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35665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5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验收检测 对应学生用书 P63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基础知识巩固(21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连累(li) 剜心(wn) 彤云(tn) 央浼(mi) B泅水(qi) 角隅(y) 歇憩(q) 睨视(n) C讥诮(qio) 怂恿(sn) 滑稽(j) 撮合(cu) D娇嗔(chn) 辗轧(y) 战栗(l) 蠕动(r) 答案 B 解析 “睨”读 n。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组是(3 分)( ) A消耗 庇佑 朔风 碎琼乱玉 B祈祷 谗言 辖制 战战兢兢 C干躁 蚱蜢 抿嘴 呐喊助威 D盘旋 皱褶 磨蹭 撼天动地 答案 C 解析 躁燥

2、。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在水浒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 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林冲从一个安分守己的 80 万禁军教头变成了“强盗” ,从温暖的小康之家 走上梁山聚义厅,走过了一条险恶的人生道路。 学会隐忍,适时低头,不是简单的逆来顺受,任人摆布,而是那些内心充 实的无所畏惧者对成就未来的高度自信。 林冲,是一个路人皆知的英雄人物。作为水浒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 到底是文艺创作还是确有其人呢?历史学家们争论不休。 岁月留给我们的总是推陈出新的昭示和启迪,当我们再看黄公望那幅声名 远扬的富春山居图 ,除了画中令人沉醉的美

3、景之外,自然能体会到画外人的波 折坎坷。 微信、二维码、云报纸以及便捷性手持移动终端大众传播功能的拓展,集 中指向移动互联时代,将新时代下两会中的“随时、随地、随意”的精髓表现得 惟妙惟肖。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跃然纸上:指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使用正确。安分守己:指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也比喻保持自身 的规矩。分,本分。使用正确。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 顺从和忍受的态度。使用正确。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不合语境, 根据语境应该用“家喻户晓” 。推陈出新:推,除掉,去除,淘汰;陈,陈旧的; 新,好的、新的。除掉旧事物的

4、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 承文化遗产)。不合语境,改为“历久弥新” 。惟妙惟肖 :惟,文言语气词,这里 有“真”或“特别”的意思;妙,美妙、漂亮;肖,相像、逼真。形容描写或模 仿得非常逼真、传神。使用对象错误,改为“淋漓尽致” 。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围绕林冲的遭遇,课文情节的展开张弛有致、波澜起伏,反映了林冲性格 思想的变化过程。 B中国古代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重故事,重描写,与西方小说和现代某些 中国小说重心理刻画不同。 C从性格、行为上讲,别里科夫封闭、怀旧、胆小、多疑,但他又无时无刻 极力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 D 边城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

5、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区的人性美 和风情美。 答案 C 解析 否定不当,在“无时无刻”后加“不” 。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虚词,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门厅的门开着, 寓所的大门也开着,所以人们可以看到寓所外面 的前院和向下的那道楼梯的开头几个梯级。 最后的一场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树梢的枝条重新深深地陷进泥土。 到了这种地步,生命也并没有结束。 证实放大镜在敌军身上的威力,他 亲自置身于太阳光的焦点 之下。 A因而 虽然 因为 所以 B由于 即使 为了 竟 C因而 即使 因为 所以 D由于 虽然 为了 竟 答案 B 解析 句内部句子是因果关系,应用“由于” ;句能与关联词“

6、也”搭配 的,应是“即使” ;句前为目的关系,后面表因果关系的词就不能用了,改用副 词“竟” 。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水浒所写的本来就是社会的重大问题,故必然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 响。 。 。 。 。一批批义军将水浒作为造 反起义的教科书,从中汲取力量,高举武装斗争的大旗。 对于此起彼伏的造反者来说, 水浒也对他们起过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毋庸讳言,小说的忠义思想和对招安的描写曾经对某些义军的领袖产生过消极的 影响 一批进步的文人纷纷借它来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不平,抨击言行不一、人 性扭曲的“假道学” 但比较起来, 水浒对农民起义的积极影响还是主要的

