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334913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Word版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强化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一、(河南名校联考2019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关于中国文化的起源众说纷纭,巫起源说是其中之一。中国文明以农耕文明起家,巫就成了中国文化的母胎。在一个无法迁徙的农耕部落中,如何消融自然的变化所引起的恐慌,就是这个群体顺利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人类社会要通过一系列反复的宗教节日与自然发展取得协调一致,“在庆祝节日时,人类社会积极地加入了季节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宇宙危机中”。在顺利渡过这个宇宙危机的仪式中,巫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他是宇宙危机以及协调危机仪式中的唯一解释者,他阐发着来自宇宙自然之神的意见以及宇宙危机协调的效果,他的阐释

2、决定了部落是生活在希望还是恐惧中。在氏族部落时期,巫是部落的领袖,因为通神而为大家信服崇拜,享有崇高的权威。巫即是萨满,在满语中是智者,也就是拥有智慧的人。但是此智者非希腊之智者。希腊智者运用理性和知识,找出对方的逻辑漏洞,在辩论中取胜。萨满则相反,他的智慧不来自理性和经验,而是来自神灵的启示。萨满通过一种类似舞蹈的仪式,使神灵附在自己的身上,此时萨满和神灵即为一体,萨满说的话就是神灵的启示。巫如果成功地解决了危机和灾难,在部落平民的眼中,就必须有危机被解决的实际效果,如洪水退去、干旱结束、日食的太阳完全出现。如果巫身上仅仅是无理性的疯狂,显然不会具有这么重大的功能。所以巫除了在仪式中的动作和

3、神灵附体式的颤抖之外,还要有关于天文、农业甚至医学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巫就成了当时知识的掌管者,他们负责解释任何一个引起恐慌的非自然事件,并且使人们看到这种解释的效果,从而使他们从恐惧中走出,回到正常的生产中去。关于中国诸子百家的起源,史书上一直认为诸子出于王官,是周王室的王官流落民间而成。其实王官之学也是巫,因为周王室“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所以巫在那个时代是一切事物的核心,百官皆由巫出。巫的一切规范和知识也就成为后来一切知识的起源,中医源于此,天文历法源于此,史源于此。所以中国文化简言之,上层出于巫的理性化,巫到底层就成了民间信仰。著名哲学家李泽厚认为,在中国,巫的理性化完成的标志是周公旦的

4、制礼作乐,它为中国文化传统奠定了根基。中国文化是在巫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我们的社会、政治、文学等,都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巫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特征,也形成了它特有的结构。在当下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崇尚独立和透明规则的现代工商文化的建立,使巫文化慢慢退出。它被工商文明取代,不能不说其生命力仅限于特殊的时代背景,随着物质生活的丰裕,人的心态势必转变,那么巫文化也就逐渐让步于现代文明。(摘编自李道南巫:中国文化的根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农耕时期,人们对于自然变化的恐惧,为巫体现其决定性作用提供了基础。B农耕部落中,举办宗教节日是人们希望与自然发展取得协调一

5、致的一种努力。C巫在宇宙危机的协调中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他是宇宙自然之神意见的阐发者。D巫解决危机取得成功的标志是洪水退去、干旱结束、日食的太阳完全出现。解析:D项说法过于绝对,根据原文“巫如果成功地解决了危机和灾难,在部落平民的眼中,就必须有危机被解决的实际效果,如洪水退去、干旱结束、日食的太阳完全出现”可知,“洪水退去、干旱结束、日食的太阳完全出现”只是对巫成功解决危机的部分举例,而非标志。答案:D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巫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为前提,阐明了它对中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B文章通过比较希腊智者和萨满的异同点,突出了萨满作为智者的非理性特点

6、。C文章引用“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是为了论证中国诸子百家起源于巫的观点。D文章在强调巫的重要性的同时,并不回避其局限性,体现了作者思考的严谨性。解析:文章关于希腊智者和萨满的比较,在第三自然段,“希腊智者运用理性和知识,找出对方的逻辑漏洞,在辩论中取胜。萨满则相反,他的智慧不来自理性和经验。而是来自神灵的启示。”文章只比较了二者的不同,并没有分析二者的相同之处,故选B项。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巫如果要保持在部落中的地位,就必须具备满足平民某些功利性需求的能力。B作者认为,周王室的王官流落民间是中国诸子百家的起源,王官之学也是巫。C巫有理性化和成为民间信仰两

