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历史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 单元检测 14 含解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347740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历史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 单元检测 14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 单元检测 14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 单元检测 14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 单元检测 14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 单元检测 14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历史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 单元检测 14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历史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 单元检测 14 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单元检测提升一、选择题1(2017北京海淀模拟)乾隆和嘉庆时期学者官员大都热衷于刊印自己的诗集,但道光时期的学者官员大都出版与时政有关的著作。这种变化说明了道光年间()A经世思想得到发展B思想控制逐渐加强C传统文化日趋衰落D“中体西用”的影响解析:选A。从“道光时期的学者官员大都出版与时政有关的著作”可知,与经世致用主张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相同,故A项正确;思想控制会限制官员针砭时政,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清朝时期仍然以传统儒学为正统,故传统文化没有衰落,故C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出现于同治年间,故D项错误。2(2017广东百校联合考试)郭嵩焘在总结自己

2、的观点时写道:“顷数十年,汽轮车船夺天地造化之奇,横行江海,无与为敌。而究其意之所极,贾市为利而已。”郭嵩焘在此认为西方侵华的目的是()A炫耀武力B开办工厂C通商谋利 D占领中国解析:选C。A、B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从材料“而究其意之所极,贾市为利而已”可知,郭嵩焘认为西方侵华的目的是倾销商品获得利润,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错误。3(2017河南中原名校学术联盟模拟)1894年夏历七月,御史安维峻弹劾康有为“非圣无法,同少正卯,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经考,而禁粤士所学”。这是因为此书()A否定了孔子圣人的地位B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C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D批判了专制主义

3、的君主制度解析:选B。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说明几千年以来人们信奉的儒家思想不是孔子开始提出的思想,是后世不断修订的,并没有否定孔子圣人的地位,相反地康有为把孔子奉为改革的先师,故A项错误;新学伪经考动摇了长期以来的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因此也就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因此遭到他们的攻击,故B项正确;在新学伪经考中并未直接批判封建的伦理道德,故C项错误;新学伪经考主要是维新派进行理论性的宣传阶段,并没有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且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故D项错误。 4(2017甘肃张掖模拟)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

4、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 B民主与科学C改良与革命 D进化与革新解析:选B。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故A项错误;打倒偶像和启蒙为动力,即倡导民主与科学,故B项正确;改良与革命是康梁维新派和孙中山等革命派的口号,故C项错误;进化与革新与五四运动无关,故D项错误。 5(2017湖北重点高中联考)“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那种主义。”“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

5、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子了。”材料()A批评了三民主义的不足B反映了作者阶级属性的变化C指明了中国社会的方向D说明了反封建战线的分裂解析:选D。材料反映出新文化阵营内问题与主义之争,与批评三民主义的不足无关,故A项错误;这反映了作者阶级属性没有变化,仍然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故B项错误;中国社会的方向是利用马克思主义彻底改造中国,而材料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C项错误;问题与主义之争说明了反封建战线内部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的分裂,故D项正确。6(2017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1919年,李大钊发文赞成“由人类以至禽兽都有他的生存权,依协合与友谊的精神构成社会本身

6、的法则”的道理。从人类互助进化的过程来看,他认为这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1921年,梁漱溟发文,公开打出“东方化”和“新孔学”的旗帜。这反映了()A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B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保守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解析:选B。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是李大钊与胡适的问题和主义之争,故A项错误;李大钊思想属于社会主义思潮,而梁漱溟思想属于文化保守主义,材料反映的是两种不同思想,说明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故B项正确;梁漱溟思想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李大钊思想属于社会主义思潮,不属于保守主义思想,故D项错误。7(2017

7、广东佛山模拟)民国初年,“孔道会”、“孔社”、“尊孔会”、“孔圣会”等民间团体兴起,多以“昌明孔教,救济社会”为宗旨。1915年2月,北京政府宣布“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这反映了民国初()A孔子的地位达到最高峰B民间思潮左右了政府的决策C社会出现广泛的信仰危机D民众享有充分的言论结社自由权利解析:选C。根据常识,民国初年,孔子地位不可能达到最高峰,故A项错误;北京政府宣布“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出发点不是民间思潮,而是为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故B项错误;民国初年,西学东渐,民主共和、儒家思想、维新立宪等各种思潮同时传播,社会出现广泛的信仰危机,所以民间和政府在混乱中向儒家寻求解决

8、之道,故C项正确;民国初年,“孔道会”、“孔社”、“尊孔会”、“孔圣会”等民间团体兴起,说明民众有一定的结社自由,但不一定“充分”,且材料的主旨不在于此,故D项错误。8(2017广东惠州调研)胡适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直到民国八九年间梁启超先生发表他的欧游心影录,科学方才在中国文字里正式受了破产的宣告。”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传播的科学与理性主义宣告破产B梁启超反对新文化运动C梁启超受到西方一战后反现代化思潮的影响D胡适赞同梁启超的观点解析:选C。材料未涉

9、及“理性破产”,故A项错误;材料中梁启超反对的是“科学”,而不是新文化运动,故B项错误;一战后反现代化思潮是指人们反思科技发展了,却应用于战争,给人类自身造成极大的伤害,梁启超受此影响,也在反思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科学”,故C项正确;胡适只是陈述事实,并未表态,故D项错误。91905年,孙中山曾拜访位于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执行局,并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当时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就曾引述他的谈话:期盼中国“引进欧洲的生产模式与使用机器,但又能戒除这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中国人应该“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质变的新社会。”这说明孙中山的思想()A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B蕴涵了社会主

