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实习报告.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44235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兵马俑实习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兵马俑实习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兵马俑实习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兵马俑实习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兵马俑实习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兵马俑实习报告第1篇:秦始皇兵马俑实习报告实习小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实习有感十三朝古都,魅力尽显帝陵土。古老的中华大地的中央,坐落着古城西安。西安城去三十公里的骊山脚下,坐落着我国古代第一位皇帝的陵墓。而帝陵东去一千五百米处,沉睡着八千陶俑和百辆战车。头枕骊山,脚踏渭河,是秦皇长眠之所,也是我们实习之地。沐浴在朝阳中的秦帝陵,放眼望去,一片郁郁葱葱。笼罩在一片绿色中的薄雾与朝阳的光辉相互交织,洒下点点金斑。清风拂来,送来一阵清香,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氤氲在清晨的怀抱之中。远处的骊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他像是一个守护者,静静的伫立了两千年,注视着这一片充满生机和传奇的大地。而我们亦有幸与这片黄土地共处

2、一段难忘的时光。一个多星期的日子里,我们忘却了凡世的喧嚣与浮华,在这片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之中找回最真实的自己。我们沉醉于清晨的薄雾,徜徉于午后的骄阳,在不断净化自己的同时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站在两千多年前的陶俑和战车之前,内心除了惊叹,也只剩下惊叹了。我惊叹于地下皇陵的庞大规模,惊叹于两千多年前的精湛工艺,惊叹于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我们是幸运的,能有机会在这座现代与古典融合,壮丽与沧桑交织的博物馆中实习,有机会向世界友人传播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而与帝陵博物院朝夕相处的十个日日夜夜,我锻炼了自己,也收获良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一个外国游客攒动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作为

3、英语专业的我们到此来与外国游客交谈,锻炼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初出茅庐的我们,此前并未有与外国游客交谈的机会。因此实习之处,畏惧与胆怯在所难免。望着络绎不绝的外国游客,我手足无措。是勇敢的向前,还是在原地踱步,我的内心矛盾着。可秦陵博物院就是一个能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的地方。置身于其中,内心的畏惧也随着来来往往的游客的穿行而一点点消散。于是,勇敢的迈出第一步,一切都是那么顺利,那么美好。突破心理的障碍之后,工作状态渐入佳境。而与外国游客的交谈也显得轻松自然。幽默诙谐的气氛顿时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几天实习下来,我成功的克服了自己的消极情绪,从一个胆怯,稚嫩的初学者蜕变成一个自信,乐

4、观的讲解员。而这出了自身的勇气之外,还要得益于博物院这个得天独厚的实习平台。正因为在这个平台之上,充斥着机会和挑战,才让我消除了内心的顾虑,并鼓起向前的勇气。也正是这个平台上老师们的正确的安排与指引,才使得随后的沟通更加顺畅,更加自然。秦陵博物院不同于大学,没有安逸的校园生活,有的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社会上的沟通,远不止校园里的简单和单纯。因而良好的社交能力成为了实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展示出你的沟通技巧。尤其是与外国游客谈话时,大方得体的肢体语言和恰如其分的口语表达才能赢得游客的信任和青睐。当然这些技巧需要通过不断地锻炼和摸索才能提高。而在这其中,被他人拒绝是屡见

5、不鲜的。对于初入社会的我们而言,被拒绝的滋味的确不好受。但这是成功的基石。只有我们拥有足够的基石,我们才能建造成功的堡垒,才能登上成功的顶峰。而这就要求我们化尴尬为动力,在不断地尝试中积累经验,掌握好沟通的技巧,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沟通更见成效,我们从中收获的也会更多。短短数十天的实习,留给我的却是不断提高的经验和能力,更是一段难以忘却的回忆。朝阳中我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而夕阳中我就要挥手向他告别。离别的情绪总是千丝万缕,而每一缕都折射出与其共处的点点滴滴。相逢易,别时难。在两千多年的文化丝绦中,辗转徘徊,依依不舍。离别之际,就让这历史的底蕴洗涤

6、浮华的身灵,让这份历久弥新伴随着我走过未来的风风雨雨高强学号:1801100409第2篇:秦始皇陵兵马俑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秦始皇陵兵马俑实习报告秦始皇陵兵马俑实习报告2014年11月2日星期日,我们专业的学生参观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刚进景点,就被陵内恢弘的气势所震撼。这在我记忆中最为深刻。相对与昨天的游览,省博显得拥挤和喧闹,碑林又过于儒雅和冷清。我感觉兵马俑甚是大气和空旷,令人心旷神怡。总之,我特别钟情于这里。游览之前我了解了一下博物馆的历史。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曾历经坎坷和艰辛,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兵马俑是 1974年3月发现的,当地农民在一片荒野上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残

