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第二编第3讲文言文翻译学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59957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95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第二编第3讲文言文翻译学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第二编第3讲文言文翻译学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第二编第3讲文言文翻译学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第二编第3讲文言文翻译学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第二编第3讲文言文翻译学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第二编第3讲文言文翻译学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第二编第3讲文言文翻译学案含解析.pdf(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3 讲 文言文翻译第 3 讲 文言文翻译 学案(一) 品悟 5 年高考真题明考查点和采分点 品悟 5 年真题 (遮住铺灰影的右栏,先自主试译,再与右栏比对,为后面的针对突破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 年份原 句译 文考查点和采分点 (1)诸葛诞以寿春 叛,魏帝出征,芝率 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5 分) 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 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 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以” , 凭借 ; “率” , 带领、 率领 ; “以 为” ,古今异义词,作为;“先驱” , 古今异义词, 先锋。 (每点各 1 分, 共 4 分) 译对语句大意,1 分。 卷 (2)帝以芝清忠履 正,素无居宅,使军 兵为作屋五

2、十间。(5 分) 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 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 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 五十间房屋。 “以” ,因为;“履正” ,行为端正; “素” ,一向,平素;“使军兵为作屋 五十间”属省略句和定语后置句,应 该为 “为(之)作五十间屋” 。 (每点各 1 分,共 4 分) 译对语句大意,1 分。 (1)民思其德,为立 祠安阳亭西,每食辄 弦歌而荐之。(5 分) 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 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 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 歌咏而祭祀他。 “弦歌” ,名词用作动词,奏乐歌咏 ; “荐” ,祭祀;“为立祠安阳亭西”为 状语后置句和省略句,应该为“为 (之)(于)安阳亭西立祠” 。(每点各 1 分

3、,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卷 (2)一岁断狱,不过 数十,威风猛于涣, 而文理不及之。(5 分) 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 十件,声威超过王涣, 但在条理方面比不上 他。 “狱” ,案件;“威风猛于涣”为状 语后置句, 应该为 “威风于涣猛” ; “文 理” 为古今异义, 条理。 (每点各 1 分, 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1)方务去前之苛, 犹虑未尽,岂有宽为 患也。(5 分) 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 严,尚且担心做得不 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 的呢。 “方” , 正 ; “务” , 致力, 尽力 ; “苛” , 苛严;“犹” ,尚且。(每点各 1 分, 共 4 分) 译

4、对语句大意,1 分。 2 0 1 8 年 卷 (2)愚人村野无所 知,若以叛逆蔽罪, 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 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 “村野” ,古今异义词,粗暴,鲁莽 ; “若” ,如果 ; “蔽罪” ,定罪,“蔽” , 恐辜好生之德。(5 分) 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判决案件。(每点各 1 分,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1)性严正,举止必 循礼度,事继亲之 党, 恭谨过常。 (5 分) 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 持遵守礼制法度,侍奉 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 慎超过常礼。 “循” ,遵守;“事” ,服侍,侍奉; “党” ,亲族,族人。(每点各 1 分, 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5、卷 (2)而曜好臧否人 物,曜每言论,弘微 常以它语乱之。(5 分) 但是谢曜喜爱褒贬人 物,谢曜每每发表议 论,弘微经常用说其他 的事岔开话头。 “臧否” ,褒贬;“以” ,介词,用; “乱” ,形容词用作动词,扰乱。(每 点各 1 分,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1)帝曰:“吏奉法, 律不可枉也,更道它 所欲。”王无复言。 (5 分) 皇上说:“官吏奉行法 典,律令是不可违犯 的,再说说其他要 求。”赵王没有再说 话。 “律不可枉也”为判断句;“枉” , 违犯;“道” ,说;“欲” ,要求。(每 点各 1 分,共 4 分) 译对语句大意,1 分。卷 (2)后青州大蝗,侵 入平原

