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件2.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0387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X 页数:220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件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0页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件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0页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件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0页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件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0页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件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件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件2.pptx(2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2-,-3-,-4-,-5-,考向标近年来,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有鲜明的倾向性,也有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三年9首诗歌均是唐宋时期的作品,选材均为诗,没有词,体裁以律诗为主,兼有古体诗;命题不避名家作品,唐代三大顶峰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都先后出现,李贺、陆游、欧阳修、苏轼的诗歌也有涉及;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均有涉及;自2017年起命题出现了选择题,考查面更宽,更全面。,-6-,古代诗歌的鉴赏流程 诗歌鉴赏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读懂诗歌所写的内容,知道具体每一句都在讲什么;第二步是了解作者是如何写的,即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第三步是掌握诗歌表达了

2、什么感情。其中第一步是基础。要想在高考中赢得诗歌鉴赏的高分,必须学会读懂诗歌。读懂诗歌的一般流程是“看标题”“读作者”“看正文”“研题目”。 怎样才算读懂?一要明白表层意思,即能了解大意,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二要领会深层意思,即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怎样表达的(表达技巧)。,-7-,一、看标题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进而明了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1.看题目猜测内容走向。 2018年天津卷的诗歌鉴赏是陶渊明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

3、舍二首(其二),“癸卯岁”“始春”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怀古田舍”透露了写作的对象和情感基调。 再如:2017年全国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礼部贡院”交代了地点,也暗示了作者身份;“阅进士就试”,直接交代了诗歌所写的主要事件,据此可以看出诗歌要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作为监考官的作者,看考生考试时的愉悦之情。,-8-,2.看题目推断表现手法。 如2018年全国卷王建的精卫词,从题目可知,这首词与古代神话传说“精卫”有关,结合精卫的故事,可大体推知诗歌运用的手法是托物言志。 2017年的北京卷晓行巴峡和2017年的山东卷早上五盘岭,“晓行”和“早上”交代时间,“巴峡”“五盘岭”交代地点,暗示了诗

4、歌将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诗人的情感。 3.看题目推测情感流向。 如2018年全国卷陆游的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从题目可获知如下内容信息:这是一首题卷诗,诗歌是诗人醉后所作。联系陆游的生平经历,不难推知“醉中”包含的情感。 再如2017年全国卷送子由使契丹,作者苏轼,联系北宋与契丹的关系、所送之人与作者的关系,不难推知诗歌的情感。,-9-,二、读作者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诗歌作者的身世、他所处的时代特点、他的创作倾向、作品的主要内容、作品的风格特点等。 如2018年全国卷诗歌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的作者陆游,是宋代爱国诗人,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

5、,其中诗的成就最突出。其诗作中贯穿着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即了解时代背景,了解相关的社会生活。如: 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唐诗题材丰富,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同情下层劳动人民,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10-,北宋诗重义理; 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诗词自然大多选择忧国爱国题材。 除时代信息外,古代士子的人生之路,也有着许多带有共性的地方,这对把握诗人不同人生阶段的作

6、品特点,也有一定作用。 此外,如果有注释,无论是针对诗人的,还是针对诗歌创作背景的,或者解释字句的,都不可漏过。,-11-,三、看正文 诗歌正文是阅读鉴赏的核心,读懂正文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 1.抓关键字词,定位情感基调 中国古代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不能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即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句,边读边想象,力求还原诗歌所描述的画面,迅速捕捉作者抒发的情感。,-12-,抓关键字词主要有两种方法: 抓表明诗眼的字词。这些字词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是诗眼,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

7、满腔报国热忱,一直到老却报国无门的惆怅。 抓诗歌中揭示情感的字词,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悲”字就是情感语言,它表明作者客居他乡又逢秋时不尽的伤感;“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中的“尽”“孤”“独”“闲”就是情感语言,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13-,2.抓景、事、情,推导诗词主旨 任何类别的诗歌都离不开“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诗的内核。我们读诗歌时,要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歌中出现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由意象、事件生发开去。还要注意只有一个意象的画面,如荷花、菊花、竹子,本身就含有诗人全部的思想

