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343503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含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烛之武退秦师本课话题智慧的光芒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从烛之武对晋国历史和国君的为人了解之清楚,对秦伯心理和秦晋恩怨把握之全面,可以看出他虽然长期怀才不遇,却一直关注天下形势,思考安天下济苍生的方法。长期的默默积蓄,使其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沉稳自信,也使其具备了能言善辩,巧妙退兵的高超智慧。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迎来了瞬间释放的闪亮时刻。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战国期间,楚国名门贵族伍子胥,避祸亡命于吴,途中,在边境被

2、守备人员捕获。伍子胥说:“其实,国君追捕我,是想得到我们家传的美珠。但是,在逃亡途中,我已经将它遗失了。如果将我押送国都,我就说是你把它拿走吞到肚里去了。那么你将被剖腹搜查。”那人一听恐惧不安,于是不得不将伍子胥释放。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没有智慧的蛮力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克雷洛夫2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托尔斯泰3良好的人生是受行动和智慧指导的。罗素4决定问题,需要智慧,贯彻执行时则需要耐心。荷马5谨慎是智慧的长子。雨果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氾南()缒而出()鄙远()阙秦() 杞子() 逢孙() 戍之() 失其所与()【答案】fnzhubjuqpngshy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

3、方块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秦伯说,与郑人盟()(4)失其所与,不知()【答案】(1)“已”同“矣”,了(2)“共”同“供”,供给(3)“说”同“悦”,喜悦,高兴(4)“知”同“智”,明智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鄙(2)辞(3)许(4)微(5)焉(6)以(7)之(8)其【答案】(1)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名词,边境形容词,鄙陋,指目光短浅(2)动词,推辞动词,告别(3)动词答应,许诺名词,处所数词,表示约数代词,这样(4)连词,假如没有形容词,微小副词,微弱形容词,精深奥妙(5)语气词,表陈述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兼词,从这里语气词,表停顿

4、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6)介词,因为介词,拿,后省略“之”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转折,却,而(7)代词,他,代佚之狐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指郑国(8)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代词,那代词,指郑国语气词,表反语,难道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夜,缒而出()(2)朝济而夕设版焉()(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4)晋军函陵()(5)与郑人盟()(6)既东封郑()(7)越国以鄙远()(8)且君尝为晋君赐矣()(9)不阙秦()(10)若亡郑而有益于君()(11)邻之厚,君之薄也()(12)且贰于楚也()【答案】(1)

5、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3)名词作状语,在东边(4)名词作动词,驻军(5)名词作动词,结盟(6)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作为疆界(7)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邑(8)动词作名词,恩惠(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侵损,削减(10)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11)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12)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今义: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古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用于正式场合。【答案】(1)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2)外交使节。(

6、3)那人。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是寡人之过也。()译文:(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译文:(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译文:(4)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译文:(5)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译文:(6)夫晋,何厌之有?()译文:【答案】(1)判断句这是我的过错呀。(2)省略句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3)省略句倘若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4)状语后置句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5)状语后置句佚之狐对郑文公说。(6)宾语前置句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鲁君子左丘明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春

7、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汉代太史令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左丘明根据有关鲁国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大量史料,依春秋的顺序著成了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并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

8、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郑文公自知不是秦、晋的对手,便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本文通过记述秦、晋联合围郑,郑国烛之武说退秦军的整个过程,表现了郑国君臣在国家危难时刻能够一致对外的团结精神,尤其突出了烛之武的大智大勇,能言善辩,深明大义。【答案】深明大义,以国为重智勇双全,不卑不亢一、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下面问

9、题。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郑伯请求烛之武的原因的一组是()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ABC D【解析】为烛之武推辞的话;为郑伯向烛之武道歉的话;为郑伯分析郑亡对烛之武的影响。【答案】B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秦、晋两个强国的围攻。大军压境,国都被占领,形势十分危急。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

10、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则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解析】A项,“国都被占领”错误,文中只是说“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答案】A二、阅读课文第34段,回答下面问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秦国不应伐郑的原因的一组是()郑既知亡矣焉用亡郑以陪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朝济而夕设版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A BC D【解析】表明郑国现状;为晋对秦的做法;为晋国的扩张野心。【答案】C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

11、的一项是()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秦伯的好感,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B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C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烛之武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一场风波,终于平息。D烛之武以利益引诱秦伯,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使得秦军撤退。晋侯退兵的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实是“利”字使然。【解析】C项,讲“仁”“知”“武”大道理的不是烛之武,而是晋文公。【答案】C三、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

