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案全册.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48740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6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案全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案全册.pdf(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八年级上册生物 目录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二节线性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四节鱼类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六节鸟类 第七节哺乳动物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三节社会行为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二节细菌 第三节真菌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五章病毒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二节从种到界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2、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识别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2、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 生物学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学习重(难)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自学:仔细阅读P3-7 内容,拿笔把你认为的重点作上记号,然后独立完成以下练习。 一)腔肠动物: 1、通过自学课文,请简要介绍一下水螅。 2、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这样的体

3、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 3、观察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可知水螅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特点? 4、通过水螅可概括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二)扁形动物: 1、通过自学课文,请简要介绍一下涡虫。 2、涡虫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这样的体形有什么作用? 3、多数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4、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二、小组内交流、展示自学内容。 三、合作探究。 阅读下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 血吸虫体长仅十几毫米,身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它依靠吸盘吸附在人体肠壁的血管和肝脏 的血管内 ,以吸血为生 ,能造成人的贫血等结果,甚至引起死亡。解放以前,血吸虫病严重威胁我国特别 是南方水乡劳动

4、人民的身体健康。 解放以后 ,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早在 20世纪 50年代末 ,一些 3 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虫。血吸虫的传播途径是这样的:血吸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虫 毛蚴。水中有一种软体动物钉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包蚴 ,包蚴再发育成尾蚴,这些属于 幼虫阶段。 但是随着幼虫的发育,它们的数量不断增加,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成几万至十几万条 尾蚴 ! 尾蚴从钉螺体内出来,密集在水面。当人到水田干活时,尾蚴接触到人的皮肤,就从皮肤侵入,随 血液循环到达小肠和肝脏的血管,发育为成虫。 (1)血吸虫的成虫生活在,以为生。血吸虫动物分类上属于动物 ,

5、在营养 方式上属于,寄主有和。 四、当堂巩固 P7 练习 4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别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过程与方法: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学习重点: 蛔虫和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自主学习: 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前端有、 后端有、 体表具有它可以起保护作用。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 细胞组成,可消化食糜。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器官。 2、线形动物主要包括、等。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4、蚯蚓的运动:

6、蚯蚓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可以增强运动 的灵活性。 5、蚯蚓的呼吸:蚯蚓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蚯 蚓的体壁能够分泌,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能减少与土壤 的。 6、 像蚯蚓这样,身体由许多相似的构成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 7、 除蚯蚓外,你还知道哪些其它的环节动物?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为什么切菜的时候熟食和生食要分开? 3、在一些地方,大雨后蚯蚓常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什么原因? 三、当堂巩固 5 1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 A身体呈圆柱形B体表有角质层C生殖器官发达D消化管结

7、构简单 2在下列蛔虫形态结构的特征中,哪项是比水螅在进化上的高等之处() A虫体细长B具有消化腔C四周围有三片唇D具有口和肛门 3蛔虫进入人体是通过() A呼吸道B口腔C蚊虫叮咬D皮肤 4患蛔虫病的人常有失眠、烦躁、夜惊等症状,其原因是蛔虫() A唇片叮咬B虫体活动C分泌毒素D吸食人体营养 5能正常生活的蚯蚓,其体表状况应为() A湿润、光滑B干燥、光滑C湿润、粗糙D 干燥、粗糙 6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下列哪种操作可以使蚯蚓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A环境气体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B将蚯蚓的体表涂抹凡士林,使体表保持湿润 C将蚯蚓放入水中,避免体壁变干燥D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7蚯蚓

8、的生存环境是() 。 A干燥,疏松的土壤 B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 C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D潮湿,疏松,植物稀少的土壤 8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9蚯蚓的体壁总是湿润的,这有利于蚯蚓() 。 A完成呼吸 B 在土壤中运动C吸收营养 D 保持水分 10蚯蚓体表刚毛的作用是() A防御敌害B协助运动C捕杀小动物D协助呼吸 11观察蚯蚓标本时,应区分其前、后、背、腹,标志是() A有眼睛的是前端,颜色浅的是背面B有环带的是前端,颜色深的是背面 C有肛门的是