8、感情;众多意象组成的画面意境,其中也以一两个意象为主体。通过对景、事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词的主旨。 3.抓尾句,揣摩诗歌感情 要读懂诗歌,除了把握关键字词,吃透景、事、情间的关系,还要多留心抒情、议论的语句,尤其是诗歌的结尾。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因此,读诗歌时从尾句入手,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4-,四、研题目 做诗歌鉴赏题的时候还要细研题目。以选择题为例,首先要审清题干问的是“正确”还是“错误”的选项,然后对选项从整体到细节,仔细研读,并注意以下问题: 语言理解不当;形象概括不准;技巧确认不对;效果分析牵强;情感态度强加。

9、解题策略如下:,-15-,例题(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17-,【思考角度

10、】 第一步 1.从诗歌的标题看,这首诗是诗人为“醉”中所写的草书而作的“跋”,是补充交代创作的缘由、目的之类的文字。 2.陆游作此诗时52岁,在成都范成大幕府。诗人精通书法,尤其擅长草书。诗人由醉中作草书,联想到用兵,宛如临阵杀敌,蓄势、疾书、书成的整个过程,其踌躇满志的神情,分明表现了其报国杀敌的壮志和高昂的爱国热情。,-18-,3.抓关键字:诗歌的题目中有“醉”字,诗中两处有“酒”字,再加上“无路空峥嵘”五字,可知诗人借“酒”浇“报国无门”之愁。 抓情、景、事:诗中写诗人胸藏五兵,却“无路空峥嵘”,只好以酒为旗,以笔刀为槊,在纸上一番“从天而降”“烛光相射”“驰骋纵横”后,才感觉到痛快。

11、抓尾联:诗歌的尾联,写诗人在纸上一番“草书”之后,重新把酒临视,顿感有“温酒斩华雄”的痛快,似乎看到了大宋的疆域不再有烽火狼烟。这恰恰反衬了诗人的痛苦。,-19-,第二步,-20-,【答案整合】 D,考法一,-21-,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或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或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就是形象。因此,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要注意三个考查角

12、度: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考法一,-22-,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鉴赏人物形象 题点必备知识 诗歌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情感的文学艺术,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两类:一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二是诗中刻画的除诗人外的其他人物形象。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愁、悯农怜农、热爱山川、怀古伤今等。,考法一,-23-,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备考关键能力

13、1.审题看清设问方式,思考答题角度,考法一,-24-,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2.解题明确答题步骤,找准答题依据 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三个角度,考法一,-25-,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3.建模根据要求表述,规范术语作答 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人物性格特征+身份特征+分析。 概说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这些特征。 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考法一,-26-,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典题满分解构 例1诗人的形象 (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

14、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考法一,-27-,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思考角度】 从背景看:由注释可知,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苏轼时知杭州。兄弟相隔千里。从题目“送子由使契丹”,可知写此诗是为弟弟壮行。 从描写看:“云海相望”,“那因远适更

15、沾巾”。虽天各一方,无法送行,但不会“沾巾”,显得乐观。 从意图看:苏轼是豪放派词人,首联中“那因远适更沾巾”表现了其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答案整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考法一,-28-,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例2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

16、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考法一,-29-,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思考角度】 从背景看: 从描写看:“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爱喝酒,行为潇洒;“愁时引睡”“醒来推户寻诗去”“亭角寻诗满袖风”,情趣高雅,沉迷于诗歌创作。 从意图看:作者写的寻诗之人陈居士,也可以理解为写的是诗人自己。 【答案整合】 行为洒脱。情趣高雅。“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考法一,-30-,考法二,考法三,重难

17、特训,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梅 雨 唐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注梅雨: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楚、越:指江南的永州,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北津:北去回乡的渡口。素衣:本句是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 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考法一,-31-,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参考答案 塑造了一个被贬谪于江南、深夜难眠、满腹忧愁的诗人形象。诗人被贬于永州,内心压抑,字面上说猿啼鸡鸣扰人清梦,实质上是因为自己内

18、心烦忧。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首先要结合诗歌的颔联及注释“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结合颔联中相关的语句进行具体分析。,-32-,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鉴赏景物形象 题点必备知识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群体景物形象。此类试题常常考查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或者对某种意境的描述。因而,对诗中景物形象的赏析,不能只停留在感知景物的形态等外部特征方面,还应揭示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33-,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备考关键能力 1.审题看清设问方式,思考答题角度,-

