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总动员15语段综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68846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3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总动员15语段综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总动员15语段综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总动员15语段综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总动员15语段综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总动员15语段综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总动员15语段综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总动员15语段综合含解析.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段综合语段综合 1、 9 月 1 日上午,一阵阵夹杂着方言的询价声,将成都从周末的慵懒中唤醒。成都车展展 馆内_,挤满了兴奋的参观者和“潜在车主”,他们有的请来朋友、家人做参谋,有 的则从外地专程赶来。而豪华汽车品牌煞费苦心,使产品价值和品牌内涵更符合消费者的主 流价值观。在这个被认为“最接地气”的大型车展现场,( ),他们统一着装,热情服务, 为车展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为各大车企争夺的主战场,成都既拥有消费的巨大潜力, 市 场辐射力更是首屈一指。 来自广元的小谢也挤在人群里,他发现许多昔日_的豪华品牌正“走下神坛”。 “从价格上来说,豪华车比原来_,容易使人接受。” 这位从事互联网产

2、品开发工作 的年轻人 3 年前加入了成都高新区的一支创业团队,如今随着事业步入正轨,他打算入手一 辆全新捷豹 E-PACE 犒劳自己。 近期讨论 “汽车市场增长乏力” 的文章_,但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 总裁、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代理常务副总裁陈雪峰并不认可“消费降级”等描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人满为患 高不可攀 平易近人 铺天盖地 B.人声鼎沸 高不可攀 和蔼可亲 络绎不绝 C.人满为患 望尘莫及 和蔼可亲 铺天盖地 D.人声鼎沸 望尘莫及 平易近人 络绎不绝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主角是忙忙碌碌的经销商

3、销售人员 B.主角是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参观者和“潜在车主” C.忙忙碌碌的经销商销售人员更像主角 D.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参观者和“潜在车主”更像是主角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成都不仅市场辐射力首屈一指,更拥有消费的巨大潜力。 B.成都不仅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更具有首屈一指的市场辐射力。 C.成都市场辐射力首屈一指,也拥有消费的巨大潜力。 D.成都既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市场辐射力也是首屈一指。 2、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问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 发达国家手中。 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靠的就

4、是自主创新。 从车辆到线路, 从 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 练内功、 ,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 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 , 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 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 0.01 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 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 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 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

5、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 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B.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C.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D.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

6、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 0.01 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 们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 B.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 0.01 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 术,我们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 C.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 0.01 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 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 D.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 0.01 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 、 丧失信心的 心理状态和行为。在学生的整个

7、学习生涯中,习得性无助常常诱发学生的学习倦怠现 象,( )。 持久的学习倦怠容易使学生 ,找不到学习的应对策略,从而使学生 逐渐对做事情都缺乏信心,对身边的人或事不在乎,。学习倦怠所引发的消极学业情绪、 认知疲倦和不良氛围,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 恐考、害怕进教室、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学 生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一旦有了以上行为,在上课的时候他就会处处被动,处处落在 其他同学的后面,这种学习行为上的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而且还 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会导致其自学能力的降低,从而

8、对学习产生持久性的 消极影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能为力 茫然失措 漠不关心 长此以往 B.有心无力 茫然失措 掉以轻心 积微成著 C.无能为力 茫然若失 掉以轻心 长此以往 D.有心无力 茫然若失 漠不关心 积微成著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虽然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但是它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 B.这即使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也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 C.这虽然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 D.尽管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9、,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行为,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与害 怕进教室等,再加上课上分心、 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学生 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B.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行为,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与害 怕进教室等,再加上课上分心、 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容易 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C.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行为,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 害怕进教室、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学生很容 易形成不

10、良的学习习惯。 D.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害怕进教室等 学习行为,再加上课上分心、 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容易使 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来,5G 热度逐步攀升。5G,又称为笫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如果说 3G 让人们跨入了互联 网门槛,能够在网络上_地处理图像、 音乐、 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阿页 浏览、电活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4G 刺激了互联网应用的繁荣,即时消息、同上 购物、网上支付、在线视频和在线游戏等等应用_;那么,5G 则带来了万物互联的 智能时代,自动驾驶、远程

