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专题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测试及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45287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专题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测试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专题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测试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专题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测试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专题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测试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专题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测试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专题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测试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专题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测试及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专题二检测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敲诈(z) 笞刑(ch) 搭讪(shn ) 弹壳(k)B沉吟(yn) 轮轴(zh) 虫豸(zh) 烟蒂(d)C伺候(c) 粗糙(co) 濒临(bn) 同胞(bo)D寓所(y) 镂刻(l) 犄角(j) 逮捕(di)解析A项,“诈”读“zh ”;B项,“轴”读“zhu ”;D项,“镂”读“lu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冷净 消磨 懊丧 抚摸B崭新 恫吓 等侯 哭啼C贤慧 惊惶 碱默 咳嗽D恻隐 飞驰 稀罕 脸颊解析A项,净

2、静;B项,侯候;C项,碱缄。答案D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发出设立中国手书日的号召,呼吁人们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放弃手机、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用手书方式写一封家信,记一篇日记,抄写几首古诗词等,颇有几丝浪漫主义色彩。B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陆宗达告诉我们:“氏族社会中,处置战败敌人的男女有所不同:男子被杀死,妇女则作为妻子被收养入族,其实也就是奴隶”(训诂简论)。C药殇值得称道之处就在于,让人在阅读时,不自觉地感受在黑暗中寻找并渴求光明的心境生命与金钱的抗争,尊严与权势的较量,法律与暗箱的对峙,智慧与阴谋的相持。D西方世界以“自由”“平等”“民主”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理念与模

3、式在全球范围内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如以赛亚伯林所说,西方世界“声称得救的道路只此一条。”解析A项,书名号应改为引号;B项,括号是句外括号,其后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D项,由于引语做句中成分,故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B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C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状况下

4、,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D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做题方法是筛选法与排除法相结合。C项“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成语使用正确。A项“毋庸置疑”指不必怀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毋庸”,不必。此处成语犯了用法不当的错误。用法上,这个成语只作谓语(如“这点毋庸置疑!”)、定语分句(如“毋庸置疑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受只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方面。”),形容十分肯定。B项“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

5、新的面貌。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此处成语运用用错对象,根据语境,应该用的“耳目一新”。D项“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到类似的损失。该成语使用不合语境,后一句语境中说“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这与成语意思不吻合。可用防止继续受损失意思的词语“未雨绸缪”。答案A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八天国庆长假过去,一个票房新纪录诞生了。这一新纪录的领跑者,由明星扎堆献礼的建国大业和口碑极佳的风声。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

6、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解析A项,搭配不当,将“由”改为“是”即可;B项,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矛盾混乱,可改为“最大问题是如何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D项,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失,应把“由于”放在“青少年”之后。答案C二、古诗文阅读(31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万贞文先生传清全祖望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人也,户部郎泰

7、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顽,闭之空室中。先生窃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一日伯兄斯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出经义目试之,汗漫千言,俄顷而就。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告户部曰:“几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遣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绛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

8、无所不读,而识其大者。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称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忧,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因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

9、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尝有他称也。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师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衿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不衿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惟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谥曰贞文。(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生欲豫焉豫:参与。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C侍

10、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D先生赎而归之 归:归还。解析D项归,使动用法,让(他们)回去。答案D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 D.解析A项,代词,代万斯同;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连词,于是,就;介词,通过,经由。C项,都是介词,把。D项,副词,才;副词,竟然。答案C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光敏锐,态度

11、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解析A项从第一段看,“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的表述错误。答案A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4分)译文:_(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4分)译文:_ 解析(1)骤,突然。骇,诧异,吃惊。然则,既然这样,那么。(2)第一个“以”,因

12、为。走,逃跑。第二个“以”,介词,通过。死事,因公事而死。答案(1)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2)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万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参考译文】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是鄞地人,户部郎万泰的第八个孩子。小的时候桀骜不驯,不肯服帖顺从地追随他的兄长们,所做过的事也没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他的兄长们也不注意他。他的父亲想把他寄居在寺庙里,不久因为他顽劣,把他关在一所空房子里。万先生偷偷看见书架上有几十册明史史料,读后非常高兴,几天就读完了;他又看见有几本经学书籍,也

13、都读完了。出来后,就时时跟在各位兄长的身后,听他们的议论。一天,他的长兄万斯年在家中讲课,万先生想参与进去,他的长兄笑着说:“你知道什么?”万先生回答说:“看各位哥哥的学业造诣,我还是很容易参与进去的。”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于是从各种经义中给他出题目,又亲眼看着他写文章,洋洋洒洒的千言文章,一会儿就写成了。他的长兄非常吃惊,拿着他写的文章哭了,又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的父亲,说:“差一点贻误了我弟弟的才华。”他们的父亲也惊愕地说:“差一点贻误了我儿子的才华。”这一天开始为万先生制作新的衣服和鞋子,送他进入私塾读书。过了一年,让他跟着梨洲先生学习,就安