9、后端,颜色浅的是腹面D有口的是前端,颜色深的是腹面 6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学习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 一 软体动物: 1、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万种,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 3、观察与思考:贝壳的作用是,溢蛏利用运动,依靠 进行呼吸,通过吸水,然后从排水,在水经过身体部分器官的同时 完成。 4、软体动物的特征:。 5、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传播疾病等。 二、节肢动物: 6、地球上种

10、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常见的有。 、完成讨论。 、蝗虫: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 三个和一对,负责和;胸部长有 三对,两对,是中心;腹部集中容纳。 体表长有外骨骼,既能内部结构 , 又能有效的防止。蝗虫用于呼 吸的结构是。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蝗虫的足、触角分节对蝗虫的生活有可意义? 7 四、当堂巩固 练习。 第四节 鱼 【学习目标】 1、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2、观察与思考鱼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 【学习重点】 1、了解动物分类。 2、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难点预测】 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学生预习】

11、 一、仔细阅读教材p19 页第 1、 2 段,明确动物的种类及主要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温馨提示:脊柱是由脊椎骨构成的. 1、 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多万种,根据体内有无, 可分为脊椎动物 (有脊柱) 和(无 脊柱)。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 二、认真观察课本p20-21页图片,归纳一下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温馨提示: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1、能靠来获取食物和。 2、能在水中。 【学生合作】 小组内交流以上内容: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所得。 8 2、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学生展示】 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的

12、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认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教材p22-p23的观察与思考,简要归纳鲫鱼哪些特点是适于水中生活的? 温馨提示:( 1)、鱼体的侧线:感知水流的大小、方向和速度。 (2)、鱼鳔:上浮下沉、减轻比重。 (3)体色:背深腹浅(有利于防御敌害)。 (4)鱼的鳃有鳃丝、鳃弓、鳃耙三部分。 1、体形:梭形,有利于克服鱼在游泳时对水的。 2、鱼的游泳器官是鳍(鲫鱼的鳍有种): 胸鳍(成对)维持,辅助转变方向。腹鳍(成对)维持平衡。 背鳍 掌握鱼体的平衡(关键)。臀鳍 维持平衡,协调运动。 尾鳍 产生前进的和改变运动方向。 3、鱼的鳃是色,说明内含丰富的。 4、鱼的主要

13、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呼吸,通过和摆动以 及的协调作用游泳。 【学生达标 教师测评】 1、鲫鱼身体呈梭形,这有利于() A、游泳B、漂浮C、捕食D、升降 2、与鱼的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A、体表有鳞片B、用鳃呼吸C、有各种鳍D、以上三项都是 3、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A、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B、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9 C、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高D、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4、俗话说 “鱼儿离不开水 “,是因为鱼在陆地上无法用()来呼吸 A、皮肤B、体表C、体壁D、鳃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学习目标】 1、两

14、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学习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预测】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预习】 1、青蛙和龟既能水中生活,又能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 呢? 2、青蛙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观察、思考、讨论。 3、青蛙为什么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 4、其他两栖动物: 【学生合作】 小组内交流以上内容: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所得。 2、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学生展示】 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认真积极发表自

15、己的看法。 【学生探究】 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0 3、爬行动物 (1)、蜥蜴的身体结构、呼吸、生殖 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的重要原因: 4、其他爬行动物:。 5、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6、盘点收获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主要特征 与人类关系 【学生达标】 1、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 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 )。 A缺氧B饥饿C. 惊吓D水质有问题2、在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有错 误的是( ) 。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B两栖动物变态发育;幼体

16、呈蝌蚪形,成体具有四肢 C两栖动物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在陆地生活 3、下列动物都属于两栖类的一组是() A、大壁虎、蛙、黄金蟒B、蛙、大鲵、蟒蛇 11 C、蟾蜍、蝾螈、红瘰疣螈D、娃娃鱼、红瘰疣螈、大壁虎 4、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细鳞,这有利于( )。 A. 适应水生生活B. 利用皮肤呼吸C. 适应陆地生活D. 自由活动 第六节鸟 3、增强爱鸟、护鸟的情感态度。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 P30-33 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并小组内交流) 1、外形:身体呈 _型,体表 _ ,前肢 _ 。 2、运动:鸟的运动器官是 _,上面生有几排大型 _。鸟的骨骼