7、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文段从两个方面谈 水浒 对社会的影响, 从文段的最后一句可以看出, 先谈其对进步文人的影响,再谈对“造反者”的影响,据此可进行正确排序。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 水浒传是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又名忠义水浒传 ,一般简称水浒 ,全书定型于明朝。 B契诃夫是 19 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大师,也是世界级短篇小 说巨匠,与雨果、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 C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他 的代表作有边城 长河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D 装在套子里

8、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既是那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也是那个 吞没一切新鲜事物的黑暗环境的象征。这是契诃夫对那个吃人社会提出的最为严 厉的指控。 答案 B 解析 “雨果”不对,应为“莫泊桑” 。 二、阅读能力延伸(37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美”和“爱”构筑的理想王国 读边城 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一个山水如画的古 渡头,有一户独处的人家,住着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孙 女翠翠情窦初开。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爱上了翠翠。大老 托人说媒,老船工满心欢喜,可翠翠不高兴,翠翠对二老动了情。大老下船

9、跌进 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误会中大病一场,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只留下 翠翠守在山水如画的古渡头。 故事结束了, 山依然青, 水依然绿, 人依然那么美。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 边 城 ,那就是:“美”和“爱” 。 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 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所为。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 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作者用简简单单的文字 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桃源。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翠 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 着她,教育着她。”翠翠天真善

10、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 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忠厚善良的老祖父, 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端阳龙舟,令人神往,他却 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 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他从不思索自己 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 。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 船工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 。边城中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义的顺顺、热诚质朴 的杨马兵 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 空气。 可是沈从文说:“我主意不在

11、领导读者去桃花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 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在一处时,各人应 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边城中的“美”是 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边城本来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傩送放弃了碾坊,“意思还在渡船” 。翠 翠在傩送走后,静静地等待,“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他们 的爱是纯洁无瑕、 忠贞不渝的。 天保、 傩送兄弟情深, 天保宁愿牺牲自己成全弟弟, 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顺顺对儿子的爱和 赞赏也溢于言表,顺顺本是泅水的好手,待得傩送能氽水捉

12、鸭子时,这做爸爸的 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情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们争显本领了。” 老船工对翠翠的关心自然是无微不至的;老船工死后,杨马兵主动来照顾翠翠; 以及老祖父与过河客、卖肉的争执谦让,都显示了边城人以诚相待、相互友爱的 美好情怀。 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在三十年代那喧嚣的都市 阁楼上,沈从文无限深情地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风俗画,画中是一个海 市蜃楼般缥缈美丽的桃源,那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理想王国。 8以下不属于作者对沈从文先生边城一文主旨概括的一项是( ) A文章的主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与“美” 。 B文章借助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

13、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表现 了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自的一分哀乐。 C 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 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D文章中的“爱”与“美”是被一件事牵在一处,那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故 事。 答案 B 解析 “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自的一分哀乐”在文章中 找不到依据。 9以下不属于作者阐明边城“爱”与“美”所用的证据的一项是( ) A 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 却依然清澈透明, 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 B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 C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

14、风,安静和平 的空气。 D 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 馈赠他, 他却 “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 : 我 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 答案 C 解析 “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 静和平的空气”是议论的观点,而不是论据。 10对原文第三段中有关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 ,这片大自然是美丽 的桃源。 B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 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C老船工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忠于职守,从不思索自己职务 对于本人的意义,这也是

15、个“美”的化身。 D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 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这也是“美”的化身。 答案 D 解析 “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 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不属于第三段的内容,在原文第 六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3 题。(14 分) 不平的镜子 契诃夫 我和我的妻子走进客厅里。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 纪不见亮光,等到我们点上烛火,照亮四壁,就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 下里逃窜。我们关上身后的房门,可是房间里仍然有风,吹拂墙角上堆着的一叠 叠纸张。亮

16、光落在那些纸上,我们就看见了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墙壁由 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上面挂着我家祖先的肖像。 我们的脚步声响遍整个房子。我咳嗽一声,就有回声来接应我,这类回声从 前也接应过我家祖先发出的响声呢 房外风声呼啸和哀叫。壁炉的烟囱里似乎有人在哭,哭声响着绝望的音调。 大颗的雨点敲打着乌黑昏暗的窗子,敲打声惹得人满心愁闷。 “啊,祖宗啊,祖宗!”我说,意味深长地叹气。“假使我是作家,那么我 瞧着这些肖像,就会写出篇幅很大的长篇小说来。要知道,这些老人当初每一个 都年轻过,每一个男的或者女的都有过爱情故事而且是什么样的爱情故事 呀!比方说,看一看这个老太婆吧,她是我的曾祖母。这个毫不俊俏