14、排他坐在讲堂的高座上。万先生读书时一目数行,速度非常快,像决堤的海水,但一直恪守有大学问的先辈的戒律,认为没有益处的书不必看,没有益处的文章不必写,所以对书没有不读的,而重在把握要义。康熙戊午年,皇帝下诏征召知识渊博的学者,万先生得到浙江巡道许鸿勋先生的推荐,他极力推辞才获免。第二年,朝廷开设史局修写明史,昆山的徐元文学士请万先生去,当时史局征召士子许给七品官的俸禄,让他们成为翰林院纂修官,徐元文学士想援引这个旧例把这些授予万先生,万先生却请求以布衣的身份加入史局,不担任官职,不领受俸禄,史局的主管官答应了他。各位纂修官拿到稿子,都送到万先生这里审核查证,万先生看完,对侍从说:拿某书的某卷来,

15、在某页上记录了某事,应当补进去;再拿某书的某卷来,在某页上记录了某事,应当参照比较。侍从按他的话去找来,没有任何差错。明史稿五百卷都是万先生亲手定稿的,虽然后来定稿的内容不都是依循万先生的旧作,但审查核实那底本,足够自成一部书的。万先生初到京城时,当时人们议论认为他的专长在于史学,等到昆山徐乾学侍郎遭遇父母之丧,万先生和他谈论丧礼,才知道万先生对经学有深厚的造诣,侍郎于是请万先生写成二百多卷有关五礼的书。在那个时候,京师的众多才子们集会,各自表现自己的专长,而万先生最安闲淡定,但从王公贵族到下面的士子,没有不称呼他为万先生的,而万先生与别人交往,他自己署名只说“布衣万斯同”,不曾有其他的称呼。

16、万先生为人平和,才德高尚,但他心中坚定执著。以前督师的亲戚居于显要的职位,请求史馆对督师稍微宽容一点,万先生历数督师的罪过来劝告他。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万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钱忠介公的嫡子非常困顿,万先生多次想为他谋求一个好的职位,最终没能得到,而万先生却不曾倦怠。他父亲的朋友冯跻仲侍郎的几个儿子被没收入勋卫的家中,万先生将他们赎出让他们回去。万先生不崇尚意气,不追求声名,不攀附显贵,尤其喜欢奖掖提引后辈,惟恐失去人才,在讲学集会中多次恳切表达这样的意思,是个身体力行的君子。万先生死后,他的门人私下里给他取了

17、“贞文”的谥号。(二)诗歌鉴赏(8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琅玡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_解析本诗共四句,除第三句不是直接描摹画面外,其他三句都描绘了优美的画面。可以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概括。这些画面写出了琅玡溪的幽静美好。联系注释中的写作背景,相较于钩心斗角的仕途给作者带来的厌恶之感,作者在琅玡溪忘却仕途烦恼,醉心山水,表达了一种闲适之情。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

18、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4分)答:_答案“不知溪源来远近”一句,眼前幽静的溪水为实写,而形成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并不知道,本句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山深之处,春雪消融,琅玡溪不断壮大,一路远行,一路欢歌,此为虚写。“但见流出山中花”一句,山花随溪水流出是实写;而本句又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山深之处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景象,此为虚写。此两句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地写出了琅玡溪的诱人景色。(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哀吾生之

19、须臾,_。(苏轼赤壁赋)(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_,而神明自得,_。(荀子劝学)(4)而徒感慨于其遗事,_。(孙文黄花岗烈士事略序)(5)_,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答案(1)羡长江之无穷(2)万类霜天竞自由(3)积善成德圣心备焉(4)斯诚后死者之羞也(5)王无罪岁三、现代文阅读(2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如果把唐宋墓中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放在一起,就会惊奇地发现它们几乎一模一样,为什么?民间艺术是历久难变的。这因为,民间的审美是共性的审美,必须是这一地域人们的审美都变化了,它才会悄悄地发生改变。在漫

20、长的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深藏在谷壑里的山庄,或是江河相隔的村落,大多是在封闭状态中静静地生息与传衍。因此,许多古老的文化形态总是在民间存活得很久很久。比如闽地的南音、云南的纳西古乐,无怪乎人们称它们为古文化的活化石了。当然,民间艺术并非全都不变。一般的规律是,交通方便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变异。一方面外来文化的涌入,冲击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则由于现代城市的崛起。城市文化是十分敏感的,是一种强大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审美的源泉,向广大乡间放射,产生影响。当前,现代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以及媒体、科技、生活方式、时尚,都对我们传承久矣的民间艺术产生根本性的冲击。一部