11、医疗、全景视频、虚拟现实等等都将不再是电影里的虚构。5G 网 络具有速率极高,容量大和时延极低三个特征,( ) 5G 牵动着许多企业的神经,足以改变移动通信产业的格局,甚至关及国家利益,如此 _,因而,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 5G 引 领者。 我国自成立 “IMT-2020 推进组” 以来,5G 建设持续快速推进,目前建成了金球最大的 5G 试验网,而华为的多项关键技术已被采纳为5G国际核心标准,中国成为_的5G领跑 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游刃有余 遍地开花 举足轻重 名不虚传 B.随心所欲 遍地开花 不可或缺 当

12、之无愧 C.游刃有余 层出不穷 不可或缺 名不虚传 D.随心所欲 层出不穷 举足轻重 当之无愧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用户可以获得光纤般的接入速率多场景的一致服务,“零”时延使用体验,信息随心至,万 物触手及。 B.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用户可以获得“零”时延使用体验,多场景的一致服务,光纤般的 接入速率。 C.可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多场景的一致服务,“零” 时延使用体验实现 “信息随心 至,万物触手及”的愿景 D.可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使用体验,多场景的一致服务,信息随心而至 万物触手可及。 3.文中画横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

13、一项是( ) A.许多国家和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在抢抓先机,占领制高点力争成为 5 引领者。 B.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在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 5G 引领者。 C.许多国家和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 5G 引领者。 D.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抢抓先机占领制高点,力争成为 5G 引领者。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源自民间、 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 的艺术明珠。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 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

14、 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 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 针黹、缣帛,( )。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 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_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 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 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去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 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 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_。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

15、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将女红针黹_ ,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 继往开来 B.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 薪火相传 C.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薪火相传 D.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 继往开来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B.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C.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

16、夺天工的魅力 D.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 B.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 C.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 D.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个动荡的大时代。 公元前 520 年,周景王还没安排好王室的继承大 事就撒手人寰了,留下王子们_。王子猛被贵族大臣拥戴登上王位,号称周悼王,一 向受宠的王子朝攻击并杀了他,自立为王。4 年后,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 王子朝见_,就携带大量周室典籍向南投奔楚国而

17、去,(_),如老 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录:“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 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因为手中拥有象征周朝王权的典籍,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 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公元前 505 年,周 敬王派人刺杀了王子朝。 有人推测,此事或许与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关,而王子朝以死为代 价,拒绝交出典籍。 从此,这批价值连城的典籍_,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 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2500 年来,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 _。王子朝“奔楚”到达的是西鄂,他死后也葬在了

18、这里。王子朝的冢是否还在,失 踪的典籍会不会随他一起深藏在这一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B.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C.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D.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随行者中除了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外,还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 B.随行者中除了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外,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 C.随行者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更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 D.随行者中有

19、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 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B.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 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C.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周王的合适人选的继位正统,多次派使者到各 个诸侯国去寻求继位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D.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适合正统的继位,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 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7、阅读下面的文

20、字,完成问题。 史上大人物的名字_,可真正禁得住光阴测试和道义检验的却_。有的凭 权势或时运,固可_,但验明真身后很快即_,甚至被弃汰如粪,沦为恶名。说 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 挤压.成不了旗杆, 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 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 诗, 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当的吗? 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 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 )。 和其他词人不同,辛弃疾是以

21、英雄的身份登上词坛的。二十一岁起兵抗金,手刃叛徒义端, 并且率领五十骑兵于万马军中生擒叛徒张安国,然后率部千里归宋。 这样传奇般的经历,在那 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不但绝无仅有,即使在文人之中,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 举。 “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这就是辛弃疾在历史上威武雄壮的出场,可谓气 势不凡。“经纶事业,有股肱王室之心;游戏文章,亦脍炙士林之口。”辛弃疾在年轻的时候 就在文坛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以恢宏的创作才力,数量众多的优秀词作,雄视两宋词坛,将 宋词这一时代之文学推上了最高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辛弃疾的词,宋词将大为失 色,不可能达到和唐诗并称的高度。