17、、其貌不扬 的女人,却有过极其有趣的故事。你看见了吗?”我问妻子,“你看见挂在那边 墙角上的镜子了吗?” 我就对妻子指着一面大镜子,它配着乌黑的铜框,挂在墙角上我曾祖母肖像 的旁边。 “这面镜子有点邪气:它生生把我的曾祖母毁了。她花很大的一笔钱买下它, 一直到死都没有离开过它。她不分黑夜白日地照这面镜子,一刻也不停,甚至吃 饭喝水也要照。每次上床睡觉,她都带着它,放在床上。她临终前要求把镜子跟 她一块儿放进棺材里。她的心愿没有实现,因为棺材里装不下那么大的镜子。” “她是个风骚的女人吧?”我的妻子问。 “就算是吧。然而,难道她就没有别的镜子?为什么她单单非常喜欢这面镜 子,却不喜欢别的镜子呢?

18、莫非她就没有更好点的镜子?不,不,亲爱的,这当 中包藏着一宗吓人的秘密呢。据人们传说,这面镜子里有个魔鬼作祟,偏巧曾祖 母又喜爱魔鬼。当然,这些话都是胡扯,可是,毫无疑问,这面配着铜框的镜子 具有神秘的力量。” 我拂掉镜面上的灰尘,照一照,扬声大笑。原来这面镜子不平整,把我的脸 相往四下里扯歪,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 “我曾祖母的爱好可真是奇怪!”我说。 我的妻子迟疑不决地走到镜子跟前,也照了一下,顿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 她脸色煞白,四肢发抖,大叫一声。烛台从她手里掉下来,在地板上滚一阵,蜡 烛灭了。黑暗包围了我们,我立刻听见一件沉重的东西掉在地板上:原来妻子倒

19、 在地上,人事不知了。 风哀叫得越发凄厉,大老鼠开始奔跑,小耗子在纸堆里弄得纸张沙沙响。等 到一扇百叶窗从窗口脱落,掉下去,我的头发就根根直竖起来,不住颤动。月亮 在窗外出现了 我抱起我的妻子,迅速离开了祖宗的住所。她一直到第二天傍晚才醒过来。 “镜子!把镜子拿给我!”她醒过来以后说,“镜子在哪儿?” 这以后她有整整一个星期不喝水,不吃东西,不睡觉,老是要求把那面镜子 拿给她。她痛哭,扯着脑袋上的头发,在床上翻来覆去。医生说她可能会死于精 力衰竭,她的情况极其危险,我这才勉强克制恐惧,来到祖宗的住所,从那儿取 来曾祖母的镜子拿给她。她一看见它,就快乐得哈哈大笑,然后抓住它,吻它, 目不转睛地瞅

20、着它。 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年,她却还是在照那面镜子,一会儿也不肯离开它。 “难道这就是我吗?”她小声说,脸上除了泛起红晕以外,还现出幸福和痴 迷的神情。“对,这就是我!大家都说谎,只有这面镜子例外!人们都说谎,我 的丈夫也说谎!啊,要是我早点看见我自己,要是我早知道我实际上是什么模样, 那我就不会嫁给这个人!他配不上我!我的脚旁边应是匍匐着最漂亮和最高贵的 骑士才对!” 有一次我站在妻子身后,无意中看一下镜子,这才揭开了可怕的秘密。我看 见镜子里有一个女人,相貌艳丽夺目,我生平从没见过这样的美人。这是大自然 的奇迹,融合了美丽、优雅和端庄。然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我那难看、 笨拙的妻子在镜

21、子里却显得这么漂亮?这是什么缘故? 这是因为不平的镜子把我妻子难看的脸往四下里扯歪,脸容经过这样的变动, 说来也凑巧,倒变得漂亮了。负乘负等于正嘛。 现在我俩,我和妻子,坐在镜子跟前,眼巴巴地瞧着它,一刻也不放松;我 的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了两个,而且溜到旁边了,然而我妻子的脸却 妩媚迷人,我心里猛然生出疯狂而着魔的热情。 “哈哈哈!”我狂笑着。 我的妻子却在小声说话,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我多么美啊!” (选自契诃夫小说选 ,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记叙了“我”和妻子在老祖宗住所的客厅 里的所见所闻所