21、分民间艺术处于濒危,正在消亡;那么,另一部分依然“活着”的民间艺术是怎样的呢?那些摆在旅游景点小摊上的艳丽又奇特的布挂、面具、布老虎,那些画在民俗村屋梁房柱上的怪异的图案,以及竖在那里的匪夷所思的图腾柱、旗幡与神像,或是一群群穿着半似民族服装、半似戏装的年轻人跑过来跳一段不知所云的舞蹈谁会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真伪,反正有点特点就行。在全球化商品经济的时代,民间文化大概只有转化为旅游对象才能生存与延续下来。民间艺术原本是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一种民俗方式,当它转变为一种经济方式时,便在本质上发生变异。那种自发的、纯朴的、天真的精神情感不见了。代之以涂红抹绿,添金加银,着力于对主顾的招徕与诱惑。它的特

22、色被无限度地夸张着,它内在的灵魂与生命却没有了。商品化使民间艺术发生的变异正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着。这种貌似“茁壮成长”的民间艺术,在文化意义上却是本质性的消亡。难道民间艺术只有这样一种出路吗?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对待自己传统和文化的方式那就是保持住民间艺术中那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把它视为一种传统精神。他们是真正懂得自己民间艺术的价值和美感的。为此,民间艺术一直是他们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人们知道,在当今这样做何其困难。所以,普查与记录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就是迫不及待要做的事了。这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节选自冯骥才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12从

23、原文看,下列对“民间艺术”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民俗方式。B一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的传统精神。C一种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的载体。D一种文化形态和历史精神的体现。解析B项,依据在原文第七段,原文要表述的内容是一种对待自己传统和文化的方式,而非“民间艺术”的含义。答案B13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民间艺术”处于濒危状况的一项是()(3分)A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几乎一模一样。B商品经济时代的城市文化造成了民间艺术的巨大变异。C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许多民间艺术转化为旅游对象。D认真开展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普查与记录已迫不及待。解析A项,恰好说明“民间艺术”是“历久难变

24、的”,与题干不符。答案A1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生活内容和方式的改变,终将导致民间艺术的消亡。B古老文化的原始形态保护得越好,民间艺术越能得以延续。C为了保护民间艺术,应当禁止将民间艺术形式用于商业目的。D加大旅游经济投入,将改变旅游业中民间艺术严重变异的状况。解析A项,“终将”过于绝对化,原文并没这样绝对说明;C项,根据第六段第一句话可知,不可能“禁止”;D项,“加大旅游经济投入”,原文无此意思,第七段、第八段所说内容才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方法。答案B(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母与子(节选)莎士比亚国王我想我的判断不会有错

25、。你们两人的技术我都领教过;但是后来他又有了进步,所以才规定他必须多赢几着。雷欧提斯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哈姆莱特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剑都一样长吗?奥斯里克是,殿下。(二人准备比剑。)国王替我在那桌子上斟下几杯酒。要是哈姆莱特击中了第一剑或是第二剑,或者在第三次交锋的时候争得上风,让所有的碉堡上一齐鸣起炮来;国王将要饮酒慰劳哈姆莱特,他还要拿一颗比丹麦四代国王戴在王冠上的更贵重的珍珠丢在酒杯里。把杯子给我;鼓声一起,喇叭就接着吹响,通知外面的炮手,让炮声震彻天地,报告这一个消息,“现在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了!”来,开始比赛吧;你们,裁判员,留心看啊。哈姆莱特请了,先生。雷欧提斯请了,殿下。(

26、二人比剑。)哈姆莱特一剑。雷欧提斯不,没有击中。哈姆莱特请裁判员公断。奥斯里克中了,很明显的一剑。雷欧提斯好;再来。国王且慢;拿酒来。哈姆莱特,这一颗珍珠是你的;祝你健康!把这一杯酒给他。(喇叭齐奏。内鸣炮。)哈姆莱特让我先赛完这一局;暂时把它放在一旁。来。(二人比剑)又是一剑;你怎么说?雷欧提斯我承认给你碰着了。国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15文中加点的“国王”和“他”都是国王自指,换成“我”好不好?(4分)答:_答案不好。因为原文更能突出“国王”的尊贵身份,表示国王对比赛的高度重视。16“这一个消息”是指什么消息?(5分)答:_答案现在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了!17国王为什么对哈姆莱特说他看好雷

27、欧提斯,而对王后说“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4分)答:_答案前者是为了激起哈姆莱特的好胜心,使比赛激烈;后者是为防备毒剑之计不成功,为使用毒酒之计作铺垫。18从这一选段中,可以看出国王克劳狄斯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答:_答案奸诈狠毒。四、表达题(8分)19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作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答:_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

28、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20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仿照雷雨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之间的串联词,为主持人再写一个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与辛德勒名单之间的串联词,将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4分)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串联词:经历了雷雨中灵魂的拷问之后,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美与丑的看台,一滴泪水里也能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由高一(1)班演出。串联词:_下面请欣赏高一(9)班演出的辛德勒名单。答案(示例)巴黎圣母院里游动着人性善的迷惘,也激荡着人性美的赞歌。而辛德勒的名单则意味着生存,这里有人性在复苏。五、作文(4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又忘记;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