完全相同么?你我所联想的又完全相同么?你觉得香的我固然也觉得香,你觉得和谐的我固然也觉得和谐,但是香的、和谐的,都有许多浓

4、淡深浅的程度差别,毫厘之差往往谬以千里。一般人较量分寸而不暇剖析毫厘,以为这无关宏旨,但是古代寓言不曾明白地告诉我们,压死骆驼的就是最后一茎干草么? 凡是情绪和思致,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透;愈微妙,愈不寻常,就愈不容易渗透。一般人所谓“知解”都限于粗浅的皮相,而浓淡深浅上的毫厘差别是无法可以从这个心灵渗透到那个心灵里去的。在粗浅的境界我们都是兄弟,在微妙的境界我们都是秦越。曲愈高,和愈寡,这是心灵沟通的公例。诗人所以异于常人者在感觉锐敏。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生颤动;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常人所忽视的毫厘差别对于诗人却是奇思幻想的根源。一点沫水便是大

5、自然的返影,一阵螺壳的啸声便是大海潮汐的回响。在眼球一流转或是肌肤一蠕动中,诗人能窥透幸福者和不幸运者的心曲。他与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脉搏一齐起伏震颤,然而他终于是人间最孤寂者。诗人有意要“孤芳自赏”么?他看见常人不经见的景致不曾把它描绘出来么?他感到常人不经见的情调不曾把它抒写出来么?他心中本有若饥若渴的热望,要天下人都能同他在一块地赞叹感泣。可是,在心灵探险的途程上,诗人不得不独自踯躅了。一般人在心目中,这位独自踯躅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诗人布朗宁在当代人的观感一首诗里写过一幅很有趣的画像。一位穿着黑色大衣的人天天牵着一条老狗在不是散步的时候在街上踱来踱去,到处探头探脑。他真是一个怪人!诗人的

6、当代人这样想。一般人对于诗人的了解就是如此。一般人不也把读诗看作一种时髦的消遣么?伦敦、纽约的街头不也摆满着皮面金装的诗集,让老太婆和摩登小姐买作礼物么?群众所叫好的都是前一代的诗人,或是模仿前一代诗人的诗人。他们的音调都已在耳鼓里震得滥熟,如果有人换一个音调,他就不免“对牛弹琴”了,“诗人”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创作者”。凡真正诗人都必定避开已经踏烂的路去另开新境,他不仅要特创一种新风格来表现一种新情趣,还要在群众中创出一种新趣味来欣赏他的作品。但是这事谈何容易?“千秋万岁名”往往是“寂寞身后事”。诗人能在这不可知的后世寻得安慰么?汤姆生在论雪莱一文里骂得好:“后世人!后世人跑到罗马去

7、溅大泪珠,去在济慈的墓石上刻好听的殊语,但是海深的眼泪也不能把枯骨润回生!”6下列关于“曲愈高,和愈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修养越高,他引发的共鸣就越少。B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格调越高昂,他所得到的赞同就越少。C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对事物之间的差异刻画越精微,他的知音就越少。D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达出的观点越是独特,他获得的认同也就越少。解析“曲愈高,和愈寡”句出现在第三段中,文章开头三段都是在谈心灵沟通的问题,作者认为诗人和一般人对事物的敏锐程度不同,越是微妙的感觉,懂得的人越少。A项谈艺术修养,B项谈格调问题,D项谈观点问题,皆

8、非题干所指。答案C7根据原文的内容,对“诗人的孤寂”的表现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不想孤芳自赏,他把所见所感写出来就是渴望同别人交流,但是他是失败的。B诗人就是创造者,真正的诗人不能因循守旧,要在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不断创新。来源:C常人对诗人的观察只限于日常行为等外在方面,得出的结论是诗人的行为古怪。来源:D人们购买诗人的印刷精美的诗集,只是为了赶时髦,扮高雅,并不是真正欣赏诗人。解析诗人要不断创新只是诗人孤寂的原因,不是表现,因为创新不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答案B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引用庄子和惠子的对话,意在告诉我们,绝无隔阂的心灵沟通是不

