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 .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25716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 .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恶乎往而不可释文题庄子大宗师中“宗”指敬仰、尊崇,“大宗师”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师。谁够称得上做这样的老师呢?那就是“道”。庄子认为自然和人是浑然一体的,人们生死变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而他主张清心寂神、离形去智、忘却生死、顺应自然。这就叫做“道”。“恶乎往而不可”语出庄子大宗师,意思是“到哪里去不可以呢”。原文为:“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可他却“成然寐,蘧然觉”,一片安宁。究其原因,子来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意思是“现在完全把天地看成大炉子,把造物者看成造诣极高的铁匠,那到哪里去、变成什么不可以呢!”原来子来将自己的大病将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庄

2、子借子来之口,形象阐释了自己“安时处顺”的思想,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困境乃至绝境。所选部分还是寓言故事,让人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体悟深刻的思想。明主旨本课所录两则选文,就是想通过寓言故事,借助奇特的想象,来告诉人们如何面对自己无可奈何的困境,包括病痛、死亡、长相丑陋庄子试图使人在陷于绝境时,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养,自解倒悬之苦,突出重围,而不是被困境压垮。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思想,纵然折射着灵魂的随遇而安,在现实压迫下的无奈,却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超越。在危难丛集的人世间,庄子的目的就是要启示人们从精神方面着手,来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它蕴含着对社会、对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1词语理解(

3、1)通假字颐隐于齐通“_”,_ 女恶之乎 通“_”,_ 亡,予何恶 通“_”,_ 予因以求时夜 通“_”,_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同“_”,_ 不翅于父母 通“_”,_ 佚我以老 通“_”,_ 取妻者止于外 通“_”,_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通“_”,_ 故不足以滑和 通“_”,_ 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通“_”,_ 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 通“_”,_ 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 通“_”,_ 答案脐肚脐汝你无不司“时夜”即“司夜”悬倒悬啻只,仅仅逸安逸,这里为使动用法娶婚娶窥窥察汩乱悦愉悦隙空闲的时间或地方是善、美 (2)一词多义更罪善济意信本爱君恶答案更换/再/经过,经历罪过/惩处,处罚善待/与友

4、好拯救、挽救/成就感觉到/意图/意料、预料信任/诚实/确实是正确的/讲信用根本/本业,古代指农业爱惜/加惠于人/喜爱主宰、统治/君主厌恶/哪里(3)古今异义其妻子环而泣之古义:_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今一犯人之形而曰古义:_今义:触犯刑律而被法院依法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人。丈夫与之处者古义:_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且而雌雄合乎前古义:_今义:a.雌性和雄性。b.借指胜负、高下。无几何也古义:_今义:几何学。吾以南面而君天下古义:_今义:方位词,南边。恐吾无其实古义:_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古义:_今

5、义:a.连词,表示因果关系。b.名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答案妻子和儿女。犯,承受;“人”不与“犯”连读,译为“人之形”。成年男子。女人和男人。多少时间。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天子或诸侯见群臣皆面向南而坐,故用南面代称君主之位。实在的政绩。的原因。 (4)虚词归纳因以答案连词,因此/介词,依靠、凭借连词,来/连词,因为/介词,用2词类活用(1)吾与之友矣:_(2)劳我以生:_(3)佚我以老:_(4)其妻子环而泣之:_(5)东西南北,唯命之从:_(6)息我以死:_(7)轻用吾身而亡其国:_(8)吾以南面而君天下:_(9)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_(10)

6、果以恶骇天下:_答案(1)名词作动词,交朋友(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辛劳(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逸(4)为动用法,为而哭泣(5)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向南,向北(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休息(7)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陷于危亡(8)名词作动词,主宰、统治(9)名词作动词,成了人(1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惊骇3特殊句式(1)失者,顺也。(2)此古之所谓县解也。(3)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4)是事之变、命之行也。(5)平者,水停之盛也。(6)不得复使。(7)内保之而外不荡也。(8)莫逆于心。(9)肩高于顶。(10)是必有异乎人者也。(11)丘也尝游于楚矣。(12)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1

