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板块专题一第5讲以体会意图为突破方向把握主旨标题题练习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59896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56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板块专题一第5讲以体会意图为突破方向把握主旨标题题练习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板块专题一第5讲以体会意图为突破方向把握主旨标题题练习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板块专题一第5讲以体会意图为突破方向把握主旨标题题练习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板块专题一第5讲以体会意图为突破方向把握主旨标题题练习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板块专题一第5讲以体会意图为突破方向把握主旨标题题练习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板块专题一第5讲以体会意图为突破方向把握主旨标题题练习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板块专题一第5讲以体会意图为突破方向把握主旨标题题练习含解析.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5 讲 以体会意图为突破方向,把握主旨、标题题第 5 讲 以体会意图为突破方向,把握主旨、标题题 小说的主旨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 它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创作的意图所在 ;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 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在某种程度上说,标题有时就是作者写作意图的精要概括。所以解 答主旨、标题题,首先要想到的就是文章的写作意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贤 人 图 聂鑫森 (1)城里有两个画画的先生,一个是陆小知,一个是覃怡斋。 (2)陆先生和覃先生住在同一条街上,一个住街头,一个住街尾。 (3)陆小知,字文无,生得十

2、分魁梧,脸上一圈连鬓胡须,很黑,很硬挺。他是河北沧 州府人。他名小知,字文无,人以为字是名的阐释,既“小知” ,当然也就“文无”了。只 有覃先生懂得此中奥妙,文无其实是中药当归的别称,表示对乡土的眷恋。陆先生无妻室无 儿女,与他日夜厮守的是画室壁上悬挂着的一柄古剑,抽出鞘来寒光逼人。他画山水,也画 花卉、鳞毛,但花卉中,他不画梅花、蝴蝶兰 ; 水中鳞介类,他不画螃蟹。这几样东西是覃 先生爱画的,陆先生自谓不如,所以藏拙。他画的牡丹与水仙,别有风韵。他的桃也画得好, 鲜嫩得让你嘴馋。这画要的人很多。贺寿的,结婚的,都悦目于这一派喜气,也肯给价钱。 有了钱,他就去喝酒。街中段有家小酒楼叫“一街春”

3、 ,跑堂的一见他来,就迎上前,唱一 个喏:“陆先生雅座!”不需吩咐,就会摆上酒与菜,然后去请覃先生。 (4)覃先生拖着一家子,一妻四儿女,粗茶淡饭维持下去就不容易了,哪有钱上馆子? 但陆先生喜欢做他的东, 觉得和他聊天是一大乐趣。 覃先生肯读书, 虽穷而不俗, 时有高论, 很使陆先生钦服。覃先生的题画词句也多有妙趣,有一回画一仕女图,臂外露,娴静动人, 题句为:夜凉如水,问玉臂寒否?陆先生知是从杜诗中点化而来,很佩服他的才思。 (5)覃先生名怡斋,字少疾。他善画梅花、蝴蝶兰,螃蟹也画得别有情味,活生生的。 (6)覃先生和陆先生同行,又住一条街,但彼此很敬重,从不生忌。有人要画梅花、蝴 蝶兰、墨

4、蟹,陆先生说 : “画这些玩意儿,覃先生有好手笔,请找他。”有人要画桃,画牡 丹、水仙,覃先生说:“我不及陆先生,他有高招儿,我领你去。” (7)本城有个无赖叫“二花子”的,前些日子找覃先生要了张墨蟹,忽将退回来,说是 没画好,要求索回二十块大洋,其实买时只付了一块大洋。陆先生一听,回家取了剑,一路 疾步到了覃家,威威武武地坐在画室里。那张退回的墨蟹图悬挂在壁间。 (8)“二花子”进来,径直窜进画室,头一昂:“覃先生,备好钱了?” (9)陆先生蓦地站起:“早备好了,龟孙子!” (10)“二花子”一看,不是覃先生,是陆先生。 (11)陆先生说:“你说这画不好,哪一笔不好?你指给我看。” (12)

