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28练 含答案.docx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347569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28练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28练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28练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28练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28练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28练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28练 含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训练目标1.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状况、趋势、特点及影响。2.宋代以后城市布局、功能的变化及原因。小题精练1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B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2(2016盐城高三摸底)唐朝时广东地区“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明清时,出现了“惟知贪财重利,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当时()A农业出现资本主义萌

2、芽 B农作物产品逐步商品化C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3(2016江苏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中国古代有交易必须在“市”里进行和“日中为市”的严格限制,这种限制被打破始于()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4(2016扬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唐宋之际,城市商业、手工业者职业分工更加细化,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游手、闲汉、乞丐等无业人员活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表明当时的城市()A经济功能明显增强 B坊市制度已被打破C居民贫富分化加剧 D人口增多规模扩大5(2016江苏部分重点中学新高三起点考试)明清京城中政府设置的市有内外之分:“外市系士大夫庶民之所用。”内市仅限宫廷中

3、的贵戚和一些达官贵人,“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亦于内市重价购之”。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B政府所设市受到封建礼法束缚C明清时期市坊制度完全崩溃D内市的商品品种远比外市丰富6(2016宿迁高三摸底)唐甄说:“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嘉庆嘉兴府志卷4记,平湖县的乍浦镇,“番舶凑集,居民成市”。两则材料反映了()A政府对民间贸易约束比较少B我国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C国内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兴盛D国内市镇已同国外市场建立联系7(2016徐州三县联考)宋朝的户籍制度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划分城市户口与乡村户口

4、。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等级观念的影响 B城市经济的发展C征收赋税的需要 D社会管理的需求8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出现该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时代(时间)弘治(14881505年)嘉靖(15221566年)万历(15731620年)吴江县3市4镇7市4镇10市7镇A.经济中心地位使吴江县集市增多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市镇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江南城市的发展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大题优练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安有九市,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王莽)遂于长安及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

5、司市师(主管五均的官,除负责征收工商税外,还负责掌握市场物价)。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材料三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1)据材料一概述汉代商业发展的状况。(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么突出特点?(3)据材料三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

6、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的生产方式有何特征?答案精析1C“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农业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理学的形成,抑制了市民的欲望,故B项错误;宋朝坊市制的突破,夜市的出现,是带来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故C项正确;市民饮食习惯的变化,与西方的影响无关,故D项错误。2B在材料中只说到了广东地区农村中种植作物的变化,没有提到是否产生雇佣关系,不能得出“农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唐朝时农村中种植的“惟稻”(只有稻),而在明清时“惟知贪财重利,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多种植经济

7、作物,而种植稻米的少了),说明了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故B项正确;在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的侵略,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解体的标志是传统的棉纺织业的衰败,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棉纺织业的衰败,农民的破产,故C项错误;在明清时期政府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3C汉朝对市的管理比较严格,在设置的时间、地点和管理上都比较严格,“日中为市”的严格限制没有被打破,故A项错误;唐朝以前政府对市的管理比较严格,在设置的时间、地点和管理上都比较严格,“日中为市”的严格限制没有被打破,故B项错误;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市比较繁荣,政府放松了对市的管理,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日中为市”的严格限制被打破,故C

8、项正确;题干要求是始于什么时候,明朝并不是最早,故D项错误。4A从材料中商业、手工业者的职业分工细化,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等可知,城市的经济作用增强,故A项正确;坊市制度是指限制商业活动区域、时间的制度,材料没有体现出其被打破,故B项错误;“游手、闲汉、乞丐等无业人员活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体现的是城市人口活动区域不受限制,不能得出居民贫富分化加剧,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城市职业分工的变化,没有体现人口和规模的变化,故D项错误。5B材料没有体现商品贸易情况,不能主要说明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市有内外之分,有身份等级之分,体现了市受到封建礼法(等级制度)束

9、缚,故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政府所设置的市,没有体现坊的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内外市的商品品种,故D项错误。6D政府管制材料论据不足,故A项错误;材料着重强调市镇发展规模,与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无关,故B项错误;国内长途贩运贸易材料论据不足,故C项错误;材料“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番舶凑集,居民成市”反映出新兴市镇同国外市场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商贸联系,故D项正确。7B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于是有了“坊郭户”与“乡村户”的划分,等级观念的影响、征收赋税的需要、社会管理的需求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8D材料反映了吴江县市镇数量不断增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商业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工商业市镇发展,尤以江南为盛。9(1)商业活动有严格的区域限制(或政府设置市场开展商业活动);官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管理。(2)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3)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特征:发生在纺织行业,有拥有生产资料的机户和出卖劳动力的工匠,是为了增殖财富而从事生产的,工匠对机户依赖性强,工匠生活没有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