19、34-,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2.解题明确答题步骤,找准答题依据 赏析景物形象“三法”,-35-,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3.建模根据要求表述,规范术语作答 (1)如果是概括,则抓住主要意象,写清景物特征,再现诗歌展现的画面。可用“诗歌描绘了一幅(特征)的画面”。 (2)如果是分析,则先指出景物或意境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阐释描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 景物(意境)形象常用词语: 活泼、热烈、喧闹、高亢、繁丽、富庶、恬静、幽静、清幽、静谧、明净、宁谧、渺茫、寥落、萧条、冷寂、孤寂、寂寥、辽阔、宏阔、壮丽、高远、深远、雄浑、朦胧、缠绵、幽静、清丽、淳朴、和谐,-36-,考法

20、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典题满分解构 例1概括描述画面 (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37-,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思考角度】 找意象,组画面:“平畴”“远风”平坦开阔的田地上,微风从远处吹来

21、;“良苗”“怀新”长势喜人的禾苗,孕育着勃勃生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答案整合】 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38-,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例2分析意境意象 (2016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

22、,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39-,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思考角度】 找意象,组画面:“回万里”“九龙盘”汉江水势浩渺,一泻万里,支流众多,流域广大 抓特点,联意境:“豁中国”“飞迅湍”气势磅礴,景象阔大 表感情,明作用:开头这样写,下文有“众流安”铺垫,对比反衬 【答案整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40-,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即学即练

2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湖春日 王安国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山献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注争得:怎得。山献崿(yn ):指山峦。 本诗的颔联、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西湖怎样的特点?(6分),-41-,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参考答案 描写寺院香火旺盛,在春烟氤氲中响起茶鼓;楼台于夕阳斜照中矗立,酒旗在风中招展;起伏的山峦被“杂芳”熏染,花香四溢;西湖水面平静,画舫来去划出层层涟漪。诗人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各种角度,动静结合,描绘出西湖一派赏心悦目、春意盎然的旖旎风光。

24、解析 诗歌的颔联、颈联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运用工笔刻画来描写景物。“敲茶鼓”,听觉,写声音。“卓酒旗”,视觉,写形象。“吐杂芳”,嗅觉,写气味。“湿”,触觉,写感受。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敲茶鼓”与“破涟漪”是动,其他为静。回答本题先逐句将画面描绘出来,再概括所体现的西湖特点。,-42-,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鉴赏事物形象 题点必备知识 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和杂诗中的物象,如咏物诗中的松、竹、梅、兰、菊、柳、蝉、山泉、瀑布等。这些形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品格节操和思想感情。,-43-,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备考关键能力 1.审题看清设问方式,思考

25、答题角度,-44-,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2.解题明确答题步骤,找准答题依据 鉴赏事物形象三注意,-45-,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3.建模根据要求表述,规范术语作答 第一步,总结概括诗歌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的特点。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其内在神韵。 第三步,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诗中所寄托的情感、理想。(第二、三步经常合在一起来组织答案) 采用“事物特点+人物品格”的作答模式表述。,-46-,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典题满分解构 例题赏析事物形象 (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后面的

26、问题。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47-,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思考角度】 抓住事物特点:有“幽色”,有“妙香”。 挖掘事物内涵:虽生长在“半山碧”,但不随流俗,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少香气,羡慕陶潜,崇尚高洁品行。 联系作者分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 【答案整合】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

27、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48-,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清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注自幼博学多才的龚自珍,嘉庆十五年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严酷的现实使敏锐于思考的年轻龚自珍认识到时世与人才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这首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 请评析“孤花”这一艺术形象。(6分),-49-,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参考答案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超然世外、孤

28、高独立、不合时宜者的形象。词人在下阕描写了一朵绚烂、充满生机的“孤花”在满园芜杂中明艳开放的情景,与上阕柳絮的飞舞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直接抒发了“莫怨”无人问津、只因“不合”时宜的孤高情怀,生动地呈现了一个遗世独立的文人形象,对随波逐流者具有警醒意义。 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物象特征、象征意义两个角度来思考。首先把握诗歌描写的“孤花”的特点,然后概括其体现的词人的思想感情。诗歌描写了孤花在芜杂的环境中灿烂开放的状态,其孤高的状态,恰恰象征了词人不随波逐流的个人品格。,-50-,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鉴赏诗歌形象,不要忽视意象 “意”即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意象