9、可能的。B最后一茎干草压死骆驼的寓言告诉我们,事物的质变总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C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是因为他较常人在感觉上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D除主观因素之外,导致诗人孤寂的客观原因是常人感觉迟钝,心灵麻木,思维定势。解析B项作者引用一茎干草压死骆驼的寓言意在阐明“毫厘之差往往谬以千里”的道理。答案B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8分)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

10、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

11、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来源:【注】 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

12、髻。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C与胡杲李元爽燕集 燕:通“宴”,宴饮来源: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解析A项应释为“辞官”。答案A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A项代词,指白居易/代词,那些;B项于是/竟然;C项向,介词/被,介词;D项均为介词,跟,和。答案D11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览(其)诗卷 B流闻(于)禁中C(老妪)问解则录 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解析C项应为“白居易”。 答案C12下列对原文有关

13、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解析“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错,应是做官以后。答案D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译文:_(2)既复用,又皆幼君,

14、仕情顿而索寞。译文:_解析(1)重要词语有:恃(依仗)、推可(推许,认可)。(2)重要词语有:索寞(消沉)。答案(1)(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许认可的诗文(或人)。(2)(白居易)被重新任用之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参考译文】来源: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白居易在二十岁名声未起的时候,到京城游玩,去拜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人,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许认可的诗文(或人),于是就戏弄白居易说:“长安什么东西都贵,想居是很不易的。”等到顾况阅览白居易的诗卷,看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于是他感慨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

15、下都不难。我之前的话是跟你开玩笑的啊。”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选拔进士和人才,白居易都被选中,补任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和诗一百多篇,对时事进行规劝和批评,诗歌流传到宫中。皇上此对感到很高兴,于是召见他并授予他翰林学士的职位,后担任左拾遗。当时强盗杀了宰相,即使是京师也显出喧闹或纷乱的样子。白居易第一个上书,请求尽快捉拿盗贼。权贵中有人嫌他做事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非常恼怒。不久就有人说:“白居易的母亲掉到井里死了,但他却写了新井篇,文章语言肤浅华丽,白居易品行恶劣不可重用。”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当初因为宰相武元衡被杀的事情而暴露自己不够适宜的行为,他的行为确实没有其他的想法,却使奸党恼怒

16、,于是也使他仕途失意。但他也能顺应并适应自己的境况,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佛教生死的说法里而忘记自己形骸的劳顿。过了很久,又调任中书舍人,负责拟制诏书。黄河以北发生动乱的时候,朝廷出动军队平乱无功而返,他又谈论国事,皇上没有多听取他的意见,于是请求到京师之外任职,被任命做杭州刺史。文宗即位后,白居易被召回升迁做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官归家,后去世。白居易连续多次因为忠诚耿直而遭遇摒弃,于是就将自己放纵在诗酒之中。被重新任用之后,遇上的又都是年幼的国君,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选择居住在履道里,跟香山的僧人如满等结集成立净社。疏浚淤塞的沼池,种植树木,建了石楼,开凿了八节滩,常去游赏玩乐,茶酒器具不离身边

17、。曾经不戴帽子,裸露发髻,张着两腿坐着,谈论禅道,咏怀古迹,自在快乐。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写了自传。非常喜好佛事,也曾整月不食荤菜,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设宴集会,这些都是年岁已高并不做官的人,每天相互邀请,当时的人们很羡慕他们,为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白公的诗以六言为主,不喜欢内容艰深。每次写好后,一定让自己家里的老婆婆读自己的诗句,询问得知她理解诗句了,才把诗句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诗就如同崤山以东的老年人从事农桑,字字都很实在。鸡林国的行者、商人把白居易的诗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价值百金,如果是伪造的诗句,他们就能辨别出来。白居易与元稹的关系非常好,

