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课-高三-化学-选修4-教学教案秋季标准课-选修4-前后测2.0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4597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课-高三-化学-选修4-教学教案秋季标准课-选修4-前后测2.0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标准课-高三-化学-选修4-教学教案秋季标准课-选修4-前后测2.0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课-高三-化学-选修4-教学教案秋季标准课-选修4-前后测2.0版.pdf(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反应物 能量 生成物 反应过程 1 2 第一讲前测 1. (20122013 人大附高二下学期期末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氢气和氧气反应B.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 C.盐酸和铝条反应D.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 B 2(2013 四中期中16)已知 1 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3 kJ,18 g 水蒸气 变成液态水放出44kJ 的热量。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O=O(g) H-H(g) H-O(g) 1mol 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96 X 463 则表中 X 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答

2、案: C 3 (2011 朝阳期末2)某反应的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则该反应的H() A. H0 B.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 20.0g NaOH 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 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 溶 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 + CH3COOH(aq) = CH3COONa(aq) + H2O(l) ; H =57.4kJ mol -1 D已知 2C(s)+2O2(g)=2CO2(g);H1;2C(s)+O2(g)=2CO(g) ; H2,则H1 H2 答案: A 5(2014 天津河西质量调查)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

3、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 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生成2 分子 AB 吸收 b kJ 热量 B该反应热 H (ab) kJmol 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 1 mol A A 和 1 mol B B 键,放出a kJ 能量 答案: B 6(2014 滨州质检 )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 )和终态 (各生成 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物质A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下图判断 下列关系错误的是(B) AAF , H H6 B H1 H2 H3 H4 H5 H61 CCF ,| H| | H1 H2 H6|D

4、| H1 H2 H3| H4 H5 H6| 5 第二讲前测 1. (20122013 人大附高二下学期期末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下列措施中,能减慢化学 反应速率的是() A淀粉水解时用酶做催化剂 B将铁钉与盐酸的反应改为铁粉 C在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中,增加氧气的浓度 D在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中,扩大容器的体积 答案: D 2.(2014 民大附中期中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对可逆反应2SO2( g)+O2(g)=2SO3 (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2V正(O2)=V逆(SO3)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 SO3的同时消耗x mol SO2,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

5、化学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达到化学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答案 :B 3. (20122013 人大附高二下学期期末16)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答案: D) A. 在含有硫氰合铁络离子的血红色溶液中加入铁粉,振荡后静置,溶液的颜色变浅 B. 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通常是将氯化铁固体溶解于盐酸溶液中 C. 在含有醋酸和醋酸钠均为1mol 的 1L 混合溶液中,当滴入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后, 所测得混合液的PH 与滴加酸或碱液前无显著变化 D. 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 6 4 (2013 四中期中15)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

6、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O2,使 压强刚好与外界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 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 ,则乙容器 中 SO2的转化率为()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答案: B 5.(2011 朝阳期末23)右图为反应X(g)+Y(s)2Z(g)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 a 和曲线 b 表示两个反应过程的反应热不同 B曲线 a 一定表示反应是在无催化剂时的反应过程 C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 值一定减小 D增大压强,X 的转化率一定增强 答案: C

7、 6. (2011-2012 人大附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5)在 1L 密闭容器中,把1mol A 和 1mol B 混合 发生如下反应:3A(g) +B(g)? xC(g)+2D(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4mol D, 并测得 C 的平衡浓度为0.4mol/L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x 的值为 2 BA 的转化率为40% CB 的平衡浓度为0.8 mol/L DD 的体积分数为20% 答案: D 7 第二讲后测 1.(2011 朝阳期末8)一定量的盐酸和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 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NaOH 固体H2O NH4Cl 固体

8、CH3COONa 固体 ABCD 答案: A 2 ( 20142015 北师大二附高二期中8)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 (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正(O2)= 5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正(NH3)= 3正(H2O) 答案: A 3.(2013 四中期中3)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 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H2、 I2、 HI 平衡混

9、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DFe(SCN)3溶液中加入6mol/L NaOH 溶液后颜色变浅 答案: B 8 4. (20142015 北师大二附高二期中13) 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 , 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 的浓度为原平衡的 1.8 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 的转化率变小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 的体积分数变大Da cd 答案: A 5(2014 民大附中期中12)当把晶体 N2O4放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待全部气化并建立N2O4 2 NO2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放入

