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课标Ⅰ)一轮课件: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29658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X 页数:168 大小:78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课标Ⅰ)一轮课件: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2020版高考语文(课标Ⅰ)一轮课件: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2020版高考语文(课标Ⅰ)一轮课件: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2020版高考语文(课标Ⅰ)一轮课件: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2020版高考语文(课标Ⅰ)一轮课件: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语文(课标Ⅰ)一轮课件: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语文(课标Ⅰ)一轮课件: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pptx(1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高考语文 (课标专用),一、 1.答案 C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艺术风格、构思、诗句内容及 意蕴等方面的鉴赏能力,体现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学科素养,陶冶审美情操。 C项,“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诗句“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是把 画作比喻成一扇窗,诗人通过这幅画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辽阔。 2.答案 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分析诗句含意及诗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体现 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品位。

2、尾联有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意境。“此中”指许道宁的这幅画,“有佳 句”意为有妙语佳句,“断”引申为“尽”。诗人认为,此画作包含浓浓的诗意,蕴含着妙语佳 句,在吟哦之中,激发的诗情远远超出了画作本身,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欣赏画作的感受,并对画 作的艺术效果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易错警示 “两防”“两注重”准确解答理解诗句含意题,(1)防止句意理解偏差,注重对关键词的理解 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把握诗歌中的关键词,然后通过关键词的意思来整体理解诗歌的意思。 理解句意,不能主观臆断,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比如解答上题要重点理解尾联中的“此 中”“佳句”等关键词语的意思。 (2)防止延伸义理

3、解偏差,注重对诗歌的整体理解 把握诗句延伸出的内容,比如诗句体现的人物形象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要注重从诗歌整体 进行分析。要注意诗歌本身是鲜活的,不能受固化思维的影响,如看到“竹子”“梅花”就想 到“气节”“高洁”,还要看这些描写对象在整首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等。,二、(2018课标全国,14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9分)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

4、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三、(2017课标全国,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

5、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三、 1.答案 BE B项“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说法错误。古代行军时士卒口 中衔枚,以防喧哗。诗歌的第三句用“衔枚”来形容考生安静的状态,不是写考生的奋勇争 先。E项,诗歌的尾联是作者自谦的话,表

6、现了他对同僚的谆谆嘱托,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 挚感情,也表达了为国选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是说作者自己真的体弱多病。 2.答案 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 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 这句诗可拆分为“下笔”“春蚕食叶声”两部分,思考两者的联系,可知诗句使用了比 喻的修辞手法,用“春蚕食叶声”来比喻考生下笔写字的声音,以此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作者 用“春蚕食叶声”来反衬考场的安静,是动中见静的表现手法。 诗歌赏析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 出他主持礼部考试时,见到考场中英才济济,考试场面寂

7、静、肃穆而充满生气,为朝廷得添新人 而由衷地感到喜悦。从诗中可知,考试时间是在初春时节。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院的考场 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试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异味,且能渲染祥瑞肃穆,的气氛。颔联重点描绘考生们答题的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 试题发下后,考生们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颈联表明考试意义,诗 人对此景象不禁发出感慨,济济多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栋梁。尾联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 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诗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 才之事要拜托同仁,其实是谦逊之辞。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

8、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 国选出良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2016课标全国,8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注 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 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 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 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

9、用意?(6分)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四、 1.答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 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解析 诗的前四句寓情于景:汉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 水四溢,泛滥于广大中原地区,波涛汹涌,迅疾奔流,写出了远去的汉江气势浩大,特别是三、四 句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前朝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势。 2.答案 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 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

10、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 落。 解析 题目不仅指出了用典的表达技巧,而且还指出具体典故。答题时只要指出用典在主题 情感上的表达作用即可。首先阅读注释,了解任公子的典故。典故中的人、事、物具有比喻 意义:“任公子”代表贤臣良将,“垂钓”指平定叛乱,“巨鱼”比喻危害国家的巨寇,“很大 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喻指费很大的力气。再联系诗歌语境,把握思想情感。六代的帝王沉 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本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今天的任公子,已不需要沧海垂钓而罢竿了。然后结合背景,知人论世。当时的唐王朝正 处在开元盛世之时,天下一统,海天清晏。诗中反用“任公子东海钓巨鱼”的

11、典故,来表达作者 江汉宁静、地无巨寇的社会理想。但盛世之下,诗人空有大才却无用武之地,不免徒增伤悲。 诗歌赏析 金陵望汉江为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四句“汉江回万里,派 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写出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切 中题旨,渲染出一派雄壮气象。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前朝国运不兴,为 歌颂当下盛世蓄势。 但诗的后四句“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并不是单纯而热烈地歌 颂盛世,在一派祥和安宁之中,也透露出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诗的感情深沉而表 达稳妥,以江水壮阔的气势来比喻盛唐的国力,贴切得体,从而自然