6、界辄死,岁屡 有年,百姓歌之。(5 分) 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 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 去,连年丰收,百姓歌 颂。 “蝗” ,名词用作动词,出现蝗灾; “有年” ,丰收;“歌” ,歌颂。(每点 各 1 分,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1)将曰:“此事, 申饬边臣岂不可,何 以使为?”禧惭不能 对。(5 分) 许将说:“这件事,指 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 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 呢?”萧禧羞惭不能回 答。 “申饬” ,指示;“何以为” , 固定句式,其中“何以”为宾语前置, 应该为“以何” ;“对” ,回答。(每点 各 1 分,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2 0 1 7 年 卷 (2

7、)章惇为相,与蔡 卞同肆罗织,贬谪元 祐诸臣,奏发司马光 墓。(5 分) 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 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 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 司马光坟墓。 “肆” , 恣意 ; “贬谪” , 贬斥 ; “发” , 挖掘、开挖。(每点各 1 分,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2 0 1 6 年 卷 (1)锡宴不赴,是不 虔君命也。人主有 疾,而必使亲临,处 之安乎?(5 分) (君主)赐宴不到场,这 是对君主命令的不尊 重。我们的国君有病, (您)如果一定要他亲 自参加,您能安然处之 “锡”通“赐” ,赏赐;“是不虔君 命也” ,判断句及状语后置句,对国君 的命令不尊重;“而”为转折连词,

8、 “而必使亲临”为省略句,应为“而 必使(之)亲临” ; “处之安乎” 译为 “能 吗?安然处之吗” 。 (每点各 1 分,共 4 分) 译对语句大意,1 分。 (2)苏轼尝从容责公 亮不能救正,世讥其 持禄固宠云。(5 分) 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 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 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 种办法保持禄位和受 宠幸的待遇。 “从容” ,郑重、严肃;“救正” , 纠正、弥补时政的过错;“世” ,当时 的人;“固宠” ,巩固受宠的地位。 (每点各 1 分,共 4 分) 译对语句大意,1 分。 (1)其间岂无刚直之 人,而弗胜龃龉,多 不能安其身。(5 分) 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 人吗,只是禁不住抵触

9、排挤,大多没有安身的 地方。 “弗胜” ,禁不住;“龃龉” ,抵触 不合 ; “安” ,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每点各 1 分,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卷 (2)副使崔应麟见民 啖泽中雁矢,囊示登 云,登云即进之于 朝。(5 分) 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 吃湖泽中的雁屎,便装 入袋中给陈登云看,陈 登云随即送到朝廷。 “啖” ,吃;“矢”通“屎” ,粪便; “囊” ,名词作状语,用口袋装。(每 点各 1 分,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1)极陈时弊十事, 语多斥权幸,权幸益 深嫉之。(5 分) 极力奏陈当时社会弊 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 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 痛恨他。 “陈

10、” , 陈述 ; “权幸” , 受帝王宠幸、 有权势的人 ; “嫉” ,痛恨。(每点各 1 分,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卷 (2)又谓珪刚直忠 谠,当起用。吏部请 如雍言, 不报。 (5 分) 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 敢于直言,应当起用。 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 奏,没有回复。 “忠谠” ,忠诚正直;“如” ,按照; “报” ,回复,答复。(每点各 1 分, 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 中国尔,苟立异姓, 吾当死之。(5 分) 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 以在中原称帝而已,如 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 而死。 “帝”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做皇帝, 称帝;“中国” ,古今异

11、义词,中原; “苟” ,如果;“死”是动词的为动用 法,为而死。(每点各 1 分,共 4 分) 译对语句大意,1 分。 2 0 1 5 年 卷 (2)金人虽不吾索, 吾当与之俱行,求见 二酋面责之,庶或万 一可济。(5 分) 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 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 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 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 “不吾索”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不吾索”即“不索吾” ; “面” ,名词作状语,当面;“庶或” , 差不多,或许;“济” ,成功。(每点 的可能。各 1 分,共 4 分) 译对语句大意,1 分。 (1)陛下兴军旅,百 姓易咨怨。车驾游 幸, 深恐非宜。 (5 分) 陛下兴起

