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晨读1920.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35987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晨读19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晨读19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晨读19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晨读19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晨读192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晨读1920.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晨读语文晨读 一 一.诗歌浅赏一.诗歌浅赏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李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诗歌浅译:杨柳拂水,丰草映目,风光绮丽,春意盎然,这里曾经是胡人饮马的地方。 明月当空,空旷的原野上,隐隐传来哀婉的胡笳声。想必是哪里发生军事行动,不知又是哪 些壮士正在英勇卫国。冰雪严寒,关山险阻,道路坎坷,那是过去的惨景。如今气候解冻, 春水分流。这潺潺清流,恰似一面光亮的镜子,能照见人景,然而切莫照呀,如果看见自己 憔悴的面容怕是要吃惊呢! 赏析: 此诗为七言律诗, 题目中五原是古称,

2、即唐丰州九原, 今为内蒙古五原。 中唐时, 这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居边塞十余年。这首诗 是李益的代表作。 诗的头两句先写收复后的饮马泉的明媚春色。 春天里的饮马泉, 杨柳轻拂, 绿草无边,呈现出一片静谧、迷人的景色。然而曾几何时,这片肥沃的土地,曾沦陷于胡人 的铁蹄之下,任其践踏,根本没有这种冬去春来,劫后复苏的情景。“旧是”二字,含蓄婉 转,既包含对今日收复的喜悦,也透露出对昔日国难的感慨与忧思。 三、四句写夜宿五原的见闻。五原之夜,明月皎皎,笳鸣声声,这一静一动,更有力地 烘托出塞外之地空旷、辽阔的意境。笳鸣,是古时的军号声,音调悲壮苍凉,最能拨动久于

3、 旅生活的爱国诗人的心弦,所以下句“何人倚剑白云天”的联想就显得极为脱落自然。 “何人”是不定指的反问,既是边塞鸣笳之地,将士们冲锋陷阵、为国捐躯的真实写照 ; 也是诗人理想中所希冀的能多有一些倚剑天外的英雄来保卫边疆的恳切愿望。 这种感情是复 杂的,既含有喜悦的赞叹,又蕴藏着担忧的感伤。它透露出五原这一带虽然眼下已被收复, 但形势尚很紧张,边防能否巩固尚令人担心。 五、六句写饮马泉由冬到春的变化,暗喻收复后与收复前的今昔不同。“从来”是指过 去, 说明作者随同节度使来到饮马泉已不是走了一天两天, 而是在漫长的道路上几乎走过了 一冬天。那时关塞道路,冰冻一片,坎坷难行 ; 而今的饮马泉已是春天

4、,寒冰解冻,绿水分 流。严冬与阳春之景,艰难与欢畅之情,恰形成鲜明的对照。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有收束全篇的作用。五原饮马泉是一面历史的镜子,诗人从饮马泉 眼前的景色, 回想到饮马泉的历经变迁, 从饮马泉的历经变迁联想到自己多年从军的坎坷生 涯。国势的衰颓,战乱的频繁,个人的失意,使忧国思乡的诗人在军旅中度过了大半生,消 耗了美好的青春,而今面容憔悴,年华消逝。“恐惊”二字,写出了诗人怕回首往事功业未 成的沉痛心情。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局势、边防的安危紧密结合,似水到渠成般地把全诗 的思想感情收结起来。 全诗八句,几乎一句一个景象,象电影镜头一样连续放映出八个画面 : 春光明媚的大草 原;碧波荡

5、漾的饮马泉;笳声悲壮的空旷月夜;倚剑天外的守边将士;冰雪封冻的关塞之路; 汉使面前的流水淙淙 ; 以及怕临泉照影的憔悴老人和回忆中的当年之英武青年。这些画面内 容丰富,意义深刻;画面中有景色,有人物;有眼前的,也有过去的;有近处的,也有远处 的;有看到的,也有听到和想到的。 这一系列的画面,虽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最终都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融汇在诗人对 边塞形势的感慨中,从而生动和谐地组成了一幅“过五原”的大画卷。面对这幅色彩绚丽, 含蓄深沉的画卷,不由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和回味。 诗人具有爱国热忱,明知前途难测,希望微茫,却仍然要给人以欢欣和希望,这是诗人 思想感情使然。这就使这首诗独具一种风格

