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训练24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68832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32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训练24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训练24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训练24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训练24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训练24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训练24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训练24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新石器时代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野马广为散布,曾为原始人类猎取为食。大约 6000 年前 欧亚大陆草原的游牧民族首先将野马驯化为家马,家马渐次传入中原农耕区。晚商以后文化 遗址中出土的马的遗骸越来越多,如河南安阳殷墟与山东临淄春秋时期大型马葬遗址。 马匹作为重要的驼畜,春秋以前在中原主要用于牵引战车,赵武灵王向匈奴学习“胡服骑 射” 之后,更多地用于骑乘。 由于自然条件所限,中原农耕区繁衍的马匹不但从数量上不能满 足需要,且品种易退化,因此需从临近的蒙古高原输入。蒙古马,是世界上较为古老的马种之 一,体格不大,但身躯粗壮,四脚坚实,耐力好

2、,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汉武帝时,为对抗匈奴,派张骞出使大月氏。 张骞路过大宛,了解到当地最为出名的物产是 骏马。这种马与中原习见的蒙古马差异明显,身长体高,速度耐力兼备,是极为优良的战马。 汉使看到这种马前膊流出的汗水中有血,感到奇怪,汉郊祀歌描写道 “沾赤汗,沫流赭”,便以 “汗血马”名之,又称“天马”。汉武帝为求“天马”,数次向大宛遣使,而大宛不仅不答应, 且杀害汉使,引起汉将李广利两次率军征讨,最终如愿获得上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的雌雄 马 3000 余匹而归。 汗血马的引进教量毕竟有限,而以良种西域名马与蒙古土种马杂交可使后代改良性状。 汉 以后,汗血马仍然不断输入中原。 蒙

3、元是域外良马进入中原的另一个重要时代。 由于蒙古帝国地跨亚欧大陆,其西北与中欧 相接,西南临地中海,因此元代对遥远地域的良马有了更多认识,知道除了中亚的汗血马(即 阿鲁骨马/小西马)以外,还有产于阿拉伯与地中海地区更好的脱必察马,即 “大西马” 由于看 惯矮小蒙古马的蒙元贵族非常珍视“西马”,有些回回商人投其所好,远赴西亚购取,花费巨 大。元仁宗即位之初,监察御使哈散沙因此奏请禁止,得到仁宗的批准。但实际上,延祐七年 (1320 年)仁宗去世后,察合台兀鲁思汗怯别每年都数次遣使进献西马等方物,元亦给以年例 或回赐,其中仅泰定二年(1325 年)一次就赐钞 4 万锭。 古代中国兼有东亚大陆的农耕

4、区及与之毗邻的蒙古高原。游牧民族所驯化的马匹不仅是 古代亚欧人跋山涉水长途往来的主要载畜,它本身也是丝路沿气各族人民之间互通有无的重 要交换物。 (选自古代东西方交流中的马匹,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野马最初只是人类猎取的食物,后来野马驯化为家马后才为中原农耕区耕地所用。 B.大宛的“汗血马”身长体高,速度耐力兼备,它的出现深受欢迎,即刻取代了蒙古马。 C.蒙元域外良马除了“汗血马”,还有大量进人中原的产于阿拉伯与地中海的“大西马”。 D.元仁宗即位后,禁止商人远赴西亚购取“西马”,主要是因为购取“西马”花费巨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

5、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介绍了古代东西方交流中的马匹,其中主要阐述了马匹引进、功能的转变过程。 B.文章在论述观点时,主要运用了例证法,通过具体的史例,使所论述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C.文章以大量篇幅阐述马匹引进的过程,显示了马匹在古代东西方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D.对于马匹的重要作用,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归结出了它的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赵武灵王没有向匈奴学习“胡服骑射”之前,马匹只是作为驼畜而没有用于骑乘。 B.汉将李广利两次率军征讨大宛,可见“汗血马”的名贵及马匹在当时社会的重要作用。 C.察合台兀鲁思汗怯别与元朝马匹、年例的往来,