12、战事,易于引 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 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 心不合适。 “军旅” ,军队 ; “咨怨” ,叹息怨恨 ; “游幸” , 指皇帝外出巡游。 (每点各 1 分,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卷 (2)不能肃清凶逆, 遂令王室至此,抱恨 泉壤,知复何言!(5 分) 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 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 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 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 呢! (2)“凶逆” ,凶恶悖逆;“王室” ,王 朝,朝廷 ; “泉壤” ,黄泉之下,地下。 (每点各 1 分,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1)禹、汤罪己,其 兴也勃焉。有德之 君,不忘规过,臣不 胜大庆。(5 分) 大禹

13、、商汤归罪自己, 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 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 过错,我深表庆贺。 “罪” , 名词用为动词, 归罪 ; “也” , 句中提示停顿作用,无实义 ; “规过” , 改正过错。(每点各 1 分,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卷 (2)而亲贤下士,推 毂后进,虽位崇年 高, 曾无倦色。 (5 分) 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 士人,荐举后辈,虽然 位尊年高,竟然一点倦 怠的神色都没有。 “亲贤” , 亲近贤才 ; “推毂” , 荐举、 推举;“曾” ,竟然。(每点各 1 分, 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1)淳安公主赐田三 百顷,复欲夺任丘民 业,文力争乃止。(5 分) 淳

14、安公主被赐田地有 三百顷,又想强夺任丘 民众的产业,因韩文尽 力相争才停止。 “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为被动句; “夺” ,强夺;“乃” ,副词,才。(每 点各 1 分,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2 0 1 4 年 卷 (2)即偕诸大臣伏阙 上疏,疏入,帝惊泣 不食,瑾等大惧。(5 分) 当即与各位大臣一道 拜伏宫阙上奏,奏章呈 进,皇上惊哭不食,刘 瑾等人大为恐惧。 “偕” ,一起;“伏阙” ,拜伏宫阙; “疏” ,奏章。(每点各 1 分,共 3 分) 译对语句大意,2 分。 把握命题规律 (一)全国卷 5 年考情统计明确侧重点 实 词虚 词文言句式 1.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

15、 弦歌、 蝗、 帝、罪 名词作状语:囊、面 形容词用作动词:乱、安 为动用法:死 2.多义实词 2018 年:率、作、食、荐、 狱、去、虑、知、好 2017 年:度、事、党、过、 好、言、论、枉、道、复、 歌、对、肆、发 2016 年:命、疾、处、固、 间、胜、见、示、陈、益、 当、如、报 2015 年:知、俱、行、责、 济、兴、易、游、宜、逆、 恨、复、言 2014 年:罪、兴、规、过、 胜、曾、复、夺、即、疏、 阙 3.通假字 2016 年:锡、矢 4.古今异义词 2018 年 : 以为、 先驱、 文理、 村野 2015 年:中国 201 8 20 17 201 6 201 5 201 4

16、 之(15 次) 4 次 3 次 4次 3 次 1 次 于(2 次) 1 次 1次 为(5 次) 3 次 2 次 以(5 次) 3 次 2 次 其(4 次) 1 次 2次 1 次 而(6 次) 2 次 1 次 2次 1 次 也(4 次) 1 次 1 次 1次 1 次 所(2 次) 1 次 1 次 乎(1 次) 1次 何(1 次) 1 次 焉(1 次) 1 次 乃(1 次) 1 次 必须译出的情况:近五年高考翻译句子 中对虚词的考查,多涉及有实际意义、 在句中起到一定的语法作用的具有动 词、代词、介词、连词等词性的虚词, 这类虚词在翻译中皆需要译出。 可不翻译的情况:近五年高考翻译句子 中出现的

