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54079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 一、城市形态1.城市形态的概念、类型和影响因素(1)概念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地域的轮廓形状,它是城市物质实体在空间上的投影。深化升华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和生活在城市里。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特点:与乡村相比,城市具有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2)类型集中式;分散式。(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地形、河流。如平原地区的城市比较规整;山区、丘陵的城市比较破碎。社会环境因素:交通线、

2、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如沿交通线分布的城市往往呈条带状。方法点拨 运用关联图法分析城市形态与影响因素图2-12.城市地域形态每个城市地域都具有某种特定的外部形状,这与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总的来说,城市的地域形态可以分为团块状、条带式或放射状和组团式几大类型,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1)团块状城市主要是在城市中心的强大吸引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形态。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在市中心地区集中,城市的地域则以同心圆的形状向周围延伸,形成团块状的形态。这种类型的优点是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建设的投资。团块状城市是平原地区较常

3、见的城市形态。如成都、合肥和美国的华盛顿。(2)条带状城市主要是在沿交通线发展的轴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形态,也有的是在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交通条件是城市生产和生活赖以进行的重要条件,城市地域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轴向发展。在我国南方河网地区、山区河谷城市或沿铁路线的城市中,不少具有带状地域形态,如兰州、常州、洛阳、西宁、宜昌等。(3)组团状城市由于受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等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或在规划、控制等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外围部分的几片与中心区以及各片之间不相连属,而是有一定距离。这种类型显得用地比较分散,各片区之间的联

4、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较高,如重庆。辨析比较 列表比较不同地域城市形态的优缺点,如表2-1所示。表2-1地域形态团块状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影响因素平原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以及规划控制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互不连属城市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基础设施,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主要缺点易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

5、距很长城市举例成都市、合肥市重庆市、浦东新区兰州市、延安市误区警示 每个城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都有特定的形态,并且形态是固定不变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城市地域的范围并非一成不变。在一定时期内,它表现出一种静态的位置关系;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地域也相应扩展,表现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化过程。一般规律是,早期城市是团块状,集中连片地向郊区扩展。当城市再扩大或遇到“障碍”时,往往又以分散的“组团式”去发展。到了第三阶段,由于能力加强,各组团彼此吸引,城市又趋于集中。到了最后,城市规模太大需要控制时,又不得不以分散的方式,在其远郊发展卫星城或新城。一般规律是:集中分散集中分散发展。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

6、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土地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它的空间营造生存发展场所;另一种是利用它的生产功能,获得各种生活、生产物质。根据土地的利用方式,一般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误区警示 土地利用类型就是已利用的土地类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已利用的土地也包括未利用的土地,国家为城市发展预留的土地也属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划分城市中的各项活动需要占有或者利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地块的通达性和地价也不同,因此各项活动必然发生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

7、集,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一般来说,城市功能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方法点拨 框图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图2-2记忆要诀 利用歌诀巧记城市功能分区商(商业区)住(居住区)市政(市政区)工(工业区)服务(公共服务区)仓储(仓储区)通(交通)游览(风景游览区)绿地(城市绿地)中误区警示 城市中各功能区有明确界线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各种功能区以某一职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也有其他功能用地穿插分布其中,只不过所占面积较小。同理,每种功能区以某一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3.城市三大功能区的特点(1)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

8、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住宅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往往也是一天当中居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在有的城市中,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如香港的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其分布位置和特点如表2-2所示。表2-2类型分布位置特点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文化区相联系房屋面积较大,有独立的庭院,环境优美,并配套有相应的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方便生活的公共设施低级住宅区内城和工业区附近房屋面积小,拥挤密集,环境相对较差知识拓展 城市住宅区的形成和分化过程,如表2-3所示表2-3历史时期形成和分化特点原因工业化前城市居住分区不明显,居住单

