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调试方案及操作安全规程.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467167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1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调试方案及操作安全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调试方案及操作安全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调试方案及操作安全规程.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调试方案及操作安全规程 一、工程概况 xx 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能力为600 吨/日,填埋场 有效填埋面积 248 亩,设计使用年限为12 年。本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是 城市垃圾无害化系统工程的配套工程,受xx 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委托,xx 承 担该工程的设计工作, 设计采用厌氧 +好氧+凝凝沉淀工艺, 设计规模 250 吨/日。 二、调试条件 xx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现已基本施工完毕,各池经过试水无渗 漏,设备安装就绪,全部工程经当地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合格,废水、电、给 水均引到处理场内,废水处理站现已完全具备试车调试的

2、条件。 三、调试程序及时间安排 本工程调试工作主要包括:单机设备试车,系统设备联动试车,工艺调试 等方面,根据初步预计, 二个月时间内可以完成调试和菌种培养驯化工作,使处 理系统正常运转并达到最终出水达标排放的目标。 调试工作按如下程序进行: (1).各单机设备试车( 2 天); (2).系统设备联动试车( 2 天); (3).厌氧 UASB 启动( 3-7 天); (4).厌氧 UASB 调负荷( 40-50 天); (5).好氧单元启动( 2-5 天); (6).好氧单元调负荷( 30-40 天); (7).混凝单元调试( 10 天)。 注:(5)(7)步骤与 (4)步骤同步进行。 四、调

3、试方案 1 厌氧 UASB 调试 (1) 接种 外购同类或相近性质废水处理站的成熟厌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投入二个U ASB 池中,进行 UASB 反应器的初级启动,启动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UASB 反 应器进入工作状态, 使接入的菌种由休眠状态恢复活性并逐步适应垃圾渗滤液废 水。按接种量 1520g/l 将接种污泥投入两个UASB 反应器,共需投加接种污泥 200320 吨(按 95%含水率的厌氧泥计算,干基为1016 吨)。接种污泥均 匀投入两个 UASB 反应器后,再用CODcr 为 5000mg/l 的渗滤液废水将 UASB 反应器注满,让接种污泥在废水中浸泡两日,同时每日投入24 车三级化

4、粪池 污水作为营养接种液。 (2) 启动 用 CODcr 浓度为 5000mg/l 35的渗滤液废水每天均匀投入每个UASB 反应器 , 进水量为 30m3/d(调节池提升泵开启3.0 小时), 同时每池开动回流调节, 每天测定进出水的有机酸浓度、CODcr 浓度、氨氮浓度、 pH 值,首次启动时出 水有机酸浓度可能出现提高后下降的现象,待升高又下降至 500mg/l 以下时,可 进入下一环节。 (3)增加负荷 此阶段为污泥的培养阶段,包括微生物的选择、驯化及繁殖直至最-终的颗 粒化。这一阶段的进水水力负荷及有机负荷逐步地提高直至最终的设计负荷(2 50m3 废水/天),可分为 5 个负荷阶段

5、提高,分别是从30m3/d 到 50m3/d ,50 m3/d 至 80m3/d ,80 m3/d 到 120m3/d ,120m3/d 到 180m3/d ,180m3/d 到 250m3/d 。进水量 每次变动应稳定运行68 天,待厌氧出水有机酸浓度降至500mg/l 以下才可进 入下一个负荷阶段。增加负荷阶段总共约需50 天。 2接触氧化池调试 1)接种 在接触氧化池中投加5 吨好氧污泥(新鲜好氧脱水污泥亦可),并用CO Dcr 浓度为 1000mg/l 的废水将氧化池注满,开动曝气系统,在不进水的情况下 连续曝气 2 天(另外,用粪水连续驯化接种710 日也可)。 2)连续运行 连续运