17、虚词仅有几处是不需要译出 1.倒装句 2018 年 3 次:“使 军兵为作屋五十 间”“为立祠安阳亭 西”“威风猛于涣” 2016 年 1 次:“是 不虔君命也” 2015 年 1 次:“金 人虽不吾索” 2.省略句 2018 年 2 次:“使 军兵为作屋五十 间”“为立祠安阳亭 西” 2016 年 1 次:“而 必使亲临” 3.被动句 2014 年 1 次:“淳安 公主赐田三百顷” 4.判断句 2017 年 1 次:“律 不可枉也” 2016 年 1 次:“是 不虔君命也” 5.固定句式 2017 年 1 次:“何以 使为?” 的,涉及面非常小,这也提示我们遇到 虚词时要慎重推断其“义” 。

18、 (二)翻译题考情归纳定位着眼点 命题人在选择翻译句子时,都是精心考量的,所翻译的句子一般都具有特殊性,主要表 现在特殊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上。这些特殊的点位就是翻译的重点,评分的赋分点,答题 的着眼点。 着眼点一 实词着眼点二 虚词着眼点三 句式 思考是否为 4 种特殊实词思考译或不译思考是否有特殊句式 作为采分点的实词, 以动 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 词, 重点还是 120 个常用实词 和次常用实词(课本中出现 作为采分点的虚词,主要指 文言语句中的副词、 连词、 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 : (1)必须 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 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 中是重要的得分点,翻译 时审

19、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 是关键。审出译句中的特 的)。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 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 古今异 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 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 法、使动用法等)和借助语境 推断词义的多义词准确理解, 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 来。 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 ; 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 进行互换的,如 “之” “而” “以” “于” 等。 (2) 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 的 “之” 、 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 等。关键虚词的翻译,要仔细辨 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 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殊句式,考生要灵活运用 学过的文言句式的判断和 翻译格式,重点把握容易 忽

20、略的省略句、宾语前置 句和固定句式等。 (三)明晰评分细则找准采分点 1实词、虚词。实词、虚词翻译准确,确定翻译语句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实词看语 境中的意义,虚词看用法。每个重点实词和虚词各 1 分,译错扣 1 分。 2文言句式。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评分细则。省略句不能补出省略成分的,倒装句(宾 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调整语 序翻译的,固定句式不能合理翻译的,都要扣 1 分。 3语句语意。细致看每个语句翻译的是否正确,若正确,可得语句大意分 12 分。 句法格式方面正确,但词义错误,仍然不能算对,不能得大意分。词义理解不能太拘泥于 参考答案,意

21、义相近,在句子中也通顺,就可以按正确计算,得相应的分数,如果意思反了, 就不能得分。 学案(二) 字字对译,用准“留、删、换”保基本分 技法初感知 一、细致观察下面的文言文游褒禅山记中的语句翻译,你有怎样的感悟? 二、细致观察下面的 2017 年山东高考第 13 题第(1)题语句翻译,你有怎样的感悟? 通过以上的示例来看,文言文翻译重在“字字落实” ,这是翻译的基本原则,而“字字 落实”主要采用“留”“删”“换”3 种翻译手段。 一、字字对译用好“3 手段” (一) 留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 : 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 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

22、(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 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朝代、 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特殊称谓(如“陛 下”)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例 1 (2017全国卷,改编)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绍圣初,(许将)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 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 : “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 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译文: 提示 句中的“章惇、蔡卞、元祐、将”是人名,“哲宗、司马光墓”是特定称谓的 专有名词,“颍昌府、大名”是地名,

23、翻译时都应该保留。 参考答案 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 光墓。哲宗用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坟墓,不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做的 事。”(后来被降职)任颍昌知府,调任大名知府。 参考译文 绍圣初年,(许将)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 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墓。哲宗用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 : “挖别人的坟墓,不是品 德高尚的人所做的事。”(后来被降职)任颍昌知府,调任大名知府。在大名六年,多次以年 老请求辞官,被召为佑神观使。 应用体验 1把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策定丹阳,吕范注请暂领都督。策曰

24、 : “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范曰 : “今 舍本土而托将军者,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 将军也。”策从之。周瑜闻策声问,便推结分好,及策卒权立,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 心服事焉。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 乱世哉!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 吕范:字子衡。 (1)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 译文: (2)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 译文: 解析 : (1)翻译时, 需保留的词语有 “孙策” “丹阳” “吕范” “都督” 等。 (2)翻译时, “