9、元和劳动单元混杂布置,没有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工城市工业、交通业都不发达,工厂雇佣工人少,人们活动范围小,居住单元无法脱离工作场所而独立存在工业化后住宅区形成,并出现明显的住宅区分化,形成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工业革命后,工厂逐渐集中分布,迫使居住单元相互靠拢,形成住宅区;工业化的实现,使住宅区出现进一步的分化(2)商业区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形态:商业区只占城市用地总面积的一小部分,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位置: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尤其是市中心,往往形成中心商务区(英文缩写CBD),它不但是商业活动的中心而且还是服务中心。要点提示 商业区的形态与位置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10、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2-3表示图2-3方法点拨 运用综合网络记忆中心商务区(CBD)的特点,如图2-4所示图2-4辨析比较 中心商务区与商业中心在市中心,中心商务区担负商业中心和服务中心双重职能,而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中心。误区警示 (1)商业区都位于市中心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商业区不仅仅位于市中心,有些还位于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有些大城市由于历史等特殊原因,商业区并不位于市中心,例如,北京的市中心为故宫,其附近是行政中心。(2)所有城市都有中心商务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有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市中心,往往形成一个中心商务区,而绝大多数中小城市,并没有中心商务区。视野开拓 纽约的CBD曼哈顿中心

11、商务区(CBD),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意为商业会聚之地。现代意义上的中心商务区是指集中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20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拓展,造就了纽约的曼哈顿、巴黎的拉德方斯和东京的新宿等全球性中心商务区,也出现了一批像亚洲的香港中环铜锣湾、新加坡

12、中心区、欧洲的法兰克福等国际区域性中心商务区。其主要功能如图2-5所示。图2-5(3)工业区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工业区的形成及集聚效益,如图2-6所示。图2-6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大量运输需求,决定了工厂企业必然寻求近河流、近铁路、近公路的低平地带分布。误区警示 新兴工业如电子工业等,运量很小,可以不沿交通干线分布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接近交通干线是布局工业时普遍考虑的因素。即使是高科技产业,除了要求接近技术外,也要求有便利的交通,这就是新兴工业多位于高速公路沿线和航空港附近的原因。辨析比较 三种最基本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如表

13、2-4所示表2-4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在同一城市中,不同功能

14、区在城市中的分布不同。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各类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也不相同,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辨析比较 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而城市功能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的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和文化区。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城市功能分区空间分布与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主要有三种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表2-5所示。表2-5结构模式特点成因图示同心圆模式

15、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的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交通多核心模式城市地域发展多元化,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的核心,城市围绕布局并无一定序列,大小不同地价、交通和居住拥挤等 3.城市内部结构的形成原因(1)经济因素城市功能用地类型与付租能力的关系城市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但城市功能活动不同,对土地的需求也不同。在市场经济中,条件好的地点需求量大,地租也高。在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的功能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简称付租能力),只有付出

16、租金最高的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土地。所以说,城市的功能用地类型取决于付租能力。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相反,则土地价格或地租越低。城市内不同区位土地的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交通通达度与地租的关系如表2-6所示。表2-6区位通达度租金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最高最高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的交会处较高较高远离公路的地区较低较低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辨析比较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如表2-7所示表2-7图示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距市中心距离近中等远地租最高中等最低对应地租直线

17、很陡较平缓最平缓成因距离对商业影响大,地租变化大距离对住宅区影响较小,地租变化较小距离对工业区影响最小方法点拨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地租的支付能力是不同的,如图2-7所示。图2-7(2)社会因素实际上,城市空间结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但并非完全按照这一规律呈现,而是更具复杂性。除经济因素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如历史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等。收入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如表2-8所示。表2-8社会阶层住宅区分化类型特点高收入阶层高级住宅区建筑面积大,设备齐全,环境幽雅低收入阶层低级住宅区建筑面积小,破旧拥挤,环境状况差知名度住宅区建在城市内历史、文化或经济等方面具有较

18、高声誉和广泛影响的地区,可提高身价与地位,增加知名度,形成强大的集聚力量,吸引人们入住。种族因素住在同一个少数民族区内的居民文化背景相同,有着共同的语言和宗教信仰,他们居住在一起可以减少感情上的隔膜,获得社会安全感。在北美、欧洲等西方多种族聚居的城市里,形成了一些种族聚居区(如唐人街、黑人区),在我国大多数城市,种族因素基本上不产生作用。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他因素政府可以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如我国许多城市新兴工业园的建设。方法点拨 运用纲要信号图分析社会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图2-8误区警示 规划建设的功