6、,欢而不乐,伤而不哀,明快而婉转,悠扬而低 回,把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表现得和谐动人,含蓄不尽。明人胡震亨概括李益边塞诗的基本 情调是“悲壮婉转” ,能“令人凄断” ,这首诗正可作为代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20172018 高三年级20172018 高三年级 语文晨读 总第(19)期总第(19)期班级班级 组组 姓名姓名 设计:设计: 课题:课题: 晨读晨读 A.首句描写色彩明丽,景色美丽。五原的田野上,杨柳拂水,风光绮丽,一派盎然的春 意。 B.第二句写了另一番景象,清清的泉流又失而复得, “旧是”二字透露出一种欣慰之情。 C.诗人寄情于景,连续描绘了八个画面

7、,这些画面都是作者目光所即,以色彩的变化为 线索。 D.颈联写五原的见闻,明月当空,空旷的原野上隐隐传来哀婉的胡笳之声,蕴含着一种 忧伤的情调。 E.这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 同大多数边塞诗一样, 抒写了诗人在春天经过收复了五原时 的豪迈之情。 答案: .CE(C 项中画面的线索应该是作者的行踪。E 中的“豪迈之情”有误,这首诗抒 发的是作者经过五原时的复杂心情,既具有爱国热忱,又有忐忑不安的忧虑和伤感。 )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并作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 “从来”和“今日”对比, (1 分)从前的饮马泉冰冻一片,坎坷难行,今日的饮 马泉寒冰解冻,绿水分流,写出了饮马泉由

8、冬到春的变化,暗喻收复后与收复前的今昔不同。 (3 分)严冬与阳春之景,艰难与欢畅之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征途的顾往瞻来, 既有看到充满生机景象 的喜悦,也有委婉表达希望 乘胜追击的担忧。 (2 分) http:/ - #二.成语积累二.成语积累 1. 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非常逼真。而句中的主语是“议论” , “惟妙惟肖”与它搭配, 显然不当。 2.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表示重视或歧视。 应换为“刮目相看”: 用新眼光看人。 3. 就

9、在公安部门紧锣密鼓准备端掉“红桃帮”这个流氓团伙时,那帮家伙仍为虎作伥,毫 不收敛,在他们的罪行簿上又添新恶。 “为虎作伥”比喻给坏人当帮凶,帮助干坏事。 4. 在当今改革大潮中,有一些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 改革潮流。 “胸无城府”多比喻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应改为“胸无点墨” 。 5. 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无法计算,贬义。 三.音形积累三.音形积累 日 西山(b)退避三 (sh) 烙(po) 沐(zh) 径通幽(q) 尽其妙(q) ( )首(hn) 古(gn)饿 遍野(pio)

10、 含英 华(j) 不 (x) 羡 (xn)( ) 目惊心 (ch) 养精 锐 (x) 下 (chng) 永 (jun) 诈多端(ju)深 痛绝(w) 执 (ni) (xi hu) 答案 :答案 : 日薄西山 (b) 退避三舍 (sh) 炮烙 (po) 栉沐 (zh) 曲径通幽 (q) 曲尽其妙 (q) 颔首(hn)亘古(gn)饿殍遍野(pio) 含英咀华(j) 不恤(x) 歆羡(xn)怵目 惊心(ch) 养精蓄锐(x)下乘(chng)隽永(jun)谲诈多端(ju)深恶痛绝(w) 执拗(ni)邂逅(xi hu) 初高中课内文言文详解 逍遥游2初高中课内文言文详解 逍遥游2 小知 (通 “智” )

11、 不及大知, 小年 (寿命) 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 (晦,小知 (通 “智” ) 不及大知, 小年 (寿命) 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 (晦, 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蟪蛄不知春秋(指四季) ,此小年也。楚之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蟪蛄不知春秋(指四季) ,此小年也。楚之 南有冥灵(树名)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南有冥灵(树名)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 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长寿)特(独)闻(为人所知) ,众人匹(比)之,岁为秋,此大年