25、诸 葛亮”“襄阳”“刘表”“刘备”等词语需保留。 参考答案:(1)孙策平定丹阳后,吕范请求暂时兼任丹阳的都督一职。孙策说:“你已 有了大批人马,怎么适宜再屈任小职位呢?” (2)诸葛亮在襄阳时,刘表不能够任用他,诸葛亮一见到刘备,就毫不迟疑地侍奉他。 参考译文: 孙策平定丹阳后,吕范请求暂时兼任丹阳的都督一职。孙策说:“你已有了大批人马, 怎么适宜再屈任小职位呢?”吕范说:“我现在舍弃故土而投靠您的原因,是要拯救时世, 譬如同坐一条船过海,一件事没做好,就都会受到它的危害。这也是为我考虑,不完全只是 为将军考虑。”孙策依从了他。周瑜听说了孙策的声誉,便与他推诚相交,等到孙策死了, 孙权即位,周

26、瑜认为孙权是可以与之共同成就大业的人,于是就一心侍奉他了。诸葛亮在襄 阳时,刘表不能够任用他,诸葛亮一见到刘备,就毫不迟疑地侍奉他。这些人都有如此的卓 识远见,怎么会在乱世中遭受困厄呢? (二) 删 “删”即把无实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文言语句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 “盖”“夫” ,音节助词“之” ,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 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如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的“夫” 为助词,引起下文,无实义,翻译时需删去。 例 2 (2015四川高考)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

27、亦颜之伦也。 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斯非其效乎! 译文: 提示 “夫”是发语词,“也”为语气词,这两类词在翻译时可以不译。 参考答案 学习的人不担心才智赶不上(别人), 而担心不能立志, 所以说羡慕骏马的 马,也就能成为骏马这一类的马;仰慕颜渊的人,也就能成为颜渊这一类的人。 参考译文 学习的人不担心才智赶不上(别人),而担心不能立志,所以说羡慕骏马的马,也就能成 为骏马这一类的马 ; 仰慕颜渊的人,也就能成为颜渊这一类的人。又说如果雕刻停止了,腐 朽的木头也不能折断;如果雕刻不止,金石也能雕出花纹。这难道不是学习的效果吗! 应用体验 2将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28、汉语。 臣闻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人无衅焉,妖不妄作。伏惟陛下统天御宇十有三年,威加海 外,年谷丰稔,礼教聿兴。暨乎今岁,天灾流行,炎气致旱。夫天何言哉?垂象示诫,若见 诫而惧,择善而从。前王所以致礼者,勤而行之 ; 今时所以败德者,思而改之。则宝祚无疆, 普天幸甚,何祸败之有乎?然则社稷安危,国家治乱,在于一人而已。当今太平之基,既崇 极天之峻,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臣诚愚鄙,略举所见,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冀千 虑一得。 (选自贞观政要卷十,有删改) (1)暨乎今岁,天灾流行,炎气致旱。夫天何言哉? 译文: (2)臣诚愚鄙,略举所见,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冀千虑一得。 译文: 解析 : (

29、1)“乎”放在句中提示停顿,“夫”是发语词,这两类词在翻译时可删去不译。 (2)“所”在文言文中和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翻译时可把动词译作名词即可,“所” 可删去不译;“伏愿”中的“伏”用来修饰“愿” ,仅表尊敬,在现代汉语中可不译。 参考答案:(1)到了今年,天灾流行,炎热招致旱灾。上天是想说什么呢? (2)我实在是愚蠢浅陋,大致列举我看见的,恳请陛下采纳我无知的言论,希望愚者千 虑能有一得。 参考译文: 我听说祸福不是注定的, 全是人自己招来的, 人不犯错误, 不吉祥的现象不会随便发生。 陛下您统治天下十三年了,威震四海,五谷丰登,礼教兴盛。到了今年,天灾流行,炎热招 致旱灾。上天是想