5、说完拔剑出鞘,但见寒光满室,冷气森森。“二花子”打了个愣噤。 (13)陆先生用剑往画上划去, 剑尖在纸上游动, 却不触墙壁, 宣纸条条落下, 大小均等。 “二花子”一张脸顿时吓白,惶恐间,陆先生一掉剑锋,直取“二花子”胸前,往下一划, 一件黑绸褂脆然裂开,却不伤皮肉。 (14)这功夫了不得! (15)“老子是河北沧州人氏, 你可知沧州向来武风盛烈?没两下子, 我能在这站地面? 滚!” (16)“二花子”仓皇地逃了。覃先生很感谢陆先生。 (17)日子一天天打飞脚过去。陆先生大约是因为喝酒太没节制,身体渐渐地坏了下来, 三天两天会咳出一大碗淤血,但他依旧不禁酒。 (18)覃先生踱过来看望陆先生。

6、陆先生见他来了, 很高兴, 让进画室, 喝过茶就要抻纸、 调色,运笔作画。说是要请少疾指正。平素,陆先生画画从不让人看,再好的朋友也不破例。 陆先生画桃,先提笔用清水浸透,再在红色碟内蘸少许红色,然后在红白碟里反复使所蘸红 色与笔中的清水混合成淡红色 ; 又将笔回到红色碟内蘸红色,所蘸红色部分约到笔毫长度的 三分之一处。淡红画桃实,深红画桃尖。一笔点去,再按倒笔毫,原地一旋,画出圆硕的桃 实,笔没有离开纸,一笔画成一个桃子,鲜色可人。接着画牡丹、水仙。“你儿女多,往后 得用钱。”陆先生说。覃先生差点流出泪来。 (19)陆先生终于一病不起了。每顿饭覃先生都让妻子做好,自己亲自送去。 (20)不久

7、,陆先生故去了。覃先生一手张罗了后事,借了一笔钱,雇请了几个人,亲自 扶柩去沧州安葬。陆先生平生所念的是“当归” ,覃先生再穷也要把他送回去。 (21)覃先生得到陆先生的笔法, 私下里练了些日子, 笔法酷似, 可以乱真。 买的人也多, 名气渐扬。家境富足了。他也时常到“一街春”去,跑堂的迎上前,唱一个喏 : “覃先生 雅座!” (22)覃先生说:“搁两副杯、筷。” (23)“还有客人可要催请?” (24)“没有。”心里却说:还有陆先生。 精读习惯培养 先逐段检索加工 要点概括:交代出陆、覃二位画家及住址。第12段 思考分析:(1)段介绍姓名,(2)段介绍住址,为何不合并到一段中介绍呢?(文章开

8、头 看似啰嗦,其实是为了突出两位先生,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3段 要点概括:交代陆先生的情况。 思考分析 : 对陆先生的肖像描写,暗示其性格。覃先生能懂得陆先生字的奥妙,可 知二人为知己。 此处写到 “古剑” , 为下文写陆先生提剑出场仗义压邪做铺垫。 跑堂的 “不 需吩咐, 就会摆上酒与菜, 然后去请覃先生” , 本处细节表现了陆先生和覃先生两人来往频繁, 关系亲密,也为下文写两人交往的情节做了铺垫。 第45段 要点概括:交代覃先生的情况。 思考分析 : 写覃先生家贫,为下文写陆先生帮助覃先生做铺垫。陆先生读懂覃先生 的画意,再次印证二人互为知己。 第6段 要点概括:两位画家互敬,有君

9、子之风。 第716段 要点概括:陆先生威震“二花子” ,替覃先生解围。 思考分析:陆先生惩治“二花子”的情节照应前文对陆先生籍贯、家中摆设“古剑” 的交代。陆先生的语言铿锵有力,表现其刚猛与仗义。陆先生的动作急促,表现其猛烈 ; 动作娴熟,表现其功夫高超。 第17段 要点概括:陆先生得病。 第18段 要点概括:陆先生将自己最擅长的笔法传授给覃先生。 思考分析:本段文字多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陆先生画桃的高超技艺。语言生动活泼, 特别是画桃的过程,文字简约,富有动态、色彩感;句式灵活,长短句结合,富于表现力; 善于用词,运用顺序词语“先”“再”“然后”“又”等,体现出很强的层次顺序。 第19段 要