17、_、 _、_,有些骨 _,可减轻 _ 。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做 _;鸟的 _ 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消化:食量 _,消化能力 _,直肠 _,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 的残渣很快就随粪便排出。 4、呼吸:具有与肺相通的 _,可辅助呼吸。 5、体温:鸟的心跳频率 _,体温_。 【合作探究】 1、什么是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请举例说明。 2、体温恒定有什么意义? 3、鸟的主要特征是? 【基础训练】 教学目标: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 12 1、鸟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其动力主要来自( ) A四肢B胸骨C胸肌D羽毛

18、 2、下列家鸽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中,哪一项与飞行的关系不密切( ) A身体呈流线型B前肢变成翼并生有几排大型羽毛 C体表被覆羽毛D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 3、家鸽胸部的骨非常突出,飞行时,牵动两翼的肌肉主要着生在( ) A后肢B脊椎骨C颈部D胸骨 4、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 倍。蜂鸟摄食和消化的特点是( ) 完成 P34课后练习。 A食量小,消化能力差B食量小,消化能力强 C食量大,消化能力差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能力提高】 5、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业】 13 第七节:哺乳动物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9、2、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二、教学过程: (一) 、 预习检测: 1、.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_,具有 _作用,对维持 _ 的 恒定具有重要意义;牙齿有_、分化,既又 能力。食性 _;大脑_。、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的 后代的 _;具有;用_呼吸体温 _。 2、食肉动物牙齿的特征是() A.门齿发达B.犬齿发达 C.臼齿发达 D.犬齿退化 3、下列哪项不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 A.胎生哺乳 B.体腔内有膈 C. 体表被毛 D.体温恒定 (二) 、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说出哺乳动物最大的特征,以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是哺乳动物,有哪些不 是哺乳动物? (三)、共同探究: 仔细观

20、察课本 P38观察与思考,思考后并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下列问题。 14 1、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点? 2、兔子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点?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 3、牙齿的分化对摄取食物和消化有什么意义? 4、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那些关系? 四、检测反馈 1、下列对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肺呼吸 B 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幼体以母乳为营养物质。 C. 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与人体基本相似 D.卵生,胚胎发育过程在卵内完成 2、 蝙蝠不属于鸟类,而属于哺乳类,这是因为其() A.有发达的胸肌善于飞翔是胎生哺乳有翼 3、下列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蜻蜓小黄鱼水蛭蜈蚣 4、哺乳动物的

21、子代成活率大大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体表被毛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活动范围广 5、下面有几种常见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蚯蚓蝗虫鲤鱼鸡羊蝙蝠 蜜蜂鲸鱼丹顶鹤 (1)以上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2)用肺呼吸的动物有:。 进行双重呼吸的动物有:。 15 胎生哺乳的动物有:。 (3)终生生活在水中,而是用鳃呼吸的动物是。 (4)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其作用分别是和食物,这与其 的生活习惯是想适应的。 五、拓展延伸 结合前面的学习,讨论解决课本P39页技能训练。 第二章动物的动物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 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

22、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肌肉、关节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根据素材分析推理,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 自主探究: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_和_ _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 物的行为依赖于动物的运动。 2、右图为关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填写各部分名称: ( 2)运 动 时 能 减 少 两 骨 之 间 摩 擦 并 缓 冲 两 骨 之 间 撞 击 力 的 是 ,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 3)我们常说的脱臼是指从中脱出来。 ( 4)请写出人体的3 个关节: 3、下图是肌肉协作完成一个动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1)