30、说什么呢?它是显示征兆发出警告,如果您看到警告心存畏惧,就会择善 而从。以前的国君用以达到礼教的事,您勤勉施行;现在用以败坏德行的事,您思考改正。 那么国家的好运没有止境,天下百姓都会非常幸运,哪里会有什么祸患呢?既然这样,那么 社会的安危,国家的治乱都在您一人而已。现在的太平基业,已经是高耸如天般险峻,九仞 高山般的伟业还缺少一篑之功。我实在是愚蠢浅陋,大致列举我看见的,恳请陛下采纳我无 知的言论,希望愚者千虑能有一得。 (三) 换 “换”即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 : 将古代汉语 词汇替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词汇 ; 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的双

31、音 节词;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将词类活用的词 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 例 3 (2017全国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 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译文: 提示 句中“臧否”“言论”“以”“乱”是重点实虚词,其中“言论”是古今异义 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可译为“发表议论” ; “乱”为使动用法,“使乱” ,可译为“岔 开话题” 。 参考答案 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参考译文 谢弘微口中不说别人的好坏,而谢

32、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 的事岔开话头。元嘉九年,东乡君去世,遗留资财巨万,园宅十几所,奴仆还有数百人。谢 弘微一概不要,用自己的俸禄营办丧事。 应用体验 3把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方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莫为计,詹 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 不问。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译文: 解析 : 句中的“无人”“可以”是古今异义词,可译为“没有人才”“可以用来” ; “活” 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活命” ;“孰谓”“哉”“是”“其”“乃”“之”应 换

33、成现代汉语词;“赦”“问”应换成双音节词。 参考答案 : 皇帝读了奏表,说 : “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用来使他活命了。” 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参考译文: 至正末年,我军兵临庆元城下,方国珍害怕了,乘坐着楼船逃到海上。皇上非常生气, 想发兵讨伐他。方国珍身边没有谁能为他想出好办法,詹鼎替他起草上表谢罪,言辞非常恭 谨有理。皇帝读了奏表,说 : “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使他活命了。”于是赦免 了方国珍,不再问罪。并且让方国珍担任了右丞的职务,詹鼎也被召到京城。 4把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士隆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 : “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

34、习也。河南以鹏 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 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 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 冤,并捕鞫凤鸣。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 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 (1)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 译文: (2)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 译文: 解析 : (1)关键是把“坐”

35、“削”“籍”“谄”“善”等词替换解释为“因犯罪”“取 消 ”“官 籍 ”“谄 媚 ”“形 容 词 用 作 动 词 , 与 交 好 ” 。 (2)关 键 是 把 “词”“连”“素”“悉”“逮”“付”替换解释为“状词”“牵连”“平时、向来”“全 部”“逮捕”“交付” 。 参考答案:(1)薛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因犯罪被取消官籍,逢迎侍奉众多 奸佞之臣,尤其与钱宁交好。 (2)状词牵连到宝坻县令周在,和薛凤鸣平时所仇视的几十个人,全部逮捕交付司法衙 门,薛凤鸣却能够被释放。 参考译文: 张士隆弹劾锦衣卫千户廖铠非法牟取利益之事,并且说 : “廖铠凌虐陕西,正是他父亲 廖鹏凌虐河南的旧习气。河

36、南因廖鹏的原因招致民乱,廖铠又想祸乱陕西。(臣)请求将廖铠 父子绳之以法,并召回廖銮,以此消除陕西民众的愤恨。”廖銮,是廖铠所随从镇守陕西的 人。钱宁向来亲近廖铠,见到奏疏大为恼恨,于是趁张士隆调查薛凤鸣的案件时来诬陷他。 薛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因犯罪被取消官籍,逢迎侍奉众多奸佞之臣,尤其与钱 宁交好。薛凤鸣与堂弟薛凤翔有仇,唆使侦缉搜捕的人揭发他的隐私,下交司法官吏被判处 死刑。刑部怀疑有冤情,一并逮捕审讯薛凤鸣。薛凤鸣害怕,让他的小妾在长安门外哭诉冤 枉(并)自杀,状词牵连到宝坻县令周在,和薛凤鸣平时所仇视的几十个人,全部逮捕交付司 法衙门, 薛凤鸣却能够被释放。 张士隆与御史许