6、实际上是民族之间互通有无的过程。 D.晚商以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马的遗骸越来越多,说明马匹已经渐次传入中原农耕区。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越文化是一种半农耕半海洋的文化。越地先民是中国境内最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人群之 一,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先民已开始种植水稻。同时,越人又是中国乃 至世界都罕见的海洋性族群。 据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古越人曾沿中国东部海岸线北上, 活 跃于两广、福建、江浙、山东乃至东北的沿海地区,他们的后裔成为现在这些地区汉族的重 要组成部分,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对外港口便分布于古越人最先开拓的海岸沿线。此外, 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的马来

7、人群及波利尼西亚人群,他们实际上是距今 12000 年左右才 与中国境内的百越族群分道扬镳的。 越人习水便舟,文献多有记载,越地是中国航海技术的发源地。2002 年杭州萧山跨湖桥遗 址出土了一条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距今约 7000-8000 年。 据吴春明先生研究, 它 有可能是一艘适于海上航行的边架艇独木帆舟,可与波利尼西亚人群的舟船相联系。在河姆 渡文化、 马家浜文化、 良渚文化的遗址中,还发现有不少的舟船遗物,如近来在宁波余姚田螺 山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件距今 7000 年的完整独木舟模型器,可以看出当时的独木舟 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越地的航海传统延续至今,其孕育的先进

8、航海技术影响了中国沿 海乃至整个环太平洋地区,为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技术基础。 一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源起于汉代,但是,越地在汉代甚至更早便已经开展对外贸易。秦 汉会稽郡下属的鄢县(在今浙江宁波),一般认为即因海外贸易而得名。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期是在唐、宋、元。唐开元二十六年(738),以鄢县为中心的明州,从越州独立出来,自此成为 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对西域失去控制,陆上丝绸之路逐步走向 衰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越地商贸的发展以及交通的便利,既给越文化的 发展带来了无限活力,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奠定了重要基础。越地出产的优质丝绸、瓷 器、茶叶等产

9、品走出国门,中国文化也通过越地这一重要窗口向周边地区尤其是日本列岛扩 散。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以及东亚文化圈的最终确立,与越地这一海上丝 绸之路的重要环节密不可分。 越文化的海洋性特征,不但要求 “引进来”,还要求 “走出去”。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代转向的结果,越文化仍是重要的参与者。 越文化欲续写辉煌,也离 不开对其精神特质的发扬。在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之根的同时,以包容的心态拥抱世界文明 这对于今天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无启示意义。 (摘编自光明日报越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地先

10、民是中国最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族群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海洋性族群。 B.如今分布在太平洋诸岛屿的马来人群及波利尼西亚人群,原本和中国境内的百越同属一个 族群。 C.2002 年杭州出土的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证明当时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 原始状态。 D.越地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走出国门,影响了周边地区尤其是日本列岛的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列举了详实的数据,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证明观点,观点鲜明突出,有说服力。 B.文章从越文化的海洋性特征、 古越人的冒险精神、 越地的重商传统等方面阐述了越文化对 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C.

11、对越地的航海传统和航海技术的考证,这是文章论述越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的前提。 D.文章最后指出,发扬越文化的精神特质对于今天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现实意 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越人最先开拓的海岸沿线,分布着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许多对外港口,这说明越地航海 传统影响着海上丝绸之路。 B.以鄢县为中心的明州,一直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由此可见越地在汉代甚至更早就 已展开对外贸易。 C.如果不是“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走向衰败,那么海上贸易可能不会发展得这么 迅速和兴盛。 D.越文化要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续写辉煌,就要继续发扬其“

12、引进来”和“走出去” 的精神特质。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国人 道德,凝聚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探究中华礼制变迁的规律,无 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 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 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

13、、 建立金朝的女真族、 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 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 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牲 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 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 礼行礼、 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 中华礼制注重道德

14、 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 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 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 设礼仪之邦。 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 政治清明、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这是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 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 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 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

15、建等级,包含 一些糟粕。然而更应该看到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 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 进的礼制改革原则。 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 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因 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 秦汉之后,我们的先 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 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 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

16、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 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 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 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 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 都 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B.中华礼制不只是讲究 “进退周旋,威仪抑抑” 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 质,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 C.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

