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口通道部署自助闸机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5243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入口通道部署自助闸机技术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出入口通道部署自助闸机技术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出入口通道部署自助闸机技术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出入口通道部署自助闸机技术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出入口通道部署自助闸机技术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出入口通道部署自助闸机技术方案第一章 项目背景介绍白云机场股份公司已经在主要的办公区域出入口部署了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闸机设施,此项建设不仅加强了工作环境安全,也为员工进出管理、考勤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白云机场T2航站楼的启用,白云信息科技公司员工不断增加,业务也不断发展,外部业务洽谈繁多,导致办公区域人员流动混乱,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为了降低对人员进出管理的人力资源成本,加强人员进出和考勤管理的效率,提升企业智能化品牌形象,拟在主要办公场所加装具备人脸识别门禁功能的自助通道。具体的项目部署范围如下:部署8套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自助闸机设施、1套全高圆形互锁门、4套人脸识别考勤设备、3套访客

2、身份验证一体机(一套备用)。其中A4综合楼出入口部署4套自助闸机(包含人脸识别及读卡器门禁控制按四进四出设置);运行控制中心大楼出入口部署4套自助闸机(包含人脸识别及读卡器门禁控制按三进三出设置);运行控制中心大楼一层后门部署1套全高圆形互锁门(包含人脸识别及读卡器门禁控制按1进1出设置);安装人脸识别考勤设备4套,其中A4综合楼负一层设置2套,T1航站楼和T2航站楼值班区域各设置1套;A4综合楼、运行控制中心各设置一套访客身份验证一体机。增加配套服务器及配套系统软件、应用软件,项目含设备及线缆的施工安装并需对接使用公司自行开发的考勤系统。第二章 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要求2.1. 设备特点概述人行

3、速通门具备以下特点: 通行效率高 通行舒适度高 门翼可选多种颜色 支持人脸识别 连续信号记忆功能 低功耗,节能环保 门翼精准定位 由基本单元和扩展单元组成的模块化系统 通行逻辑控制系统,能够检测到各种不同的通行行为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安全区域。第三章 设备结构要求3.1.1. 设备结构运行控制中心大楼图示 设备结构示意图3.1.1.1. 重要部件及功能 扶手:引导通行方向自动门翼:通行释放与阻挡内置读卡器(推荐):通行释放直流伺服低动能驱动装置:驱动门翼开关通道状态指示(红色/绿色):指示通道是否可用通行结果指示(红色/绿色):刷卡后是否允许通行3.1.1.2. 安全部件及功能红外传感器(

4、高位,S1):实时监测进方向尾随或对向反闯红外传感器(高位,S2):实时监测门翼摆动区域红外传感器(高位,S3):实时监测门翼摆动区域红外传感器(高位,S4):实时监测出方向尾随或对向反闯红外传感器(低位):实时监测儿童、手推车或行李箱及钻爬3.1.2. 设备组成a) 材质:机身全部为AISI 304不锈钢。门翼为10mm透明PMMA材料。b) 安全保护功能:通行状态提示;断电时门翼处于自由状态;速通门可与火灾报警联动,当接收到火警信号时,门翼处于开启状态;紧急情况发生时可利用控制面板将所有门翼打开,形成紧急疏散通道;设备具有多点感测装置可以防止在任何情况下门翼对人员的夹伤。c) 高强度、自支

5、撑的机架:集成了机电驱动装置,行人检测装置,行人安全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d) 易于管理和维护:不锈钢面板,便于对速通门机电驱动装置和电子控制单元进行检修。e) 电子控制双方向通行,可以单双向控制人员出入。通行速度每分钟20-30人,在常开状态下,可达到50-60人/分钟。f) 开/关门速度:0.3到1秒之间,程序可调。g) 通道支持“常开”/“常闭”模式;常开模式下,在接受到非授权卡情况下关闭通道;常闭模式下,只有在收到允许通过指示(正常授权卡或者开门控制指示)后才打开。h) 可摆动的门翼:10mm厚度的透明安全门扇在开门时会向行人通行方向打开。i) 安全传感器:确保行人在通过门翼时的安全。

6、j) 直流电机控制: 24V直流电源 参数可编程电机控制板 减速器 旋转编码器 电机运转是通过伺服闭环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可通过参数设置调节门翼的活动角度、速度及拍打力度。系统还可以保证在紧急情况发生时门翼可以实现分步制动,预防人员跌倒,形成踩踏事故。l 技术特性1) 电源:AC100230V;50/60HZ2) 扭矩限制器:电子型3) 功耗:150W,静态功率17W4) 工作温度:0到+505) 开/关门速度:0.3到1秒之间,程序可调,6) 通行速度:20-30人/分钟,常开状态下可达到50-60人/分钟7) 无故障运行:500万次8) 通行宽度:650mm(标准)l 技术参数1) 马达类型