7、3)日夜相代乎前。(14)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15)予何恶!(16)吾又何恶焉!(17)恶乎往而不可哉!(18)不爪剪。答:_答案(1)(5)判断句,(6)(7)被动句,(8)(14)介宾短语后置句,(15)(18)宾语前置句。4语句翻译(1)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译文:_(2)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译文:_(3)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译文:_(4)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译文:_答案(1)合乎时(而得)、顺乎理(而失),均安然处之,哀乐就不会进入内心了。(2)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除倒悬之苦。然而那些不能解脱的人,是有些外物捆绑着他。(3)死生存亡等白天黑夜

8、不停地在眼前互相替换,而人的智慧却不能在变化开始时预测。(4)这就是那种跟他接触就会在心中产生和美感觉的人啊。文本名句1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2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3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4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文外名句1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2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1.(庄子大宗师)2.(庄子德充符)1庄子在这两则故事中为什么将子舆生病后及哀骀它的外貌描写得极为古怪丑陋?答:_答案庄子常常能从人生的绝境中发掘出光明的前景,指出一条突围的路径。卫国的哀骀它丑得使天下人惊骇。照常人看来,这是人生的一种绝境,然而在庄子笔

9、下,哀骀它极大地发掘了自己的内在潜能,使精神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面对世人认为无可奈何的死与生、亡与存、困厄与通达、贫穷与富有、无才德与有才德、毁谤与赞誉、饥与渴、寒与暑等一切变化,他的内心不为所动,平和、快乐、畅达而不失愉悦,充满盎然的生机。他高超的德行就在于养成了这种外在事物无法摇荡的内心的纯和。而正是由于他大大超越了常人的德行,使人们都忘记了他形体的残缺和丑陋,感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巨大魅力。跟哀骀它相似,子舆、子来都面临着某种困境。子舆大病一场,变得腰弯背弓,五脏比头都高,下巴藏到肚脐上,肩膀高过了头顶,弯曲的颈椎骨指向了天空。然而他安然处之,世俗的哀乐不能惊扰他内心的平静。子来有了病,气喘

10、吁吁地将要死亡。可是他以天地为炉,以造化为大冶,变成鼠肝也好,变成虫臂也罢,无往而不可。这种奇特的思想,显示了庄子对社会、对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他试图使世人在陷于绝境的时候,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育自解倒悬之苦,实现人生的突围,而不是被困境压垮。2本文人物刻画生动形象,试举例说明。答:_答案庄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描写鲜明独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写生病后的子舆,“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这些近乎夸张的描写写出了子舆严重的病态,为写他的奇特思想做了铺垫,他试图使世人在陷于绝境的时候,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育自解倒悬之苦,实现人生的突围。再如写哀骀它丑得使天下

11、人惊骇,但他的内心不为所动,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巨大魅力。这种肖像与内心的反差正是庄子思想的直接流露,这些人物不禁使我们想起佛教艺术中的达摩,他们都是极生动、极有个性的人物,代表中国艺术中极高深、极纯粹的境界。3请分析选文在写作上的特点。答:_答案将哲学思想蕴含在寓言故事之中,耐人寻味。本课所录选文依然是采用寓言说理。从子舆、子来、哀骀它的身上,我们可以领悟到他们的人生态度及精神追求,从而能从容面对人生的困境。夸张、对比手法的运用,更加突显所言主旨,极具震撼力。不论是写子舆的怪状,还是写哀骀它的丑相,作者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并且还将子舆的怪状与他的态度、哀骀它的奇丑与别人对他的尊敬作对比,在大胆