6、行可配合厌氧UASB 负荷提升进行, 直接承接厌氧 UASB 出水,开 动曝气系统连续曝气, 同时开动污泥井、 污泥泵向氧化池回流污泥, 使氧化池中 填料以的生物膜逐渐增长, 待生物膜长到一定厚度后, 即可减少污泥回流乃至不 进行污泥回流。连续运行阶段每天监测二沉池出水CODcr 、SS 及曝气池中 DO 浓度、悬浮污泥浓度( MLSS )及污泥沉降比 SV30 等。控制曝气量,保证氧化 池中的溶解氧为 23mg/l 。 3混凝部分调试 混凝部分的调试在接触氧化池调试基本结束时开始进行,此时氧化池中的 生物膜已趋于成熟, 池内悬浮污泥仅为生物膜脱落后的碎体,出水中悬浮物含量 很低,向氧化池出水

7、投加药剂,调节药剂的投加剂量,同时测定沉淀池出水的C ODcr 浓度、 pH 值、色度、悬浮物浓度等指标,确定药剂的最佳投加量、最佳 混凝 pH 值。 五、满负荷运行控制参数 1 水质监测 (1)每天监测调节池出水CODcr 、SS、pH、水温;厌氧池水温,出水C ODcr、SS、pH;曝气池中溶解氧;水温;二沉池出水CODcr 、SS、pH。 (2)每周监测一次调节池出水TN、TP;厌氧池出水 TN、TP 及取样管处 的 MLSS。 (3) 每日进行一次硫酸根和沼气成份分析。 2 调节当控制参数 控制调节池水量,控制调节池去厌氧UASB 水量,保证水质均匀,水量为 250m3/d, 水质为

8、CODcr 5000mg/l, SS 2000mg/l 当上述条件中不满足时,应停止进水,同时启动厌氧出水回 流或适当减少水量,使厌氧池有机负荷控制在 1.25kgCODcr/m3?;d, 水力负荷控制在 250m3/d. 3. 厌氧 UASB 控制参数 厌氧 UASB 池内水温控制在 35 0.5。 有机负荷 1.25 kgCODcr/m3?;d 。 控制厌氧池中悬浮污泥层污泥最低界面在中间取样管进口位置,悬浮污泥 浓度约 4060g/l, 当污泥界面升至三相分离器沉淀区入口进(高位取样管进口位置),应排 泥至污泥浓缩池。排泥进应逐日进行,每日排泥使污泥界面下降高度不超过30 0mm。排泥应

9、注意使悬浮污泥层污泥界面不低于中间取样管进口位置。 4氧化池控制溶解氧浓度为24mg/l 。 5絮凝沉淀应控制好絮凝剂投加量,沉淀池分池轮换定期排泥到污泥池, 再由污泥泵排入厌氧池和污泥干化场。 6污泥干化场晒泥时,应先进泥至设计标高,然后停止进泥,关闭所有排 泥管阀门,再打开干化场的排水阀把滤液排至集水井,再由泵排往调节池。 7所有电机、配电设备、检测仪器、管路、管件等应经常巡视,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并按说明及时解决,并按说明书和有关规范规程定期维护。 六、安全规程 1通常情况 (1).在污水处理站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有毒害物品, 严禁烟火。在厂内 如维修动火 , 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措施 ,

10、 必须有严格的动火手续 , 有专人到现场监护 ,才能动火。 (2).厌氧池集气系统、 水封箱等不得不有漏气现象。 若发现漏气应及时切断 气源, 排除该处的剩余沼气 , 才能维修 ; 池内应确认没有沼气才能进入维修。维修必须有通风措施, 时间尽量短 , 以防沼气压力过大。 (3).所有沼气系统必须保持正压, 不得形成常压和负压 , 如发现沼气压力比 规定值低时 , 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关小或停止供气。 (4).应经常检验沼气管道设备的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应小于 10?;。 (5).污水处理厂应有专人负责安全生产、监督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 (6).当发生沼气中毒时 , 应即切断有关气源