17、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 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 D.儒家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不够,具有一定的历 史局限性,因而饱受历代思想家的批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同并服膺中华 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 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退周旋,威仪 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 C.本文第四段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及其对于今天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是对其精 神

18、实质的延伸与拓展。 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正 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反复强调的 “不学礼,无以立”,体现了中华民族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 强调 知行合一的内在精神,也有助于道德人格的塑造。 B.中华礼制演进的原则是适时“损益”,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形成了与中 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C.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是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既是法律的规范,又是道德的要求;礼 制既有法制规范之用,又有教化功效。 D.古人通过礼来达到

19、 “禁乱” 和教育人的目的,今天人们践行中华礼制所倡导的精神,对于推 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纵观中西古代艺术史,对人自身的认识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理性精神。 中国从先秦强调人的内在精神的美,到两汉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唐代韩愈等人的 “文以明道”,到宋代程朱理学的“言理不言情”,弘扬的都是理性精神。这种理性,不仅仅 表现为纯粹的哲学思辨,还表现在艺术所反映的文士阶层的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西方早在 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鲜明地倡导人的理性精神。 他的名言是 “美德即知识”,每个人都应 该有知识。在苏格拉底之后,柏拉图更是强调理性知识的作

20、用,他在理想国中就把培养哲 学家作为社会的头等任务。苏格拉底所开创的雅典学派代表了西方文化的正宗,他所提倡的 理性精神成了西方文化传统包括艺术传统的精髓。不只文学艺术,其他艺术也体现了这一理 性精神。 建筑不只是为避风雨,而且追求使人赞叹的华美;音乐舞蹈等表演不去创造幻觉的真 实,而是更多诉之于理解、想象的真实。这明显高扬的是人类的理性精神。 人类理性精神的高扬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人的社会角色意识。 人来到这个社会,就一定要扮 演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角色意识,不同的意识导致不同的面孔。社 会角色规定了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占有的社会位置以及相联的行为模式,预定了处于该位置 上的人的

21、言谈举止的基本准则。在儒家思想起主导作用的中国艺术王国中,人的角色意识非 常强烈: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孔孟制定的这些道德规 范成为每一个人的行动准绳。在社会责任和“自我”发生冲突时,人们首先服从的是前者。 马致远的汉宫秋中,王昭君因爱国纵身投江。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中,程婴以父子的死 来救孤儿及全国的孩子;而公孙杵臼则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使程婴父子活下来。在面临生死的 重大时刻,他们几乎都不存在心理上的冲突,都没有“自我感情”的考虑;考虑的只是个人在 社会上所处的某一地位并由此而带来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人说,中国人是重社会而轻自我, 西方人是重自我而轻社会。这并

22、不准确,起码在古代社会不是这样。荷马史诗中的氏族首领 大部分都是勇敢无私的。 阿喀琉斯的母亲曾经预言,他可能有两种命运,或者过和平生活而长 寿,或者在战斗中早死。 为了得到荣誉和尽职,他选择了第二种命运。 赫克托尔的妻子规劝丈 夫不要上战场,他响亮地回答:“保卫特洛亚是我的职责。” 中西方古代艺术所揭示的人的社会角色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的深层认识。人一生下来,就 首先面临着个体和群体的关系问题。人的角色意识是处理好这种关系的中介因素,也是自我 完善、自我改造、自我平衡的必要环节;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理想的精神境界 都是从中产生的。它高扬的是人的自觉性,是人的理性精神。 当然,高扬理性既

23、有正价值,亦有负价值。 人一切从社会要求出发,扮演好自己所充当的社 会角色,势必把自己看成是具有群体生死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个体;势必以理驭情,以社 会利益来压制个人的欲望。 这样,个体的主观情感、 本能欲望被排斥在精神生活之外;合理的 要求常常被当作有害的东西而加以压制,个人的创造探索也往往被视为异端而遭扼杀。这又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选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文艺复兴史纲,有删改) 1.关于“理性精神”,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理性精神是对人自身的认识的重要体现,古代中西方艺术家们都积极弘扬和倡导这种理性 精神。 B.理性精神表现出的纯粹的哲学思辨,在艺

