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2.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47017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2.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2.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2.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2.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2.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2.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2.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含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考 点 集 训【P250】一、选择题1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卖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分析,该政策是(A)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化D优先发展重工业【解析】从材料“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可知是指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经济政策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修正,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恢复和发展经济,故排除B。C、D都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而该材料是在列宁执政时期,排除。2(2017长郡)

2、1917年布尔什维克能保持政权吗一文中,列宁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劳动义务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算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粮食垄断”的思想在后来的政策中体现为“粮食税”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完全是出于战时的需要,早在战前就有这种想法C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照搬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解析】 “粮食垄断”在后来政策中体现为“余粮收集制”,A项排除。材料的意思是指加强政府的垄断,时间出现在1917年,可见B项正确。C项“照搬”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正确途径”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3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

3、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的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布哈林这种认识(C)A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B客观评价了新经济体制C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D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内战”“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体现、揭示的是1918年至1921年苏俄内战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明显错误,与题干“内战”期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之后,排除;此时还没有实施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项错误。

4、故选C。4(2016长郡)美国史学家R.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写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该政策的实施(A)A表明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B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C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D使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解析】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允许私人贸易存在,说明该政策由国家控制命脉,基本实行国有制,但在一定限度内允许资本主义存在,因此可以确定该政策为新经济政策。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苏俄出现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苏俄政府放弃由

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仍然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并未根本改变传统经济学的观念,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的实行,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故C项错误;苏俄在“二五”计划时期基本实现工业化,故D项错误。5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之处表现在(A)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缴纳粮食税后的农产品C国家通过剥夺农民利益积累工业化的资金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并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解析】要求学生对两种经济政策的内容、特点加以综合、区别,分析其异同。从两种经济政策来看,B项为新

6、经济政策内容,C项是斯大林模式的特点,D项不是共同点,A项为其共同点。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是国家优先收去农民口粮以外的粮食,而“新经济政策”中粮食税政策也是首先向国家交固定粮食税后,多余的产品归农民自由支配。6(2016三湘)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容忍相当的资本主义,取得不错成效。这引发党内争议,赞成者认为此法应该进一步推动,以富国强兵;反对者认为此法违背社会主义理念,应该停止。这一争议(D)A属于姓“资”姓“社”的大是大非问题B纠结于是否应该让俄国实现富国强兵C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强大生命力D体现出教条主义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阻扰【解析】列宁根据苏俄的国情采取新经济政策,

7、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而反对者直接拿过去书上的社会主义条条框框去反对,属于教条主义的阻扰,D正确。A属于上纲上线,没有认识到这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案;B忽视了问题的焦点在于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借鉴资本主义;C错在苏俄当年尚未形成模式,一切尚在探索中。7(2016雅礼)1928年苏联私人企业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为28%,到了1933年已降至0.5%,在农业中,私人经济在同一时期由97%下降到20%,零售商业则从24%下降到零。这表明当时苏联(A)A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变化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经完成C已经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D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已经完成【解析】材料中“工业企业中的比重为28%,到了1933年

8、已降至0.5%,在农业中,私人经济在同一时期由97%下降到20%,零售商业则从24%下降到零”的信息说明苏联当时经济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故A项正确;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经完成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苏联已经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是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后,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信息,故D项错误。8斯大林全集载: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的无产阶段专政的国家,如果自己国内不能出产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如果停留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即不得不使国民经济受制于那些生产并输出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阶段,就不可能保证经济上的独立。停留在这个阶段就等于让自己隶属于世界资本。

9、为此,苏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D)A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B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C统一计划调配各种资源D优先发展重工业【解析】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指的就是重工业。从材料来看,斯大林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只有重工业得到发展了,才能保证经济上的独立,才不会隶属于世界资本,据此判断,苏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将会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D项。9(2016一中)19321933年,苏联在国内出现严重饥荒的情况下仍然向国际市场出售了281万吨粮食。这样做的目的或后果是(B)A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B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C有助于缓解当时国际上粮食短缺的状况D实际上有利于国际关系趋向缓和【解析】从目的看,

10、显然是为了解决工业建设的资金问题,所以排除A,合理的选项是B。国际上当时的实际是粮食过剩,所以C、D两项错误。10阅读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的排名表,下列对表格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C)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B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D1928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析】192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早已结束,故

11、A错误;1937年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故B错误;苏联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片面发展工业而忽视农业协调发展的现象,所以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举措不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故D错误;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原料等,目的不是发展农业本身,而是服务工业,所以C正确。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3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告农民书说:“今后,粮食征收制废除,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额。”同年, 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2年5月,

12、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同年10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把租佃土地的期限延长到12年,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 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摘自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材料二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政府与有关农场主个别签订自

13、愿缩减耕地面积的合同,停耕的土地作为国家的租地,付给农场主租金;停耕地部分所减少的产量,由政府付给农场主货币作为补偿。政府通过同农产品加工商签订销售协议,并以19101914年的工农产品价格水平(称为平价)作为农产品支持价格的标准,以维护农产品价格。据统计,19321935年,美国政府直接拨款支付给农场主的费用高达15亿美元,政府同时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摘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对苏俄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参考答案】(1)减轻农民负担,给予农民一定的土地使用权,有利于

14、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允许土地转让和雇佣劳动,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加强工农业生产联系,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互动,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2)相同点:都尊重经济规律的客观作用;都注重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都有效缓和了农业生产危机。不同点:背景和目的不同:前者是基于粮食产量不足,目的在于增加粮食生产;后者是因为粮食生产相对过剩,目的在于压缩生产规模,稳定农产品价格。手段不同:前者主要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引导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后者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财政支持,干预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性质不同:前者维护小农经济的利益,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15、的局部调整,巩固了工人阶级政权;后者维护大农场主的利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回答出其中2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二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摘自斯大林选集(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2)材料二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参考答案】(1)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2)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