10、点概括:病重的陆先生受到覃先生一家人的照顾。 第2024段 要点概括:覃先生安葬陆先生并怀念老友。 思考分析 : 陆先生会功夫、能作画,身上颇有余资,却为何无妻室儿女,整日喝酒没有 节制,并最终客死他乡? (结合“当归”一词来看,陆先生应是迫于无奈,有家不能回。因为回家其实不难,就 连文弱且贫困的覃先生都可以亲扶灵柩前往沧州。由此可知,陆先生时时在思念故土,却又 始终在逃离故土。同时覃先生亲扶灵柩去沧州,完成陆先生心中所念“当归” ,也表现了覃 先生的重情重义。) 再理清文章脉络 后把握主旨大意 本文塑造了陆先生和覃先生两位人物形象, 通过写他们两人交往的故事, 赞扬了两位画 家有着崇高的技艺

11、、品质,表达出作者对传统知识分子互相敬重的君子之风的敬仰与歌颂。 读懂文章做对题目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语言用词考究,典雅而富有韵味,细微处见功力,如小酒楼名为“一街春” ,看 似寻常,实则蕴含深意。 B小说采用对比的写法,将陆先生与覃先生在画功和为人上处处作对比,是为了突出 陆先生比覃先生更有才华。 C洗练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早备好了,龟孙子!”表 现出陆先生的刚猛与仗义。 D陆先生破例在覃先生面前演示作画过程,表明陆先生视覃先生为知己,同时也是对 覃先生生活的关心和帮助。 解析:选 B B 项,小说虽安排

12、了两个重要人物,也有所对比,但纵观全文,这样写并 不是为了突出某一个,更多的是表现出陆、覃两位先生虽个性不同但互相欣赏、互相关爱和 彼此敬重,刻画了具有坦荡襟怀的两位贤人形象。 2(对点题概括主旨)概括本文的主题。(6 分) 答: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见后面例一。 3(对点题标题作用分析)请简要分析小说题目“贤人图”的作用。(6 分) 答: 参考答案 : 概括了主要情节,两位主要人物均以作图画画为生,故事情节围绕作图画 画展开 ; 概括了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 两位先生既有画才, 更有贤德 ; 蕴含了主旨, “贤” 字,表明了作者对传统知识分子互相敬重的君子之风的敬仰与歌颂。 4 (回扣题情节

13、手法分析)小说多处使用了照应手法, 请举两例并作简要分析。 (6 分) 答: 参考答案 : 陆先生为覃先生抱打不平而惩治“二花子”的情节照应了前文对陆先生外 貌、籍贯、家中摆设的描绘与交代,表现了陆先生的勇猛仗义; 覃先生将病故的陆先生 送回沧州安葬的情节照应了前文陆先生字“文无”的真正含义的交代,表现了陆先生的故土 情结及覃先生对陆先生的理解和情谊; 文末覃先生喝酒时心系陆先生照应了前文陆先生 喝酒必请覃先生的情节,表现了两位贤人彼此间的相互敬重 ; 覃先生得到陆先生的笔法, 买他画的人也多, 名气渐扬照应了前文陆先生的牡丹、 水仙、 桃画得好, 要的人很多的情节, 表现了陆先生对朋友的情谊

14、和关照。 题型一 主 旨 题 一、什么是主旨题理在书中 这里说的主旨题,其范围要广一些,除了小说主题外,还包括小说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 蕴。小说的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 重在理解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 ; 小说的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 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理解作者的倾向性。 回扣教材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揭示了怎样的主旨? 参考答案: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祥林 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不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 像祥林嫂这样的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标答分析 答案解构

15、:本题考查理解小说的主旨。解答本题注意抓人物形象(祥林嫂是 主题性人物)和作者的倾向,然后找出文章所对应的内容,理解归纳。 二、怎样考主旨题题在书外 题干示例审题定向 (1)(2018江苏高考)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 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小哥儿俩) (2)(2014重庆高考)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 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 探讨。(东坛井的陈皮匠) (3)(2014浙江高考)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走眼) (4)(2013重庆高考)作者对贝尔蒂和霍夫曼持何态度?你怎 样看待文中所涉及的风度与尊严?(枪口下的人格)