12、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中突现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的巨大力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对话描写生动有趣。选文采用问答式,将人物的思想状态显现出来,避免了直白的解说,既有生动性、趣味性,也有助于提示中心思想。在人物的言谈中,其个性、观点、神态都能很形象地表现出来,成为庄子寓言的又一特色。在选文中,不管是子祀与子舆,还是子犁与子来,他们的对话有声有色、有理有据,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哀骀它相貌丑陋惊骇天下,为什么那么多女子想嫁给他? 答:_答案面对世人认为无可奈何的死与生、贫穷与富有、毁谤与赞誉、饥与渴、寒与暑等一切变化,他的内心不为所动,平和、快乐、畅达而不失愉悦,充满盎然的生机。他高超的德行就在于

13、养成了这种外在事物无法摇荡的内心的纯和。而正是由于他的德行大大超越了常人,人们都忘记了他形体的残缺和丑陋,感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巨大魅力。庄子的聪明推开庄子的门,他不在。(1)本想与他交谈,可惜,他不在。我漫步于草庐旁,地上的落叶已积了八层。他真的在这里住过吗?还是让他的聪明跟着自己的身影飘走了?(2)“不,我可以证明他在这儿住过。”循声望去,原来是池中探出头的鱼。“我是他笔下快乐的鱼,他从未想过自己是怎么知道惠施是快乐的,但他却知道我是快乐的。他此刻的确不在这儿,但是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他。他可能在清风中与你交谈;也可能在这碧波里映出你的真实和你的心灵;他多半融入了你的心中。”鱼摇动着尾巴,游

14、远了。我站起身来,这可以照透人之心灵的碧波,不就是庄子的聪明吗?不知何时,肩上停了一只蝴蝶。“他带走的是我,留下的却是他。我们在梦中飞翔,在花间大笑,我们让后人疑惑已久,可我们却感知着对方。他对这俗世累了、倦了,所以他为他妻子的解脱而开心。他无时无刻不在微笑,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让生命的每一刻都如我翅膀上的斑纹一样美艳。他选择了我,让自身也升华得如此瑰丽。”蝴蝶扑闪着翅膀,飞入花间。我闭上眼,这直透心房的花香不也是庄子的聪明吗?“你是仕宦?”脚边爬来了一只老龟。“不,不是,和你一样不是。”我俯下身子。“好得很,清爽得很,庄子曾以我为喻,拒绝相位。其实,这泥土并不脏,曳尾于其中真的是世间最快活

15、的事儿。有人曾问我带着这么重的壳行走累吗?殊不知,我早就把壳视为本身的血与肉,又怎么会觉得累呢?就像有人问庄子读那么多书累吗?在自然中行走累吗?书与自然早已是他的血与骨,何谈受累呢?”龟转过身,爬向淤泥深处。我直起腰来,本来这淤泥中也蕴藏着庄子的聪明呢(3)庄子生于乱世,在世间唱着属于他自己的狂想曲。他赞叹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并不是我们离庄子的聪明太远,而是尘寰的尘土遮住了我们的心扉,困住了我们的脚步。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渺小的,但当二者合为一体时,人的渺小也就不见了。这才是庄子聪明的根本吗? (4)我不禁讥笑自己的浅陋,竟在这里等庄子回来。我应当去大自然,应当去世界上的每一角,去寻找,去拾

16、起他遗留的聪明。(5)思悟亮点(1)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切入角度独特,言简意赅,造成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第段交代了什么?两个问句有何作用?提示交代了来见庄子的原因,解开了读者心中的疑团。两个问句引人思考,将思路自然引入下文。(3)第段共化用了几个典故?有何特点?提示化用了“与惠施论鱼”“庄周梦蝶”“濮水之钓”的典故。化用自然,借题发挥,紧扣中心。(4)联系全文,结合第段,你认为“庄子的聪明”指的是什么?提示庄子的聪明在于境界。在这一境界中他可以直接领会万物、与天地精神往来;能冲破存亡、物我的边界而很快乐;能独守精神的月亮,具有高洁的精神而不觉孤单;能走向“道”,与自然相融,与