23、A图表示的是动作, B图表示的是动作。 ( 2)图中 1 是指, 图中 2 是指。 ( 3)在 A图和 B 图所示的动作中,1 的状 16 态分别是和;2 的状态分别是和。 ( 4)A 图和 B 图表明肌肉协作完成一个动作的基本情况,它说明,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 组以上的肌群相互配合。 ( 5)1、2 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动作是在系统的支配之下。人在完成屈肘和伸 肘动作时,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系统、系统和系 统等的配合。 4、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5、 强大的运动能力, 有利于动物、和, 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要求:小组合作10 分钟,再交流展示) 1、 上

24、图是一位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两条松紧带和一颗螺丝制作的肌肉牵拉骨 运动的模型,请据图回答问题: ( 1) 图 中 相 当 于 两 块, 相 当 于, 相 当 于。 ( 2)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处于状态,此时应当处于状态。 ( 3)图中、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分别连在、两块木板上,这相当于骨骼肌两端的 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 4)如果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动作。 三、当堂巩固 1、下列有关人体骨骼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刺激时能收缩 B、所受到的刺激多为神经传来的兴奋 C、收缩时需要能量D、一块骨骼肌能独立地完成运动 2、下列关于骨骼肌对骨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骨骼肌既能牵

25、拉骨,又能推开骨 B、骨骼肌不能牵拉骨,又不能推开骨 C、骨骼肌不能牵拉骨,只能推开骨 D、骨骼肌只能牵拉骨,不能推开骨 3、脊椎动物的四肢,有许多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的结构是() A、肌肉B、骨C 、关节 D、皮肤 4、当我们做屈肘动作时,相关肌肉的收缩情况是 17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张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5、人体完成一个动作的顺序,正确的是骨骼肌收缩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骨骼肌接受神 经传来的兴奋() A、 B 、 C 、 D 、 6、哺乳动物的运动仅靠运动系统不能很好地完成,还需要参与的是() A、神经系统

26、 B、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 C、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D 、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尝试制定探究计划,编写探究报告。 4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5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6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 自主探究: 1.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_、 _、 _和_ 等。 2. 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看,可分为两类:一类

27、是先天性行为,是动物_的,由动物 体内的 _所决定的行为;另一类是在_的基础上,通过_的作用,由 _和 _而获得的行为,即_。 3、完成、资料分析。 4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有利于动物,得以 和。相比之下,能够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一般来说,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学习行为越,“”次数越少。 5、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和,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要求:小组合作10 分钟,再交流展示) 18 1、家鸽、蚯蚓、青蛙、鲫鱼和草履虫是同学们熟悉的动物,它们都有学习行为。下列按照其学 习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的排序,正确的是: 三、当堂巩固 1、下列哪项不是动物行为的特

28、点?() A、动物的行为对其繁殖后代有重要作用 B 、动物的行为有利于动物的存活 C、动物的行为都是由上一代遗传而来 D、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2、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选项是() A、猫静伏在老鼠出没的洞口 B 、小袋鼠爬向育儿袋吃奶 C、母兔生下的小兔有黑色和白色 D、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 3、失去幼崽的母狼把人类的小孩抚养成“狼孩”的行为是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由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由环境因素控制的行为 A、 B、 C 、 D 、 4、下列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在所有行为证明所占比例也越大 B、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只

29、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形成的 C、无脊椎动物比较低等,没有学习行为 D、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才有学习行为 19 第三节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明确社会行为的特征;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通过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动,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合作、创新等 能力。 3、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增强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动物的社会行为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探究 活动的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及实施。 自主探究: 1、在动物个体之间有各种交流信息的方式。下列不属于动物之间信息交流的是() A、蜜蜂的舞蹈动作B

30、、蜂王释放特殊分泌物 C、鸟类的各种鸣叫声D、乌贼感到危险时释放墨汁 2、在一群猴组成的“等级社会”中,存在着优势个体,如果猴甲优于猴乙,猴丙优于猴丁,猴 乙优于猴丙,则优先获得食物和配偶的是() A、猴甲 B、猴乙 C、猴丙 D、猴丁 3、蜜蜂和狒狒都具有社会行为。它们的共同之处是群体内部都形成了一定的组织;不同之处是, 蜜蜂群体内的成员有明确的,而狒狒群体内的成员除此之外还有明确 的。 4、请分析下列动物分别是依靠哪种通讯方式来完成信息交流的。 ( 1) 要 想 让 别 的 母 猪代 替 猪 妈 妈 来 喂 养 小 猪, 需 要 先 在 小 猪 身 上 抹些 喂 奶 母 猪 的 尿 液:。