16、 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评 价” “探讨” “看待” “谈谈” 等作答动词和“主旨”“意 图” “意蕴” “情感” “态度” 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三、怎样答主旨题学考贯通 落实“5 抓” ,解答小说主旨题 1抓标题 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等,往往隐含着小说的主 旨。 2抓情节 小说塑造人物离不开情节, 而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 发展的体现,抓住矛盾冲突就可挖掘小说揭示的主旨。 3抓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主题性人物” ,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 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把握其典型性格及

17、其生成的历史,即可 窥见作品的主题。 4抓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不管它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描 写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 提供生动的衬景, 但同时 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具体需要 “一分一抓”: 分析环境的特点。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旨内涵。 抓背景介绍。思考故事发生的时代,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 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从而达到探究思想意蕴与情 感意蕴的目的。 5抓作者的思想倾向 具体就是 : 抓

18、住文本里不同的人、 事、 物, 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或它们)的情感态度 ; 抓住小说中流露作者思想倾向的关键性词语或语句来把握。 阅读贤人图(原文见本讲“课前自主精读”),完成后面的题目。例一 概括本文的主题。(6 分) 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 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 第一步:确定思考角度 题干中有“主题”“概括”等字样,可以判定为“主旨类”题目。可以从小说的标题、 情节、人物形象刻画三个角度入手。 第二步:找出对应内容 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从标题 入手 小说的题目“贤人图”蕴含了主旨:“贤”字,蕴含人物的“贤德” ,表明作 者的赞颂之情。 从情节 入手 小说安排两位

19、画家画技高超又相互敬重、 陆先生威震 “二花子” 替覃先生解围、 陆先生将自己擅长的画技传授给覃先生、陆先生病重后受覃先生一家人照顾、 覃先生安葬陆先生并怀念陆先生等一系列故事情节,表现了两位画家德艺双 馨。 从人物形 象入手 小说塑造的陆、覃两位画家技艺高超,又相互敬重,具有贤德,他们代表的 是传统知识分子。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他们的德与才的敬仰和歌颂。 参考答案 小说通过记叙陆先生、覃先生两人交往的情节,塑造陆先生、覃先生有才 亦有德的艺人形象, 赞扬了两位艺术家高超的技艺和崇高的品质, 表达出作者对传统知识分 子互相敬重的君子之风的敬仰与歌颂。 易错提醒 把握不准主旨,理解不透意蕴。读

20、不透文本,检索加工重要信息不到位,就把握不准小 说的主旨或意蕴。 如本题, 一般读文, 理解到 “赞扬了两位艺术家高超的技艺和崇高的品质” 浅层面的主旨不难 ; 若不精读文本,理解“作者对传统知识分子互相敬重的君子之风的敬仰 与歌颂”深层面的主旨就难了。 题型二 标 题 题 一、什么是标题题理在书中 常见的标题类题目有 2 种:一是理解标题意蕴型,二是分析标题作用型。无论哪一种, 均需关注 2 个方面:一要关注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要关注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 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对于理解标题意蕴题,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 比喻义等)。 回扣 教材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1、一文的标题有何丰富含义?(从标题意蕴的角度设题) (2)小说祝福为什么以“祝福”为题?(从标题作用的角度设题) (1)参考答案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标题的表层义是林教头在风雪之夜投宿山 神庙杀敌报仇, 该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所叙故事情节。 “林教头” 点明故事的主人公, “风雪”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山神庙”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三个名词连用, 构成了一幅有人有物、有景有情的画面,创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诗一般的意境。 答案解构:本题考查理解标题意蕴。先看标题是否使用了表达技巧,本标题由三个 名词构成 ; 然后理解标题的表层义, 本标题概括了故事情节 ; 最后理解标题的深层义, 本标题意在构成一

22、幅有人有物、有景有情的画面,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标答 分析 (2)参考答案 : 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 这一环境密切相关。祝福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 成了清晰的发展脉络,起到线索的作用。祥林嫂的悲剧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 中展开的,鲜明的对照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答案解构 :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作用,解答本题从情节、环境和主题三个角度思考, 再找出对应内容进行分析。 二、怎样考标题题题在书外 类型题干示例审题定向 理解标题 意蕴型 (1)(2017浙江高考)“一种美味” 有 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一种美