2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俯拾即是 屈指可数 盛极一时 杳无音信 B.比比皆是 寥寥无几 煊赫一时 暗淡无光 C.俯拾即是 寥寥无几 煊赫一时 杳无音信 D.比比皆是 屈指可数 盛极一时 暗淡无光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辛弃疾是集宋词艺术之大成,才成为一代名家的 B.辛弃疾是历经时代风雨洗礼,才成为一代名家的 C.集北宋南宋词成就之大成,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D.集北宋南宋三百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样传奇般的经历,不但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绝无仅有

23、,即使在文人之中, 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 B.这样传奇般的经历,在文人之中不但绝无仅有,即使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 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 C.这样传奇般的经历,不但在文人之中绝无仅有,即使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 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 D.不但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绝无仅有,即使在文人之中,这样传奇般的经历, 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尤其是文学创作,走上了“快车 道”,每年都有大量思想性、 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竞相问世,这种繁荣所带来的百 卉千葩,让人

24、_。纵观历史,古有司马迁历时十余载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史记;近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_,“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方得“字字看来皆 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当代作家路遥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创作生活, 耗时很久才得以完成平凡的世界三部曲_, 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 不是著者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经过长期的精雕细琢而成。同时,这些著者更以“板凳 宁坐十年冷,文章不着一字空”的一丝不苟与精益求精的精神,( )。当然,在繁 荣背后也存在_的现象。急功近利、胡乱拼凑而成的“文学快餐”,其低劣文字会让 很多读者深受其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25、.美不胜收 殚精竭虑 不言而喻 泥沙俱下 B.应接不暇 呕心沥血 毋庸置疑 鱼目混珠 C.美不胜收 殚精竭虑 不言而喻 鱼目混珠 D.应接不暇 呕心沥血 毋庸置疑 泥沙俱下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著者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长期精雕细琢而成的 上乘之作。? B.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著者经过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长期精雕细琢而成 的上乘之作。? C.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全都是著者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经过长期精雕细琢而成 的。? D.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全都是著者以执着的信念和以坚忍的意志长期精雕细琢而

26、成 的。?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完美地诠释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创作品质 B.完美地解释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创作品质? C.诠释了完美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创作品质? D.“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完美地诠释了的创作品质?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_,生活中的“刷脸”应用也越来越常见。手机支付、高铁站安 检、入住宾馆或是上班打卡,“刷脸”已经_,甚至在商场购物时,衣帽间前刷一刷 脸,AI(人工智能)导购就能根据用户画像向你精准推荐个性化的服饰搭配。一些地方还在执 法监督、政务服务、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

27、挂号、“刷脸”办理个税 等都已成为现实。 ( )尤其是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甚至用户在不同情境状 态下的情绪等大量信息都被采集并储存。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用户个人 隐私就有可能处于“裸奔”状态。在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应用_的当下,必 须_、多管齐下,充分重视并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但在现实的信息收集环节中,还是有一些互联网企业没有达到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的要 求,尤其是在人脸识别环节,更是缺少清晰的标准与界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滥 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28、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 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 B.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 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C.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溢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同时加 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D.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 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然而,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

29、面的担 忧。 B.但是,人们在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 担忧。 C.因而,人们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 忧。 D.诚然,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 忧。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与时俱进 司空见惯 方兴未艾 未雨绸缪 B.与时俱进 屡见不鲜 如日中天 防患未然 C.突飞猛进 司空见惯 如日中天 防患未然 D.突飞猛进 屡见不鲜 方兴未艾 未雨绸缪 10、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各题。 6月9日的夜色中,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在灯光的

30、映照下_,犹如海浪中的风 帆,蓄势待发。 进入迎宾厅,两侧墙壁上的浮雕颇具深意:一侧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侧关于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5 年来,“一带一路” 建设在上合组织所在区域先行先试,_, 为地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致祝酒辞,道出中国理念和 “上海精神”的内在联系: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人文气息_。儒家 ( )随后的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传递出中国同上合组织和世界各国 _、携手并进的坚定决心。此次峰会将“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的新型国际关系。” 写入青岛宣言,这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立全球治理机制以应对 各类威胁和挑战具有积极意义。舆论分

31、析,当今世界,只有中国领导人能够提出这一伟大倡 议。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为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 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 B.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为家“。“上海精神“同这种“和 合“理念有很多相通之处。 C.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为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种“和合“理念同“上 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 D.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为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上海精神“同这种“和 合“理念有很多相通之处。 2.依次填入

