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段太尉逸事状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2.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37780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段太尉逸事状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段太尉逸事状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段太尉逸事状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段太尉逸事状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段太尉逸事状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段太尉逸事状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段太尉逸事状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2.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段太尉逸事状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段太尉逸事状 (时间:40 分钟 满分:55 分) 一、文言基础专练(24 分) 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果不用吾言 果:果真 B辄奋击,折人手足 手足:手和脚 C其故封识具存 故:原来 D其与存者几何 几何:几人 解析:选 D D 项,“几何”是“多少”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3 分)( ) A又用大杖击无罪者 B孝德震恐,召太尉 C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D顾叱左右曰 解析:选 D D 项,“左右”古义指“身边的人” ,今义只指方位。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

2、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便可白公姥 B因谕曰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 愿奉军以从 D尚书固负若属耶 余固笑而不信也 解析 : 选 A A 项,两个“白”都是“告诉、禀告”之意 ; B 项,前一个“因”是“于是” 的意思,后一个“因”是“通过、经由”的意思;C 项,前一个“从”是“跟随”的意思, 后一个是“听从”之意;D 项,前一个“固”是“难道”之意,后一个“固”是“本来”之 意。 4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段公,仁信大人也。 B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C

3、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D欲谁归罪? 解析:选 C 例句与 C 项均为定语后置句。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 分) 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 非偶然者 解析: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 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 参考答案 : 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 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 6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4 分) 译文: (2)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4 分) 译文

4、: 参考答案:(1)太尉从泾州用文书把情况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 (2)白孝德派了几十名士兵跟随太尉,太尉全都辞掉了。 二、阅读理解专练(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苏廷评行状 苏 轼 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 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 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曰 : “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 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 : “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 造极,输发府藏。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

5、莫能测也。 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 涕泣,无复生意。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 : “朝廷终 不弃,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 : “此好 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五。 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唯公命其子涣就学, 所以劝导成就者, 无所不至。 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 父老纵观以为荣, 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

6、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 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 死无闻于时然古之贤人君子,亦有无功名而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公之无传,非独其自 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 (节选自苏轼文集卷十六 ,有删节)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 B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 C使

7、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 D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 解析 : 选 C 由语境可知,“功名”与“少”存在紧密的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功名” 宜作“少”的主语,故可排除 A、B 两项;“获”是动词,其后应有相支配的对象,故可排 除 D 项。由此确定选 C。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行状,也称“状”或“行述” ,是古人叙述死者世系、生平、事迹的文章,它常由死 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给史官立传提供依据。 B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

8、字, 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 C诏,是封建时代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有即位诏、遗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始 于秦始皇,终于清朝,是种命令文体。 D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政府考试者,被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及第者 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解析 : 选 D 进士是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苏序自幼性格豁达开朗,不拘礼法。他读书只求大体了解重要意旨就弃书而去,正 因如此,成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 B苏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就增加日常支出或者把它赠与他

9、人,即使因为这样而使 自己在生活上屡次陷入困顿,他也始终不悔。 C苏序尽管身份卑微,但目光长远,为把儿子苏涣培养成材,他极尽劝导之能事。苏 涣的学有所成,深深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 D苏序一生都没有功名,这与他的个性不无关系。苏轼为他写作这篇“行状” ,目的是 让当世君子借此了解苏序为人行事的大致情况。 解析:选 A “成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的不是苏轼的祖父苏序,而是苏轼的父亲苏 洵。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5 分) 译文: (2)公之无传,非独其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5 分) 译文: 参考答案:(1)

10、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侵扰,祖父(就)写 诗来讥刺官吏。 (2)祖父没有传记,不只是因为他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羁),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 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 参考译文: 祖父,名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幼年时豁达开朗,不拘礼法,读书只求大体了解文 中的要旨,就放弃不读。他为人谦逊,乐善好施,急人所困,甚于对待自己。衣食稍微有了 节余,就增加日常开支,或者把财物施给他人,立即用完。因为这个多次在饥饿寒冷中过着 穷困的生活,然而始终不后悔。不久又有了盈余,就说 : “我本来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困住人 (或 : 使人受困)。”更加不再吝惜(钱财)。灾荒之年,(他)