10、N2O4晶体并全部气化,待反应达到新的平衡, 新平衡与旧平衡比较,其值减小的是() Ac(NO2) Bc(N2O4) CD 答案 :C 6.(2014 民大附中期中18)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 1.100molO2在催化 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 2SO2 + O2 2SO3, H甲 C反应速度:乙甲D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甲乙 答案 :A 4.(2014 民大附中期中25)已知 N2(g)+3H2(g)2NH3(g)H=-92.4 kJ?mol -1,在 温度相同、容积均为2L 的 3 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测得 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

11、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1+Q3=92.4 B 23C( Na +) C(H+) C(OH ) 。 亚硒酸 (H2SeO3)也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是一种无色固体,易溶于水,有较强的氧化性。 (4)往亚硒酸溶液中不断通入SO2会产生红褐色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eO3+ 2SO2+H2O Se + 2H2SO4。 (5)将亚硒酸与30%的 H2O2加热可制得硒酸(H2SeO4),反应方程式如下: H2SeO3+ H2O2 H2SeO4+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H2O 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 CH2S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

12、产物 D氧化性: H2SeO3 H2SeO4 18 (6)碲酸( H6TeO6)是一种很弱的酸,Ki11.010 -7,但它的氧化性比硫酸还要强。在酸 性介质中,碲酸可将HI 氧化成 I2,方程式如下: 8HI+2H6TeO6 H + 1TeO2+1Te+4I2+10H2O 若反应中生成的TeO2与 Te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试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6)HI + H 6TeO6 TeO2+ Te +4I2+H2O (2 分) 7 .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 随加入水的体积V 变化的曲 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 “O” 点导电能力为0 的理由是 _。 (2) a

13、、 b、c 三点溶液中c(H )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 (3) a、 b、c 三点中醋酸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 (4 )若使 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溶液c(H )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_ ; _; _. 【答案】(1)冰醋酸中无水,不发生电离,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2)cab (3)c(4)加 CH3COONa 晶体加NaOH 晶体加 Zn 粉等 19 第五讲前测 1.(2012 人大附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2)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 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变大、pH 变小、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 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不变、p

14、H 不变、呈中性 答案: B 2.(2011 朝阳期末)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是H2O H +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B.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c(H +)增大, Kw 不变 C. 水的电离常数就是水的离子积常数 D.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 +)降低 3.(2014 东城期末)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C ) ApH=1 的溶液中: K +、 Fe2+、 MnO 4 -、SO 4 2- Bc(Fe 3+)=0.1mol/L 的溶液中: K+、ClO-、SO 4 2-、SCN- Cc(H +)/c(OH-)=1012 的溶液

15、中: NH4 +、 Al3+、NO 3 -、Cl- D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NH4 +、K+、Cl- 、SiO3 2- A. 不会对水的电离平衡产生影响 20 4. 将 pH3 的盐酸 a L 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均呈中性,其中a、b、c、d 的关系正确的是(A) 1 10 3 mol L 1 的氨水 b L c(OH )1 103 mol L 1 的氨水 c L c(OH )1 103 mol L 1 的 Ba(OH)2溶液 d L Abad c Babcd Cabdc Dc adb 5 25时, 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和 c(OH-)的乘积为 1 10 -18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溶液可能pH=5 B该溶液的pH 一定是 9 C 该溶液的 pH 可能是 7 D不会有这样的溶液 6. 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 00 mL 0.1000 mol/L 盐酸和 20. 00 mL 0.1000 mol/L 醋酸溶液,得到2 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若以HA 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达到 B、D 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Na +) = c(A-) C达到 B、E 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 D 当 0 mLc(Na+) c(H+) c(O

17、H-) 21 第五讲后测 1由水电离出的c(OH )1 1013mol/L 的无色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Cl 、AlO 2 、 Na 、K BFe 3、NO 3、K 、H CNO3、Ba 2、K、Cl DAl 3、SO 4 2、NH 4、Cl 答案:C 2. (2014 民大附中期中8)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 +)c(OH-)的操作是( ) 将水加热煮沸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向水中通CO2 向水中加入NH4Cl 固体向水中加入NaHCO3固体向水中加NaHSO4固体 A、B、C、D、 答案 :D 3 (2011 朝阳期末7)下列溶液中的各种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