32、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金碧辉煌 硕果累累 扑面而来 和衷共济 B.美轮美奂 灿若繁星 迎面而来 戮力同心 C.美轮美奂 硕果累累 扑面而来 和衷共济 D.金碧辉煌 灿若繁星 迎面而来 戮力同心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顼是( ) A.这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立全球治理机制以应对各类威胁和挑战具有积极意义。 B.这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建立全球治理机制以应对各类威胁和挑战具有积极意 义。 C.这对共同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以应对各类威胁和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意义。 D.这对共同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以应对各类威胁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33、体具有积极意 义。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1 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C; 3.B 解析 : 1.“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人满为患”,因为人多造成了困难。“高不可 攀”,多指难以达到或攀附。“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 容远远落后。 “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和 蔼可亲”,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络绎不绝”, 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2.根据 “他们统一着装,热情服务”,陈述对象应该是经销商销售人员,所以排除 B 项

34、和 D 项; 在车展活动中,展方是为参观者服务的,不能是主角,故排除 A 项。C 项表述正确合理,强调展 方在车展活动中非常用心努力。 2 答案及解析:2 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C; 3.A 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后发先至”指的是后出手但是先碰到对方;“后 来居上”指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根据语境应是“后来居上”。“养精蓄锐”指养好精神准备 战斗,侧重于休养;“厚积薄发”是指准备充分而获得大的成功,侧重在“发”字上;根据语境 应是“厚积薄发”。“毋庸讳言”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指完全不 需要怀疑,侧重指事情的确定性;根据语境应是“毋庸讳言”。“舍

35、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 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舍近求远”指放着近的去求远的;文中说放弃国内的而 去抢购国外的,所以用“舍近求远”。故答案选 A。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考生要注意结合语段的上下文进行理解,注意所给语句的 差别。这样就能很好的判断语句填空。本题要注意,此处宜与上句“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 消化吸收”句式相似,另外,以“外国”开头照应上句的“国外”,排除 A、B;D 项与上下文文 意不符,所以选 C。 3.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 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

36、分。选项 B, 搭配不当,检验标准应该是“精确”到某程度;选项 C,不合逻辑,“约”与“左右”矛盾;选 项 D,搭配不当,“突破系统”。所以选 A。 3 答案及解析:3 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C; 3.B 解析:1.“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有心无力”是有愿 望和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茫然失措” 指心中迷惑,不知怎么办才好;“茫然若失” 形 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漠不关心”指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掉以轻心”指 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长此以往” 意思是长久这样下去,通常指未来的结果不 好的情况;“积微成著”意思是指微小

37、的事物,经过积累,变得显著。 2.此句的侧重点在于“消极影响”,所以排除 A 项。“学习倦怠现象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是 客观事实,不能用“即使”,排除 B 项。D 项“尽管”和“这”位置颠倒,属于病句。 3.根据前半句“一般会导致学生”可知后半句应该是“容易使学生” , 排除 A、C 项; 根据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可知应该是“消极的学习行为”,排除 D 项。 4 答案及解析:4 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C; 3.A 解析 : 1.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心意,想怎么做就怎 么做。遍地开花:形容好事情到处出现或普遍发展。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38、。 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名不虚 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无须感到慚愧。 2.关注:主语一致,并列短语与前面三个特征的照应,由具体功能到宏大愿景的内容逻辑。 3.“许多国家” 和 “各大科技公司” 不是包含关系;“纷纷” 应放在 “在” 之前;“抢抓” 与 “先 机”搭配,“占领”与“制高点”搭配。 5 答案及解析:5 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D; 3.B 解析 : 1.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 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精益求精:指(

39、学术、 技术、 作品、 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励精求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应选用“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 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多用于某人取得显著成绩。 第二空强 调给人一种新鲜感,而不是强调用新旧眼光看问题,故应选用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形容美 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强调 “美”。 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 极多,很难计算,强调“量”。第三空所言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给人的是审美感受,故应 选用“美不胜收”;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 代相传。继往开来:继承前人