37、完先后调查惩办(此案), 又逮捕薛凤鸣对证, (最终)释放了周在并恢复他的官职。 二、字字对译防范“3 失误” 防范 3 失误 1.该留不留,强行翻译; 2.该删不删,画蛇添足; 3.该换不换,文白混杂。 下面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翻译存在一些错误,请加以改正。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1)夫杀人之父兄,(2)利人之货财,(3)臣妾人 之子女,此皆盗也。(4)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5)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 贾不离其肆宅, 士大夫不离其官府。 (6)由其武议在于一人, (7)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 (8) 夫将,提鼓挥枹注,临难决战。接兵角刃,(9)鼓之而当,则赏功立名;鼓

38、之而不当,(10) 则身死国亡。是存亡安危在于枹端,奈何无重将也。 (节选自尉缭子) 注 枹:鼓槌。 考生译文 译文改错 (1)“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可不译,而译文中翻译为“那些” ,错误 ; “父兄”为古今 含义相同的词,可以保留不译,“父亲兄弟”译与不译皆可。 (2)“利”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利” ,翻译时应该更换为适合现代汉语 的说法,可引申为“掠夺” ,“货财”为偏义复词,“货”无实义,可不译。 (3)“臣妾”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臣妾” ,这两个词均应意译,需要更换 为“奴役、役使” ;“子女”为古今含义相同的词,可以保留不译,译文译为“儿子女儿” 不恰当。 (4)“

39、诛暴乱、禁不义”中的“诛”和“禁”皆为单音节词,译为现代汉语要用双音节 词“平定”和“禁止”来替换,译文未能译出,出现文白夹杂的现象。 (5)“官府”为专用名词,翻译时可保留不译,而译文中对“官府”强行翻译为“工作 岗位”不准确,也无必要。 (6)“武议在于一人”中的重点词语“武议”需要更换为容易理解的“惩罚” ,而译文因 不明白如何翻译,只是照抄了原文,属于该译未译的错误。 (7)“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中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而译文中却把“焉” 当作代词,译为“他们” ,该删未删,强行翻译,出现错误。 (8)“夫将”中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可删去不译,译文中译为“那些”是错误的。

40、(9)“鼓之”中的“之”是音节助词,可不译,而译文中当作代词,译为“他们”不正确。 (10)“身死国亡”“存亡安危”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当作成语来用,可不译。 参考译文 凡是用兵,不要进攻没有过失的国家,不要杀害无辜的人。杀害人家的父兄,掠夺人家 的财物,奴役人家的子女,这些都是强盗的行为。战争的目的是平定暴乱,制止不义行为。 对于被讨伐的国家,要使农民不离开他们的土地,商人不离开他们的店铺,士大夫不离开他 们的官府。 因为用兵的目的只在于惩罚祸首一人, 所以能不必经过流血战斗就可得到天下的 拥护。将帅击鼓指挥军队,使其在危难情况下与敌决战,当两军短兵相接的时候,如果指挥 得当,就会建立功名 ;

41、如果指挥不当,就会身死国亡。由此看来,国家的存亡安危,在于将 帅的指挥是否得当,这怎能不使人重视将帅的作用。 “文言文翻译”专项练留、删、换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鱼崇谅字仲益,其先楚州山阳人,后徙于陕。幼能属文,弱冠,相州刺史辟为从事。会 魏帅杨师厚卒,建相州为昭德军,分魏郡州县之半以隶之。魏人不便,裨校张彦及帐下,囚 节度使贺德伦归款庄宗,崇谅奔归陕。明宗即位,秦王从荣表为记室。从荣诛,坐除籍,流 庆州。清泰初,移华州。俄以从荣许归葬,放还陕。三年,起为陕州司马。仕晋,奉方物入 贡,宰相荐为屯田员外郎、知制诰。开运末,契丹入汴,契丹相张砺荐为翰