18、是(C) A.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 +、Cl-、SO 4 2-、 Fe3+ B. pH=1 的溶液: NH4 +、K+、CH3COO-、Cl- C. 由水电离出的c(H +)=10-12mol?L-1 的溶液中: K+、Ba2+、Cl-、Br- D. 有 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NH4 +、Ba2+、Fe2+、Br- 4. (2015 东城零模 )现有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 (H ) 均为1 10 -11 mol/L 的 4 种溶液: HCl 溶液; CH3COOH 溶液 NaOH 溶液;氨水。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B ) A向等体积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100 倍后,溶液的pH

19、: B等体积的、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 2的量最小 C、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D、溶液混合若pH =7 ,则消耗溶液的体积: 22 5.(2013 大兴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100时, KW =10 -12,此温度下 PH =6 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 25时, 0.1mol/L 的 NaHSO3溶液 pH = 4,说明 HSO3 -在水溶液中只存在电离 CNH4Cl、 CH3COONa、NaHCO3、NaHSO4溶于水,对水的电离都有促进作用 D25时, 10mL 0.1mol/L CH3COOH 溶液与 5mL 0.1mol/L 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 有 2

20、c(Na +)= c(CH 3COO -) + c(CH 3COOH) 6.(2013 门头沟一模)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 )与 c(OH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B) A图中五点Kw 间的关系: BCA=D=E B若从 A 点到 C 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NH4 Cl 的方法 CE 点对应的水溶液中,可能有NH4 +、Ba2+、Cl-、 I-大量同时存在 D若处在B 点时,将pH =2 的硫酸溶液与pH = 10 的 K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 中性 23 第六讲前测 1. 25 时向 V mL pH=a 的盐酸中, 滴加 pH= b 的 NaOH(a

21、q)10V mL 时,溶液中 Cl 的物质 的量恰好等于Na 的物质的量,则 a b 的值是() A13 B 14 C15 D不能确定 A 2. 下列四种溶液: pH=2 的 CH3COOH 溶液;pH=2 的 HCl 溶液;pH=12 的氨水;pH=12 的 NaOH 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由水电离的c(H): = = B将、两种溶液混合后,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 C等体积的、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最大 D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mL 水后,溶液的pH: B 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由等体积等浓度的一元酸跟氢氧化钠

22、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BH +=1 10-7mol L-1 的溶液 CpH=14-pOH 的溶液 DpH=pOH 的溶液 【答案】 D 5、25的下列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ApH = 11 的溶液Bc(OH ) = 0.12 mol/L 的溶液 C含 12g Ba(OH)2的 1L 水溶液Dc(H +) = 1 10 12 mol/L 的溶液 【答案】 C 24 6.为证明某可溶性一元酸( HX)是弱酸,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 的是(C) A室温下,测0.1mol/L HX 溶液的 pH ,若 pH1,证明 HX 是弱酸 B室温下,测1mol/L NaX 溶液的 pH ,

23、若 pH7,证明 HX 是弱酸 C将等浓度、等体积的HCl 和 NaX 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pH7,证明 HX 是弱酸 D在相同条件下,对0.1 mol/L 的 HCl 和 0.1mol/L 的 HX 进行导电性实验,若 HX 溶液灯 泡较暗,证明HX 为弱酸 7下面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叙述不正确 的有 ( B ) 取 20 ml 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注入锥形瓶中 该锥形瓶选后用蒸馏水和待测酸液进行过洗涤 向锥形瓶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为指示剂 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标准的NaOH 溶液 进行中和滴定时,一旦瓶内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即可停止滴定 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得出结

24、论。 ABCD 25 第六讲后测 1. (20122013 人大附高二下学期期末7)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纯水在 100时 pH 约等于 6,则此时纯水为酸性 B.pH=2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稀释100 倍,稀释后醋酸溶液的pH 小于盐酸溶液的pH C.室温下,水本身电离的C(H +)为 1x10-13mol/L ,此时溶液的 pH 一定为 13 D. 0.l mol/L 甲酸铵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为:C(NH4 +)C(HCOO-) C(H+)C(OH-) 答案: B 2 (2013 四中期中11)对于常温下pH 为 1 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该溶液lmL 稀释至 2mL