11、卖掉自己的田地来救济饥饿的人, 丰收后,那些被救济的人准备偿还他,祖父说 : “我本来自己就有卖掉它的想法,并不是因 为你们的缘故啊。” 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或: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 (祖父)都径自(或 : 随性地)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相谈甚欢。小人有时侮辱欺负他,祖 父终没有惩治他们,人们也不能揣测他的心理。 李顺叛乱, 围攻眉州。 祖父当年二十二岁, 每天拿着兵器登上城楼。 恰逢他的父亲病逝, 叛贼围攻更加紧急,城里的居民彼此看着对方哭泣,没有再活下去的念头。可是祖父独自办 理丧事执守礼节,竭尽哀思就像平常一样。太夫人非常担忧,祖父打起精神慢慢宽慰她说: “朝廷终究不

12、会放弃我们,蜀州的叛贼将要被打败了。” 庆历年间,(朝廷)才下诏在州郡设立学馆,读书人欢快地谈论(这件事),朝廷将根据这 个选拔人才,他们争着希望到学馆里尽职(或:学习)。祖父笑着说:“这本是件好事,但州 郡的官员只会以此来博取外在的美名罢了。”祖父告诫子孙,不要和别人争着进学馆读书。 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的侵扰,祖父(就)写诗来讥刺官吏。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我)听说, 自从五代动乱以来, 蜀州求学的人减少, 又因都留恋家乡, 不愿意出来做官。 只有祖父让他的儿子苏涣到学馆读书,他用来劝导苏涣成材的方法,没有不用到的。等到苏 涣凭进士的

13、身份得到官位回到家乡,眉州的百姓争相观看,把这作为荣耀的事,都效仿苏氏 的方法教导他们的子孙。从这以后,眉州求学的人,一天天地增加,增到千余人。然而我的 父亲小时候独独不愿学习, 到了壮年以后, 还不能熟知诗书。 祖父从来没有过问(他的学习)。 有人拿这件事问他, 祖父没有回答, 过了很长时间, 他说 : “我的儿子还要担心他不学习吗?” 不久,(我的父亲) 果然自己发愤努力学习,最终在世上名声显扬。 祖父见解深刻,有远大的器量,在家中施行的、在家乡出名的事,如此等等。假使(他) 稍微能够在世上任职, 他的功名难道还会少吗?不幸被埋没, 直到老死, 在当时还没有声望。 然而古代的贤人君子, 也

14、有没有获取功名而有传记的人, 只是因为世上有了解他(为他作传) 的人啊。祖父没有传记,不只是因为他一生自我放逸(或 : 洒脱不羁),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 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所以分条记下他一生行事的大概情况,来告知当世君子。 恭谨陈述。 三、语言表达专练(12 分) 11 试用对联的形式来概括 段太尉逸事状 中的几段文字的内容(可任选一段或几段)。 (3 分) 示例:第一段:白孝德因王纵士,段秀实为民请缨。 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第三至四段:斩暴卒,白将军震恐无计;说王子,段太尉慷慨有辞。 (示例二)第五至六段:动贪念,令谌杖打穷百姓;感仁心,少荣义斥莽将军。 (示例三)第七段:司

15、农卿栖绫梁上,凤翔尹致货途中。 12在下面三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使与前后语句顺畅连接,构成对 前面语句的总结。(4 分) 在我们悠久的文学长河中,面对险恶的环境,潇洒的仁人志士不可胜数。他们的潇洒各 有千秋,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有 段太尉“吾戴吾头来矣”的潇洒,有 的潇洒,有 的 潇洒他们的潇洒, , ,早已超越了他们表面的行 为举止。 解析 : 像这样的扩展题, 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 看清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主要是语境。 处所填的内容应符合表现潇洒、豪放的情怀,处的总结句应概括这些历史名人的共性,并 体现“超越了他们表面的行为举止”的含意

16、。 参考答案 :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带 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显露了非凡的个性 13请根据下面四个省份经济发展的数据统计表,在语段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使 语意完整,语句连贯。(5 分) 省份 项目 广东省江苏省河北省福建省 国民生产总值 (亿元) 30 073.7125 560.113 803.58 075.10 增幅(%)14.514.815.015.1 工业增加总值 (亿元) 13 079.2212 473.554 652.63 980.73 增幅(%)18.318.918.919.3 固定资产投资 总值(亿元) 9 959.019 163.035 682.93 863.01 增幅(%)18.022.528.239.7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与兄弟省份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在总值上均处领先地位,但 ,所以,有人认为广东省应适当 , ,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解析:图表的“项目”栏列举了四省的“经济指标”和“增幅” ,题干中交代了“经济 指标”的情况,一个“但”实际上提示了第一个空格的答题方向和要求。这样通过细看数据 就可以得出结论。后两空其实就是针对第二、第三个“经济指标”所提的建议。 参考答案:在增幅上落后于各兄弟省份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 加快工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