42、林学士。契丹主 北归,留崇谅京师。汉祖之入,尽索崇谅所受契丹诏敕,焚于朝堂,复令知制诰。俄拜翰林 学士。 (1)魏人不便,裨校张彦及帐下,囚节度使贺德伦归款庄宗,崇谅奔归陕。 译文: (2)汉祖之入,尽索崇谅所受契丹诏敕,焚于朝堂,复令知制诰。 译文: 参考答案 : (1)魏郡的人感到不方便, 裨校张彦以及部下, 囚禁了节度使贺德伦归顺庄宗, 鱼崇谅逃回陕州。(“裨校张彦”“节度使”“贺德伦”“庄宗”“崇谅”“陕”翻译时应 该保留) (2)汉祖进入京城,搜索出鱼崇谅接受的契丹的全部诏书,在朝堂焚毁,又任命他为知 制诰。(“汉祖”“崇谅”“契丹”“知制诰”翻译时应该保留;“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43、独立性,翻译时应该删除) 参考译文: 鱼崇谅字仲益,他的祖先是楚州山阳人,后来迁徙到陕州。鱼崇谅年幼时善于写文章, 二十岁时,相州刺史征召他为从事。适逢魏帅杨师厚去世,以相州为昭德军,分魏郡一半的 州县隶属于相州。 魏郡的人感到不方便, 裨校张彦以及部下, 囚禁了节度使贺德伦归顺庄宗, 鱼崇谅逃回陕州。明宗即位,秦王从荣上表推荐鱼崇谅为记室。从荣被斩杀,由于连坐,鱼 崇谅被除去官籍,流放庆州。清泰初年,移到华州。不久因从荣被允许在家乡安葬,于是放 鱼崇谅回到陕州。清泰三年,起用为陕州司马。在后晋为官时,捧着土产进贡,宰相举荐他 为屯田员外郎、知制诰。开运末年,契丹进入汴梁,契丹宰相张砺举荐他为

44、翰林学士。契丹 主回到北方,留鱼崇谅在京师。汉祖进入京城,搜索出鱼崇谅接受的契丹的全部诏书,在朝 堂焚毁,又任命他为知制诰。不久授任翰林学士。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伯夷、 叔齐, 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 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 : “父命也。” 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 “父死不葬,爰 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 : “此义人也。”扶而去 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

45、、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 :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 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1)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译文: (2)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译文: 参考答案:(1)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 他呢。(“伯夷”“叔齐”“西伯昌”翻译时应该保留 ; “于是” ,古今异义词,译为“在这时”; “闻”译为“听说” ; “老” ,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老人” ; “盍”译

46、为“何不” ; “焉” , 代 词,代指西伯昌) (2)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 山上, 靠采摘野菜充饥。 (“伯夷” “叔齐” “首阳山” 翻译时应该保留 ; “耻” , 意动用法, “认 为是耻辱的” ;“义” ,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坚持道义” ;后三句都是省略句,应补出 主语;“薇”是野菜) 参考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要把君 位让给伯夷。伯夷说 : “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不肯继承君位也逃 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

47、老人, 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把他的木制灵牌载 在兵车上,并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向东进兵去讨伐商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谏 诤说 : “父亲死了不去安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 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想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 : “这是有道义的人啊。”于是搀扶 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殷商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 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他们) 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词是 : “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野菜。以暴臣 取代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的。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 的归宿?哎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他们)饿死在首阳山。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杨津字罗汉,少端谨。除侍御中散。津以身在禁密,不外交游,至宗族姻表罕相参候。 司徒冯诞与津少结交友,而津见其贵宠,每恒退避,及相招命,多辞疾不往。后迁长水校尉, 仍直阁。出除岐州刺史。有武功人赍绢三匹,去城十里,为贼所劫。时有使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