24、术所反映的文士阶层的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中也 有体现。 C.理性精神在古代西方也很受推崇,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倡导的理性精神就是西方文化传统 的精髓。 D.理性精神不只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在建筑、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领域也有明显体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用苏格拉底的名言“美德即知识”和柏拉图强调培养哲学家的看法,阐明了古 代西方也注重倡导理性精神。 B.文章第二、三段主要运用例证法,用中外古代故事证明正是人的社会角色意识让人产生了 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境界。 C.屈原投江自尽,介子推割股奉君,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以及由此带 来

25、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D.文章第五段在前文论证高扬理性精神具有正价值的基础上,又辩证分析了其消极作用,体 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3.下列关于“社会角色意识”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在社会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意识又让人以不同的面孔出现在 社会上。 B.王昭君、程婴等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社会角色意识,反映出儒家道德规范已成为他们的行 动准绳。 C.阿喀琉斯最终选择在战斗中牺牲的命运,体现了他作为氏族首领“勇敢无私”的社会角色 意识。 D.人们只要有了社会角色意识,就会产生英雄主义、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等理想的精神境界。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道法自

26、然的智慧 赵建永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 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 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 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 妥善解决。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 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 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

27、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 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它揭示了 人之所以应该效法 “道”,是因为 “道” 具有 “自然无为” 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 “道” 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 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 “自然为宗”,崇尚 “自然” 是其根本特点。 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 “复归自然” 一言以蔽之。 据汤用彤考察,“自然” 一词本为形容词,“自” 指本身,“然” 指如此。 “自然” 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

28、有了自 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 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法自然” 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 师法自然、 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 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 是人与物的和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因为人类对 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础,若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连常见自然灾 害也无法抵御,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所以人与物的关系是 “道法自然” 的基本 问题。

29、对于儒道两家在此问题上的差异,陈寅恪指出:“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 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 教之贡献为多。”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冯 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 系。 “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现代仿生 学的发展,便是 “道法自然” 的一种实际应用。 但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 即 “法自然之道”, 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如能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自会水 到渠成,事

30、半功倍,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法自然“的意思是“道“的运行效法自身,“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是道家的核心理 念。 B.道家崇尚“自然“,“自然“最初是与人为相对的,后经变化发展,其含义更为丰富,可多角度 解读。 C.儒家和道家的价值取向不同,但它们对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的认识是一致的,二者相反相成, 互补互促。 D.道教用实践阐释了道家的观念,是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得到了冯友兰 的充分肯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儒道两家价值取向的分析比较,突出

31、了“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及道家思想在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B.文章引用老子原文和专家解读,详细地阐述了“道法自然“的具体含义,为下文提出“环 境伦理“的观点张本。 C.文章阐释了“道法自然“的概念,分析了“道法自然“对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最后对人类提出 要求和希望。 D.文章紧紧围绕标题“道法自然的智慧“展开论述,主要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因果论 证等论证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与物的和谐,所以人类必须首先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解 决生存的物质问题。 B.道教对自然的认识富有科学性,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它对我国医药学

32、术的发达贡献较 多即是明证。 C.“道法自然“实际上就是提倡人类的活动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庖丁解 牛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D.现代仿生学就是基于“道法自然“而进行的实践,这样顺势而为就会事半功倍,现代仿生学 的发展会更快更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儒家思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向不缺答案。但无论“仁”“和”还是“中庸”, 都仅仅部分地反映了儒家的思想观念;综合起来,只有 “责任”,才是儒家思想的内核,尽管孔 孟等人并未作此概括。以“责任意识”为根本指针的儒家思想,拒绝道家那种“高大上”式 的玄远,拒绝墨家 “草根” 式的琐屑,拒绝法家 “狱吏” 式的苛细

33、,人性化地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人性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儒家对 “人” (而不是 “神” )有着极高的定位:“人者,其天地之德、 阴阳之交、 鬼神之会、 五行之秀气也。”这种把人看作“天地之心、五行之端(首)”的观点,决定了儒家的“人生” 设计十分严肃至少要对得起“人”在天地间的这种地位。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就其本能 而言,人总是倾向于膨胀私欲、挤占他人权利空间。若不加以约束,必然导致冲突,引发社会 危机。 为避免这种情况,儒家认为,在刑法等硬性制度之外,还需要一套软制度,来教化人们在 享受权利的同时不忘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他们把这套“文化”(文明的教化)的软制度归纳为 “