22、思所感,人物虽少,故事虽简单,但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 B小说多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描写环境和人物,如第一自然段对客厅环境 的描写,文中对曾祖母与镜子形影不离、不停地照镜子的叙述,以及妻子一星期 不喝水、不吃东西、不睡觉的交代等,都运用了夸张的写法。另外,第一段还运 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C曾祖母的镜子“有点邪气” ,这“邪气”就是下文所说的“神秘的力量” , 即镜面不平整,会改变人的形象,正是镜子这“神秘的力量”让曾祖母和“我” 的妻子喜欢上了它。 D“我”的妻子第一次照镜子之所以“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 ,并昏倒在地, 是因为她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真实的模样。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从情节、手法

23、、内容等角度设题考查对文本的赏析。A.“记叙了 我和妻子在老祖宗住所的客厅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错,本文主要记叙了 “我” 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并不是 “我” 和妻子 ; 另外整个故事不都是发生在 “老 祖宗住所的客厅里” 。B.第一段没有运用通感的修辞。D.是因为她在镜子里看到了 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到的美丽动人的脸” 。 12小说题目是“不平的镜子” ,可是开篇却用较多的文字描写环境,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答: 答案 表现老祖宗住所(客厅)的古老陈旧和荒寂破败;渲染一种沉闷、压 抑、令人绝望和窒息的环境气氛;为自然地引出下文有关镜子的故事作铺垫。 (答对一点 2 分,

24、答出三点 5 分)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作答本题可先用一句话概括描写的内容, 再分析其作用。环境描写处在开篇部分,可考虑渲染的气氛以及与下文的关系。 小说的环境描写本身的作用是为人物提供一个具体的活动时空,进而渲染一种气 氛,表达人物的心情,它还与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主题相关。 13 这篇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6 分) 答: 答案 揭露和批判那种歪曲事实、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迷惑人心的不正 常的社会现象;讽刺和批判那种不能正视自我、缺乏自知之明、容易为假象蒙 骗的人性的弱点;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往往 出现失真的现象,对此要

25、有清醒的认识;人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而要积 极探求假象出现的原因。(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 这面镜子能将美的变丑,将丑的变美。这正是影射了混淆是非、颠倒 黑白的社会现实。而无论是祖母还是妻子,都陷在这种扭曲的美中不能自拔,这 正是影射了那些不能正视自己,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因而提醒人们要不为假象迷 惑,要有清醒的认识。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14 分) 林冲棒打洪教头 施耐庵 不觉红日西沉,安排得酒食果品海味,摆在桌上,抬在各人面前。柴进亲自 举杯,把了三巡,坐下叫道:“且将汤来吃。”吃得一道汤,五七杯酒,只见庄 客来报道 : “教师来

26、也。”柴进道 : “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亦好。快抬一张桌来。” 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 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 谨参。” 那人全不睬着, 也不还礼。 林冲不敢抬头。 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 : “这 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 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 心中好不快意。 林冲拜了两拜, 起身让洪教头坐。 洪教头亦不相让, 便去上首便坐。 柴进看了,又不喜欢。林冲只得肩下坐了,两个公人亦就坐了。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

27、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 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 枪棒, 往往流配军人都来依草附木, 皆道我是枪棒教师, 来投庄上, 诱些酒食钱米。 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 觑他。”洪教头怪柴进说“休小觑他” ,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 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 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 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

28、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柴进起 身道 : “二位教头较量一棒。”林冲自肚里寻思道 : “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 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 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 柴进说这话, 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 不肯使出本事来。 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 方才放心。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一齐都哄出 堂后空地上。庄客拿一束棍棒来,放在地下。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拽扎起裙子, 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 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就地

