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3晋灵公不君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340226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48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3晋灵公不君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3晋灵公不君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3晋灵公不君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3晋灵公不君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3晋灵公不君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3晋灵公不君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3晋灵公不君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了解知识领域,明确课节重点,掌握学习方法,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非常悠久,据记载,早在周代,就已经有比较完备的史官制度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也都有自己的史官。著名的如晋太史董狐、齐太史兄弟和南史,他们不避强御,秉笔直书,大胆记录了国内发生的弑君事件,“董狐笔”和“太史简”也因此成为后世的美谈。西汉的司马迁广泛搜求,据实记录,更是为后世的史书创制了写作范例。 本单元学习中国历史著作及史学思想,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传统、史学的发展历程和史书的体裁体例及相关史学思想。经典原文选自左传,相关读物选自史通。,了解知识领域,明确课节重点,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知识领域,明确课节重点,

2、掌握学习方法,1.晋灵公不君比较富于故事性,学习时可在梳理词句、了解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董狐的“书法不隐”和赵盾的“为法受恶”。同时,深入体会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的,并与学过的史记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加以对照。 2.直书一文用典较多,学习时注意利用注释读懂文章。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思考自己对史书中直书与曲笔这两种不同写法的认识,写出心得,然后同学之间交流。,经典原文 3 晋灵公不君,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所记载的历史年代大致与春秋相当,同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但春秋止于鲁哀公

3、十四年(前481),左传的明确纪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并在全书最后附上了一段鲁悼公四年(前464)三家分晋的史实。 左传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号称“大经”。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宣公二年,全文只有几百字,给人的印象却非常深刻。 宣公二年,即公元前607年。晋灵公,名夷皋,是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公元前620年至前607年在位。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在左传中,作者补充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不仅使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同时也对晋灵公、赵盾

4、和董狐等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2.识通假 (1)而观其辟丸也(“辟”同“避”,躲避) (2)杀之,寘诸畚(“寘”同“置”,放置) (3)三进及溜(“溜”通“霤”,屋檐下滴水处,这里指屋檐下) (4)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阙”通“缺”,过失) (5)亡不越竟(“竟”通“境”,边境) (6)反不讨贼(“反”通“返”,返回),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

5、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6.明句式 (1)则莫之继也(宾语前置) (2)不忘恭敬,民之主也(判断句) (3)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介词结构后置) (4)其我之谓矣(宾语前置) (5)董狐,古之良史也(判断句),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文脉图解,2.主旨归纳 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董狐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精神。同时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三个典型事例,对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像

6、个君样,要按君道去做,臣像个臣样,要按臣道去做,父子也一样)的道理作了形象化的说明。,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晋灵公不君。 译文: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 点评:开篇一句,统领全文。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体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文章接着以典型的事例写晋灵公的苛政、奢侈及虚言接受士季的劝谏;然后再写晋灵公不但不改正错误,反而对劝谏他的赵盾连续下毒手;最终结局为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身背弑君之名。,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译文: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

7、。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点评:晋国太史董狐的记事原则是不隐讳事实真相,评价事实的标准是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礼”。孔子认为赵盾是国之良臣,对他寄予同情,却又认为他背负“弑君”的罪名是“为法受恶”,并不算冤枉。 左传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和“非礼”来评价的。在董狐和孔子看来,赵盾按臣道,做到了“敬”尊敬国君,直言敢谏;恪尽职守,宵衣旰食;赠人以食,养民也惠从以上种种表现看,赵盾确乎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但另一面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记作“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句段点评,多维

8、探究,审美鉴赏,1.什么是“春秋笔法”?“春秋笔法”在本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参考答案: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文章开篇便是“晋灵公不君”,“不君”即不行君道,秉笔直书,观点鲜明。在叙述晋灵公的劣迹时,作者也巧妙地融入了对事件的评价。如“厚敛以雕墙”,一个“厚”字就足以表明晋灵公的贪婪,表明作者对他的痛恨。,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作者列举晋灵公不行君道的三件事后,用繁笔写了士季进谏,晋灵公首先假装

9、没看见,无法躲避时,便主动认错,想以此来堵住士季的嘴。士季真诚进谏之后,晋灵公并没有真心悔改,作者用简笔“犹不改”三字刻画晋灵公的我行我素、肆无忌惮。一个“犹”字暗示晋灵公最终被赵穿杀死完全是咎由自取。面对不行君道的晋灵公,赵盾的反应怎样呢?作者依然使用简笔,依然是“微言”,“宣子骤谏”,一个“骤”字写出了赵盾的忠诚执着,也推动了事件的发展“公患之,使钅且麑贼之”。,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昏君晋灵公并没有因杀手钅且麑的自杀而反思,而是一意孤行。忠臣赵盾无疑是晋灵公的心腹大患,不除不快。晋灵公又生一计:设宴杀臣。因为这样的宴席暗藏杀机,并不是君臣同乐之宴,所以作者并没有写成“晋侯请赵盾酒

10、”,也没有写成“晋侯宴赵盾酒”,更没有写成“晋侯谢赵盾酒”,而写成“晋侯饮赵盾酒”。“饮”在古代汉语中意为“给喝”,“饮”的对象也往往是动物,如“饮马”。晋灵公的阴险毒辣,不言而喻。 当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得知晋灵公的阴谋后,快步走上堂去,以君臣之礼巧妙地把赵盾从酒桌上解救出来。关键时刻,提弥明“趋登”,一个“趋”字表明了提弥明的果敢机智,也从侧面烘托了赵盾的知人善任。同样,灵辄的“倒戟”报恩很好地表明了赵盾的得民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对于整个事件,作者借用孔子的话作了简明而是非分明的评价:“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良”字与“惜”字表达了作者对赵盾的赞颂与

11、惋惜之情。对于晋灵公的死,作者认为完全是咎由自取,因此不再赘述,其言之精微,其义之深远,令人钦佩。,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晋灵公不君一文是从哪几个方面集中写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的? 参考答案:,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笔法摇曳,繁简得当 情节曲折、跌宕多姿是本文的第一个特点。 紧张动人的情节赋予本文以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其中士季与赵盾商议进谏所预示的危险,钅且麑行刺一段对钅且麑矛盾心理的刻画,提弥明搏獒场面之惊险,赵盾身背弑君之名的无力辩解等等,这些情节的叙述和描写,有悬念,有虚实,有动感。或令人惊悚,动人心魄;或诱人体味,发人深省。环环相接,此起彼伏,耐人寻味。确有变

12、化莫测、情趣横生之妙。 繁简得当、对比突出是本文的第二个特点。,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用繁笔写的是士季。士季如何去见灵公,灵公如何假装没看见,士季向前走了三次,最后来到滴水檐下了,灵公才不得不抬眼看士季。这里,作者写得很详细,也很有趣,使我们对晋灵公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认识。晋灵公很聪明,一看到士季,已经知道其来意了,所以他假装没看见,先是躲避,等躲无可躲之时,又抢先主动认错,以此来堵住士季的嘴。士季虽然不完全相信灵公的话,但也无法深谏了,只能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之类的话来劝勉一番。这是繁笔。 用简笔写的是赵盾。作者只写了一句“宣子骤谏”,就是说赵盾多次进谏。至于赵盾是如何进谏的,灵公是不是又使出了假装没看见之类的伎俩,作者全都省略了,一切都留给读者去想象。赵盾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按理说,应当大书特书一番,但作者却以简笔入题,把大块的笔墨放到后面。繁则极繁,简则极简,让人佩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