29、即融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形象就是由若干意象叠加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所蕴含的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因此,鉴赏诗歌形象,千万不要忽视意象。,-51-,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南 乡 子 秋暮村居 纳兰性德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骑迷。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 注荧荧:灯光闪烁的样子。元吴师道桐庐夜泊:“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

30、”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52-,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53-,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错因分析这个题目,“我的答案”只答出了大致的图景和意境,没有抓住意象做具体、准确的分析,因而失分严重。解答本题,要先抓住主要景物,“寒溪”“空山”“万木”“烟笼”“十里陂”“吠犬”“鸣鸡”“灯火”,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红叶”说明是秋天,描绘出一种静谧、疏朗、空旷的山水田园景色;诗人的情感要通过“满”“空”“迷”等词语体会。 思路规范第一步,抓住景物特点。 第二步,

31、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 第三步,关注作者的情感。,-54-,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和感染力。一首诗里面的词语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和思想感情却非常丰富。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炼字、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重难特训,-55-,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品味“炼字”之妙 题点必备知识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从诸多诗例来看,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使“意

32、”具有感染人的力量。高考炼字类试题主要是考查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和叠词。 1.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是活用动词,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如宋祁的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出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抒发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重难特训,-56-,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2.形容词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中描写茫茫沙漠,用“大”字状其景观;烽火燃起,用“孤”字状其醒目;“长”

33、状其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 3.数量词 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两句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用“千里”写了江南入春之地域的广阔。,重难特训,-57-,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4.叠音词 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中“时时”“恰恰”为叠词。“时时”表明不是偶尔一见,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恰恰”为拟声词,形容娇莺啼鸣的婉转清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 5.拟声词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

34、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呕哑嘲哳难为听。”诗中用了“嘈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哳”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重难特训,-58-,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6.渲染颜色的词 诗中表现颜色的词语可以给人以色彩感和画面感,从而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欣赏时,首先要善于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的色彩词语,体会诗歌流露的感情色彩。如姜虁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作者以昔日十里扬州路上的繁盛与如今的荠麦青青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眼前的荒凉。 7.体现修辞手法的词 含有修辞手法的字词比较容易进入命题人的“法眼”,成为命题对象。如“云

35、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写活了月下之“花”,尽显拟人之妙处。,重难特训,-59-,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备考关键能力 1.审题看清设问方式,思考答题角度,重难特训,-60-,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2.解题明确答题步骤,找准答题依据 炼字“三关注”,重难特训,-61-,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3.建模根据要求表述,规范术语作答 第一步,明观点。你认为哪个字(词)好。(直接鉴赏某字的题目,此步省略) 第二步,释字义。解释该字(词)的准确含义,并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手法。如果该字运用了修辞手法,要指明这种手法并简要分析。 第四步,说作用。点出该字词在表情达意上有什

36、么作用,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重难特训,-62-,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典题满分解构 例1动词 妙用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更加生动。要特别注意多义的动词和活用的动词,这些词,往往一字传神,使一句或全篇光彩顿生。,重难特训,-63-,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早上五盘岭 岑 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

37、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简要分析。(4分),重难特训,-64-,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思考角度】 关注词语含义:两边山崖对峙,像两兽相“斗”;太阳从地面升起,阳光被群山遮挡,山峰却高“攒”入云天,巍然耸立。 关注词语手法:“斗”和“攒”字均采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关注词语作用:“斗”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崖壁耸立对峙的形态;“攒”字刻画了群峰耸立、峰峦叠嶂的特点。 【答案整合】 “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

38、,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重难特训,-65-,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例2形容词 妙用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复杂的感情。鉴赏形容词,要密切关注其修饰的对象和表露的情感。 (2015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劳 停 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所作。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重难特训,-66-,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思考角度】 关注词语含义:“荒

39、”形容“烟”,有野外之意,“瘦”修饰“野”,有贫瘠之意。 关注词语手法:“瘦”字,采用了拟人手法。 关注词语作用:表现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 【答案整合】 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重难特训,-67-,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例3副

40、词 副词是对动词、形容词进行修饰限制的词。妙用副词,可以疏通文气,突出呼应,表现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态度。 (2014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4分),重难特训,-68-,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思考角度】 关注词语含义:“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常”字表频率,“偏”