23、味) (2)(2016全国卷)小说以“锄”为 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 分析。(锄) 即理解标题的表层义、深层义。题干中 往往有 “理解” “分析” 等作答动词和 “标 题” “意蕴” “寓意” 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分析标题 作用型 (2013山东高考)结合文本,谈谈本 文以 “活着” 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活 即分析标题与文本(情节、人物、主旨、 环境)的联系及给读者的感受。 题干中往 着)往有“谈谈”“分析”等作答动词和 “题目”“观点”“好处”“理由”等 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三、怎样答标题题学考贯通 考法一 标题意蕴理解 解答标题意蕴理解题“3 步骤” (2016全国卷)阅读下面

24、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例二 锄 李 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 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 : “我不是锄地, 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 渐渐失明的眼睛, 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 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 拄着锄把当拐棍

25、,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 一起, 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 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 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 几千年几百代里, 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 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 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 更不 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 但是, 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 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 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

26、湾村人 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 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 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 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 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 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 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 这些种子们不知 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

27、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 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 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 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 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 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 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

28、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 一丝凉意。 他缓缓地直起腰来, 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 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 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 嘣地割断了草根, 间开了密集的幼苗, 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 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 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 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 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 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 六安爷种了 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

29、他这辈子最后 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 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 壮的禾苗均匀整齐, 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 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 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 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 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

30、些要点) 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 从全文看,“锄”这个标题有其象征义,运用了象征手法。 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 “锄”的表层义有两个:“锄”作为名词,是一种农具;“锄”作为动词,是一种劳作 行为。 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 分析“锄”这一标题与人物形象、主旨的关系,可得出深层含义。六安爷对“锄”的执 着,说明其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即将失去的百亩园的不舍,“锄”将人与土地连接起来,喻 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 参考答案 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 ; 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 亲密关系;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 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

31、对土地的告别。 易错提醒 1 对标题的深层意蕴理解不透。 如本题, 理解标题 “锄” 作为农具和劳作行为的表面义, 不是问题 ; 在此基础上理解“锄”所蕴含的深层的象征义,就不简单了,尤其是理解“象征 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和“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这两点。 2归纳混乱,要点重复或不清。再如本题,应该结合文本,从“锄”作为名词的表层、 深层意蕴和作为动词的表层、深层意蕴两个角度作答,否则,答案要点就可能混乱。 考法二 标题作用分析 标题作用分析“6 角度” 角 度作用分析 标题与情节的关系 看标题是不是小说的线索, 以组织全文 ; 是否设置了悬念, 以吸引读者 ; 是不是对情节的概括。 标

32、题与形象的关系 看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是否暗示了人物命运,是不 是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 标题与环境的关系 看标题是否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是否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了 环境气氛;是否有深层次的社会性含义。 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看标题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是否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是否对主 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标题与读者的关系看标题是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带来深度思考。 艺术效果 看标题本身是否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如是否运用双关、比喻、反语、 象征等手法,是否形象生动、言简意赅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例三 咿 呀 刘建超 夏花十三岁考上了老街戏校。 夏花的模样好看

33、,身段漂亮,在一群孩子当中格外显眼。几年过去,唱念做打四门功课 孩子们都基本掌握了,成绩好的还去老街剧团参加演出了,唯有夏花的唱功总是上不去。老 师说夏花的嗓音先天不足,出不了宽音。老师让夏花离开学校改行算了。 那晚,一轮圆月挂在丽景门的檐角。学员们都跟着老师去剧场看名角梨花白的红娘 , 夏花没心思去,独自一人在梨树园里徘徊,听着远处剧场隐约传来的叫好声,想着自己多年 的努力要付诸东流,泪水朦胧了月光,情不自禁地喊出一声:咿呀 夏花的这一声咿呀, 透过梨园在丽景门上回荡, 惊到了正在丽景门上品茶赏月的老街戏 霸洛半城。洛半城是老街剧团的团长,有名的铜锤花脸,唱功了得,嗓音亮丽,粗犷豪放, 唱花