31、 20 ( 2)春季,青蛙进入繁殖季节时,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雌蛙闻声赶来:。 ( 3)蜜蜂用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 4)蜂王通过上腭腺分泌一种物质与工蜂联系,还可以抑制工蜂生殖腺的成熟和新蜂王的产 生:。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要求:小组合作10 分钟,再交流展示) 下列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A、农家养殖的鸡群 B、在一片森林筑巢的鸟类 C、生活在同一栖息地的狒狒 D、一块棉田里所有的棉铃虫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举例说明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2. 说出动物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 描述动物如何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4. 学会用辩证的观

32、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5. 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自主学习: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_ 、各种生物的_和 _总是维持在 _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_。 2、动物作为消费者,_或_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 成动物体,有的在体内分解释放_, 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同时也产生 _、 _等物质。 3、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_、_等物 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合作学习: (一)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课本P61-P62 页资料,小组讨论: 1、通过对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

33、? 2、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为什么? 3、你从上述资料中得到哪些启示? 21 (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回忆有关生态系统和呼吸作用的知识,想一想: 1、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的有机物,是怎样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的? 2、假如没有动物,这一过程会受到影响吗? (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阅读并观察P63 图片: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_、 _的关系。 课堂小结: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 、_ 2、_ 3、_ 拓展延伸: 动物有有害的一面吗? 当堂训练: 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

34、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 () A、生物平衡 B 、生物稳定 C 、生态平衡 D 、生态稳定 2、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3、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 用?()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能力提高: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果树,能促进水果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收入。但是,有个问题需 要解决:塑料大棚里的果树开花后必须经过传粉才能结果,怎样让温室里的果树传粉呢? 22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

35、的分布 【教学目标】: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 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体验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 4、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学习过程】 : 一、自主学习、交流: (阅读课本66-68 、70 页,完成下列内容,把重点词句在课本中划出来,标注出疑问之处。) 1、什么是菌落? 2、如何区分细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3、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4、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实验:检测不

36、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参考课本68-69 页探究思路和提示,完成下列内容。) 1、提出问题: 23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提示:) ( 1)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各有什么作用? ( 2)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 3)没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为什么? ( 4)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什么? ( 5)如何接种? ( 6)接种后两套培养皿放在怎样的环境下培养? 4、预测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 三、展示点评 四、达标检测: 1、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是: ( 1)配置含有的培养基; ( 2)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进

37、行后方可使用; ( 3):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 ( 4)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环境或温暖的地方进行。 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 3、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可以从菌落的、和几方面 来大致区别。 4、用无菌棉棒蘸取土壤,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 () A、配制培养基 B、灭菌 C 、接种 D、培养 5、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对照组培养皿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对照组培养皿不需打开,与实验组培养皿在同一环境下培养 B、对照组培养皿打开,始终放在室温条件下培养 C、与实验组培养皿分别采集不同环境中

38、的标本 D、与实验组培养皿采集相同环境中的标本,在不同的环境下培养 24 第 二 节细 菌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得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密切相关 2. 描述细菌的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3. 运用比较的方法,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71-74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展示学习成果。 1. 细菌是如何被发现的? 2. 思考:巴斯得的鹅颈瓶实验说明了什么? 3. 通过“细菌的发现过程及巴斯德实验过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认识? 4. 认识不同形态的细菌,并且描述出细菌有哪些不同的形态。 5. 观察课本73 页“观察与思考”中的“细菌结构示意图”,

