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14)古代诗歌阅读(曲) 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65554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7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14)古代诗歌阅读(曲) 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14)古代诗歌阅读(曲) 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14)古代诗歌阅读(曲) 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14)古代诗歌阅读(曲) 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14)古代诗歌阅读(曲) 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14)古代诗歌阅读(曲) 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14)古代诗歌阅读(曲) 含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阅读(曲)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山坡羊西湖杂咏 春 (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注】面。 扣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 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可以作画。 1.下列关于这首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逋仙”是林逋,“坡仙”指苏东坡,作者将两人称为“仙”,表现了对二人的崇拜。 B.“扣逋仙,访坡仙”写作者想要游遍西湖的迫切心情,也体现了西湖丰富的文化底蕴。 C.“船,休放转;杯,休放浅”的意思是虽夜深路远,却不愿划船返回,还劝友人继续饮酒。 D.该曲表达了作者贪恋西湖美景,不想返回却又担心

2、天晚、归路遥远的矛盾心情。 2. 请分析“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 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 12 题。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 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白朴,元代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字太素,号兰谷。幼年时蒙古军攻占东京 (今开封),父母离散,曾由元好问照料。蒙古灭金后,终生不仕。作杂剧 16 种,今存梧桐雨 墙头马上东墙记三种。忘机友:淡泊宁静,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机友”。古 代诗人认为鸥鹭才没有“机心”,愿与鸥鹭为友。 1.对这首作

3、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支曲子的一、二两句,对仗工丽。作者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色渲染景物, 色彩明艳,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 B.“点秋江白鹭沙鸥”写景美妙生动。秋江浩淼,江面上白鹭沙鸥自在飞翔,点面结合,动静 相宜,展现出一幅生动的鸥鹭秋江图。 C.作者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渔夫”“傲杀人间万户侯”,其中的“傲”字表明 了作者鄙弃官场,淡泊宁静的高洁志趣。 D.这首小令辞藻华丽,风格雄浑豪放,鲜明表达了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生活理想。 2.本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正宫】小梁

4、州 九日渡江二首(其一) 汤式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山容痩,老树替人愁。樽前醉把莱萸嗅, 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注】 汉末王粲南投刘表,未受重用,寓居襄阳十余年。 建安九年秋,王粲偶登襄阳城楼, 纵目四望,百感交集,作登楼赋以抒心志。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目“九日渡江”交代了时令、地点和创作背景:时逢重阳节,作者却漂泊在江上,为世事 而奔忙,不免触景伤怀,挥毫作此小令。 B.前两句写秋风瑟瑟、烟水苍茫,作者乘一叶孤舟漂流于浩渺无边的江上。秋风萧瑟、江水 浩茫反衬作者的形单影只和悲凉孤寂的心情。 C.第三

5、句用典衬情,古今处境相似,不过王粲还能登高纵目,作赋抒怀,而自己连登髙楼、 赏美 景都不可能,抚今追昔,伤心之情难以言表。 D.第四、五两句移情入景,补写“伤心无句赋登楼”的原因:秋山显得那样形容枯瘦,萧萧老 树也似乎在替人发愁, 山、树如此,人何以堪! 2.本曲的下片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句子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回 杨果 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 白鹭,何处不双飞!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少妇忆远的抒情小曲,既显示出文人高雅典丽的艺术修养,又体现了

6、民歌自然 清新的艺术特色。 B.“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 写少妇无精打采地掉转船儿,让习习的晚风吹着那翠绿的 裙儿左右飘拂。 C.“芙蓉开尽无消息”,意蕴丰富,既写出女子远望却消息全无的情景,也表现出女子满腹闲 愁,一腔离恨。 D.“一曲琵琶数行泪”既是概括写女子的日常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的倾泄。她本想借琵琶一 倾积愫,又联想到自己命运与琵琶女一样,美人迟暮,身世飘零,不禁泪随声下。 2.自古人称“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手法精妙,请加以赏析。 5、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舟中 (元)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

7、先。雪片 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1.下列对本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曲中前两句交代了孤舟停泊的背景:时间是夜晚,地点是洞庭湖。青荧的灯火,衬托出了客 船的冷寂。 B.“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 写了风雪交加的壮美。 C.小令中的“豪“字,不只属于“诗“,也是对“风雪“的形容。一来它表现了风雪的劲猛,二来也 说明了湖上雪片翻飞的景象。 D.这首小令多能从无字之处读得隐微之意,显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佳妙。风、雪与诗情融为 一片,描绘出一幅江天风雪行吟图。 2.请抓住曲中关键词,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6、阅读下面的元曲,