18、写作风格也相同,天下人将他们合称为“元白”。元稹去世后,白居易与刘宾客齐名,人称“刘白”。白公喜好神仙之说,自制飞云履,焚香走路,像在烟雾里行进,四边冉冉地升起云雾。刚到九江的时候,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座草堂,来炼制仙丹。这些现在还存在。(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6分)宿云梦馆欧阳修北雁来时岁欲错,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14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一、二两句诗作简要赏析。(3分)答:_答案这首诗抒写了渴望与家人团圆的思想感情以及所盼不能实现的愁绪。第一句借“北雁”“岁欲错”点出季节和时令,第二句用“私书”暗点妻子的来信;“归梦”暗示思家之切;“杳”

19、表离家之远。岁暮正是与家人团圆的时节,妻子的来信更勾起归家之念,诗人渴望团圆的情感就自然显现出来;而秋凉岁昏,更烘托出了难以团聚的愁绪。15这首诗最后一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什么诗句?请指出来并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答:_答案化用了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巧妙地表达了思念家人、渴盼归家的思想情感,既亲切自然,又增添了诗的内涵。(四)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问题。(6分)湖上晚归蒋士铨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16“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3分)答:_答案 “过”,动词,穿过(超过,

20、盖过);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17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分)答:_答案尾句写归来时的景象,诗人选取西风、湖心月等意象,描绘了猎猎秋风一扫阴雨,令人清爽;明月新生,月华与水光交相辉映,营造了皎洁幽静(清爽开阔)的美妙境界,表达了作者回家时的喜悦与兴奋(或表达了诗人为壮美的景象而惊奇、赞美之情)。(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从军北征李益来源: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

21、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18.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雪”和“月”,它们在诗中分别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答:_答案高诗描写了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渲染出和平宁静的气氛;李诗描写了雪后的天山、凄冷的月夜,渲染出行军道路的艰难,使人备感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19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征人思乡之情的?请简要分析。(3分)答:_答案高诗中“借问梅花何处落”,是征人由听曲而想到了故乡的梅花,含有思乡之情;李诗中“一时回首月中看”,那一轮高挂在空中的明月,很自然地勾起了征人的思乡之情。来源:(六)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22、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20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3分)答:_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21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3分)答:_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

23、长沙。古曲有梅花落。22.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_答案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23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3分)答:_答案(示例一)“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迁谪的冷落凄凉之感。(示例二)后两句诗人借联想(或想象)手法,由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联想(或想象)到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示例三)后两句诗人化无形之声为有形之象,把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三、语言运用(8分)24

24、下面是一首写雨后捕鱼场面的诗,请依据语境,以云、鹰、水、鱼为描写对象组成一幅画面,填写在横线上,每句3个字,所给4个对象不能漏缺。(2分)蒙蒙雨,淡淡风。杨柳依依草色青。小溪满,水库平,银瀑落珠下桃峰。_,_,都在一片画景中。新船下水如白鹭,女娃头巾一点红。答案云中鹰水中鱼25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瑜伽”开头,把这段文字压缩成一个单句。(要求保留主要信息,不超过60个字)(3分)古代印度有一套帮助人类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健身体系。五千年前,古印度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此,人们开始进行自身健康的维护和调理。长期的钻研与归纳,一套完整、实用的养

25、身健身体系诞生了,这就是瑜珈。答:_答案瑜伽是古印度高僧把从观察生物中体悟的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身上、用以发挥人的潜能、维护和调理自身健康形成的一套健身体系。26一群秀才上京赶考,路过一座山。一个打柴的老头说:“我出个对联你们对。”说完拿起一根木柴,说:“此木是柴。”又四处指了一指,接着说:“山山出。”那些秀才想了半天也没对出来。你能想出下联吗?(提示:“柴”由“此”和“木”组成,“出”由二个“山”字组成。)(3分)此木是柴山山出,_。答案因火为烟夕夕多四、写作(40分)2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有咸、酸、甜、苦、辣、涩、鲜之分。鲜美滋味人人爱,滋味理解各不同,人生百味要品尝。要求:请用“味”字组成一个短语,使之成为文章的标题;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 根据要求,文章的标题须含有“味”字,如“品味人生”“人生百味”“被误会的滋味”“美味”等。确立好标题之后,再根据标题,确立主题,构思作文。立意时要对题干所给的材料仔细阅读体会,从对“味”的态度,对“味”的理解,品味人生等角度立意。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