7、M05低能耗驱动器2) 最大动能:1.6J3) 最大力:67N(门翼最外侧边缘)4) 驱动力矩:5Nm5) 锁止机构:RA12齿式离合器6) 锁止力矩:120Nm7) 门翼开合角度:90-908) 控制单元:ETS21/ETS229) 控制软件:FCC/PAVIS10) 控制单元电源:24V DC3.1.3. 门体尺寸l 箱体宽度:200mml 通道净宽:650mm(标准)900mm(加宽)l 通道长度:1900mml 箱体高度:1010mml 门翼高度:900mm3.2. 设备技术要求 3.2.1. 整体外观设计l 自助设备整体采用流线型设计,设备简洁明快,造型美观大方, l 人脸识别显示

8、屏采用一体机。 设计上采用仰角并向内侧倾斜便于向乘客显示相关信息,符合人体工程学。l 设备总体采用防水、防尘设计,闸机表面没有螺丝等紧固件和凸出的结构件。图例:人脸识别闸机单通道布局效果图3.2.2. 驱动系统l 低扭矩驱动控制系统采用24V DC低扭矩驱动电机,不大于5Nm,最大限度地保障通行人员的安全(一根手指的力量就可以停止运动中的门翼)。l 刹车编码系统采用与驱动电机同轴安装的电磁齿式刹车系统,具备高达512点刹车系统(齿轮转轴根据系统控制刹车制动)。依靠自带的增量式编码器实时监测门翼摆动位置,当需要门翼急刹时刹车系统可瞬间停止门翼运动 。l 防失速设计在紧急情况下,人流发生拥堵时,在

9、人群的持续的强力冲击下,门翼可向前方以每次5角打开,安全疏散人流,不会导致意外伤亡事故发生 。l 可靠性高、故障率低通过电机的转动直接带动门翼旋转,有着极高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平均电机使用寿命超过1800万。部件磨耗率低,使用寿命可长达10年以上。3.2.3. 完备的传感器检测系统全面覆盖通道内部的光栅传感器,全方位无死角。光栅区域的监测数据做为通行逻辑支持,保证单证单人的通行逻辑正确性;准确感知乘客的位置,保证乘客及随身物品安全;同时监测乘客行为,有效防止尾随及异常闯入。通行逻辑控制系统能够检测到各种不同的通行行为模式(最高56种),最大程度的保护通行者安全。 设备通过传感器的检测,能够有效的

10、鉴别通道内的各种状况,避免产生误报警。另具备的防夹功能,可以避免夹伤人或物的情况发生。3.2.4. 完备的安全特性机械结构安全特性:l 门翼双向90度摆动,运动范围在乘客视线范围内;l 倒角结构设计,整机无锐角;l 多处圆柱部件结构;l 门翼安全距离设置。电气安全特性:l 以准确的传感系统为基础;l 以精确的驱动、控制系统为手段;l 根据乘客行为模式自动调整门翼闭合速度;l 低驱动力矩,聚碳酸酯门翼,确保任何情况下不对乘客造成人身伤害;l 多参数可配置,提供定制方案。3.2.5. 实用性及稳定性l 设备开关门速度在0.3-1秒之间,速度可设置。l 正常通行速度20-30人/分钟,常开状态时可达

11、到50-60人/分钟。l MCBF(无故障使用频率)数值可达到500万次;l 使用寿命:平均电机使用寿命超过1800万。摆动式机芯构造简单,故障率极低,高频率使用条件下可达10年以上;l 设备使用频率;100%全天候24小时连续工作,不会因为连续运行出现任何过热或故障,在旅客高峰期可保持稳定持续的工作状态。3.2.6. 访客注册机要求l 功能:提取并验证身份证信息真伪,将持证人的真实身份和身份证照片进行现场比对,有效防止人证不一致,盗用他人身份的情况。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将摄像头抓拍的现场人脸图像和读取到的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l 人脸图像抓取:现场抓取人脸图像,检测、提取人脸生物特

12、征l 活体检测:用户站在摄像头前无需刻意配合,设备即可分辨为真人操作,或者高清图片、人脸录像、PS、三维模型、换脸等仿冒欺诈手段l 识别速度极快,准确率高,1 秒内核验人证一致3.2.7. 2.3.7 闸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功能l 员工高效刷脸出入采取人脸识别门禁认证,取代传统的刷卡门禁,提高便捷性和通行效率,同时加强对进出信息的记录,提高安全性。l 人员管理通过后台系统统一管理内部员工、访客人员以及组群,有效控制权限,记录出入行为,提高管理效率。l 设备管理通过数据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各前端门禁设备,监控运营状态。3.3. 总体设计方案 3.3.1. 整体方案硬件架构图3.3.2. 整体布局设计2