34、礼”。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 关于“礼”,大部分典籍散遗了,现存的礼记,是对古典“礼仪”的解释,可谓“礼” 的冰山一角。礼记说圣人“为礼以教人,使人有礼”,首要的是为了将人与“能言”的猩 猩鹦鹉区别开来发扬人的社会性、 抑制人的动物性,确保人的言行像个人而非禽兽,是礼 的底线。由礼记等书可知,礼的规矩是非常详备的。规范人的言行,教导人们该干什么、 该怎么干,礼本质上是一份责任清单。 在儒家看来,习礼,最重要的是通过 “修身”,完善自我, 弄清自己的角色,并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恰当地为人处事。 对已对人对社会“尽责任”这种活法,不是儒家凭空设计出来的,是孔子“述而不作”、

35、 从“先王”“先贤”那里梳理出来的。那些“先王”“先贤”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 模”,是“责任意识”的绝佳体现。尧舜协和万邦天下为公,被孔子视为不可超越的标杆。大 禹治水,非常辛苦,其实他完全可以弄条 “方舟”,只给自己喜欢的人发船票,一走了之。 孔子 对大禹也“无间然”,没什么可批评的了,因为他尽了作为君主的那份责任。 用两个字来概括儒家思想,是“责任”;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家”。不爱家的人,很 难说他能爱国。长期以来,自西方流入的形形色色的“解放”,严重破坏了人们的家庭观念。 魏晋时期,儒家思想被抛弃,信仰大厦崩塌,导致了三百年战乱。 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更强大 的思想武器唯物辩

36、证法,但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 围绕它形成的责任文化与家国情怀, 依 然是现实社会重要的支点和动能。 (摘编自荆培运儒家思想的本质是“责任”)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儒家思想的本质问题,答案有 “仁” “和” “中庸” 等看法,但其合理内核应是 “责任”。 B.儒家看重“人”在天地间的地位,与这高定位匹配的是儒家对待“人生”设计的严肃态度。 C.儒家认为,刑法对人的私欲的约束,不如礼的约束力大,所以儒家特别强调礼的教化作用。 D.现存的能供我们研究儒家“礼”的资料并不多,礼记一书至少能让我们知晓礼的底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7、 A.文章基于人性具有复杂性这个前提,探讨儒家的“礼”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B.文章指出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并就两者的价值取向进行论述。 C.文章运用了例证法,以“尧舜”“大禹”为例,揭示了儒家思想本质的来源。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作者对儒家思想本质的全新见解。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因为它具有其它的思想都没有的人性化特征。 B.儒家的“礼”的规矩十分详备,除了“先王”“先贤”外再无人能达到“礼”的要求。 C.文中用一个字“家”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实际上是对“责任”的进一步补充。 D.无论是个人

38、修身,还是国家治理,儒家的“责任”思想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导意义。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 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 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 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 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39、 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 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 加 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 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 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 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 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

40、变发生在晋和宋(南北朝时期的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 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 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 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 新。” 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 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 正如沈德潜所说:“诗 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 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

41、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 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 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 重性 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 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 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 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C.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

42、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成为主流。 D.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 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 的缘故。 C.明代的陆时雍和 文心雕龙明诗篇 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迭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 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 面。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歌

43、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B.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C.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同时又重声色,体现 了中国诗歌发展的趋势。 D.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不衰,在诗歌创作中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是重要原因 之一。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直根系” 这一概念是苏秉琦先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来的。 苏先生认为,中华文明起 源所涉及的范围是从关中西部起,经山西全境向西北至内蒙古河曲地区,向东北经冀西北延 伸至辽西地区,形成“Y”字形文