34、脸能声穿半个洛阳城,故而被称作洛半城。洛半城下得丽景门,来到梨园,看到了月光 下发呆的夏花。 小姑娘,刚才可是你在练声?夏花认得眼前的洛半城,怯生生地点点头。 来,你再喊一嗓子。咿呀 洛半城兴奋地拉起夏花的手说,走,去剧场。剧场里的红娘已经接近尾声,懂戏的 人都知道,最后一场戏已没什么高潮,不少观众开始起身离场,剧场里就有些嘈杂凌乱。饰 演崔夫人的演员最怕这个时段上场。 洛半城让夏花在内台喊,夏花也不怯场,放开嗓子:咿呀 嘈杂的场子立刻被这一声给镇住了,这本是戏里没有的啊,而这一嗓子清脆悠扬,韵味 十足,戏迷们虽然一头雾水却也齐声叫好,掌声雷动。洛半城急忙把发愣的夏花推到台前, 夏花头一次面对

35、老街这么热情的戏迷,不知所措,只得又喊了声:咿呀 夏花就这样进了老街剧团。 在剧团里,夏花几乎就是个跑龙套的。但是,只要戏开场,必有夏花的一声“咿 呀” ,乱糟糟的剧场顿时安静下来。洛半城对夏花说,观众认可你的一声“咿呀” ,这也 是最高赞赏了。有人唱一辈子戏,观众也记不住他一句。你这一嗓子,值了! 就凭这一嗓子,夏花在剧团里待了十年。夏花出落得更加俊俏了,团里团外追求夏花的 人不少。 团里唱武生的祥子模样一般,是洛半城的徒弟,死缠硬打把夏花追到了手,洛半城是他 们的证婚人。 祥子演出时摔断两条腿,坐在了轮椅上。虽然夏花百般用心地伺候,祥子还是经常莫名 其妙地发火。开始大伙还能理解,可时间一长

36、,许多好心人都看不惯了,都劝夏花趁年轻还 是离了吧!夏花虽然感激大伙的好意,却依旧如初。夜深人静,尚未入睡的人们常能听到那 声“咿呀” ,只是多了一丝隐约的悲凉。 几年后,剧团解散,夏花报了个中医按摩班,每天都要给祥子泡脚按摩。 一天,洛半城来看望祥子,夏花正给祥子按摩腿脚。洛半城看着夏花娴熟的手法,建议 夏花开家浴足店,反正每天要给祥子按摩,开个店还能维持生计。祥子虽说不情愿,可眼下 也没什么能做的事情。 夏花的浴足小店还真开起来了,店名更有特色:咿呀浴足。 小店生意挺好,许多都是夏花和祥子的戏迷。也有来想歪使坏的人,泡脚时,说些挑逗 的话,讲些让人脸红的段子。夏花只管做活儿,不搭理。有人做

37、足疗时,故意抬脚往夏花的 身上蹭,夏花就加重手法,疼得那人嗷嗷叫。夏花说,这儿是心脏反应区,先生你的心可是 有毛病哩。 送走了客人,夏花打水给祥子泡脚,祥子气呼呼的,怪夏花对不正经客人太迁就。夏花 给祥子捏着脚,说,来的都是客,他们有他们的想法,我不当真就行了。客人们的脚哪能都 一个尺码? 祥子掀翻了水盆, 水溅了夏花一脸一身。 夏花没生气, 她知道祥子心疼女人, 心里憋屈。 待夏花收拾停当,已是午夜。 夜色静谧,秋风习习,弯月如钩。夏花揉揉酸胀的臂膀,扭扭僵硬的腰身,望着无际的 星空,轻轻叹了一声:咿呀 夏花第二天就关闭了小店。夏花说,我不能让祥子心里不痛快。有人帮忙,让夏花在车 站的候车室

38、里摆个书报摊,虽然赚钱不多,夏花却干得带劲。祥子也来帮衬,脸上挂着幸福 的微笑。 中秋,吃过晚饭,夏花推着祥子出屋赏月。夜空之下,秋月如珪,秋露如珠,祥子心情 大好,非得夏花来上一嗓子。夏花欣然允诺,清了清嗓子,一声极具穿透力的“咿呀 ”腾空而起,在空气中久久回响。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 年第 4 期,有改动) 小说以“咿呀”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 分) 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 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中的“为题”和“作用”表明,该题属于标题作用分析题。题目“咿呀”没显示出 时间(或时代)、处所、状态(社会状态、自然状态)