41、字表情态。 关注词语手法:“偏”字,有拟人的特点,含“故意”之意,似有意为之。 关注词语作用:“常”字,凸显了山的常态;“偏”字化偶然为有意,凸显了诗人的心情。 【答案整合】 “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重难特训,-69-,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赏荷 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注樾:树荫

42、,道旁林荫树。 “胭脂雪瘦熏沉水”一句,王若虚滹南诗话中认为“莲体实肥,不宜言瘦”,并尝试以“腻”替之,你认为合适吗?请根据全词特点分析。(6分),重难特训,-70-,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参考答案 不合适。“瘦”写出了荷花突出于宽大荷叶之上的亭亭之貌,与“胭脂”搭配使用,表现了色彩艳丽的荷花的高洁;如用“腻”字只是表现其颜色的艳丽,与词中“秀、静、远”等描绘的清新雅致的整体风格不协调。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胭脂雪瘦”描写荷花之形、之色,如果改成“腻”字,就体现不出荷的亭亭玉立的气质,与词中“秀、静、远”等描绘的清新、雅致的整体风格不协调。,重难特训,-71-,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

43、,赏析“炼句”之美 题点必备知识 古代诗歌的语句具有表达凝练、内蕴丰富的特点,往往一句诗就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技巧。因而,鉴赏诗歌的语言,常常是赏析诗人炼句之妙。所考语句往往是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和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句子。,重难特训,-72-,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古诗词中常见的句式 1.省略 古诗词中省略主语、宾语、动词、介词、连词等是常见的现象。如:“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其中,“遥招手”的主语“蓬头稚子”就被省略了。 2.对仗 律诗一般由八句组成,其中颔联与颈联一定要对仗。,重难特训,-73-

44、,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3.倒装 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效果,诗句里常有句式倒装的现象:定语与中心词倒置,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水清浅”即“清浅水”,“月黄昏”即“黄昏月”;主语与宾语倒置,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上句即“危石咽泉声”,下句即“青松冷日色”;动词和宾语倒置,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即“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 4.互文 古诗因受字数的限制,或从章节、对仗等方面考虑,常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置。读时必须前后互为补充,或互相拼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主人下马客在船”

45、(白居易琵琶行)、“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都是互文见义。,重难特训,-74-,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5.列锦 限于篇幅的制约,诗人要想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往往将几个相互关联的名词罗列起来,构成意象的组合与叠加,营造特定的情景和境界,让读者去感知画面间的流动和联系,从而使读者把握作者所描绘的复杂事物和抒发的复杂感情。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柳永望海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重难特训,-75-,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诗歌中句子的位置及作用 1.首句 或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的

46、描写;或渲染某种气氛,为诗歌奠定某种基调;或首句设问,引出后面的内容。 2.中间句 或承前面什么内容,引出后面什么内容;或借景抒情,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3.尾句 或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或卒章显志,表现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或以景衬情,用某种景衬托某种情。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重难特训,-76-,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备考关键能力 1.审题看清设问方式,思考答题角度,重难特训,-77-,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2.解题明确答题步骤,找准答题依据 炼句“五角度”,重难特训,-78-,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3.建模根据要求表述,规范术语作答 第一步,结合全诗,理解诗句含意,描述诗

47、句的具体内容。 第二步,指明诗句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上的特点,尤其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 第三步,根据诗句在全诗中所处的位置,分析诗句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第四步,点出诗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重难特训,-79-,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典题满分解构 例1主旨句 (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重难特训,-80-,考法一,考法二,考

48、法三,【思考角度】 含意角度: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 技巧角度:这两句是虚写。是诗人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位置角度:这是诗歌的尾联,具有总结全诗、升华主旨的作用。诗人认为,严冬过后,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天,柳丝条条,迎风招展。 情感角度:联系诗人现在的不得志,可知诗人不甘于沉沦,相信会有属于自己的春天。全诗带有自励自勉之意。 【答案整合】 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重难特训,-81-,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例

49、2修辞句 (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重难特训,-82-,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思考角度】 从含意角度:诗人用春蚕食叶的声音形容考生书写的声音,显示了考场纪律的良好。 从技巧角度:这句话以声写声,动中见静,把考生写字的声音想象为春蚕食叶的声音,生动、形象、贴切。 从位置角度:这句是诗歌的第四句,具体描写考场作答的情景,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从情感角度:表现了作为主考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