7、个发展方向,前者为中国文化传统奠定了根基。D巫有其时代局限性,物质丰裕和人的心态变化是它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解析:B项“周王室的王官流落民间是中国诸子百家的起源”不是作者的观点,参见原文第五自然段“关于中国诸子百家的起源,史书上一直认为诸子出于王官,是周王室的王官流落民间而成”。C项从原文看,李泽厚认为“为中国文化传统奠定了根基”的是周公旦的制礼作乐。D项巫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是时代的发展。答案:A二、(2019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已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学科建构。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近70年的历程,在时间上是现代文学的两倍多,

8、但却是一个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年轻学科。在当前我国大力倡扬“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直面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问题与困惑,并寻求学科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应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不容回避的议题。当代文学的学科建构离不开“外源性”的理论资源,而且事实上,它在推动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方面曾起到重要作用。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向“西方取经”,过于偏重这些“外源性”理论资源。20世纪80年代我们崇拜黑格尔的“历史哲学”,90年代服膺阿尔都塞的“历史总体性”和詹姆斯的“永远历史性”,21世纪则迷恋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与“谱系学”以及德里达的“解构学”。对于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同样顶礼膜拜。举例来说,美国华

9、裔汉学家王德威的论文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发表,就无异于在国内现当代学术界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一时间,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到处都是“被压抑的现代性”话题,甚至“没有,何来”的句式也到处被模仿。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不应失去自己的学术主体性。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写作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本范畴、主体身份和当代性品格。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要将落脚点转移到“内源性”理论资源上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中国的本土经验,三是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文章学传统、史记对理想文化人格的塑造和高超的叙事技巧,都可以成为我们撰写当代文学史的参照,并促使当代文学史家去思考一些更深

10、层次的问题,如当代文学如何回归或复活传统的叙事美学与诗学等。当代优秀作家已清醒意识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演绎,也不是技术主义的炫技,而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沃土中,并通过“本土经验”的形象化和具体化,以深邃的思想、博大的情怀和高贵的精神气质,引导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新高度。关于清代“朴学”的方法论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的文明古国,也是史籍最为宏富的国度,在历史化问题上自有其广博而又独特的资源、思路和方法。不过,必须看到,清代“乾嘉学派”那一套方法对当代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有用的,但它的琐杂考证和重学问而轻人文的理论对于建构当代文学史应有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则是无效甚至是不利的。中

11、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王瑶说过,文学史学科“总要发展,要突破过去,要后来居上。每个时代的文学史都应该达到自己时代的高度”。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文化自信心的恢复,相信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也将脱羽成熟。(摘编自陈剑晖当代文学学科建构与文学史写作)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对待“外源性”理论资源与“内源性”理论资源的态度存在着偏差。B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和华裔学者的学术研究都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C植根于民族的本土经验,对学术主体性的坚持,有助于作家写出更好的作品。D“朴学”重视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但缺乏理论支撑,不利于建构当代文学史。解析:本题考查筛选

12、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缺乏理论支撑,不利于建构当代文学史”错误。答案:D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滞后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重视“内源性”理论资源的必要性。B文章按时间顺序列举了诸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证“外源性”理论资源的影响之大。C文章对“外源性”理论资源的作用、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都做出一分为二的辩证评价。D针对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分析问题,然后指明发展的方向。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项,“按时间顺序”不准确,应该是分成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和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两类进行列举。答案:B6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当代文学比现代文学历时更长,由于文化自信缺失,未能达到时代的高度。B偏重于“外源性”理论资源是当代文学学科仍处于“未完成”状态的根本原因。C对“内源性”理论资源的三个方面,我们应该创造性、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D如果我们注重对“内源性”理论资源的筛选和利用,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就能脱羽成熟。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未能达到时代的高度”的是当代文学学科建构,而不是当代文学。B项,“根本原因”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论述当代文学学科建构存在过度偏重“外源性”理论资源的问题,但并未提到其是当代文学学科仍处于“未完成”状态的根本