12、又意蕴丰富地表达出盛世才 子的惆怅。 总之,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汉江远去的感想。全诗情景合一,用典自然,文辞大气,气势 磅礴,最后诗中反用“任公子东海钓巨鱼”的典故,来表达作者江汉宁静、地无巨寇的社会理 想。,五、(2015课标全国,8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 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13、?请简要分析。(5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五、 1.答案 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 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鉴赏。两首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明显的不同在于:白雪歌送 武判官归京是实写,写的就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虚写,写的是诗 人出发之前的想象之景。 2.答案 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解析 鉴赏思想

14、感情,首先要明确诗句大意,诗歌尾联的大意是:勤于王事不敢嫌道路遥远,只 有在梦中才能偷偷回到家乡。然后通观全诗,把握感情。前六句极言北庭环境的艰苦,最后两 句笔锋一转,表达了诗人虽有勤于王事却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但思想上还是爱国情感占上 风。 易错警示 对诗歌情感的分析,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学会分析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确保 大方向的正确;二是要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答题,确保答题点不疏漏。,一、 1.答案 D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诗句内容表现手法、情感表达 等方面的鉴赏能力,体现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学科素养,弘扬正确的价值观。 D项,诗人“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错误,诗句“平生不受等闲恩”没有“受恩必 报”的意思,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2.答案 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 感受到作者的心志。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抒情方式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赏析间接抒情的作用的能力,体现了审美 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品位。 首先,题干“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提示颈联是间接抒情。其次,颈联“垂纶雨结 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描写了“雨中垂钓”和“风中闻雁”两个脱俗的具体场景,诗人的 情感自然地融在形象的场景中。颈联融情于景,其余各联直抒胸臆,整

16、首诗的结构就比较巧妙, 节奏在颈联处舒缓,使诗歌委婉从容。,二、(2019课标全国,14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9分)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与酬乐天扬

17、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二、 1.答案 B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及思想情感等方面 的鉴赏能力,体现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学科素养,弘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价值观 念。B项,“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错误,三、四句的意思是“田埂笔直如 线,清水粼粼闪光”。 2.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诗则采 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比较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 创造的学科素养,陶冶了

18、艺术情操。 比较两首诗的语言风格,首先要考虑两首诗的诗体特征,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本诗是 一首古体诗,本题选了其中前八句。一、二句中“花草齐”“东西飞”,五、六句“农妇白纻 裙,农父绿蓑衣”,明白如话,朴素无华,犹如儿歌,和刘禹锡的诗风十分相似。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是一首格律诗,对仗工整,用语严谨,运用典故,含蓄委婉。,三、(2018课标全国,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9分)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

19、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 1.答案 D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该项对“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两句 的理解错误,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端砚中研好了浓浓的墨,在烛光映射下我纵情挥笔泼墨。这是 以奋笔疾书来比喻战场拼杀,描绘出了勇士挥刀

20、杀敌、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情景。 2.答案 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 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 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了解陆游的相关情况:陆游是南宋 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有名的书法家,由于胸藏五兵,欲试无路,才会有借酒消愁、作书泄愤的 举动。他诗中的酒,往往无关消遣、无关风雅,而是关联国家之命运。再结合诗歌意境去具体 分析“酒”的作用。第一次出现“酒”的诗句是“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是说 写草书如

21、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在战场上挥旗打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手中的 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第二次出现“酒”的诗句是“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 万里烟尘清”,瞬间就完成草书作品,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了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 诗歌鉴赏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写于淳熙 三年(1176)春天,这时诗人正在成都任四川安抚制置使范成大幕府的参议官。头年十月来到 成都,满以为可以通过朋友范成大大展宏图,实现复兴祖国的理想,谁知范成大安于仕宦生活, 无意复兴祖国,这使诗人非常失望。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只好在登高临水、饮酒赋诗、赏花游

22、宴之中消磨时光;但美酒香花只能让他更加惆怅,只能激起他对祖国更加执着的热爱,从而更为 急切地愿为消灭敌人而施展才华,于是在以作战喻作书的艺术构思中,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贴切生动的比喻、奇特丰富的想象、新颖别致的构思把扫清万里胡尘的 战斗场面与纯熟精湛的草书艺术高度完美地结合起来。吟咏之间,我们仿佛置身于战场,始而 紧张,继而痛快,最后沉浸在“玉宇澄清万里埃”的狂欢之中。诗人之所以能寄意草书,写得那 样豪迈动人,是因为他有出奇制胜的满腹韬略,有为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有恢复中原的坚定信 念,有北伐金人的迫切要求,一句话,是因为他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因此,欣赏这首诗时,要紧紧 把握其爱国的

23、主旋律。,四、 1.答案 A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错,开篇的发问 流露出作者对辛劳填海的精卫的同情。 2.答案 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 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 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同意”或“不同意” 均可,关键是对“愿我身死子还生”中“子”的理解。一是将其理解为精卫,呼应前

24、面的“飞 多羽折时堕水”,是以作者的口吻表达甘愿牺牲自己以拯救精卫的精神,侧面表达对精卫的同 情和崇敬之情;一是将其理解为精卫的子孙,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世世代代奋斗不息的坚韧不 拔、前赴后继的精神。,五、(2017课标全国,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 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 唐

25、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五、 1.