39、并思考教材中出现的讨论题,细菌的结 构有什么特点及细菌的营养方式。 三、合作探究: 1假设一个细菌每隔20 分就进行一次分裂,而后代都存活并以相同的速率增殖。 下面的表格显示了在5 小时内,每隔1 小时统计的细菌数。 细菌的增殖时间细菌数量 / 个 25 开始 1 1 小时后8 2 小时后 64 5 小时后32768 (1)请用表中的数据做一个曲线图: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细菌数量。 2李彬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 将甲、乙装置装好肉汤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都放在室温25 的环境中,乙装置做密封 处理若干天后,得到了肉汤的保险方法。请问: (1) 乙装置的肉汤为什么能保持

40、新鲜?。 (2) 李彬实验中的变量是,甲组实验在整个实验中起到作用。 (3) 李彬用酒精灯加热是消毒法。 (4) 实验后,李彬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在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你能否得出 另一结论?为什么?。 (5) 以上说明细菌繁殖的条件是什么?。 (6)你认为,保存食物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四、课堂检测: 1. 细菌的发现者是( ) A.荷兰人列文虎克 B.英国人罗伯特 ?虎克 C.法国人路易斯 ?巴斯德 D.沃森 2. 与洋葱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成形的细胞核叶绿体 A. B. C. D. 3被称为“微生物之父”的是() A荷兰人列文虎克 B.

41、英国人罗伯特 ?虎克 C.巴斯德 D.沃森 4. 芽孢是细菌的() A. 分泌物 B.休眠体 C.后代 D.生殖细胞 5.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的曲颈瓶实验证明了() 26 A.细菌在肮脏的自然环境中产生的 B.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肉汤腐败是由于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造成的 C.细菌会在酒或牛奶等食品中自然发生 D.细菌会在牛肉等食品中自然发生 第三节真菌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并能说出霉菌的营养方式 2. 描述真菌结构特点及繁殖方式 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75-78页,完成下列问题。 1、真菌的特征是: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如;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如;细 胞内有成形的细

42、胞核,细胞内没有,能产生孢子,能发育为新个体。 2、青霉菌怎样获得营养? 3、 观察课本76 页的青霉菌和酵母菌,注意它们的形态和颜色。并思考讨论题。 4、归纳真菌的结构特点: 三、合作探究: 1你能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吗? 2请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弗莱明(1881 1955 )在一次实验中,一个暴露在空气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的培养基被一种青霉菌污染了。一段时间后弗莱明发现:培养皿中青霉菌的周围没有金黄色葡萄球 27 菌,而其他区域金黄色葡萄球菌能继续生长。弗莱明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能生 长的原因是由于青霉菌产生的代谢产

43、物 青霉素对其有抑制作用。弗莱明因此发现了青霉素,当 时他还发现青霉素无害于人和动物。 (1)培养皿中的青霉菌是从哪里来的?这说明霉菌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弗莱明是偶然发现青霉素的吗?谈谈你的看法。 四、精讲点拨: 细菌和真菌结构的异同点: 五课堂检测: 1. 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A.大肠杆菌、银耳、猴头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 C.青霉菌、口蘑、紫菜D. 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2. 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其青绿色的结构是() A.叶B.菌丝C.种子D. 孢子 3. 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A.菌落B.细菌形C.细菌体积D. 细菌结构 4蒸馒头时为使馒头暄软多孔

44、,和面时要加入一些() A. 乳酸菌B. 酵母菌C. 青霉菌D.曲霉 5. 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A.酵母菌B.青霉C.曲霉D. 大肠杆菌 6. 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重要原因是() A.气温低,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B.空气中没有漂浮着细菌 C.盐分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D. 大多细菌是对人类有益的,不会使肉腐烂 28 7真菌不同于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有芽孢和鞭毛; C.有细胞壁;D. 有成形的细胞核。 8. 夏天,食品和衣物上会发霉长毛,这是由什么引起的?() A.霉菌B.细菌C.病毒D.放线菌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45、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举例说出真菌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3.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和举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和思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学会从正反两方面辨证地看问题 教学重点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列举它们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自主分析出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 【自主学习】: 1.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的作用,把动植物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