39、,也并非物象、情感类表述,“咿呀”只 是练声的发音,故可确定从形象角度、情节角度、主题角度和读者角度答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形象角度 每当主人公内心情感有了波动,其情感总是通过“咿呀”传递给读者,展现了 主人公的内心变化。 情节角度文章从开始到结束,“咿呀”多次出现,是全文的线索,串联起了故事情节。 主题角度“咿呀”承载着主人公的感情,也流露出作者对主人公的同情和赞美。 读者角度 “咿呀”是练声的发音或小孩子说话的声音,以“咿呀”为题,能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参考答案 人物形象方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咿呀”包含了夏花对戏剧的热 爱,对自己人生的感悟以及

40、对祥子的一片真情 ; 情节方面,“咿呀”是小说的线索,贯穿 全文,使小说结构更加紧凑 ; 主题方面,“咿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既表现了夏花内心、 命运的变化,也流露出作者对夏花的同情和赞美 ; 读者方面,小说以“咿呀”为题,形式 新巧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易错提醒 答案要点不准不全。 有些考生不知从哪些角度来回答标题的作用, 致使答案要点不准不 全。如本题,思考形象、情节方面的作用不难,但对作用的分析可能不准确 ; 也容易遗漏“咿 呀”在主题、读者方面的作用。 “小说主旨、标题题”配套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笑 嫂 陈国炯 笑嫂喜欢笑,与人相见微微一笑,高兴时哈哈大

41、笑,有时独自一人也偷偷地笑,好像每 时每刻都在捡宝似的笑个没完。因此,没见过笑嫂发愁时是个什么模样。 因为笑嫂爱笑,大家当面笑嫂笑嫂地叫,背后笑嫂怎么笑嫂怎么地夸,好像笑嫂的姓名 就叫笑嫂。 笑嫂是我的师傅。 我大学毕业应聘到一家铝轮厂搞宣传, 负责人事的小老头陪我到车间, 对车间主任说,这小伙子到你车间实习一个月,你给他安排一下。车间主任长着八字胡子, 看似匪气十足。他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我后,说,一个学生娃,哪能干活。反正一个月后 要坐办公室的,就去帮笑嫂做点事吧。车间主任唠唠叨叨的一番话中,我知道有个笑嫂,也 有些受辱的感觉。 车间主任唠叨完, 亲自陪我去厂东边一个堆废料的塑料棚下, 扯

42、开嗓门喊, 笑嫂,我给你送来一个徒弟,给你打个下手。车间主任的一咋呼,我不但认识了笑嫂,还成 了笑嫂的徒弟。 我很顺从地叫了笑嫂一声师傅,笑嫂听了高兴得咯咯地像母鸡下蛋般笑。笑完了就说, 你还真听小胡子的瞎话,什么师傅徒弟。笑嫂停了一下对我说,大家都叫我笑嫂,你也叫我 笑嫂吧,我可不敢做你大学生的师傅呢。说完又咯咯地笑,把个笑嫂的雅号笑得名副其实。 笑嫂已是奔五的人了,却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女人的那种臃肿,而是清清秀秀,穿戴 得也整整洁洁,十分素雅。笑嫂的活不笨重,也不怎么脏,她每天整理着送来的废过滤网, 那些过滤网是用来过滤铅水的,用过后铝水沾在过滤网上结成了块。因为过滤网是铁的,沾 在上面

43、的是铝,铁几百元一吨,铝上万元一吨。把废铁网当铝卖,人家不要;把铝当铁卖, 公司不干。因此,笑嫂把沾在上面的铝块铝屑撬下来,分开卖,谁也不亏。 笑嫂做事很认真,一块块像翻找金子一般,有时我一不留神漏撬了几块,她会猫着腰, 捡回来重新撬。这样一来,我也不好意思马虎了,做得一丝不苟。笑嫂还挺关心人,我进公 司时是夏天,南方的夏天贼热,加上在似露天一样的塑料棚下,汗似下雨般流,一把把捋也 捋不完。笑嫂见了心疼地说,大学生,你去找个地方凉快一下,这点活我做起来很轻松的。 我当然不同意,笑嫂就说,还要我陪你啊。说完就咯咯地笑着,连推带搡赶我走。 笑嫂从来不到餐厅吃饭,她每次从餐厅里买来米饭,不打菜,菜从

