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学习给中国一重工人回信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451331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11月学习给中国一重工人回信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4年11月学习给中国一重工人回信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4年11月学习给中国一重工人回信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4年11月学习给中国一重工人回信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4年11月学习给中国一重工人回信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习给中国一重工人回信心得体会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许多基层干部群众回信、致贺,并作出重要指示。他希望中国一重产业工人,“坚守技能报国初心,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苦练内功、提高本领,继续为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一时期,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弘扬“三个精神”的决定,不仅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也为广大产业工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抓历史机遇,努力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供了精神指引。国之重器,始于匠心,惟匠心以致远。伟大时代需要伟大力量,伟大力量源于伟大精神,伟大精神烛照时代征程。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全面崛起,肇

2、端于手工业实践的工匠活动,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彰显出跨越时空的深厚意蕴,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就是与“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乐章同频共振,就是与“匠心筑梦、技能报国”的时代浪潮同向而行。“匠心”继往开来,新时代酝酿新理念。从鲁班到蔡伦,从司母戊鼎到赵州桥,“器以载道”塑造了传统工匠精神的坐标体系;如今,“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北斗”组网,一件件突破极限的“大国重器”不仅实现了劳动过程中主客体的外在相融和内在统一,更书写着新时代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的奋斗传奇。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起点上,持续深化新时代

3、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砥砺践行工匠精神,背后镌刻的是“以匠心致初心”的报国之志。“匠行”历久弥坚,新时代呼唤新作为。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一批批杰出工匠、技能大师凭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了一张张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大国名片,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崭新篇章。在浙江被赋予“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新定位新使命的当下,高技能人才对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工匠人才的贡献和工匠精神的滋养。“匠才”薪火相传,新时代筑造新舞台。在不久前结束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浙江6名选手获得3金1铜2优胜的好成绩,值得一

4、提的是,“浙”三位登上世界技能之巅的选手都是OO后,充分展现了浙江技能青年的硬核实力与工匠精神。近年来,浙江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大赛、提高人才待遇、拓宽发展通道,为年轻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提供了大力支持,让“匠才”施展才华有“平台”、有“擂台”,更有“舞台”。决定发布的前一天,正好是杭州第六个“工匠日”。作为全国最早设立“工匠日”的城市,杭州以最大诚意给予工匠各种礼遇。决定提出“鼓励和支持地方设立工匠日,开展工匠月活动”,教育、人社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工匠人才培养培育体系”“健全学历和职称技能提升激励机制”“为工匠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培育工匠人才非朝夕之功,但

5、弘扬工匠精神要只争朝夕。让我们每个人都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以匠心筑梦,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基赋能的硬核力量,奋力谱写继往开来的新篇章。学习给中国一重工人回信心得体会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一重的产业工人代表回信并给予亲切勉励,鼓励他们继续为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力量。国之富强,始于劳动。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践悟“回信勉励”,从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中汲取“殷殷报国力”,用好勉励之“犁”,深耕”走前列立潮头”的劳模精神、“千万锤成一器”的劳动精神、“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践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情怀,以“初心如磐,履

6、践致远”为犁,深耕”走前列,立潮头”的劳模精神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的殷玉珍劳模精神代代相传,一代代劳动模范在生产一线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奇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劳动模范为榜样,发扬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精神,主动向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报道,勇于创新、不鹫虚声,矢志不渝走在发展前列。党员干部要在岗爱岗、敬业尽责,以劳模精神练就“钢铁肩膀”,一肩挑起如山的责任,一肩挑起人民的幸福,在伟大事业中争创一流,砥砺前行实现伟大梦想,接续奋斗勇立时代潮头。践悟“

7、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本色,以“专心致志、笃行不怠”为犁,深耕“千万锤,成一器”的劳动精神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两弹元勋”邓稼先、“新时期铁人”王启明、“渤海粮仓”李振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背后是传承不变的“劳动精神”,他们在劳动中创造幸福、收获幸福。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信念,深刻领悟劳动精神的核心要义,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吹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动号子,以实际行动担当作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行动自觉,以“实”字当头、“干”字为先,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一以贯

8、之、久久为功,搀起袖子加油干,将朝乾夕惕的躬耕之姿定格在劳动篇章。践悟“千锤百炼始成钢”的求精要义,以“苦心孤诣,深入钻研”为犁,深耕“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神舟”问天、“嫦娥”登月、“祝融”巡火、“北斗”组网、“奋斗者”探潜诸多辉煌成就凝结了无数“大国工匠”的心血。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在“千锤百炼”中追求卓越,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稳得住心神,将工匠精神融入履职尽责,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就。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

9、职必举。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作为,下足“绣花”功夫,以“匠魂”穿“针”、以“匠心”引“线”,一针一线“绣”好宏伟蓝图。学习给中国一重工人回信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新时代新征程,要坚守技能报国初心,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苦练内功、提高本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广大基层干部应读懂“回信勉励”,对照劳模形象,学习劳模精神,循着劳模足迹,响应劳模号召,从中汲取前行的精神伟力,坚

10、持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担重任、勇拼搏、肯奉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书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临摹劳模“信念坚定、政治坚定”的形象,绘出对党拥护、铁心跟党走到底的“忠诚画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先进劳模的共同特点,就是始终把准政治方向,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为党做事、服务群众当作崇高价值和毕生追求,始终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践行者。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劳模为榜样,以高度

11、的政治自觉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把对党和人民最深沉的爱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要自觉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修养、加强政治历练,把“小我”融入“大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临摹劳模“勤学苦练、艰苦奋斗”的形象,绘出爱岗敬业、坚持不懈干到底的“担当画像”。“历经艰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劳模是辛勤耕耘事业、勇立潮头拼搏的劳动者代表。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人民教师;从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到早出晚归的环卫工人;从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戍边战士,到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机关干部他们身上无一不体现着“爱岗敬

12、业、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劳模“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在岗知责、为岗担责、谋岗尽责,在艰难困苦中攻坚克难,在凝心聚力中协作共进,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梦前行。要“干一行,爱一行”,多经受“风吹浪打”,多接接“烫手山芋”,善于做“热锅蚂蚁”,努力练就过硬本领、成为行家里手,争取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临摹劳模”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形象,绘出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拼到底的“拼搏画像”。劳动创造历史,是推动人类社

13、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正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从坚持“奋斗不息、创新不止”,始终坚持带领团队在生产一线攻坚克难,先后完成200多项技术革新,解决340多个技术难题的洪家光,到坚持“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靠着对岗位的热爱,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创造了享誉全球的“振超效率”的许振超在他们的奋斗中所诠释的“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追赶超越”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既要有大胆创新的勇敢之心,又要有创造辉煌的进取之意,更要有取得成功的不懈奋斗。因此要像劳模一样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砥砺前行,要以锐意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投身基层一线,自觉“橹起袖子加油干”,在面对新时代新挑战之时,唱响驰而不息、勇闯难关的“奋进曲”,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践行使命、履行责任,以“铁杵磨成针”的精细功夫创造更多的事业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两性情感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