11、并将中毒者抬放至空气流通处, 尽快通知医务人员到场抢救。由于沼气含有微量的硫化氢, 它比空气重 , 有泄漏时应防止在低凹处停留, 平时进检查井 , 阀门井应注意。 2.运行中的安全规范 (1)所有设备应处于良好的状态, 无超荷及卡死的现象。 (2)备用设备应能随时投入运转。 (3)沼气安全燃烧系统必须每班查巡,并纪录运行情况。 (4)所有电机、配电设备、检测仪器、管路、管件等应经常巡视, 发现问 题及时解决 , 并按说明书和有关规范规程定期维护。 (5)操作严格遵守规程、规范和参数要求, 认真准确 , 无人为事故。 (6)每班都必须对设备、水量、水温做好记录。 (7).仪表和自动控制安全操作

12、凡与仪表和自控有联系的处理单元, 在运行前必须将仪表和自控系统投 入, 并检查测试合格后方能运行。 如发现仪表失常 , 产生不合常规的数据, 并通过实际现象的检查属仪表 事故时 , 应通知检查人员及时修复, 并采取措施使系统能连续运行。 不是仪表人员均不得擅自打开自控仪表进行内部操作, 调整修理等。 3检修安全控制 处理厂工作人员安全操作规范(按总公司要求) 检修人员进入厌氧池前, 应打开所有检修孔 , 用鼓风机连续吹入新鲜空气24 小时以上。取样测定池内空气中甲烷、硫 化氢、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合格后方能进池。 检修人员进池必须戴防毒面具, 戴好安全帽 , 系好安全带 (引出池外 ), 整个过

13、程必须有人监护 , 并不得停止鼓风。 检修时进入池内的所有电动工具和照明设备必须防曝,如需明火作业 , 必须符合公安部门的防火要求。 进池检修人员应配备便携式或袋装式有毒、有害气体及可燃气体监测 器, 以便保证人员的绝对安全。 凡遇挂有 “ 有人工作 ,禁止合闸 ” 的标志的设备 , 严禁乱动 , 只许原挂人 员取下 , 如工作没结束 , 应该认真交接班并做好并接记录。 发现有事故发生的隐患或已发生事故应积极采取措施并向上级领导和 安全部门及时汇报 , 做好原始情况记录。 4.事故处理中的安全控制 事故发生后要冷静沉着、积极采取措施, 同时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 汇报。 发生事故要紧急停止系统运

14、行。 有下列事故之一时 , 必须停止 : A.调节池内污水液位处于超低液位; B.突然停电 ; C.调节池 COD 浓度超过 5000mg/l 时; D.总处理水量超过 5000 M3/d 时; E.转动设备损坏不能运转 , 且备用设备不能及时启动时; F.自控仪器和监测仪表失灵 , 且人为措施无法代替和实现工艺要求时。 柠檬酸生产废水治理工程的调试 1 废水水质与工艺流程 山东某柠檬酸厂的废水水质见表1,废水与污泥处理流程见图1、2。 表 1 柠檬酸废水水质、水量 项 目水量(m3/d) COD(mg/L) pH SS(mg/L) 色度(倍) 原液680 26500 4.82 267 100

15、0 1 次洗糖水150 20540 4.38 331 2 次洗糖水150 5300 4.37 494 200 3 次洗糖水150 4770 4.50 200 离 子 交 换 废 水 500 490 1 2 200 100 板框冲洗水90 18200 2.31 含 大 量 菌 丝 渣 其他废水1500 1000 6 8 在使柠檬酸处理水达标的前提下,为最大程度地回收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要对 COD 5000mg/L 的废水先进行厌氧处理 (UASB 厌氧反应罐 ),之后与低浓 度废水混合,再进入好氧处理工段,最后再由物化处理(气浮)尽可能地去除水中 的污染物和色度。 2 调试 2.1 UASB

16、 厌氧反应罐 UASB 厌氧反应罐从启动到正常运行(满负荷 )需要较长时间,特别是生产性 装置由于一些不可预见因素及管理不善(如难于取得较好的、足量的种泥,原水 的冲击负荷、反应器本身的某些缺陷等),污泥培养及驯化所需的时间往往比计 划时间要长一些。 一般分成几个阶段控制不同的运行条件,以达到尽快培养高浓 度污泥 (颗粒污泥最佳 )的目的,各阶段并无严格界线,所需检测项目基本相同, 但对运行参数有不同的侧重和要求, 关键是根据反应器在启动阶段的实际情况随 2.1.1 接种污泥活性恢复阶段 (23 周) 接种污泥量为 10gVSS/L 种泥最好取其他污水厂的厌氧污泥,若无厌氧污泥或污泥量严重不足