26、答案 BD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无中生有,“中原地域辽阔, 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在诗中找不到依据;对“不敢自居第一”的理由理解错误,由注释可 知,为避免被扣留,不敢自居第一。D.苏轼告诫苏辙“切莫以家世傲人”,是担心弟弟的安危, 并没有让他展示“谦恭的君子风度”。 2.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 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首联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写兄弟二人虽相隔千里,但“我”不会因兄弟出使远方而落泪,体现了

27、其豁达的 一面。 方法技巧 鉴赏人物形象四角度 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例如,最爱东山晴后雪,通过标 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例如,劳停驿是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时所作。劳停驿,驿站 名。据此可以揣摩出诗中所塑造的大体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人物形象。 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通过分析意象来分析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 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比如诗中若出现“菊”“狭径”“柴门”等意象,则极可能塑造 的是“远离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 抓

28、描写,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歌中描写人物“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的词句,仔细分析,探寻 人物的形象特点。如“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中“醉眼”就是神态描写,很明显这处 神态描写体现了人物旷达洒脱的性格。 析典故,分析形象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期望为国效 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六、(2017课标全国,14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 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

29、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 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 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 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

30、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七、(2016课标全国,8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 曹将军霸: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 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

31、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七、 1.答案 第一问: 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面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 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之间一气呵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第一问,“一洗万古凡马空”可翻译为“一下 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写出了曹霸所画玉花骢的神奇雄俊,与众不同。第二问,可结合 “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两句理解,这两句可翻译为“你匠心独运惨淡经营 刻苦用功”“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

32、显现”,由此可见曹霸画马首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 后落笔挥洒,一气呵成。 2.答案 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 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 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结构技巧的能力。首先,对全诗进行整体理解把握,准确翻译诗歌语,言,然后思考“做了哪些铺垫”。“画工如山貌不同”写多少画家画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 与原貌不同,不能与其神似。用“生长风”形容玉花骢的神奇雄俊。 诗歌赏析 这八句诗节选自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在这八句诗中,诗人细腻地

33、描写 了曹霸将军画玉花骢的过程。众多画师都描摹过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各不相同,无一逼真。 有一天,玉花骢被牵至阊阖宫的赤色台阶前,昂首卓立,神气轩昂。玄宗即命曹霸展开白绢当场 写生。作画前曹霸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画成。曹霸所画的马神奇 雄俊,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诗人先用“生长风” 形容真马的神奇雄俊,作为画马的有力陪衬;再用众画工的凡马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 摹曹霸画马的神妙。这八句诗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笔墨酣畅,精彩至极。,八、(2016课标全国,89)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内宴奉诏作 曹 翰 三十年前

34、学六韬,英名尝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曹翰(923992),宋初名将。六韬:古代兵书。时髦,指当代俊杰。阵云:战争中 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 分析。(5分)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 者的不同之处。(6分),八、 1.答案 观点一:作“弱”“昏”好。 “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 冲锋陷阵;更强烈地表现出

35、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 驱驰;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解析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若认为作“健”“明”好,则联系诗句,分三步解答即可:第一步, 解释含义,“臂健”“眼明”指臂膀健硕、眼睛明亮;第二步,将其放在语境里理解,“尚嫌” “犹识”强调尽管岁月流逝,但身体强健,仍识得战阵;第三步,体会感情,全诗表达了作者随时 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认为“弱”“昏”两字较好的,作答也可分为以上三步:“弱” “昏”指体弱眼花,表达作者虽承

36、认自己年老体衰,但依旧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2.答案 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 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九、(2015课标全国,8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残春旅舍 韩 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 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 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 廷官员的冠

37、饰。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九、 1.答案 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 系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意思 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颔联首先抒写诗人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 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着,像是在吹着柳絮游弋玩耍。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 而蜜蜂、鱼儿却为这残春平添了无穷意趣与几分生机,故

38、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更不见晚 唐衰飒的诗风。因为诗人是带着曾经沐浴皇恩的深情在回忆这皇都的风物,所以在诗人笔下, 虽然已是暮春,这长安的晨昏与草木也总带着几分温暖与芳菲。 2.答案 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 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 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颈联的“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的寂寞。诗人客居 馆舍,感到无聊,想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然而,几番思考终未写成。诗人只好以“禅伏