19、能区是行政干预的结果,不受历史、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城市功能区规划的制定,已经充分考虑到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地域分异规律,是历史、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体现,并不是盲目的主观意志。4.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下,城市地域结构有不同的特点,如表2-9所示。表2-9发展阶段封建社会阶段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未来工业化社会阶段中心因素统治中心资本和市场中心人居中心城市地域结构的核心及特点中世纪欧洲城市围绕教堂布局;中国城市围绕皇宫或衙门布局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其他功能区围绕其分布人地协调,天人合一知识拓展 未来城市模式典

20、型“田园城市”,其功能区布局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圆形花园、公共设施、居住区、工业区。误区警示 城市功能区一旦形成,就不会再发生变化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城市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原有功能分区也可能完全改变。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导因素也不相同,昔日的土地利用,到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例如,为了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市区的工厂向外搬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问题探究 问题1 俗话说“一步差三市”,说明了商业网点的位置对其效益有很大的影响。城市中商业区的区位要求有哪些?城市中商业区的区位有何特点?思路:商业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商业区的区位需求,而区位需求又决定着商业区

21、的位置和形态。他们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图2-9所示:图2-9探究:商业区的区位要求是接近消费者,人员流量大,有最大的消费人群,有便捷的交通,方便消费者购物。而其区位特点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问题2 北京的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这里交通便捷,但是却看不到摩天大厦,你能解释为什么吗?思路: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从历史上看,天安门一带是明清时的行政中心,这一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天安门以北的故宫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远远超过在此建设中心商务区和摩天大楼的价值。而且摩天大楼建在此地对文化景观有巨大破坏,也

22、得不偿失。现代北京市围绕故宫一带的城市中心并不是商业区,而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探究: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天安门广场、故宫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如果在广场周围建起高楼大厦,必然会破坏故宫这一古建筑的风格,与保留历史这一原则不符。此外,北京还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天安门广场是中国的象征,为了保证政治心脏的安全,也不宜建高层建筑。典题热题 例1城市功能区是指()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B.城市内由交通线路分隔的地带C.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建设地区D.城市人口统计区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基本概念。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需要占有或利用一定的城市土地,经济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就形成

23、了功能区。因此,城市地域功能分区都是由多个从事该种功能的实体组成的,这些实体在空间上呈现连片分布的特点。每一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也有其他功能穿插其中,但所占面积比例较小,各种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多数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是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答案:C深化升华 城市功能区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而逐渐形成的。当城市还是一个小城镇时,城市地域狭小,各项功能混杂布置,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异,只有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才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功能区。例2从经济因素考虑,城市的各种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是()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

24、区解析: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多种功能区的主要因素。城市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条件好的地点需求量大,地租也高。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各种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土地。答案:C误区警示 本题要求选择的是市场竞争激烈的前提下城市土地的用途,审题的过程中体会题目考查的侧重点。例3图2-10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2-10(1)将该城市的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字母连接,表示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商业区A工业区B居住区C绿

25、地D(2)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是_区。解析:第(1)题,根据城市三大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布局特点以及城市绿地的作用,结合图示条件,很容易将连线完成。第(2)题,城市中地价最高的地区一般是位于城市中心区或交通便利区,而商业区的地租支付能力相对最高。答案:(1)商业区D工业区A居住区C绿地B(2)D例4图2-11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2-11(1)从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A.东B.南C.西D.北(2)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A.商业区、工

26、业区、住宅区、绿地B.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D.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解析:第(1)题,图中标注有等时线,其疏密表示同样的距离所用时间的多少,从图中可知车速最快的去向是南方,因为南部等时线最稀疏。第(2)题,根据等时线判断P处于城市市中心区,再根据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可判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答案:(1)B(2)C拓展延伸 交通通达度是影响地租高低的重要因素,通达度越好,土地租金越高,城市内不同区位土地的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此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例5图2-12是天津市五大片新建住宅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2-12(1)从经济因素考虑,这五大片安居工程选址的主要原因有_。(2)这些居住区大多房屋建筑面积大,设备齐全,环境条件优越。从社会因素考虑,这五大片安居工程选址的原因有_。(3)与这些安居工程配套建设的还应有_区的布局与建设。解析:住宅区是城市功能分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选择既要考虑地租条件和交通状况,又要考虑环境因素。答案:(1)地价低,交通便利(2)考虑广大职工的收入水平(3)商业方法归纳 本题主要考查住宅区的选址及其原因。地理的学习要倡导研究性学习,学会从众多事象中寻找最适合、最能解释理由的规律、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