8、完成下列小题。 西厢记长亭送别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 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1.下列对一煞一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了一幅深秋黄昏图,以萧瑟之景烘托了人物 的离愁别绪。 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 心的许多“潜台词“。 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 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

9、心理。 D.“来时甚急,去后何迟“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2.请从抒情方式、 修辞手法两个方面鉴赏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一句。 7、阅读下面两首元诗,完成下列小题。 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天暮雪 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诗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点染了幽深的色彩,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B.陈诗“寒欲归“三字,隐透出暮

10、雪的影响;“不记“二字含有大雪弥漫迷蔽江路的意味。 C.陈诗尾联活现出一个顺适环境的渔翁形象,这与柳宗元江雪中“蓑笠翁“的形象不同。 D.两首诗都“诗中有画“,“一蓑“二字增添了画面的纵深之感,寄托了诗人落寞悲凉的情感。 2.两首诗描摹暮雪都很传神,有同工之妙,亦各具特色,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句写雪练从天上停止工作的织机上垂挂下来,表现了瀑布的雄奇飘逸

11、。 B.前四句写远眺,瀑布倾流,震撼心灵,作者描写动静结合,极写声音与气势。 C.后四句写近景,飞沫溅落,让人感到穿着的单薄;倾泻的瀑布,色白而流急。 D.这首小令境界开阔,即景抒情,移情于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瀑布的胜景。 E.全曲语言流畅,词句朴实,令人心旷神怡,如人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2.本曲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结合内容进行赏析。 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山坡羊 西湖杂咏春 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 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 管甚月明归路 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可用来作画。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

12、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使用比喻手法写春日的西湖,赞美了西湖的一步一景、风光如画。 B.“逋仙”指林逋,“坡仙”指苏东坡,作者将两人称为“仙”,表达了对二人的崇拜。 C.“叩逋仙,访坡仙”两句写作者想要游遍西湖的迫切心情,也体现了西湖丰富的文化底蕴。 D.该曲表达了作者贪恋西湖美景,不想返回却又担心天晚、归路遥远的矛盾心情。 2.请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曲中“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尾联的 异同。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正宫小粱州九日渡江 汤式 秋风汪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山容瘦,老树替人愁。 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

13、,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注】汉末王粲南投刘表,未受重用,寓居襄阳十余年。建安九年秋,王粲偶登襄阳城楼,纵 目四望;百感交集,作登楼赋以抒心志。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题目 “九日渡江”,交代了时令、 地点和创作背景:时逢重阳节,作者却漂泊在江上,为世事 而奔忙,不免触景伤怀,挥毫作此小令。 B.前两句写秋风瑟瑟、烟水苍茫,作者乘一叶孤舟漂流于浩渺无边的江上。秋风萧瑟、江水 浩茫反衬作者的形单影只和悲凉孤寂的心情。 C.第三句用典衬情,古今处境相似,不过王粲还能登高纵目,作赋抒怀;而自己连登高楼赏美 景都不可能,抚今追昔,伤心之情难以言表。 D.四

14、、五句移情人景,补写“伤心无句赋登楼”的原因:秋山显得那么形容枯瘦,萧萧老树也 似乎在替人发愁,山、树如此,人何以堪! E.六、七句紧扣题中的“九日”,抒写羁旅漂泊、人生无常的感慨,重阳日在他乡与相知好友 共把茱萸,花前醉倒,感叹彼此头发已花白。 2.本曲的下片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句子分析。 答案 1 答案 : 1.D; 2.比喻,写远山一片青翠,湖面就如白娟般光洁,每走一步都都如同一幅山水画。 (2 分)这三句作者写春日的西湖,赞美了西湖的一步一景、风光如画。形象生动地写出作者 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却又担心天晚、归路遥远的矛盾心情”错误,“管甚”的意思是不管,“管甚月明归路远” 说的是

15、不管天色已晚、归途尚远也要游遍西湖。 2 答案 : 1.C; 2.诗歌描写了一个生活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鄙弃功名富贵,过着像鸥鹭那样 自由自在生活的渔夫形象。诗歌通过“渔夫”这一形象的塑造,寄寓了作者淡泊宁静,厌弃 功名,鄙弃官场,流连山水,追求自由的品格志趣。 解析:1.这首小令语言清新明丽,风格俊逸。 2.【译文】金黄的芦苇铺满江岸,白色的浮萍飘荡在渡口,碧绿的杨柳挺立在江堤上,红艳的 野草渲染着滩头。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有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点数秋江上自在飞翔 的鸥鹭,鄙视达官贵人们的,正是那不识字的江上渔翁。 【赏析】 这支曲子一二两句,对仗工丽, 写景如画,点染出一幅清丽无比的秋