12、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国在战争中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是秦、晋联合围郑的直接原因。B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骄横傲慢的态度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等情况,作者都只字未提,但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作了详细交代。C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进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D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13、【解析】B项,文章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略的交代。【答案】B6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烛之武之所以能够劝说秦伯退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一直站在秦国的立场上,为秦国打算。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郑国灭亡只能对晋国有利。C当年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送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后来并没有履行诺言。D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和“子犯请击之”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当时晋军的力量要强于秦军。【解析】D项,“当时晋军的力量要强于秦军”错。【答案】D话题:烛之武用了大量的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关键?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学生甲:“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

14、“君之薄也”是从事理上说的,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无利,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我的观点:【答案】(示例一)“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几句也是从事理上说的,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示例二)“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惟君图之”几句是从事实上说的,先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又进一步分析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其中,“阙秦以利晋”最为关键。1写作特色伏笔和照应本文在叙述故事时,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

15、明秦、郑之间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条件。2写法指导伏笔、照应的概念及作用(1)伏笔。概念。所谓伏笔,就是在记叙、描写的过程中,对将要在文中出现的与中心事件有必然联系的人物、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并在事件发展到另一阶段时与之呼应的一种表现手法。作用: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

16、生突兀疑惑之感。(2)照应。概念及分类。“照应”是一种前有所呼,后有所应的结构手段。伏笔式照应只是照应众多分类中的一种,除此之外文章中的常见的照应还有设悬式照应和前后照应,分为以下三种情况:a.先提出疑问,再揭晓答案,一问一答构成照应;b.人物的心理变化、人物相同或类似的语言、动作形成照应;c.文中反复出现或较为特殊的物品形成前后照应。作用。照应不但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能强化某些关键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某种启示。3迁移应用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手法写一个片段,内容不限,200字左右。【答案】(示例)她却不肯瞑目,眯缝着的眼里透出一种光来,那是一种寻觅和期盼之光。张着的嘴微微翕动,似有

17、话要交代。众人一阵迷惘。他们环视卧室,想找些所需之物了却她的遗愿,以此慰藉这颗即将停止跳动的心。秘书递给她常年不离手的提包,那里面装有她批阅的各类文件,她却依然瞪着眼。她的丈夫默默地将女儿引至床沿。像是一种回光返照,她脸上突然有了生气,垂着的手缓缓移动,费力地攥住女儿的上衣前襟,随后闭上眼睛,溘然长逝了。记者轻轻地为她放平枕头。这时人们发现枕头下面压着一个绿皮笔记本。大家打开一看,里面是她的日记,在最末的一页,醒目地记着一条:今晚要为芳芳钉扣子。“刷”所有人的目光都射向芳芳的衣襟:上面的衣扣已经脱落了两颗1课内素材烛之武作为郑国的一位老臣,一生难被重用,真可谓不得志之极。在秦、晋两国大举攻郑之

18、际,他却抛弃个人恩怨,不顾个人安危,缒城而出,只身赴敌营。面对强悍的秦穆公,他不卑不亢,斗智斗勇,凭借自己的胆量和智慧,保全了郑国,赢得了外援。能在国家危亡面前不避不让、甘心赴汤蹈火的动力和根源是他那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和强烈的爱国意识。【应用角度】“爱国”“智慧”“舍生取义”等。2精彩应用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饱受冷落,大半生怀才不遇。当他仰起憔悴的面孔抒发感慨时,没有人想起他;在他俯下苍老的身躯呼出抑郁时,没有人记起他。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记起了他。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被推到了历史的前沿。面对虎狼之师,面对强悍的君王,他不卑不亢,

19、机智镇定,他慷慨陈词,以“利”巧攻心理,以“害”巧析形势,以“史”巧施离间,寥寥数语,便化解了一场灭国的灾难。永远的烛之武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云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

20、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

21、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现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

22、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像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1学铺垫文章开篇概述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为下文提出论点做铺垫。2学观点文章在概述课文情节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观点:“他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3学论据文章运用钱学森、诸葛亮的事例结合烛之武的行为进一步证明论点。4学引用文中大量地引用诗句、名言,丰富了文章内容,语言也随之变得生动而富有表现力。5学照应文章最后仍然紧扣烛之武,提出希望,与开头照应,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紧凑。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