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8默写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65537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8默写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8默写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8默写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8默写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8默写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8默写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8默写含解析.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默写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莲“_”和“濯清涟而不妖”的特点来比 喻君子不同流合污、不趋炎附势的高尚品格 ; 接着写莲只可从远处观赏而不能轻慢玩弄的句 子是“_”。 (2)庄子逍遥游中,庄子评价宋荣子说,整个会社都在赞誉他,他却并不因此而奋 勉的句子是“_”;说他能认清自身和外界的关系的句子是 “_”。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因道不同而不能相安共处的句子是“_” ; 表达即使粉身碎骨,志向也不会改变的句子是“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_”一句,借孔明的房子来写自己的陋室, “_”一句,借孔子的话以表明自己安贫乐道

2、。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首先用“_”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接下来 “_”一句用衬托的手法抒发送别之时的愁苦心情。 (3)荀子劝学中论证学习需要积累时举例,如果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 “_”;如果不积累细流,就“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 “就砺” ;人要改造成为“_”的君子,就要“_ ” (2) 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_,_。 ” (3) 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_, _。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3、古人非常重视反省。比如论语学而中曾子“ ”一 句强调要经常反省自身荀子在劝学中还用“ ”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反省 的重要作用。 (2)苏 轼 在 念 奴 娇 赤 壁 怀 古 中 从 不 同 方 面 对 周 瑜 形 象 进 行 了 刻 画 。 “ ”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 “ ”写其装束,表现他的儒雅风度。 (3)杜牧阿房宫赋中的 “ , ”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 了阿房宫的占地之广、建筑之高。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坚持原则,面对高位厚禄等物质诱惑也不能违背礼义 的句子是:“_,_!” (2)杜甫在登高中,写家国的愁苦和郁愤都涌入作者心头、使他难以排遣

4、的句子是 “_,_”. (3)白居易琵琶行的语言简洁凝练,开篇仅用“_”一句就已交代了时间、地 点、人物和事件,“_”一句则点明了季节特征,并渲染了萧瑟落寞的氛围。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追逐败逃的齐国军队之前,曹刿没有贸然行事,为分析敌情而采取的 两项行动是“_,_” 。 (2)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当时土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对于从师的错误认识 “_” ,这种认识受到了魏晋六朝门阀制度观念的影响。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一句先写出阿房宫的地理走向,再 点出它一直通到了咸阳;然后以“_”一句描绘出飞檐的状态。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杜牧的

5、阿房宫赋 以 “_, _” 两句形成假设, 借秦国不爱六国之人而族灭来讽劝当朝统治者。 (2)苏轼念奴娇.赤整怀古中的“_”一句虽发出与庄子所言“浮生 若梦”相似的感慨,但不止于此,又借“_”寄托更深沉复杂的情感。 (3)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以“_,_”揭示了自 己求学时虽衣衫褴褛但却毫无艳羡之意的缘由。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 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 (2)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心中的忧愁和愤恨的句子是: “ ,献愁供恨, 。 ”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刘裕北伐时“_”的

6、英雄气概和刘义隆仓 促北伐“_”构成鲜明的对比。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忧国忧民是古代诗人在其诗歌中常表达的一种情感,如杜甫谒先主庙中的“向來 忧国泪, 寂寞洒衣巾。” 在 离骚 中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是 “_,_”。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说农家酒味虽薄,而 “_”,表现了农村淳朴的民风 ; 又写村民们身着简朴衣装,古风犹存,“_”一句展现了祈求农事丰收的热闹 场景。 (3)苏轼的赤壁赋中写在皎洁的月光的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 连成一片的句子是“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两句表明了宋荣子已经达到了宠 辱不惊的

7、人生境界。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写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的原因 是“_”;自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意,却 “_”。 (3)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两句讽劝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 亡秦的覆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荀子劝学中,荀子以设喻引出“ , ”的论断,进而推出人只有 博学自省,才能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观点。 ( 2) 登 高 中 , 杜 甫 在 描 绘 了 寥 廓 萧 瑟 的 秋 景 之 后 , 不 禁 生 发 出 “ , ”的漂泊他乡寂寞孤苦之叹。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湖光春色图,动的有江上 “ ”静的