25、后, pH 等于 2 B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 为 l3 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C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H +)与水电离出的 c(H +)之比值为 l0 -12 D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 +)是 pH 为 3 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 c(H +)的 100 倍 3将 pH1 的盐酸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的适量 NaOH 溶液后, pH 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 溶液的体积比为(C ) A9 B10 C11 D12 26 4向 25 mL 0.1 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 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 有关

26、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的描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 A在 A、B 间任一点: c(Na )c(CH 3COO ) c(OH)c(H) B在 B 点: a12.5,且有 c(Na )c(CH 3COO) C在 C 点: c(Na) c(CH3COO )c(H)c(OH) D在 D 点: c(COOCH3) c(CH3COOH) 2c(Na ) 5. pH 定义为 pH=-lgc(H ) ,pOH 定义为 pOH=-lgc(OH) ,K w表示 25时水的离子积 常数,则弱酸性溶液中的c(H )可表示为( B) AKw/pOHmol/L B10 pOH-14 mol/L C10 14-pOH mo

27、l/L D10 -pOH mol/L 6. 常温下,某学生用0.1 molL 1 H 2SO4溶液滴定0.1 molL 1 NaOH 溶液,中和后加水至 100mL 。若滴定终点的判定有误差:少滴了一滴H2SO4溶液; 多滴了一滴H2SO4溶液 (1 滴为 0.05 mL) ,则和两种情况下所得溶液的pH 之差是 ( D) A4 B4.6 C5.4 D6 27 第七讲前测 1下列关于盐类水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B.盐类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 C.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D.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 2.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

28、大量共存,且溶液呈碱性透明的是(B) A.Na +、OH-、H 2PO4 - 、NO3 - B. AlO2 -、K+、CO 3 2-、Na+ C.Al 3+、Cl-、AlO 2 -、Na+ D. Fe 2+、K+、H+、NO 3 - 3. 100mLpH=11 的氨水与100mLpH=3 的盐酸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A) A. 显碱性B. 显酸性C. 显中性D. 不能确定其酸碱性 4.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Na2CO3NaHCO3H2CO3(NH4)2CO3NH4HCO3, 按 c(CO3 2-)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 A. 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 C溶液中: D

29、溶液中: 4.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ACa 2、 HCO 、Cl 、K BAl 3、AlO 、HCO、Na CFe 2、NH 、SO、S2 DFe 3、SCN、Na、CO 3 NaHCO 23 Na CO 2- 323(CO)(H CO )cc - 323 (HCO )(H CO )cc 323 4 2 4 2 3 29 5.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B) ApH=7 的溶液中: Al 3+、K+、SO 4 2-、HCO 3 - B能使 pH 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S 2-、SO 3 2-、Na+、SO 4 2- C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C

30、O3 2-、AlO 2 -、I-、 NO 3 - D由水电离出的 OH -=1 10-13mol/L 的溶液中: Fe2+、NH 4 +、ClO-、Cl- 6.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 +)=1 1013 mol L 1,该溶液可能是( A) 二氧化硫水溶液;氯化铵水溶液;硝酸钠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 ABCD 30 第八讲前测 1( 2010 西城期末9)下列有关0.1 mol?L 1NaHCO 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D) Ac(Na +) c(HCO 3) c(CO3 2 ) c(H +) c(OH) Bc(Na +) c(CO 3 2 ) c(HCO3) c(O

31、H ) c(H +) Cc(Na +) c(HCO 3) + 2c(CO3 2 ) + c(H2CO3) Dc(Na +) + c(H+) c(HCO 3 ) + 2c(CO 3 2) + c(OH) 2. (2010 丰台一模)常温下,将NaHY 晶体加入水中溶解,得到0.1mol/L NaHY溶液,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若 NaHY 溶液的 pH=4, 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c(Na +)c(HY ) c(H +) c(Y2)c(H 2Y) B若 NaHY 的水溶液显碱性,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c(Na +)c(OH) c(H+) c(HY ) C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c(H +

32、)+c(H 2Y)= c(OH )+ c(Y 2),则 NaHY 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D将 NaHY 晶体加入水中一定能促进水的电离 3 (2010 宣武期末)常温下,一定量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A当溶液中c(CH3COO -) = c(Na+)时,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B当溶液中c(CH3COO -) = c(Na+)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过量 C当溶液中c(CH3COO -) = c(Na+)c(H+) = c(OH-)时,一定是醋酸过量 D当溶液中c(Na +)c(CH 3COO -)c(OH-)c(H+)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 31 4在 1