16、江图。 然而仅仅看出这一层,未免辜负了作者的苦心。 作 画的颜料是精心选择的,所画的景物是精心选择的,整个环境也是精心选择的。选取 “黄”“白”“绿”“红”四种颜料渲染他精心选择的那四种景物,不仅获得了色彩明艳的 效果,而且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看到“黄芦”“白苹”“绿杨”“红蓼”相映成趣,就 会想到江南水乡的大好秋光。 而秋天,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 让 “黄芦” “白苹” “绿杨”、 “红 蓼” 摇曳于 “岸边” “渡口” “堤上” “滩头”,这又不仅活画出 “渔夫” 活动的场所,同时 “渔 夫” 在那些场所里怎样活动,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活动,也不难想象了。 在那么优雅的 环境里打鱼

17、为生,固然很不错,但如果只是一个人,就未免孤寂,所以还该有朋友。三四两句, 便给那位 “渔夫” 找来了情投意合的朋友。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也是对偶句,却先让步, 后转进,有回环流走之妙。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叫“刎颈交”。“渔夫”与人无 争,没有这样的朋友也并不碍事。 淡泊宁静,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叫 “忘机友”。 对于 “渔夫” 来说,他最需要这样的朋友,也正好有这样的朋友,令人羡慕。一二两句写了“岸”、“堤”、 “渡口”和“滩头”,意味着那里有江,但毕竟没有正面写江,因而也无法描绘江上景。写 “渔夫”应该写出江上景,对此,作者不仅是懂得的,而且懂得什么时候写最适宜。写了“却

18、 有忘机友”之后,他便写江上景了。“点秋江白鹭沙鸥”,写景美妙生动。用“秋”字修饰 “江”,点明了季节。一个“点”字,尤其用得好。如果平平淡淡地说,那不过是:江面上有点 点鸥鹭。 如今变形容词为动词,并且给鸥鹭着色,便出现了白鹭沙鸥点秋江的生动情景。 仅就 写景而言,这已经够高明了。 但更高明之处还在于借景写人。 前面写渔夫有 “忘机友”,那 “忘 机友”正是指 “点秋江”的“白鹭沙鸥”。以鸥鹭为友,既表现“渔夫”的高洁,又说明真 正的“忘机友”,在人间无法找到。古代诗人往往赞扬鸥鹭“忘机”。正由于他们认为只有 鸥鹭才没有 “机心”,所以愿与鸥鹭为友。 李白就说:“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

19、黄庚的 渔 隐诗,则用“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鹭盟”表现渔夫的高尚品德,正可作为这只曲子的注脚。 结尾点题,点出前面写的并非退隐文人,而是“傲杀人间万户侯”的“不识字烟波钓叟”。元 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 “万户侯”。 不难看出,这只 曲子所写的“渔夫”是理想化了的。白朴幼年经历了蒙古灭金的变故,家人失散,跟随他父亲 的朋友元好问逃出汴京,受到元好问的教养。他对元朝的统治异常反感,终生不仕,却仍然找 不到一片避世的净土。因此,他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赞赏那样的“渔夫”,羡慕 那样的 “渔夫”。 说 “渔夫” “傲杀人间万户侯”,正表明他鄙视那些 “万户侯”

20、。 说 “渔夫” “不 识字”,正是后悔他做了读书识字的文人。 古话说:“人生忧患识字始。” 在任何黑暗社会里, 正直的知识分子比“不识字”的渔夫会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难,更何况在“九儒”仅居“十丐” 之上的元代。这句的“傲”字,既有坚决不向黑暗社会妥协,保持高风亮节之意,又有不愿在 宦海中 “风波千丈担惊怕”,希图逃世的思想。 虽有其消极避世的一面,却也曲折地反映了元 代知识分子的骨气和那个时代投射在他们心灵上的暗影,抒发了他们的不平之慨。 3 答案 : 1.B; 2.虚实结合:作者悬想远方的亲友知己如今白头的境况,回忆旧日重阳节。劝 酒酬诗的欢乐情形,是虚写;如今自己羁旅漂泊, 独在异乡,人事

21、全非,是实写。虚实结合,强 化了作者的羁旅之愁。 对比:昔聚今散,昔乐今悲,黄花依旧应时开放,但物是人非,突出表达了作者的漂泊之愁、 思亲之情、韶华易逝之悲。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 项,“反衬”说法有误,“秋风萧瑟”与“作者的 形单影只和悲凉孤寂的心情”是情景相生的正衬关系。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赏析表现手法,首先要指出运用了什么手法, 然 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明运用该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 抒发了什么情感。 此曲下片作者想象远方的亲友知己如今白头的境况,回忆以前重阳节,亲朋 齐聚、 劝酒酬诗的欢乐情形,这是虚写;而如今