40、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此处为女红针黹“女红针黹”技艺, 故应选择薪火相传。 2.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 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A 项,语序不当,同一主语,关联词应该放在主语 的后面;B 项,搭配不当,介词使用不当,将“给” 改为“让”或“使”;C 项,关联词位置错, 应当是“这些作品不仅”,介词使用不当,将“给”改为“让”或“使”。 3.此题考核简明、 连贯、 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 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 指代性词语

41、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 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 情感基调、 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 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结合语境“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按时间顺序:先 古后今;按工艺流程:先继承学习,后创新发展;按语言艺术:“传承” 与 “循古” 对仗,“创新” 与“发展”对仗,气势更足,更加积极向上。 6 答案及解析:6 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A; 3.B 解析:1.“大动干戈”,原指发动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同室操戈”,一家人动起刀枪来,比喻内部相斗。 由 “留下王子们” 可知应用

42、 “同室操戈”。 “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大势已去”,整个局势已经无法挽回。 根据文中 “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 尤其是“王子朝见”中的“见”字,暗示了局势的不可逆转,故应选择“大势已去”。 “无影无踪”,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杳无音信”,没有一点消息。根据语境“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应选“无影无 踪”。“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门可罗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 稀少。根据语境“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可知,应用“无人问 津”。 2.B 项,括号后的“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

43、”承接此项不合适,因为老子属于“周王室 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而不属于“四大贵族”; C 项,由括号后的“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可知 “召、毛、尹、南宫”地位远高于“周王室图书档案的官员和学者”,故 C 项不当; D 项,颠倒了“官员和学者”及“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的地位关系,与文本语境不合。 3.A 项,“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语序不当,应将“仍然”移 至“认为”前面,且此句句式杂糅; C 项,“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周王的合适人选的继位正统”成分赘余,应删掉“的继位正 统”; D 项,“适合正统的继位”搭配不当,可在

44、“继位”后加“人选”。 7 答案及解析:7 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D; 3.C 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先看第一空:“俯拾即是”的意思是只 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 要找的某一类例证、 文章中的错别字等 很多;“比比皆是” 指到处都是这样,形容非常多。 第一空强调 “大人物的名字” 之多,应使 用“比比皆是”,排除 A、C 两项。再看第三空:“盛极一时”形容在一个时期内特别兴盛或 流行;“煊赫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第三空强调有的大人物凭借权势或时运 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盛,应选“煊赫一时”,排除 D 项。故选 B。 2.本

45、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语 境具体分析。 从结构上来说, 括号中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重在说在什 么情况下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而非辛弃疾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成为 代名家的,据此可排除 A、B 两项。前文指出诗人的成名是以时代的洗礼为基础的,所以括号中的内容应与诗人所处 的时代背景相关, D 项最恰当。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从“绝无仅有”与“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的语 意关系来看,正确的语序应是 “在文人之中绝无仅有在那些行伍出身、 戎马一生的将军中, 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据此排除 A、D 两项。“不但

46、”应放在“在文人之中”的前面, 据此排除 B 项。故选 C。 8 答案及解析:8 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A; 3.A 解析: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目不暇 接,后来形容人太多或事务繁杂,接待应付不过来,还可形容花的种类繁多看也看不过来。殚 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 费尽心思;呕心沥血,比喻穷思苦索、 费尽心血。 多形容为事业、 工作、 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毋庸置疑,事实 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 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

47、来;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 真的。 9 答案及解析:9 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A; 3.D 解析:1.画线语句错误有二:一是语序不当,根据上文,应将“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放 在前面;二是“加大处罚措施”搭配不当。C、D 两项“加大处罚”搭配亦不当。 2.上段说“刷脸”带来的便利,本段说信息采集与安全问题,故应以表述转折的关联词开头, 排除 C、D;B 项,“人们也引发了”搭配不当,故最恰当的为 A 项。 3.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 突飞猛进: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迅速。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屡见不鲜:形容事物看见过多次,就不会觉得新奇。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如日中天:好像中午时的太阳。比喻事物正在最兴盛的时候。 未雨绸缪: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10 答案及解析:10 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C; 3.D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 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 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 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 小误差。倡导的为理念,主张的是具体的措施。应该把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