12、也。而彭祖乃今以久(长寿)特(独)闻(为人所知) ,众人匹(比)之, 不亦悲乎!不亦悲乎! 作者列举了大年和小年对立的例子,进一步发挥了物有所待的观点,所列举的事物无 论短命还是长寿,都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作者列举了大年和小年对立的例子,进一步发挥了物有所待的观点,所列举的事物无 论短命还是长寿,都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汤之问棘也是已(就是这样) :穷发(传说中极荒远的不生草木之地)之北,有冥海汤之问棘也是已(就是这样) :穷发(传说中极荒远的不生草木之地)之北,有冥海 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长)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

13、其修(长)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旋风)而上者九万里,绝(直上穿过)云气,负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旋风)而上者九万里,绝(直上穿过)云气,负 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一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一 仞为八尺)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飞翔的最高限度)也,而彼且奚适也?”仞为八尺)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飞翔的最高限度)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通“辨” ,区别)也。此小大之辩(通“辨” ,区别)也。 随后作者借商

14、汤和夏棘的问答,再次言及鲲鹏,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随后作者借商汤和夏棘的问答,再次言及鲲鹏,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故夫知效(功效,这里是“胜任”的意思)一官,行比(合,使联合)一乡,德合(使故夫知效(功效,这里是“胜任”的意思)一官,行比(合,使联合)一乡,德合(使 满意)一君,而(通“耐” ,能)征(信,取信)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满意)一君,而(通“耐” ,能)征(信,取信)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 犹然(笑的样子)笑之。且举(全)世誉之而不加劝(勉)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沮丧) ,犹然(笑的样子)笑之。且举(全)世誉之而不加劝(勉)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5、沮丧) , 定乎内外之分(分际) ,辩乎荣辱之境(界限) ,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拼命追求定乎内外之分(分际) ,辩乎荣辱之境(界限) ,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拼命追求 的样子)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轻快的样子)善也,旬有五日的样子)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轻快的样子)善也,旬有五日 而后反。彼于致福(招福,使福到来)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凭借)而后反。彼于致福(招福,使福到来)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凭借) 者也。者也。 最后一段, 作者步步深入地对 “无待” 进行了论述。 先以批判目光短浅的庸人引出 “举

16、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宋荣子以及更胜一筹的“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的列子,但又随即指出,二人尽管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但还是有所待的。 最后一段, 作者步步深入地对 “无待” 进行了论述。 先以批判目光短浅的庸人引出 “举 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宋荣子以及更胜一筹的“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的列子,但又随即指出,二人尽管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但还是有所待的。 若夫乘(顺应)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通“变”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何)乎若夫乘(顺应)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通“变”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何)乎 待哉?故曰 : 至人无己(无我,即物我不分) ,神人无功(

17、无所为,故无功利) ,圣人无名(不待哉?故曰 : 至人无己(无我,即物我不分) ,神人无功(无所为,故无功利) ,圣人无名(不 立名) 。立名) 。 作者先述后议,先破后立,在列举了种种有所待的现象和事物之后,阐述了什么是逍 遥之境,怎么样才能达到逍遥之境。在庄子看来,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 作者先述后议,先破后立,在列举了种种有所待的现象和事物之后,阐述了什么是逍 遥之境,怎么样才能达到逍遥之境。在庄子看来,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 游无穷” , 才能做到 “无待” , 才能达到 “逍遥游” , 而要达到这种境界, 就得做到 “无己” “无 功”“无名” ,尤其是要做到

18、“无己” 。 游无穷” , 才能做到 “无待” , 才能达到 “逍遥游” , 而要达到这种境界, 就得做到 “无己” “无 功”“无名” ,尤其是要做到“无己” 。 练一练:练一练: 1、 庄子逍遥游中以 “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 ” 2、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 “ , 。 ” 3、 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是: “ , ” 。 4、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 分别是:故夫 , , , 。 5、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 是: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