33、0mL0.1mol L 1NaOH 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 CH3COOH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 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A) Ac(Na) c(CH3COO) c(H) c( OH ) Bc(Na) c(CH3COO) c(OH ) c(H) Cc(Na) c(CH3COO) c(CH3COOH ) Dc(Na) c(H) c( CH3COO) c( OH ) 5将 0.2mol L 1HCN 溶液和 0.1mol L 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 关系式中正确的是(B) Ac (HCN) c (CN ) B c (Na)c (CN ) Cc (HCN) c (C

34、N )c (OH) D c (HCN) c (CN )0.1mol L 1 6(2009 朝阳一模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分别中和等体积、等pH 的盐酸和醋酸,消耗的NaOH 物质的量相同 B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2CO3和 Na2CO3溶液,前者的c(HCO3 -)小 C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CO3 2-) + c (OH- ) = c (H +) + c(H 2CO3) D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X 和弱酸 HX 溶液混合后,各粒子浓度关系是: c(Na)c(HX) c(X )c(OH )c(H) 32 第八讲后测 1( 2011 东城二模)下

35、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B) A0.1 molL -1 Na 2S溶液中: 2c(Na +)=c(S2)+c(HS)+c(H 2S) B0.1 molL -1 pH=9 的 NaNO 2溶液中: c(Na +)c(NO 2)c(OH ) c(H +) C等 pH 的氨水、 NaOH 溶液、 Ba(OH)2溶液中: c(NH4 +)=c(Na+)=c(Ba2+) D向 NH4HCO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 pH=7:c(NH4 +)+c(Na+)= c(HCO 3)+c(CO3 2) 2.(2011 海淀二模) 在 0.1mol/L 的醋酸钠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物质,溶液中离子浓

36、度大 小关系正确的是(D) A.水 c(Na) c(OH ) c(CH 3COO ) c(H) B.0.1mol/L 盐酸 c(Na) c(Cl ) c(CH 3COO ) c(H ) c(OH ) C.0.1mol/L 醋酸 c(Na) c(CH3COO ) c(H) c(OH ) D.0.1mol/L 氢氧化钠c(Na ) c(OH )c(CH3COO) c(H ) 3. (2010 海淀期中) 100 mL 0.1 mol / L 的盐酸与50 mL 0.2 mol / L的氨水混合,充分反应 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C) Ac(Cl ) c(NH4)c(OH ) c(H

37、 +) Bc(Cl ) c(NH4)c(OH )c(H +) Cc(H +)c(NH 4)c(Cl ) c(OH) Dc(H +)c(Cl )c(NH 4)c(NH3 H2O)c(OH ) 33 4. 常温下将稀NaOH 溶液与稀CH3COOH 溶液混合,不可能 出现的结果是( AD ) ApH 7,且 c(OH ) c(Na+) c(H+) c(CH 3COO ) BpH 7,且 c(Na +) + c(H+) = c(OH) + c(CH 3COO ) CpH 7,且 c(CH3COO ) c(H+) c(Na+) c(OH ) DpH 7,且 c(CH3COO ) c(Na+) c(H+

38、) = c(OH ) 5. 在 25 时,将 pH = 11 的 NaOH 溶液与 pH = 3 的 CH3CO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 系式中正确的是(D) Ac(Na ) = c(CH 3COO )c(CH 3COOH) Bc(H ) = c(CH 3COO )c(OH) Cc(Na)c(CH3COO)c(OH )c(H ) Dc(CH3COO )c(Na)c(H)c(OH ) 6. 0.1mol/L NaOH 和 0.1mol/LNH4Cl 溶液等体积混和后,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B) Ac(Na +)c(Cl- )c(OH -)c(H+) Bc(Na +)=c(Cl-) c(