17、万物合一。(5)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提示照应首段,结构圆合。后一句重申文章的主题,照应题目。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颐隐于齐B不翅于父母C果以恶骇天下D此古之所谓县解也答案C解析A项“齐”通“脐”,肚脐。B项“翅”通“啻”,只、仅仅。D项“县”通“悬”,倒悬。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C项都译为“厌恶”。A项主宰、统治/君主。B项来/因为。D项爱惜/喜爱。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子环而泣之B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C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D恐吾无其实答案B解析B项古

18、今义均为“认为”。A项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C项古义:跳跃。今义: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D项古义:实在的政绩。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内保之而外不荡也(代水)B子祀曰:“女恶之乎?”(代你,即子舆)C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代灵府,即心)D寡人丑乎,卒授之国(代这,即国家)答案C解析A项应代“像水一样平静”。B项应代“得病后丑陋的模样”。D项应代“他”,即哀骀它。5对下列句子句式特点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唯命之从是必有异乎人者也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不爪剪恶乎往而不可

19、哉不得复使A/B/C/D/答案B解析为被动句,为宾语前置句,为判断句。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咸有声。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肃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

20、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遭母忧,亦如之。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甘淡泊,炼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加意谘访。曰:“苟当其任,皆吾事也。”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洪先精心体察,弊顿除。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流寇入吉安,主

21、者失措。为画策战守,寇引去。素与顺之友善。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注起用,皆力辞。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谥文庄。(节选自明史罗洪先传)注边才:治理边疆的才能。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B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C洪先幼慕罗伦为人

22、/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D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答案C解析“洪先幼慕罗伦为人”显然不能断开,故排除A、D两项。“好之欲往受业”中“好之”是“喜欢它”的意思,“欲往受业”是其做法,故排除B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B“修撰”为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时,翰林院始设修撰,明清因袭之,

23、一般于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C“母忧”指母亲的丧事。为父母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D“谥”为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去世后,根据他们的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蕴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答案D解析“给予一个蕴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错,应该是“蕴含善恶评价”。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罗洪先志向远大。他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他认为考中进士并不值得炫耀,认为儒学之士的事业应

24、该更大。B罗洪先范言敢谏。皇帝常常称病不上朝,罗洪先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在皇帝非常忌讳太子临朝时,依然敢于上疏,请求皇帝让位,让太子接受群臣朝贺。C罗洪先心忧国民。他留心察访人才、吏事、国计、民情,发现田赋弊端,请求均衡处理并使积弊消除;流寇侵入吉安,他献策战守并使盗贼退兵离去。D罗洪先正直淡泊。他拒不同意犯罪富人拿钱请求免死的行为;因江水上涨,屋子被毁,他坚决推辞巡抚马森为其营造房屋的好意。答案B解析文中说“来岁朝正后”,是建议太子来年临朝。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译文:_(2)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

25、用,皆力辞。译文:_答案 (1)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数天后刘瑾倒台,王敞于是向罗循道歉。(2)唐顺之应召入朝,想引他出山,严嵩因是同乡缘故,打算假托以有治理边疆的才能为由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参考译文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亲罗循,是进士。历任兵部武选郎中。恰逢考核选拔武官,有二十多个指挥旧时出自刘瑾门下,罗循罢除其管事。刘瑾愤怒地骂尚书王敞,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数天后刘瑾倒台,王敞于是向罗循道歉。罗循历任镇江、淮安两府的知府,徐州兵备副使,都有治政的名声。罗洪先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十五岁时,读王守仁的传习录,喜欢它,想前往拜师求学,因罗循

