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微课星星之火燎燃小学科学课堂随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信息化早已造福于课堂,近些年来,微电影、微博、微视频等微时代如春风般的到来。微课,也就应运而至。微课其实就是碎片化的学习,一次只是学习每课中的一个点,运用多媒体手段,拍成6-10分钟的简短小视频,使学生在很多时候都能学习。但它与微视频也有明显的区别,完整的微课必须具备对某一知识点的剖析,学生的进阶练习,虽简短,但不简单。小学科学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一定的启蒙作用,所以教师应该用微课点亮小学科学课堂。一、运用微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一节课的导入环节非常重要,好的导入能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而微课的引入就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五
2、年级下册(教科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间在流逝时,导入就使用我本人从小到大照片,做成PPT,运用录屏软件,制成一个我成长的微课,让学生猜猜看。从观看微课中,时间的流逝让老师从一个孩童长成了大人,褪去了稚嫩的脸庞,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时间的流逝给老师带来了这么多,那时间的流逝又会对你们有什么影响呢?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时间流逝的概念。这样一个微课的导入为这节课的学习,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后面比较一秒钟和一分钟的长度,感受时间的流逝也就很好理解了。二、运用微课突破重难点,夯实学生基础小学科学的课堂有时对我们科学老师有着很大的挑战,讲解太少,学生很难理解其中奥妙,讲解太多,毕竟小学
3、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借助微课,有时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如在教学四年级认识消化系统时,对于消化器官的顺序及功能,特别是小肠和胃,很多学生容易将它们的功能搞错,针对这一重难点我使用了这样一个微课:通过米饭导游给孩子们的一封信,描述了它在人体内的旅行。先出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吧?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感受一次特殊的旅行,接着,出示主角米饭导游和信,让学生猜一猜米饭导游会带我们去什么地方旅行呢,然后出示人体消化系统图,在“米饭导游的叙述下开始旅行:大家好,我是米饭导游,今天早上我经历了一次奇妙的旅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被欢欢小朋友送入他的口中,第一站我们来到欢欢小朋友的口腔(出示口腔图片和文
4、字)口腔里有许多锋利的牙齿,我的小伙伴们一下子都变成了碎片刚离开口腔,我就被挤进了一条长长的通道,这条通道就是食道(出示食道图片和文字)食道壁很薄这封趣味十足的信读完后,再将信中的重要内容逐一介绍,以幽默生动的微课形式呈现出来,特别是它所到达的每一站都停留一下,这对学生的理解至关重要。本来这节课的知识点仅凭我们枯燥的语言很难表述出来,可借助这样一个生动的微课表现出来,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把握,而且还能记忆深刻,所以在之后的学生复述环节,也就很容易完成,甚至到现在一年多了,学生还记得那曾经生动的微课。三、运用微课把握实验教学,规范学生操作实验的教学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中有着很大的比重,它既能锻炼学生动手
5、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去设计实验,制定试验计划,实验步骤,体验科学的奥秘。而小学科学的实验有时不是一下就能出来结果,它需要一定的过程,如面包的发霉实验,需要控制变量进行实验,实验有时长达10天,而小学生的坚持观察能力又比较薄弱,所以往往会忽略很多实验现象。在以往的教学中,我都是在课堂制定试验计划,步骤,学生课下完成实验,并记录交流,可每次能坚持做完实验的学生少之又少。今年我有教学这一课,我借助一架摄像机,将面包发霉的所有过程全部拍摄下来,然后通过剪辑,制成一个简短的面包发霉的微课。在教学时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在看见面包一步一步发霉时,都非常的惊讶,对比对照组,实验结果显而易见,当然感兴趣的
6、同学也可自己回家进行。通过这一个简短的微课,学生很容易理解这面包发霉的因素。在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中,各种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学生很容易混淆,借助微课依然能解决这类难题。如托盘天平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酒精灯的加热等等,我都将它们拍成微课,课堂放给学生观看,简单明了,再也不用实验前大喊使用方法,实验中还在大喊使用方法,甚至实验后还要总结使用方法的注意点。像这些器材的使用的微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解放了我们科学老师。现在我们学校还有公众号平台,我们都将这些微课同步到平台上,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客户端观看,提前熟悉,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学生都能轻车驾熟。微课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显示了它的巨大作用,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科学课堂都能运用到它,对它的运用应遵循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方式,只有有效结合,扬长避短,更好地为学习服务,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