17、, 则根据现场情况从下水道或污水塘等处取污泥(气泡多的地方 )经筛网过滤后使 运行条件 a.控制容积负荷为 0.51.0kgCOD/(m 3 d) b.将进水稀释至 COD 为 4000mg/L 左右(可用其他废水稀释 ),若进反应器 的流量为160m 3/d(单池稀释后水量 ),则需 COD 为 21980 mg/L 的原水量为 30m 3/d(单池)左右; c.出水 pH=7.2 7.8 a.种泥投入反应器前应先测定其pH 值,并用石灰 (或工业Na2CO3)调至 pH=7.2 7.8 b.种泥投入反应器后,用稀释后的柠檬酸废水(COD 3000mg/L) 浸泡 (静置 )1 2d(在浸泡

18、前应先将污泥静沉1d 左右并排出部分上清液 ),此时反应器的低压沼 气管均与大气相通 c.连续进水,同时开启内部回流泵(回流比为 1 4),此时高压沼气管接水封; d. e.防止反应器酸化,当反应器出水pH6.5 f.对 pH 的检测要及时,用精密pH g.在运行中少量污泥随出水流失是正常现象,但当大量污泥流失时应采取措 施,如停止进水、向水中加入聚铁混凝剂(投加比例为 0.1kg/m 3)并增大内循环流 量等,若污泥流失较多则应补充种泥。在此阶段去除COD 不是主要目的,应使 污泥尽快适应柠檬酸废水并提高污泥活性,因此进、出水COD 浓度的测定不必 太频繁,可安装沼气流量计通过产气量来辅助判

19、断反应器的运行情况;h.污泥 活性的测定:测定接种前及培养一定时间后的污泥活性(利用最大比产 CH4速率 法) 2.1.2 逐步提高负荷阶段 (低负荷 ) a.进水 COD 为 5000mg/L b.容积负荷从 1.0kgCOD/(m 3 d)逐步提高到 3.0kgCOD/(m3 d) 提高容积负荷的操作应逐步进行每次提高 0.5kgCOD/(m 3 d)左右,运行时 间为 10d,当运行稳定后 (COD 去除率稳定或提高、不出现酸化等异常现象) 再提高负荷,若提高负荷后造成运行不好(如 COD 去除率大幅下降等 )则放缓提 高负荷的速度。 pH 值及出水悬浮物的变化应严格检测,若异常应采取措

20、施。当 处理效率达 85%以上时可加快提高负荷。 应定期取泥观察, 测定 VSS/TSS 比值 (TSS 指混合液中总悬浮固体的浓度) 2.1.3 提高进水浓度及负荷阶段(较高负荷 ) 容积负荷从 3.0kgCOD/(m 3 d)逐步提高到满负荷 按单池进水量为 160m 3/d 左右、进水 COD 为 21980mg/L 算,则负荷为 8.0 kgCOD/(m 3 d)。 a.将容积负荷从 3.0kgCOD/(m 3 d)提高到 4.0 kgCOD/(m3 d),进水 COD 为 11250mg/L ,进水量为 160m 3/d,内循环量为 640m3/d,稳定运行 10d b.容积负荷从4

21、.0kgCOD/(m 3 d)提高到 5.5kgCOD/(m3 d),进水 COD 为 15469mg/L ,进水量为 160m 3/d,内循环量为 640m3/d,稳定运行 10d c.容积负荷从5.5kgCOD/(m 3 d)提高到 7.0kgCOD/(m 3 d),进水 COD 为 19688mg/L ,进水量为 160m 3/d,内循环量为 640m3/d,稳定运行 10d d.若出水 pH 降低,应加大投碱量,并保证碱度为1500mg/L e. f.定期取污泥观察,若已形成颗粒污泥则可加快负荷的提高,同时加大内循 2.1.4 满负荷运行阶段 a.进水 COD 从 19688mg/L