39、诗魔,归净域”来为自己解嘲。诗未写成,悲忧郁愤越积越深,只好用酒来冲荡这重重愁阵。酒精的 作用使诗人产生了信心和希望:“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要好好地保存珍贵的 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诗人的言外之意是宁肯终生潦倒,也不改变自己的气节。想 到这儿,诗人不愁了,也不悲了,他轻轻地擦拭着朝簪,心中暗暗地决定:一定要耐心地等待,一直 等到大唐复兴,到那时我再戴上朝帽、穿上朝服来参与朝政。这首诗中作者没有直抒悲凉之 思,但他深深眷顾的往日温馨,实已成为今日悲凉的衬托。 诗歌赏析 残春旅舍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羁旅途中回忆长安 景物和往事,表达对故国故都深刻的眷恋之情

40、。首句写身居旅舍,于温暖和煦之中,恍惚忆起京 城长安来。颔联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颈联抒写记忆中的宫中之事,仕途和国运都历 尽坎坷,唯有参禅能降伏这不安和躁动,使心灵进入非常清净的境界。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 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情感。,十、(2019浙江,192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 。首联中“ ”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 (2分) 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

41、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十、 1.答案 (1)(2分)造访 朱门 (2)(6分)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 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 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 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 趣。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着重考查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体现了把握语言 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的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答此题,需注意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词的含义和作用。第一空:诗题“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 斋”的意思

42、是初秋拜访龙武李将军的书斋。第二空: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中的“朱门”,意思是豪门权贵,可以用这个知识帮助理解“朱门冷静似闲居”一句中的“朱 门”。 (2)本题考查诗歌形象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赏析古代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体现了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的学科素养,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品位。 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是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重点之一。主要从侧面(包括环境和他人) 烘托、细节刻画和用典等方面分析。首先,首联和颔联用“高树蝉声”“似闲居”“重装墨 画”“香薰一架书”等内容表现将军的文人气质;其次,用“侍儿知礼数”衬托主人的素质与 修养;另外,“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

43、传”等正面表现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方法技巧 “四角度”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三、四句写雨霁天晴,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 上了一层暮色。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帘半卷,燕双归”,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 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一个警句,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 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二、(2014课标全国,8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 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 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

44、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 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二、 1.答案 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 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意思答对 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韦庄是唐末乱世的漂泊者,他的行迹遍及大半个中

45、国。首句写羁旅漂泊的身世已让他 习以为常,其中“惯别家”体现了韦庄的无奈与辛酸。通过“等闲”一词可看出,诗人好像对 此并不在意,认为这只是“等闲”之事而已。诗人长久漂泊江南,远离家乡,但思乡思亲之情深 埋心间,挥之不去。一觉醒来,面对无言的山月,这个孤独的游子倍感惆怅。 2.答案 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 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 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韦诗前两句,虽一再表白“流离”“惯别家”“客天涯”不过“等闲”,可客中一觉梦 醒,孤苦凄清之情油然而生。把握韦诗“灯前”的感情,关

46、键扣住“惆怅”一词,“惆怅”是诗 人情感表达的转折点。,郭诗首句写渔家世代与海为伴,第二句写渔家简陋的生活环境,第三句写一家人其乐融融、和 谐幸福的场景,这让诗人这个游子倍感家的温暖。诗人虽是夜宿渔家,但其漂泊的孤独凄苦被 渔家的温暖愉悦融化。把握诗人“灯前”的感情,关键扣住“笑说”一词,“笑说”透露出诗 人的情感指向。,三、(2013课标全国,8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 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 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

47、断:占尽。 洲烟雨:指长 满 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 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三、 1.答案 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 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解析 本词发端便以一往情深的笔触追忆当年与同僚纵情博弈,猎射驰驱的豪迈戎马生涯。 第三句由前两句回忆而折入现实,如今无人记得当年豪情壮志,愤慨之情便油然而生。因此上 阕最后两句便描绘出了两类人物的两

48、条道路,以此对比,作者的深沉孤愤与掉头不顾的傲岸之 情全面展现。 2.答案 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 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解析 本词为作者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表现的是身寄湖山、心存河岳之情。下阕前三句写 湖上生活,无拘无束,占断烟雨。四、五句借用典故翻出新意:官家既置我于闲散,这镜湖风月 本属闲人,何用官家赐予?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谁又稀罕官家赐予?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 平之情,蓄积而出。,四、(2013课标全国,8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

49、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四、 1.答案 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 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做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 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哲学和诗歌,仿佛是两个冤家,不能相容。而王夫之认为诗缘于情,理缘于性,未必一定 分辕反驾。而朱熹这位大哲学家的诗集中确有一些“不堕理障、富于情趣”的作品,次韵 雪后书事二首(其一)便是其中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