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 第2章 章末检测卷 鲁科版选修4.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49959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化学 第2章 章末检测卷 鲁科版选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化学 第2章 章末检测卷 鲁科版选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化学 第2章 章末检测卷 鲁科版选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化学 第2章 章末检测卷 鲁科版选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化学 第2章 章末检测卷 鲁科版选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化学 第2章 章末检测卷 鲁科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化学 第2章 章末检测卷 鲁科版选修4.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章末检测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往平底烧瓶中放入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和固态氯化铵晶体,塞紧瓶塞。在瓶底和木板间滴少量水,如下图所示。一会儿,就会发现瓶内固态物质变稀并有液体产生,瓶壁变冷,小木板上因少量水冻结而被烧瓶黏住,这时打开瓶塞,出来的气体有氨味。这是自发地发生了反应: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自发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自发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有的吸热反应

2、也能自发进行D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2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A、B、C的浓度不再变化A、B、C的压强不再变化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A B C D3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

3、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4反应CH3OH(l)NH3(g)=CH3NH2(g)H2O(g)在某温度自发向右进行,若反应的|H|17 kJmol1,|HTS|17 kJmol1,则下列正确的是()AH0,HTS0 BH0CH0,HTS0 DH0,HTSpq,反应放热B开始时充入A和B,mnpq,反应放热D开始时充入C和D,mnpq,反应吸热9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在t1、

4、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10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O(g),发生反应:COH2O(g)催化剂高温CO2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A0.5 mol CO2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B1 mol CO1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C0.5 mol CO1.5 mol H2O(g)0.4 mol CO20.4 mol H2

5、D0.5 mol CO1.5 mol H2O(g)0.5 mol CO20.5 mol H211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12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C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13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高温及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B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

6、先变深后变浅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H2、I2、HI平衡时的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14右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s)G(g)2R(g)H丙甲 B乙丁甲丙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17(6分)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7、?_,原因是_。(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E2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8(8分)由A、B两容器(如图所示),A容器固定,B容器可变。一定温度下,在A中加2 mol N2、3 mol 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n。 (1)相同温度下,在B中充入4 mol N2、6 mol H2,当B的压强与A的压强相等,B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_2n(填“”、“”、“”或“”)。(2)相同温度下,保持B的容积为A的一半,并加入1 mol NH3,要使B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量

8、分别与上述A容器中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应加入_mol N2和_mol H2。19(8分)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 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催化剂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 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 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填字母)。aSO2和SO3浓度相等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c容器中气体的

9、压强不变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填字母)。a向装置中再充入N2b向装置中再充入O2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d升高温度(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用百分数表示)。(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20(10分)将2 mol I2(g)和1 mol H2置于某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2(g)H2(g)2HI(g)H0)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04 min间平均反应速率v(CO)_molL1min1。(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

10、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所示。t时物质浓度(molL1)的变化时间/minCOH2OCO2H200.2000.3000020.1380.2380.0620.0623c1c2c3c34c1c2c3c350.1160.2160.08460.0960.2660.104表中34 min之间反应处于_状态;c1数值_0.08 molL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在45 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单选)。表中56 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单选)。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大氢气浓度1C2A中生成A和B均为逆反应的表现,所以不能

11、作为化学平衡的标志;平衡时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再改变,但不一定等于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所以不能作为化学平衡的标志。3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因素的理解,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判断能力。该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的计量数之和,且正反应是放热的纯气体反应,容器为恒容,因此,通入稀有气体,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A错;降温时平衡正向移动,因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而总物质的量减小,故平均摩尔质量应变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应变大,C错;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应增大,D错。4A某温度反应自发向右进行说明HTSpq;由图乙可知,升高温度v正比v逆增

12、加的更大,会使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正反应为吸热反应。9D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A项错误;如果是通入惰性气体增大了体系的压强,各种反应物的分压不变,反应物浓度未变,反应速率不变,B项错误;降温、反应速率减小,达到平衡的时间增大,C项错误;根据反应速率的定义知D项正确。10B在等温等体积反应前后气体数目相等的可逆反应中,只需投料比例相等,则两平衡等效。A项逆推后为1.5 mol CO3 mol H2(g)与原平衡等效;B项逆推后为2 mol CO2 mol H2O(g),CO比例偏高,则平衡后CO体积分数也偏高;C项逆推后为0.9 mol CO1.9 mol H2O(g),C