29、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洪 教头看了,恨不得一口吞了他。林冲拿着棒,使出山东大擂,打将入来。洪教头 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来抡林冲。两个教头就明月地上交手,真个好看。怎见是 山东大擂?但见:山东大擂,河北夹枪。大擂棒是鳅鱼穴内喷来,夹枪棒是巨蟒 窠中拔出。大擂棒似连根拔怪树,夹枪棒如遍地卷枯藤。两条海内抢珠龙,一对 岩前争食虎。 两个教头在明月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叫 一声:“少歇。”柴进道:“教头如何不使本事?”林冲道:“我输了。”柴进道: “未见二位较量,怎便是输了?”林冲道 : “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 柴进道:“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大笑

30、着道:“这个容易。”便叫庄客取十两 银来。当时将至。柴进对押解两个公人道:“小可大胆,相烦二位下顾,权把林 教头枷开了,明日牢城营内但有事务,都在小可身上。白银十两相送。”董超、 薛霸见了柴进人物轩昂, 不敢违他, 落得做人情, 又得了十两银子, 亦不怕他走了。 薛霸随即把林冲护身枷开了。柴进大喜道:“今番两位教师再试一棒。” 洪教头见他却才棒法怯了,肚里平欺他做,提起棒却待要使。柴进叫道: “且住。”叫庄客取出一锭银来,重二十五两,说道 : “二位教头比试,这锭银子, 若是赢的便将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洪教 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

31、尽心使个旗鼓,吐个 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式。林冲想道 : “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 使个“拨草寻蛇” 。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望后 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 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 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 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 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节选自水浒第八回,有删改) 14下列对“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水浒人物豹子头林冲一生曲折辛酸,“

32、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节,写他 受高太尉迫害,发配沧州,途经柴进庄院,与武师洪教头较量枪棒的故事。同时 也表现出林冲不甘寂寞,且有意让洪教头出丑。 B较棒的过程写得曲折摇曳。先是吃酒等月上,较起棒来又是穿插开枷,又 是发力物(彩头),真正较量起来,不过两个姿势(“把火烧天”“拨草寻蛇”)、一 个回合,真是吊足了观众(庄客)和读者的胃口。 C较棒进行到四五个回合,林冲跳出圈外认输,因为戴着枷自己处于被动, 柴进马上自责“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 ,表明柴进疏于安排。 D林、洪二人只是枪棒的较量,没有人物性格的较量。林冲隐忍退让,处事 冷静,洪教头目空一切,咄咄逼人,小说把二人描写得栩栩如生。 答案 B

33、解析 解答本题,可从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A.表现了 林冲被逼无奈,并且无意让洪教头出丑。C.这一细节明写柴进,暗写洪教头挑起争 端却有失公平。D.既有枪棒的较量,也有人物性格的较量。 15洪教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根据文中细节描写分析概括其性格特征。 (5 分) 答: 答案 洪教头武艺平平,却自视甚高,连喊三次“来,来,来” ,又是脱衣, 又是扎裙, 摆出一副行家架势, 都只不过是虚张声势 ; 见了赏银, 更是垂涎欲滴。 (2 分)这些细节描写,深刻地表现了他的盲目自大、孤陋寡闻、浮躁轻敌,以及心胸 狭窄、贪婪卑微的性格特征。(3 分)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文中叙述性

34、的语句,从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 的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 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16选段主要内容是围绕林冲与洪教头比武展开的,请分析小说是如何刻画 人物形象的。(6 分) 答: 答案 人物: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鲜明可感。以人物 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小说尤其着力借助心理描写来表现林冲 逆来顺受的性格弱点。林冲是主要人物,作者却寥寥数笔来写,成功地运用了 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逼真。(每点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刻画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是 正面描写和侧

35、面描写,正面描写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侧面描写 主要是环境的烘托,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评价等。本题除了通常的细节描写 外,还有对林冲与洪教头的对比描写,这样林冲的形象更加逼真。 三、语言表达训练(22 分) 17运用恰当的句式,把下面的语句加以组织,使话题更统一,表意更集中, 句子更紧凑。(5 分) 武松、李逵、解珍和解宝都是水浒传里的英雄, 水浒传中有武松景阳 冈打虎的故事,有李逵杀虎报仇的故事,有解珍和解宝猎虎的故事。这些人物和 故事都是典型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 水浒传里的 答案 (水浒传里的)英雄武松、李逵、解珍和解宝打虎、杀虎、猎虎的故 事,都是典型的真实,不同于生