26、没有同意而罢休。于是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嘉靖八年,(罗洪先)考中进士第一名,授官修撰,马上请求辞官回家。岳父太仆卿曾直高兴地说:“有幸我的女婿成就了大名声。”罗洪先说:“儒学之士的事业有比这更大的。这种人三年就一个,有什么值得高兴的?”罗洪先侍奉双亲,非常孝顺。父亲每次迎接客人,罗洪先都穿上礼服依次给客人斟酒、拂扫坐席、端授茶几,非常恭敬。过了两年,(皇帝)下诏弹劾请假超过期限的官员,他才去任职。不久遭遇父亲的丧事,睡草席枕土块、吃素食,不进厅堂,这样过了三年。接着又遇上母亲的丧事,也是如此守丧。十八年,选拔东宫的官员,(罗洪先)被召任为春坊左赞善。第二年冬天,与司谏唐顺之、校书

27、赵时春上疏请求来年朝贺太子临朝,皇太子出宫驾临文华殿,接受群臣朝贺。当时皇帝多次声称有病不上朝,忌讳臣子说让太子临朝的事,见到罗洪先等人的奏疏,非常愤怒地说:“这是料定朕卧病必定不能好了。”降下亲手写的一百多字的诏令责备他们,于是削除三人的名籍。罗洪先回到家中,更加寻求王守仁的学问。甘于淡泊,锻炼于寒冬酷暑,策马腾跃、拉引强弓,查考地图、翻阅历史,从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打仗的阵法和攻守方式,下至阴阳、算数,无不精心研究。至于人才、吏治之事、国家大计、百姓的情况,都用心咨询访问。说:“如果身在其位,就都是我的事。”县里的田赋有很多积久的弊病,请求有关部门均衡处理,有关部门就交托他

28、来处理。罗洪先细心考察,有弊病就马上除去。收成不好,他转交书信到郡县,得到粮食几十石,率领友人亲自拿来救济。流窜的盗贼进入吉安,主事官惊慌失措。罗洪先为他出谋划策、迎战守卫,盗贼退兵离去。他向来与唐顺之友好。唐顺之应召入朝,想引他出山,严嵩因是同乡缘故,打算假托以有治理边疆的才能为由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当初,(罗洪先)请假回家,经过仪真,同年考中进士现任主事的项乔在盐运司任职。有富人犯了死罪,用一万两银子请求(罗洪先)为自己开脱罪名,罗洪先拒不同意。项乔暗示劝告他,他严厉地说:“您没听说过有志之士不忘记身处沟壑吗?”江水上涨,毁坏了他的屋子,巡抚马森想为他营造,他坚决推辞,没有同意。隆庆初年

29、死去,赠官光禄少卿,谥号文庄。三、语言表达10根据自己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句式,补写下面的句子。文人的情趣和性格似乎与游走在他们笔下的物有了一种微妙的牵系。庄子笔下有蝶,李白笔下有猿,鲁迅笔下有狼,郭沫若笔下有凤,臧克家笔下有马,钱钟书笔下有猫,齐白石笔下有虾,金庸笔下有鹿几千年行走的路上,_,也同时隐没着老虎、狮子般的狂妄和戾气。屈原笔下的香草,刘禹锡笔下的陋室,_,_,_,_,史铁生笔下的地坛,舒婷笔下的橡树几千年寻觅的途中,中国的文人在那些神性的物体上隐忍着自己心酸的诉求和寄望,也同时消磨着铁屋子里的悲愤和怨气。答案(示例)中国的文人在那些灵性的动物上寄予着自我婉约的中庸和超脱(或:中国

30、的文人在那些灵性的动物上寄予着自我内敛的宽容和修为)欧阳修笔下的亭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老舍笔下的茶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冰心笔下的小桔灯许地山笔下的落花生海子笔下的麦地(任选4句)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说服不同于说理,说理注重的是过程,_,只要能获得期待的结果,过程和手段可不考虑。好的说理要求真实、逻辑合理、论据可靠。然而,_,也不一定能起到说服的效果。如果你跟对方说的理与他的利益不符,_。相比之下,说服指的是一种实际受影响的行为。非真实、逻辑谬误、论据不可靠的宣传或误导,也可以产生这样的说服效果“依从”。答案(示例)(而)说服只着眼于结果即便是好的说理再好的说理也无法对他产生实际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