13、O比例偏低,则平衡后CO体积分数也偏低;D项逆推后为1 mol CO2 mol H2O(g)与原平衡等效。11Bp2p1,则反应速率较大,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要短,且平衡向逆向移动,Z的体积分数比p1的要低。12A熵增原理是解释部分自发过程的判据,碳酸铵自发分解是因为体系中有NH3(g)生成而使熵值增大。13B勒夏特列原理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主要是浓度、压强、温度等,这些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都可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催化剂不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勒夏特列原理不包括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14A由图可知,压强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Y的量增大;温度不变时,随压强的增大,Y的量也增大

14、。对于反应L(s)G(g)2R(g)Hn(CO)甲,故选A。17(1)放热(2)减小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不影响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的移动(4)减小减小解析由题图可以知道,由于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A的转化率减小;当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能同倍数的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即对反应热也无影响;因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以E1和E2同时降低。18(1)(2)0.50解析(1)在恒温恒压下分别在A、B中进行合成NH3的反应,因A、B中起始时反应物都是N2和H2,

15、且物质的量之比都是23,所以建立等效平衡状态。因B中反应物是A的两倍,故B生成NH3的物质的量是2n。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A、B两个容器不能建立等效平衡状态,可以理解为是将中B的状态压缩至与A等体积的状态即得中B的状态,相当于给B加压,B中的平衡右移,生成NH3的物质的量必定大于2n。(2)在恒温恒压下要建立等效平衡状态,当B的容积为A的一半时,B中起始时所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是A中的一半,换算知,应加入N2 0.5 mol,而不需要再加入H2。19(1)bc(2)b(3)94.7%(4)10.5 g解析(1)由定义判断b正确;由于恒温、恒容下的非等体积反应,压强不变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16、,反应达平衡,c正确;由中m和V都是定值,故也始终不变,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e错误;SO2和SO3的浓度大小关系不能作为平衡判定标志,a错;d中SO3的生成速率和SO2的消耗速率任意时间点都相等,d错。(2)由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可知:恒容下充入N2不改变反应混合物各成分浓度,平衡不移动;充入O2则增大了反应物O2的浓度,提高了SO2的转化率;催化剂不改变平衡,无法影响SO2的转化率;升高温度会使平衡逆向移动,降低SO2的转化率。(3)由信息知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0.7 mol0.45 mol;反应达平衡时SO2和SO3的总物质的量为:0.95 mol,因为SO2和SO3的消耗和生成关系为11

17、,所以初始SO2的总量也是0.95 mol;反应的n(SO2)0.45 mol20.9 mol,生成的n(SO3)0.9 mol。所以(SO2)100%94.7%。(4)在给定条件下,溶液呈强酸性,BaSO3不会沉淀,因此m(BaSO4)0.9 mol5%233 gmol110.5 g。20(1)0.55 molL1(2)(3)4bc2a解析(1) I2(g)H2(g)2HI(g)起始量(molL1) 1 0.5 0变化量(molL1) x x 2x平衡量(molL1) 1x 0.5x 2x(HI)100%60%解得x0.45则1x0.55(2)解本小题的关键点是平衡没有移动。(3)I2(g)

18、H2(g)2HI(g)起始量/mol a b c极限转化量/mol a b 0因为(3)中达到的平衡状态与(1)中达到的平衡状态等效(a)(b)21即4bc2a21(1)使两个烧瓶中的可逆反应的起始平衡状态完全相同,便于对比(2)变深NaOH溶解放热,中和HCl也放热,使甲瓶气体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NO2)增大变浅NH4NO3溶解吸热,乙烧瓶气体的温度降低,平衡2NO2N2O4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NO2的浓度减小(3)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温,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4)压强22(1)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2)0.03(3)平衡大于da解析(1)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以做出回答。(2)v(CO)0.03 molL1min1。(3)由题设表格中数据分析34 min 时各物质的浓度没变,说明处于平衡状态;根据题给表中数据02 min CO的浓度每分钟减少0.031 molL1,根据速率与浓度的关系,随浓度的减小,CO的变化速率减小,所以第3 min时,CO0.138 molL10.031 molL10.08 molL1。45 min间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和题给条件分析应该是加入了生成物,即d;56 min之间c(CO)减小,而c(H2O)和c(CO2)增大,说明一定是增加水蒸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