22、逐渐提高至原水浓度,直接进反应器; b.容 a.在满负荷下进水浓度提高至原水浓度,直接进水,稳定运行10d ,内循环 量可以保持在 400m 3/d b. c.pH 2.1.5 注意事项 观察反应器顶部进水管水位以判断各进水管是否正常,否则可能造成布 处理厂应准备一定量的石灰、聚铁、工业Na2CO3 厌氧反应罐调试所用的时间比预计的安排可能要长一些,一些操作步骤 应测定出水有机酸 (VFA) 浓度,当 VFA500mg/L 2.2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培菌需从同类生产工艺的工厂引进活性污泥(含水率为 96%98%,泥量为池容的 0.010.05),如果活性污泥量多则可加快挂膜速度。

23、首先,将污泥投入接触氧化池,然后把约为1/3 池容的废水泵入池中,再加满自 来水,控制此时水中的pH 值为 7、BOD 为 200mg/L 左右(若 BOD 较低,可加 入 13kg 工业葡萄糖, 同时加入 0.10.3kg 的尿素;若离食堂较近, 可加入适 量的淘米水、面汤等以增加碳源)。在满足上述条件后,启动鼓风机连续曝气8h 后再补充工业废水。在曝气过程中要控制池中溶解氧含量在24 mg/L 之间, 并需测试污泥沉降比, 若发现该值逐渐减少, 说明这些污泥已粘附在填料上。闷 曝 1d 且每隔 8h 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尿素、更换1/3 池容的工业废水。对微生 物进行镜检时若发现水中游离细菌

24、增多或豆形虫等原生动物逐步增加说明培 颈护作眨堤炜伎H 为 68、 BOD 为 150 250mg/L 、 COD 为 600800mg/L 、 水量为设计水量的1/5。 若发现其他条件都满足, 但进水 BOD 较低则可投入少量工业葡萄糖,此阶段BOD N P 值可略高 100 5 1。由于驯化 与培菌同时进行, 其挂膜速度很快, 一般 35 d 后在填料表面上就可以开始看 到有很薄的一层膜, 把它刮下来后进行镜检, 发现其透光性好, 有原生动物如纤 毛虫、累枝虫、钟虫等出现,此时系统对COD 的去除率可达 30%50%。若微 生物增殖正常,可加大水量至池容的1/31/2,大约 10d 后可按

25、设计水量进行 处理,这时挂膜基本完成,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COD 去除率为 50%70%。 若在此去除率情况下能稳定运行1 个月左右,则当水量逐步加大时可不必再添加 外源营养物。随着时间的延长,生物膜开始新陈代谢,老膜开始剥落,出水中出 现悬浮物,标志着挂膜阶段结束,可进入正常运转。 2.3 气浮 废水经过厌氧好氧处理后, 大多数可溶性有机物基本被去除。对水中大多 数细小悬浮固体、胶体以及大分子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采用加药气浮反应池进行 处理。 试验结果见表 2。 表 2 气浮加药量试验结果mg/L 项 目1 2 3 4 5 6 7 8 PAC 50 100 150 200 150 200 25

26、0 300 PAM 5 5 10 10 SS 进 水 550 556 543 547 531 567 580 525 出317 279 167 80 319 267 170 130 水 COD 进 水 760 770 765 759 765 748 730 758 出 水 415 380 290 245 390 310 289 240 从表 2 可以看出,将 PAC 和 PAM 按 15 1 的剂量投加可使 SS 的去除率 (80%) 明显高于单独使用PAC 的处理效果且水的透明度也较好,呈淡黄色。由于 PAM 的价格较高 (为 PAC 的 3 倍以上 ), 因此在工业化试验中直接采用PAC 去除水中 的悬浮物,当药量达到250mg/L 时出水已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 结语 高浓度柠檬酸废水经过厌氧处理后,与低浓度有机废水混合进入接触氧化 池,再进入气浮系统,最终出水COD 在 250300mg/L 之间,可满足污水综 合排放标准中新扩改企业发酵行业二级标准 (COD 300mg/L 、SS 200mg/L 、 pH=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