36、活的真实。 解析 需对提供的信息加以整合。这段话说的都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与虎 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在艺术上又有其共同点。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用一个句子 把意思表达出来。 18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的命运因大雪压塌住处而改变,作者对“雪” 的描写别有一番深意。下面这个句子也是写持续降雪所造成的影响和结果的。如 果突出连续大雪那种气吞万里的猛烈气势,这句话应该如何写?(5 分) 在连续三十六个小时的大雪之后,整个东北地区被白雪覆盖;气温下降到十 五年的最低点。 答: 答案 大雪连续下了三十六个小时之后,覆盖了整个东北地区,气温下降到 十五年的最低点。 解析 这道题给定的是“突出连续大雪那种气吞万里的

37、猛烈气势” ,那么首先 考虑的陈述对象就应是“大雪” ,然后再根据题中所给的句子,把下雪的时间之久、 面积之大、气温之低写出来。“整个东北地区被白雪覆盖”这个被动句就应改为 以“大雪”为主语的主动句。 19将下面一段话改写为句式整齐的一段话。(可适当更换词语,但不能改变 原意)(6 分) 边城是一幅五彩的画,她如诗,她又像一曲婉转的歌。假如置身其中,浑身 的污垢自然澄清,日常的烦恼可以洗尽。她可以冲散劳累与忧愁,她还能滋润我 们的心灵,留下欢乐与甜蜜。我爱边城的美,也爱她的奉献与辛勤,同样也爱她 的有滋有味与不倦拼搏。 答: 答案 边城真美啊!美得像一幅五彩的画,又像是一首抒情诗,还像一曲婉

38、转的歌。这种美澄清了我们浑身的污垢,洗尽了我们日常的烦恼,冲散了我们的 劳累,带走了我们的忧愁,滋润了心灵,留下了快乐,留下了甜蜜。我爱边城, 爱她的美;我爱她的奉献,爱她的辛勤;我爱她的有滋有味,爱她的不倦拼搏。 解析 这段文字有两项内容:一是说边城的美,二是说我爱边城的美。抓住 这两项内容合理作答即可。 20阅读下面的漫画,按照要求回答问题。(6 分) (1)给漫画拟一个恰当的题目,不超过 10 个字。(2 分) 答: (2)结合社会现实,谈谈漫画的意义。不超过 50 字。(4 分) 答: 答案 (1)扯皮 (2)两个人锯木头锯齿却朝上,讽刺了有些人解决问题时一味扯皮,只做样子 而不做实际

39、工作的现象。 解析 漫画上,两个人锯木头,却把锯齿朝上,这样做是锯不断木头的。结 合木头上的“问题”两个字分析,这是讽刺社会上一些人不努力解决问题的现象。 这样分析后,拟题就可以从“扯皮”等角度出发。回答漫画的意义,可以先描述 画面,然后写出寓意,即讽刺那些不认真解决问题而是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人。 四、写作能力训练(20 分) 21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请将下面五个汉字连贯起来, 组成一段主题为 “反 腐倡廉”的文字。 道 贪 败 欲 正 要求:(1)必须结合汉字形体特征来阐述汉字意义;(2)至少一处采用因果探究 的方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表达准确、连贯、得体;(4)不少于 200

40、 字。 答: 答案 为官之道,道可道也。道者,“首”行走也。头脑不停地运行、思考, 道才产生。官员如果一门心思掉进“贝”里,其道何有?必会身败名裂。因为掉 进 “贝” 里 “反” 为败。 钱是好东西, 但如果取之无道, 就会致人失败。 即便是 “贪” 了“今钱” ,又有何益?明天你就可能锒铛入狱。故逢贪必污,污之必腐,腐之必 败。“欲”望面前,只“欠”一步就会坠入万丈深“谷” 。克服之道,唯在正也。 一止为正,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为官者,砺操行以修德业,当自重;甘 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这就是为官之道。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作 答时,要通过汉字形体特征来阐述汉字意义,反映“反腐倡廉”的主题。因果探 究就是分析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本题需要从所给的字中寻找到因果关系, 如“贪”必“败” ,这是因为贪污腐败者必然锒铛入狱没有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