13、4.2.1运行控制中心大楼办公区域整体布局设计1个宽通道宽度900mm加 3个标准宽度650mm的通道,并排摆放。宽通道位于进方向最左侧。双向集成人脸识别装置。摆放方案如下:效果图如下:2.4.2.2 A4综合楼办公大楼2.4.2.2.1布局一个超宽通道900mm加 4个标准宽度650mm的通道,并排摆放。超宽宽通道位于进方向最左侧。摆放方案如下:效果图如下:2.4.2.3 运行控制中心大楼一层无人值守区2.4.2.3.1布局采用双通道无人值守康保全高圆形互锁门,两侧采用加高隔断隔离。康保全高圆形互锁门可满足最高安全级别的需求。出入口不但可由读卡器控制,而且还可由生物识别装置控制。互锁门内带

14、单区接触垫系统,可实现最佳单人通行效果。2.4.2.3.2产品大样图2.4.2.3.3产品效果图3.3.3. 管线预留及速通门提供的接口每个闸机通道所需预埋线缆包括(具体请参照管线预埋图纸):1) AC220V电源线*1,RVV 3*2.52) 读卡器通讯线*2, RVVP 6*0.75(或由门禁系统指定,卡回收处单独一根读卡器线)3) 开门信号线*1, RVVP 4*1.04) 人脸识别通讯线*2, 五类网线(或由人脸识别系统指定)5) 设备互联管*2 JDG25管线要求如下:1)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进行预埋管线施工作业,预埋出线位置误差小于3mm.2) 线缆预留出地面2m,以便现场接线使用;

15、3) 设备安装区域内要求无地暖管或其它系统管路。4) 设备固定地面为最终完成地面,地面水平度为2mm。完成地面如果为大理石或地砖材质,要求砂浆找平层厚度小于50mm,基础地面混凝土结构要求为C30标准,混凝土深度大于350mm。5) 所有预埋线缆预留长度按设计要求预留,做线号标示。6) 消防功能设计: 消防信号由消防系统提供,闸机切断电源后门翼处于自由放行状态。7) 单个速通门功率为200W。3.3.4. 现场闸机安装方式 采用直接地面安装的方式,因此在闸机安装之前需要进行地面管线铺设工作。1、 地面管线铺设 :首先进行地面切割,需切割宽60mm*深40mm的槽,预埋50mm*30mm的线槽,

16、用来做设备供电、门禁系统连接以及设备之间的互连线。(见管线图)线预埋好后进行石材修复,确保人行通道结实。 施工配合 土建施工单位进行地面、玻璃隔断拆除。在地面开槽预埋50*30mm深线槽,预留指定出线口。之后进行石材修复。便于后期设备厂家走线。地面开槽示意图:安装闸机需要的地面结构设备着力面地面灰泥水泥地面结构决定连接物用膨胀螺栓连接。膨胀螺栓M10*100mm 默认提供,需要固定在水泥地面至少46mm。3.3.5. 紧急情况下通道安全保障机制3.3.5.1紧急情况下闸机通道反应机制通道闸机突发断电应急机制:通道闸机使用机房UPS供电,非极端情况可保障持续供电;突发情况断电后门翼会自动打开,双

17、向自由,同时可开启侧边物流门,共同形成应急疏散通道。通道闸机消防应对机制:闸机可与消防系统实现联动,发生火灾时闸机接到消防信号,通道门翼会自动打开,双向自由,同时可开启侧边物流门,共同形成消防疏散通道。3.3.5.2紧急情况下全高圆形互锁门通道反应机制全高圆形互锁门突发断电应急机制:全高圆形互锁门使用机房UPS供电,非极端情况可保障持续供电;突发情况断电后圆形互锁门门锁自动开启,可手工推开旋转门,同时可开启侧边安全门,共同形成应急疏散通道;全高圆形互锁门消防应对机制:闸机可与消防系统实现联动,发生火灾时圆形互锁门收到消防系统联动信号后门锁开启,旋转门自动打开,同时可人工开启侧边安全门,共同形成消防疏散通道。第四章 资源利用分析本项目在现在的人行速通门的基础上,新添闸机、人脸识别等设备,系统需对接现有的速通门管理系统。第五章 环境影响分析由于施工会产生噪音及灰尘,并且部分设备实施可能分批轮换暂停使用,所以施工期间需要调配工位及现场围闭把影响降到最低。第六章 访客访问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