14、原因。D项,“就能脱羽成熟”的推断过于绝对。“注重对内源性理论资源的筛选和利用”只是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脱羽成熟的条件之一。答案:C三、(2019年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中华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都是同一个味道饭菜就不好吃。把一样的东西简单加在一起,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创新。西周末年的太史伯阳父首先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重要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后来为西方学者所认同。意大利理论家恩贝托埃科1993年访问中国,他在

15、演讲时说:“了解别人并非意味着去证明他们和我们相似,而是要去理解并尊重他们与我们的不同。”他强调他的北京之行,不是像马可波罗那样,要在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而是要来了解中国的“龙”。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正好相通。文化互通共存已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这首先是因为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全球化,造就了全新的国际社会环境。原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地位后,面临着确认自己独立身份的任务,而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正是确认身份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又大大促进了各种“统一中心论”的解体。世界各个角落都是连成整体的地球的一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其次,20世纪以来,人类正经历着认识论

16、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从逻辑学范式过渡到现象学范式。逻辑学范式关注的是将具体内容抽空后概括成的简约的共同形式,某种形而上的绝对原则。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而首先是具体的本体,是一个不断因主体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动而变动的开放空间。过去,认知的开始是公式、定义、区分和推论,然后将相对确定的客体定义、划分、归类到我们认识论的框架之中。现象学范式的思维方式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到文化上,就是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而他者首先是不同于自我的、以差别为基础的对象。当然,文化上的差别共存并不是静态的、被动的、互不相干的。能使物“丰长”的“和”,首先是

17、一种能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带来新发展的“生成性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各说各话,也不是统一思想,它要求对话者各有其文化主体性。所谓文化主体性,就是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文化对话的目的不是融为一体,而是进一步发挥各自特长,协调各种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重要核心价值观的中华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文化的自觉热爱,对他人文化的尊重了解。唯有各种文化都这样做,才能产生互动和共鸣。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大潮中,我们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长处并弘扬自我,也有能力对世界文明做出原创性贡献。(摘编自乐黛云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

18、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在中西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首创意义。B“和六律”与“和五味”,都体现了不同因素的和谐融合,达到这种融合才能实现发展和创新。C马可波罗到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意味着他想要证明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D现象学范式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文化,它和逻辑学范式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意味着他想要证明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错误。根据第二段意大利理论家恩贝托埃科的话,可知“独角兽”属于西方文化的产物。“马可波罗到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意为在中华文化中寻找跟

19、西方文化相似的东西。答案:C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用举例和正反对比的方式,论述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思想的内涵。B文章引用恩贝托埃科演讲中的话语,旨在说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后来为西方学者所认同。C文章从社会发展和思想方法两个角度,剖析了文化互通共存成为当今世界主旋律的原因。D文章阐述的“生成性对话”的作用和特点,是进一步论述“文化主体性”内涵的前提。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项,“作用和特点,是进一步论述文化主体性内涵的前提”表述不当。根据第五段,“这种对话它要求对话者各有其文化主体性”阐述了“生成性对话”的特点,

20、然后自然引出对“文化主体性”内涵的论述,因此只能说对“生成性对话”特点的阐述是进一步论述“文化主体性”内涵的前提。答案:D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统一中心论”就不会解体,不同文化的独立性就难以建立起来。B在文化交往中,倡导以他者视角对异质文化进行观察,体现出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但也可能削弱自身文化。C在现象学的视野下,每种文化都是具体的、变动的、开放的,不能用抽象方式予以表述。D只有具备了文化自觉,并尊重了解其他文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不同文化的互通共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说法绝对。根据“经济全球化又大大促进了各种统一中心论的解体”可知,“经济全球化”只是起到促进作用,而不是唯一的条件。B项,无中生有。“但也可能削弱自身文化”于文无据。C项,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并未说不能用抽象方式进行表述。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