39、OH-)c(H+) Cc(Na +)=c(Cl-) c(H+)c( OH-) Dc(Cl -)c(Na+)c(OH-)c(H+) 34 第九讲前测 1锅炉水垢是一种安全隐患,除去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 为易溶于酸的CaCO3,而后用酸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SO4 B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C沉淀转化的难易与溶解度差别的大小无关 DCaSO4到 CaCO3的沉淀转化中并存着两个沉淀溶解平衡 答案: C 2 已知 Mg(OH)2能溶于浓度均为3mol/L 的盐酸、NH4Cl 溶液、CH3COONH4溶液(中 性) ,下

40、列说法正确的是 Ac(NH4 +): BpH: CMg(OH)2溶于 的主要原因是由于NH4 +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导致平衡: Mg(OH)2(s)Mg 2+(aq)2OH- (aq)向溶解方向移动 D将等体积的和混合,所得溶液中c(Cl -)c(NH 4 +) c(H+)c(CH 3COO -)c(OH-) 答案: D 3向 10 mL 含等浓度的I 和 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 -1 的 AgNO3溶液,沉淀的质 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B) A该实验可以证明AgI 比 AgCl 更难溶 B加入 V2 mL AgNO3溶液后,溶液中不

41、含I CV1= V2-V1 D向最终的沉淀中加入Na2S 溶液,沉淀变成黑色 35 4 (2014 河北保定一模,16,3 分)某温度时, Ag2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单 位为 10 2 mol/L) 。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大量SO 2 4的溶解中肯定不存在Ag B0.02 mol L 1 的 AgNO3溶液与 0.02 molL 1 的 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不会生成沉淀 CAg2SO4的溶度积常数(Ksp)为 1 10 3 Da 点表示 Ag2SO4的不饱和溶液,蒸发可以使溶液由a 点变到 b 点 答案: B 5实验: 将 0.1 mol L1

42、MgCl 2溶液和 0.5 mol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 取少量 中浊液,滴加0.1 mol L 1FeCl3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将中浊液过滤,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0.1 mol L 1FeCl 3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 另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饱和NH4Cl 溶液,沉淀溶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将 中所得浊液过滤,所得滤液中含少量Mg 2+ B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2(s) Mg 2+(aq) + 2OH (aq) C实验 和均能说明Fe(OH)3比 Mg(OH)2难溶 DNH4Cl 溶液中的NH4 +可能是 中沉淀溶解的原因 答案: C 36 6

43、实验: 向盛有 1 mL 0.1 mol/L MgCl 2溶液试管中加1 mL 0.2 mol/L NaOH溶液,得到浊液a,过滤 得到滤液b 和白色沉淀c。向沉淀 c 中滴加 0.1mol/L FeCl3溶液,沉淀变为红褐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浊液 a 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 (OH) 2(s)Mg 2 (aq)2OH (aq) B滤液 b 中不含有Mg 2+ C中颜色变化说明Mg (OH)2转化为 Fe(OH)3 D实验可以证明Fe(OH)3比 Mg (OH)2更难溶 答案: B 37 第九讲后测 1以 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 2+、Pb2+、 Cd2+等

44、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 量难溶电解质MnS, 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 在内的沉淀, 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 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与CuS、PbS、CdS 等相同 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 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 答案: C 2把 Ca(OH)2固体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 Ca(OH)2( s)?Ca 2+(aq)+2OH (aq) 当向悬浊液中加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保持不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Ca 2+数目减少 B溶液中c(Ca 2+)增大 C溶液

45、pH 值不变D溶液 pH 值增大 答案: A 3 25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gCl 沉淀易转化成AgI 沉淀且 Ksp(AgX) c(Ag ) c(X ),故 Ksp(AgI)K(AgCl) B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 蒸馏水、 0.1mol/L 盐酸、 0.1 mol/L 氯化镁溶液、0.1mol/L 硝酸银溶液中,Ag 浓度: C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 c(Ba 2+)增大 DAgCl 在同浓度的CaCl2和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答案: D 38 4已知 298 K 时, 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 10 12,取

46、适量的 MgCl2溶液,加入一 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的c(H )1.0 10 13mol L1 B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1.0 10 13mol L1 C所加的烧碱溶液的pH13.0 D所得溶液中的c(Mg 2) 5.6 1010mol L1 答案: C 5某温度下,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金属阳 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KspFe(OH)3 KpCu(OH)2 B.加适量 NH4Cl 固体可使溶液由a 点变到 b 点 C.c、d 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 +)与 c(OH-)乘积相等 D. Fe(OH)3、C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