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课猫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从单元选编上看,猫出自统编版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以“动物”为主题,主要强调学生能通过学习培养善待生命的意识,理解生命之趣。本单元将继续学习默读,侧重摘录积累以及概括文章中心。从文本内容看,猫是郑振铎叙事散文的名篇,讲述的是“我”三次养猫的故事,比较浅显易懂的。文笔虽朴素自然,但感情深沉真挚,意境深远含蓄。文章看来写的是养猫的故事,其实更多的却是在写人性和人间世态,给人以深深的思考。“浅文”如何“深教”,这该是此文教学设计的核心。从课文导读的相关提示看,梳理“我”的情感脉络是引导学生深入文章主旨的一个主要抓手,是本文的教学重
2、点,探究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并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怀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学情分析这篇文章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故事性强,情节较简单,跟七年级学生的思想认识接近,学生中也有很多养小动物的经历,跟学生生活也比较接近,这都为本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世态人情较深奥,七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应该让学生多体会、多谈自己的看法。三、教学目标1 .体会作者的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2 .探究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怀。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体味作者的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难点:
3、探究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并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怀教学基本流程关注课前(学材准备一一自主学习一一学情统计)优化课中(课前回顾一一合作探究一一互动点拨一一当堂训练一一课后小结)提升课后(课后练习一一分类指导一一推荐学习)教学情景关注课前课前任务单作家作品郑振铎(1898.12.191958.10.17),别名落雪,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和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创作背景: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
4、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自习:1 .字音字形污(Wti)涩(Se)怂(s6ng)恿(y6ng)一缕(Ifi)蜷(qun)伏怅(Chang)然诅(Zfi)骂红绫(1Ing)惩(Ch6ng)戒(ji。)虐(nUe)待叮(dIng)嘱(zhu忧(y6u)郁(y(1)凝(ning)望懒惰(lndu)畏(w。D罪潜(qidn)逃2 .通过预习,想想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据此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段):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第二部分(3T4段):写养第二只猫的经过。第三部分(15-34段):写养第三只猫的经过及感受。优化课中一、前置性作业检查
5、1.走进作者。通过了解作者,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预习检测,读准字音污(Wq)涩(Sv)怂(s6ng)恿(y6ng)一缕(1心)蜷(quGn)伏怅(Chdng)然诅(Zti)骂红绫(Iing)惩(Ch6ng)戒(ji巨)虐(nU6)待叮(ding)嘱(Zh(I)忧(y6u)郁(y(1)凝(ning)望懒惰(IGndu)畏(Wdi)罪潜(qidn)逃二、导入由一则寻猫启示导入新课。从寻猫启示中让学生思考猫走失后主人的情感,引入新课,养猫的人养猫时有逗猫的快乐,失猫时有着急痛心,那么我想大概养猫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一篇文章是郑振铎先生的猫,我们一
6、起来感受一下在这篇文章当中文中的我和我们有什么样的养猫经历和情感体验。三、学习目标1 .体会作者的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2 .探究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怀。四、活动一自主学习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从隔壁要来的外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五、活动二合作探究1.画出作者对三只猫的情感曲线图,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2.课堂互动,情景教学,学生们分别扮演郑振铎,三妹,张嫂,观众,探究第三只猫,感悟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互动点拨:1.2.师生角色扮演(老师扮
7、演今日说法主持人,学生们分别扮演郑振铎,三妹,张嫂,观众)师:这只小猫不仅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还引起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组的关注,因为这只小猫身上发生了三起命案。好,我是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的主持人,昨晚做了一个梦,一只遍体鳞伤的小猫向我哭诉,我要把著名作家郑振铎告上法庭,而且要求我代表它提几个问题,如今我已来到郑振铎家中,下面呢,我来采访几个被告。(老师一次对学生扮演的三妹,张嫂,郑振铎及观众进展采访。)对三妹的提问:1 .听说你非常喜欢小动物,尤其是喜欢小猫,是不是?你家里曾经养过几只猫,是不是很喜欢他们?2 .为什么不喜欢第三只猫?3 .可是小猫活着只是为了让人类感到开心么?对张嫂提问
8、1.听小猫说,是你把它带回家的,觉得它很可怜,你能不能说说当时的情况?4 .不过,当“芙蓉鸟”事件发生后,为什么没有站出来给小猫求情呢?对郑振铎提问:1.你是否确定是小猫杀死了芙蓉鸟,你有没有亲眼看到?5 .那你凭什么判断他是罪魁祸首呢?6 .当你看到小猫在嚼着东西的时候,你是怎样去想的,又是怎样去做的?7 .可怜的小猫无缘无故遭到了毒打,再也没有回来?你是怎么想的?师观众朋友们,由于主人的偏见,一只小猫惨死了,这无疑是一件人间悲剧,面对这样的事,观众朋友们是怎样的看法呢?如今我来采访几位观众)对观众提问:1.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2.你刚刚听了郑振铎先生的忏悔,你觉得小猫在天堂会原谅他么?
9、师(谢谢这几位观众朋友,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应该得到这么一个血的教训)血的教训:猫的遭遇反映了人们之所以喜欢猫,更多的是人们喜欢那种养猫、逗猫、看猫玩耍时的愉悦感觉。当无法获得这份愉悦感的时候,猫的存在也就变得“若有若无”了。它的冤死是因为我们带着成见和偏见,主观武断的结果,而这恰是人性的弱点,可怕,而又可悲!这只猫让我们明白了任何事情都不能凭个人的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要以事实为重。六、当堂训练人和动物应该怎样相处?下面咱们看一段公益广告,结束今天的学习。(幻灯片播放关爱动物的公益广告,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怀。)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七、课堂小结郑振铎先生的猫,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能丰富多彩、生趣盎然。在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和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这篇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同学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和动物关系的深化思考。八、作业布置:1 .假设你是那只被冤屈的猫,站在猫的立场上,给作者写一封信。2 .假设你是本文的作者,请你写信给第三只猫,你会写些什么呢?要求:以上两题任选其一,均不少于300字。以书信的格式。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