22、作者自己羁旅漂泊,独在异乡,这是实写。 运用 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强化了作者的羁旅之愁。 同时作者把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过去是亲朋聚 在一起,快乐无比,如今自己与亲人天各 方,自己漂泊他乡,独自悲伤。 又到重阳佳节,黄花 依旧应时开放,但物是人非,这是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漂泊之愁、 思亲之情、 韶华易逝 之悲。 4 答案 : 1.D; 2.以景结情,秋已深,凉已重,而远在他乡的爱人无人照料,传达出女子对心上 人的思恋; 鲜明的形象和色调的对比,“红”形容“鸳”,“白”形容“鹭”,构成了鲜明的形象和色 调的对比,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画面,借以表达女子的孤独之感; 反衬,鸟的 “何处不双飞”,反衬

23、女子无时不在的孤独寂寞,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 象的空间。 解析:“一曲琵琶数行泪”属于细节描写。 5 答案:1.B; 2.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 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 与风雪争先,“诗” 又与雪缴缠,表现 了作者啸傲孤独与风雪的豪迈气概; “一笑琅然”,抒发了作者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6 答案:1.D; 2.直抒胸臆,表现了莺莺目送张生离去,烦恼无尽,痛苦不堪。 夸张,将莺莺的愁装在了车上,化抽象的感情为具体的物象,自然贴切。 解析 : 该句表现出莺莺急着赶赴长亭与心上人相会,在张生离去后,又因对心上人的留恋

24、而不 愿离开的心理。 7 答案 : 1.D; 2.两首诗动词使用都很传神。马诗着一“舞”字,陈诗着一“卷”字,写出了 风助雪势、雪花纷纷扬扬的飞舞之态。 两首诗都善用比喻状写暮雪之形态。马诗把纷飞的雪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 形象地写出了“雪乱舞”的景象;陈诗以“玉”喻雪,形象地写出雪的晶莹剔透之态。 陈诗还用动静结合、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暮雪的美妙。“卷玉花”写出大雪纷扬的动态之 美,“汀洲白浩浩”写出雪境静寂之美;“千崖暮如晓”烘托了暮雪所特有的朦朦胧胧、半幽 半明的色调与风韵。马诗写的是动景,正面描写。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

25、技巧和 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 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 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本提要求选出“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 项,“两首诗都寄托了诗人落寞 悲凉的情感”说法错误,陈孚的江天暮雪没有落寞悲凉之感。故选 D。 8 答案:1.BE; 2.比喻:运用“雪练”“冰丝”“带雨”“露华”“白虹”“玉龙”“晴需” 等多角度、多层面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画出瀑布的动态、静态和色相、神韵。夸张:说“雪 练”从高天上垂挂,突出了瀑布之高;“几千年

26、晒未干”,表现出瀑布的气势。运用夸张的手 法表现出雄奇豪迈的浪漫主义风格。排比:“白虹饮润,玉龙下山,晴雪飞滩”,增强了语势, 突出了瀑布的颜色和飞泻之快。 解析:B 项,“极写声音”错; E 项,词句“朴实”错,应是“诡丽”, 9 答案 : 1.D; 2.相同点:都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以及尽情畅游、流连忘返的愉悦心 情。 不同点:此曲间接抒情,虽夜深路远,却不愿划船返回,还劝友人继续饮酒,从侧面烘托出作 者游西湖的畅快和兴奋;白诗直抒胸臆,“最爱” “行不足” 直接表达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 愉悦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D 项,“却又担心天晚、 归路遥远的矛盾心情”

27、 错,“管甚”的意思是不管,“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是说不管天色已晚、归 路尚远也要游遍西湖。 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题时,应先答出情感,然后 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相同点在于,二者都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以及尽情畅 游、流连忘返的愉悦心情。不同点在于,从抒情手法上看,“船,休放转;杯,休放浅”是间接 抒情,从侧面烘托出作者游西湖的畅快和兴奋:白诗中的“最爱”“行不足”是直抒胸臆,直 接表达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愉悦之情。 10 答案:1.BE; 2.虚实结合:作者悬想远方的亲友知己如今白头的境况,回忆旧日重阳节。 劝酒酬诗 的欢乐情形,是虚写;如今自己羁旅漂泊,独在异乡,人事伞非,是实写。虚实结合, 强化了作者的羁旅之愁。 对比:昔聚今散,昔乐今悲,黄花依旧应时开放,但物是人非,突出表达了作者的漂泊之愁、 思亲之情、韶华流逝之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