44、化带。这一地带是中华诸文明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 也是“中华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红山文化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直根 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山文化和中华古文化都有着高度发达的祖先崇拜。 中国没有传统的宗教,以血缘为纽带 的祖先崇拜是中国人信仰和崇拜礼仪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脉。安阳殷墟西北 岗王陵区内上千座祭祀坑和卜辞中对先公先王各类祭祀礼仪的记载表明,商代的祖先崇拜十 分发达,为国家重典,礼繁而隆重,向前追溯到史前时期顺理成章,但目前所知的史前文化中, 只有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可以与之有较为紧密的衔接。 红山文化被认定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 发达的祖先崇拜是一个

45、主要实证。 祭祀遗存的规范化也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苏先生最早注意 到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是在发现东山嘴遗址之时。 这个遗址面对河川和大山山口的高岗, 布 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南圆北方、左右对称,这完全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却与后世建筑,特别是 礼仪性建筑如天坛、太庙、明十三陵的布局相近。红山文化建筑地址的规范化可视为中国传 统祭祀礼仪的源头所在。 红山文化是史前两大玉文化中心之一,其玉文化具有高度抽象化又高度规范化的特点。 以 其中的龙和凤题材为例,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龙凤造型都已定型化,商代玉龙与玉雕龙在造型 上一脉相承,玉凤的翅与尾的表现方式也与商代青铜器上的凤鸟纹如出一辙。

46、尤其是红山文 化中已出现的龙凤合体题材,而且设计精妙,神态成熟,是后世玉器基本造型龙凤玉佩的祖 型。这是红山文化作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一个显著标识。 同玉器规范化和制度化相关的,是红山文化特殊的埋葬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现象是 “唯玉为葬”。 玉器作为古代墓葬随葬品,见于全国各地各时期的考古文化,但唯红山文化只 葬玉器而不葬其他陶石器等。玉器是一种被赋予思维观念的非实用器,有别于来自生活和生 产等实用性的其他随葬器物。独以玉器为唯一随葬品而排斥其他,当反映红山人精神重于物 质的观念。礼的源头,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王国维释“礼”字 的初型为 “以玉事神”。 红山文化 “唯

47、玉为葬” 的习俗是礼起源于史前时期最为典型的证据。 一般认为,礼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的,现将中国传统礼制的起源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 这就再次确立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地位。 (摘编自郭大顺为什么说红山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直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B.红山文化是目前所知唯一能与商代祖先崇拜形成较为紧密衔接的史前文化。 C.红山文化玉器中龙风造型与商代极其相似,也是后世玉器龙凤玉佩的祖型。 D.红山文化唯玉为葬,不葬其他实用性器物,是国内各地考古文化中独有的。 2.下

48、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四个维度充分论证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地位,层次清晰。 B.红山文化与后世文明之间存在渊源关系,这是论证红山文化直根系地位的关键所在。 C.第四段详述红山玉文化龙凤题材的影响,旨在证明其具有高度抽象化和规范化特点。 D.中国传统礼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红山文化,王国维对“礼”字的阐释是其有力佐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研究过程中,既重视文物、 遗址的发掘,又关注文献资料,二者相互印证,是考证古代历史 文化的重要途经。 B.红山文化作为直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中华诸文明之中升

49、起最 早也最光亮的地带。 C.东山嘴遗址南圆北方、 左右对称的布局,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足以证明中国的传统礼仪起 源于红山文化。 D.如果红山文化中没有 “唯玉为葬” 的习俗,中国传统礼制将失去源头,红山文化也将难以确 立其直根系地位。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如何最大限度的在社会上实现善?这是先秦诸贤集中思考的一个问题。道家认为,要实现 善,就要 “出世”,不要整天想着怎么去辅佐帝王,帮助并教化别人。 理由很简单,“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庄子胠箧篇)。庄子有这样的想法,最起码有两个原因:一是圣人致力于在社 会上推行善事,但这所谓的善事难免会在落实到个体身上的时候变成恶事,那么,圣人就会变 成为大盗了;二是当社会上开始强行推广圣人之善时,那么,无行善能力和意愿的人就会抵制, 他们中难免有一些人会落草为寇,成为大盗,走上反抗之路。 因此,道家认为,实现善的最好方 式,就像老子提出的“小国寡民”那样,“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墨家那里,个体的联合和团结非常重要。 要联合,就要向外推善。 推善的前提是 “非攻”。 要“非攻”,就需要让人们相信,“兼相爱”,“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