8、有水边的“ ” ,景色明丽,充满活力。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两句借助对比突出了梁柱上的钉头之多,批判 了秦朝统治者的奢靡浪费。 (2)李煜的 虞美人 中, 除春花秋月之外, “_” 也是勾起词人故国之思的景象 : 而 “_” 则是对词人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郦道元的三峡写秋霜之季,以高猿“_”的悲凉叫声与前面“_”肃杀环 境一同渲染了三峡秋季特有的气氛。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列御寇能够驾风而行,轻快极了,他飞行一次,十五天 以后才返回。作者这样评价列御寇:他对于招福的事,“_”;他虽 然可以免于步行,但毕

9、竟“_”。 (2)杜 牧 在 阿 房 宫 赋 的 结 尾 对 历 史 发 出 无 限 感 慨 : 假 使 六 国 能 够 各 自 爱 惜 他 们 的 百 姓 , “ _”;假 使秦 又能够爱惜六国的百姓,“_”,谁能够灭了它呢?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写。其中 “_”一句写得是村民待客情意深厚,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_”一句写的的日子里 热闹的场面。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十分精彩,如“_”一句再现了“如急 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的场景,紧接着又用“_”作比,视觉形 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

10、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鲜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山中四季之景的变化,给人不同的 美的享受。其中“_”一句写春景,“_”一句写夏景。 (3)苏轼在赤壁赋中举江水、月亮的例子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之后,将具体现 象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原理: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_”;而如果从不变的角 度来看,“_”。这就是说无论宁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与王勃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句子是:“_,_。” (2)杜 牧 阿房宫赋 中 “ _, _” 两 句 , 正 好 与唐太宗“以史为镜,可以 知兴替”的借鉴历史

11、经验教训的做法相反。 (3)白居易琵琶行中以比喻手法摹写琵琶的声音,既有表现声音浊杂粗重的“ _”,也有形容声音婉转流利的“_”。 答案 1 答案:(1)出淤泥而不染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旦)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3)夫孰异道而相安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解析 : 作答本题,要抓住语境中的关键性词句,如 1 句中的“不同流合污”“只可从远处观 赏而不能轻慢玩弄”,2 句中的“整个社会都在赞誉他,他却并不因此而奋勉” “认清自身 和外界的关系”,(3)句中的“因道不同而不能相安共处”“即使粉身碎骨,志向也不会 改变”。 然后回忆原文, 选出相应语句, 并准确书写。 易错字 : (

12、1) “淤” “亵” ; (2) “誉” “劝”;(3)“孰”“犹”。 2 答案:(1)南阳诸葛庐 何陋之有 (2)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获花秋瑟瑟 (3)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解析 : 第 1 题,根据“借孔明的房子”“借孔子的话”可推知答案。第 2 题,根据“点明送 別的时间、地点”可推知第一空的答案;根据 “用衬托的手法抒发送別之时的愁苦心情” 可推知第二空的答案。易错字:荻,瑟;第 3 题,根据“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可推知第 一空的答案;根据“不积累细流”可推知第二空的答案。易错字:至。 3 答案:(1)奈何取之尽锱铢;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

13、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4 答案:(1)吾日三省吾身;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 (3)覆压 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5 答案:(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获花秋瑟瑟 6 答案:(1)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檐牙高啄; 骊 山北构而西折 7 答案:(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 (2)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3)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8 答案 : (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

14、)遥岑远目; 玉簪螺髻 ; (3)气吞万里如虎; 赢得仓皇北顾 9 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丰年留客足鸡豚 箫鼓追随春社近 (3)白露横 江 水 光 接 天 解析:(1)注意题干“忧国泪”的提示及“掩”“哀”等字的准确书写。 (2)注意题干“淳朴的民风”“热闹场景”的提示及“豚” “箫”等字的准确书写。 (3)注意题干“白茫茫的雾气”“天光、水色连 成一片”的提示及“横”字的准确书写。 10 答案:(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2)心远地自偏 ; 欲辩(辨)已忘言;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1 答案: (1)故木受绳

15、则直 金就砺则利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沙鸥翔集 岸芷汀兰 12 答案: (1). 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2). 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 属引凄异 林寒涧肃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 来自课外, 字不一定有多复杂, 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默写要注意字形, 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 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磷磷”“庾”“粟”“属”“涧”等, 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13 答案: (1)未数数然也; 犹有所待者也; (2)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丰年 留客足鸡豚; 箫鼓追随春社近【关键点拨】本题难度小,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 能力,能力层级为 A 级。易错字:(1)数;(2)拒,递;(3)豚,箫。 14 答案:(1)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2)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解析 : 本题难度小,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 级。易错字:(1) 嘈;(2)幽,阴;(3)曾,瞬。 15 答案:(1)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大弦嘈嘈如急雨 间关莺语花底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