7、片。后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试掘,发现是座规模宏伟的大型兵马俑坑,那其实只是一号俑坑,里面埋藏着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约6000件。这一巨大的发现,在中国和世界上引起了轰动与震惊。另外,二号和三号兵马俑坑是1976年夏季在考古勘探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二、三号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园内的一组陪葬坑,三个坑内共有陶俑、陶马约8000件,像个庞大的地下军团,也是座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进坑之后,仿佛置身于古战场,看到一列列的士兵傲然耸立,目视前方。而我们居高临下,有将军挥斥方遒的感觉。美中不足的是游客太多,如果只有我一人的话,说不准会有“沙场秋点兵”沧桑之情。另外,据专业人士讲,古文化遗

8、址考古发掘现场的保护,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古人留下的遗迹、遗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如果不注意保护,而是发掘一处就破坏甚至毁灭一处,那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目前,一号兵马俑坑已发掘了三分之一,三号兵马俑坑已全部发掘,二号兵马俑坑还在搁置。现在,国家对于这类文物的政策是“50年不考虑,100年再商量。”所以2号坑的兵马俑至少在50年内很难重见天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损失,但对子孙后代来讲,确实是一件好的事情。到时候可以看到兵马俑身上绚丽的色彩,更能感受到古代工匠们技艺的精湛和文化的博大。如今三个俑坑内现已出土陶俑、陶马 2000余件,各种青铜兵器4000余件,还有大量的各类遗迹。兵马俑的种类很多,

9、有车兵、骑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种。俑的形象各异,千姿百态,可以说是古代东方艺术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前全是在电视和书上看到兵马俑栩栩如生的形象,却在这里看到真正的兵马俑了,还包括兵马俑出土的原状、俑坑的形制、结构和俑坑倒塌破坏的情况等。据导游说有些迹象只有在考古发掘现场才能看到,如修建兵马俑坑时工人留下的脚印、挖土时留下的工具痕、向俑坑内运送陶俑、陶马时留下的车辙印痕、盗掘者挖的盗洞等,信息量巨大,具有直观性和真实性,感觉很棒。休息时,导游还讲了兵马俑也发生过的意外之事,包括2号坑的盗宝交易和德国粉丝的以假乱真。当然导游讲的时候为了引人入胜,带着玩笑的成分。不过通过这两种事件,我却深有感触。德国青

10、年马林事件透露出西方人尤其是德国人对中国秦皇时代壮观的古迹兵马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心态。二十多年了,全世界都没人想到要由人来装扮兵马俑列队,是这位小伙开了先河。他很有胆识,而且懂得古董的珍贵,一次下坑就成名了,当然警察抓他很对,但想一想,世界上有谁能这样痴迷到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崇拜兵马俑。我觉得,中国政府应该给他送一件仿制的兵马俑做藏品,以答谢他对中国兵马俑的厚爱。而盗宝交易事件则反映出国人对文物历史价值的漠视和对利益的强烈追逐。的确,想一想我们的一些国人,不敢演兵马俑也罢,想不出这样来崇敬古人的方法也罢,却有些人甘做小偷偷了兵俑的头去卖,不只是兵马俑,比如敦煌的一些雕像和石窟等的,也被偷去卖钱,

11、而且价格和价值有天壤之别,这是何等的耻辱,太令人痛心了。另外,从德国先生的行为艺术来看,可以推出一个很大的潜在商业化市场,就是有关兵马俑的宣传和推介在国外还大有市场潜力可挖,旅游只是一个收入来源,更大的市场在仿古物品的经营上。当然,现代中国向外推广的中国传统已经不少,虽然孔子文化到处生根开花,但老外知道的不可能只孔子一人,秦皇是谁,曹操是谁,成吉思汗又是谁,能卖的古董多得很,秦代之后汉朝是立汉的朝代,汉族的兴起要有个交代。所有这些,中国更需要向外推介,一是经济收益,二是文化输出。老外不得不服中国,这样的传统宣传,不亚于拿几百亿美元去扔,也不怕被说是新殖民主义。其实美国在国际影响这方面做得已经是

12、相当成功了,不过由于美国国家历史与中国相比甚是短暂,他们所输出的文化更偏重于科技层面,而文化数量及内涵较为单薄。韩国更是如此,千方百计的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其手段让国人不耻。而我们中国不仅历史悠久,文物众多,而且还有诸多民族,其底蕴也非常丰厚。因此,这些应该是我们今后所应重点关注的,争取通过这些优秀的历史文物,将中国的文化全面的弘扬出去。随着考古发掘和修复工作的进展,不断会有新的遗迹、遗物发现。估计以后到兵马俑博物馆参观,都会看到新的内容,也会产生新的收获,我很是期待。第3篇:兵马俑调查报告西安秦兵马俑的考察报告考察时间:2011 年8 月26 日2010 年9 月1 日考察地点:西安秦始皇陵墓考察目的:通过实地参观考察,感受古城西安的历史遗韵,特别是秦陵兵马俑被发现之后,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8000多名秦王将士,重新威武雄壮地陈列于世人面前,立即被世界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文化考察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说明文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