44、家里带来,等吃饭的 人走得差不多了,就打开饭盒,坐在塑料棚下吃起来。那些走过来走过去的人都会与笑嫂打 个招呼,笑嫂吃饭了?今天啥菜?还会有啥菜,这个星期吃咸鸭蛋呗。笑嫂咯咯咯地笑着回 答,笑嫂的菜每星期换一种,咸鸭蛋,炒鸡蛋,等等。 那天,我没去吃午饭,笑嫂吃完饭去了洗手间,我想笑嫂经常帮我洗饭盆,我也帮笑嫂 洗一次。打开盛菜的铝盒子,里面的咸鸭蛋丝毫没动,完完整整地躺在盒内。当初没在意, 后来想想有点问题,以后几天我特意偷看了笑嫂的菜盒,我终于明白,笑嫂一个咸鸭蛋要吃 一个星期。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一位同事,同事不满地瞪我一眼说,就你聪明?我闹了个大 红脸。从此我不再看笑嫂的菜盒,也不再提及同

45、一个菜要吃一个星期的事。 那次大地震后, 公司开展捐款救援, 笑嫂捐二百元, 工会主席说, 笑嫂你要不少捐一点? 笑嫂微微一笑说,多的拿不出,捐二百没问题。工会主席不再说什么了。 实习期满, 我到宣传部搞宣传工作。 那天工会去慰问贫困职工家庭, 领导让我去拍照片, 并写一篇通讯稿。 走了几户后, 一行人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巷里, 叩开一扇墨绿色的斑驳的门。 门一打开,一张笑脸呈现在大家面前,我有些诧异地叫道,笑嫂?笑嫂仍在笑,把大家让进 屋,屋里灯光暗淡,客厅也逼仄,几个人进去后有些拥挤。这时我才知道,笑嫂的丈夫几年 前被车撞得瘫痪,长年卧床不起,公公早年已故,婆婆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需照料,一个

46、 女儿正在上初中,家里十分拮据。笑嫂照顾两个病人,负担一个学生,又要上班,还从社会 上揽来了刺绣,挣几个外快,以补家用。可想而知,笑嫂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我对笑嫂更是敬重了,有事没事总爱往笑嫂的工作场地跑。笑嫂依旧咯咯咯地笑,好像 对那个沉重的家没有一点牵绊似的。 那次我与笑嫂聊得很开心,我忽然说,笑嫂你的心态真好。笑嫂知道我想说什么,顿了 顿道,家里有这么多病人,谁会不烦,如果我成天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我还活不活? 笑嫂叹口气说,我如果整天苦着个脸,人家见了我,也不会有好心情的。因此我得高高 兴兴,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心情。说完笑嫂又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47、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没有直接记叙笑嫂家的困难,而是先写她的“笑”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小说曲 折有致,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B笑嫂自己身处困境,却仍然为地震灾区捐 200 元,这与她每个星期换一种菜的心理 是一致的,不想人家知道她家穷,要面子。 C前两段是说“笑嫂”这个名字的由来,同时交代出她和同事的关系、她乐观的精神 以及她对周围人的影响,这些都为后面的内容做了铺垫。 D“我”关注笑嫂的咸鸭蛋吃一个星期的事,不是想看笑嫂的笑话,“我”发现这件 事是无意的,告诉同事也是出于好心。 解析:选 B B 项,“不想人家知道她家穷,要面子”错,“捐款”是善心的体现,而 且同事知道她家里

48、困难,工会慰问她时,她也十分配合,笑脸相迎,说明她并不爱慕虚荣。 2作品从“我”的视角来写笑嫂,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解析:答题时可以从情节结构、揭示主题、影响读者等几方面分条作答。 参考答案 : 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写, 表明是自己亲眼所见、 亲耳所闻, 真实感强 ; 以 “我” 的视角来写,有利于表现“我”的心理活动,娓娓道来,让读者有亲切感 ; “我”是笑嫂 的徒弟,又是搞宣传的,展开各方面的内容合情合理;“我”是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 所以对笑嫂一周一个菜很好奇,对同事“不满地瞪我一眼”“闹了个大红脸” ,这样写有利 于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作品为什么以“笑嫂”为题?请结合全文分析。(6 分)标题作用分析 答: 解析:回答本题,可以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突出主题等几方面分条作答。 参考答案:笑嫂是中心人物,起到了线索作用,串起了小说的情节;突出了人物的 性格特征,“笑”是人物在神态上最突出的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