10、义的要素C避免了西方道路的印记D符合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解析:选B。孙中山是革命活动家,材料中“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 表明了其现实追求,而非仅仅充满了理想主义,故A项错误;第二国际主张社会主义,材料中“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表明孙中山借鉴社会主义,故B项正确;印记仍在,与材料中“引进欧洲的生产模式与使用机器” 不符,故C项错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材料中“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质变的新社会”不符,故D项错误。10(2016吉林长春二模)孙中山说:“民国十三年来革命不能成功,就是由于平等自由的思想,冲破了政治团体。”“欧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

11、,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 “各人都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发生许多流弊我们从新革命,便不可再蹈他们的覆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 B欧美革命误入歧路,证明中国“政治革命”之必要C孙中山对平等自由的解释是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影响D孙中山这种思想是因为对平等、自由的真正含义存在曲解解析:选D。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国内外敌人的联合破坏,故A项错误;孙中山认为欧美革命是成功的,成功之后的建设当中出现了问题,而不是革命误入歧途,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信息表明是共产党影响了孙中山的解释,而且当时孙中山与中共合作主要是接受了

12、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故C项错误;孙中山之所以认为革命不成功的原因是平等自由思想,是把现实当中政治团体的组织松散、纪律散漫等现象产生的原因错误地归结于自由平等思想了,故D项正确。11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主张“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战略退却,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了新的进攻”。毛泽东这一主张反映了()A民族矛盾的冲突加剧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D红军长征战略的正确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大革命失败后”“从城市的退却”“向农村的进攻”可以得知,考查的是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毛主席“工农武装革命理论”,农

13、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故A项错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斗争是苏俄的模式,毛主席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夺取政权之路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强调武装斗争,故C项错误;红军长征是在19341936年,与题干中的时间(1927)不符,故D项错误。12(2017甘肃兰州一模)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指()A农民阶级的支持和拥护B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C红军的衣食得到保障D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解析:选A。获得农民阶级的支持是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

14、件,故A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并不是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故B项错误;红军的衣食得到保障也不是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故C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与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无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7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寻求国家富强,挽救民族危机,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受历史演化和文化结构所规定之逻辑的推动,先是把中国的失败归之于器物文明的落后,继之又认为政治制度的僵化是中国遭受侵略的根本原因,并因此而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后搞了旨在引进西方文化工艺技术以改造中国物质文化的洋务运动,和旨在引进西方文化之政治制度以改造中国制度

15、文化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结果都归于失败,于是人们又开始从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反思,得出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系统与现代生活的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失败的结论,因而又有旨在引进西方文化之民主与科学精神、彻底批评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核心儒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摘编自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中国人最早知道马克思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则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亦即五四运动时期。1919年7月和1920年9月,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宣言,宣布废除沙皇政府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在中国的特权,这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长期侵略形成了鲜明对比。1919年10月、11月,李大钊

16、分两期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该文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称其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这篇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此前后,新青年每周评论民国日报建设等一批报刊纷纷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据统计,五四时期在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达200多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译文。这样集中地介绍国外的一种思想理论,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是罕见的。摘编自郑大华著民国思想史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3)根据材

17、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外来思想文化的传入持何态度。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从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原因、参与阶层、向西方学习内容以及结果来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一可以归纳为长期探索屡受挫折;根据材料二“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则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亦即五四运动时期”和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推动;根据材料二“1919年7月和1920年9月,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宣言,宣布废除沙皇政府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在中国的特权,这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长期侵略形成了鲜明对比” 和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为十月革命和苏俄对华政策的影响;根据材料二李大钊等人对马克思

18、主义宣传可以归纳为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和介绍。 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合理借鉴;反对全盘西化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等角度回答。答案:(1)特征:救亡图存;由浅入深;参与阶层广;以失败告终。(2)原因:长期探索屡受挫折;十月革命和苏俄对华政策的影响;列强侵略加剧;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推动;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和介绍。(3)态度:合理借鉴;反对全盘西化。(言之有理即可)14(2017湖北稳派教育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经历了“古今之辩”和“中外之争”。梁启超曾说:“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过渡时代也。”严复认为:“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王国

19、维认为:“学问之事本无东西。”孙中山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之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解析:第一小问角度,根据材料梁启超认为中国文化是从传统向近代过渡的,严复和王国维探讨的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共同性,孙中山强调融合中西文化进行再创造,以上角度任选其一即可;第二小问探讨,按照题目要求“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这一限制条件进行,列举的史实首先必须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其次是材料隐含的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

20、 答案:(示例1)中华文化在近代逐渐从传统向现代化过渡。传统文化核心为儒学,强调伦理纲常,植根于自然经济,主要为封建专制服务。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华文化逐渐增添了民主、自由、法治、宪政等现代化因素,传统文化中强调尊卑等级和血缘关系的成分逐渐减少。中华文化走向进步。(示例2)近代以来,中华文化以自身传统和西方近代文化逐渐交融、结合,呈现兼收并蓄的发展趋势。鸦片战争以后,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从林则徐、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重视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立足于传统,兼采中外,贯通古今,以批判性态度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指出其自身局限,用西学中的积极因素来改造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