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50页).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5481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50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5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50页).pdf(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与同学们谈地理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地理学科的作用。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 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作用和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讨论法、 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地理新概念(讨论交流) 1“ 地”。 2“ 理”。 导学活动二:地理学科内容(讨论后思考分类): 3与自然相关的地理问题:。 4与政治经济相关的地理问题:。 5与风俗文化相关的地理问题:。 6地理课上我们要探究的奥秘,了解、的地理环 境,以及一些和现象,理解与的关系。 导学活动三:地理学科的作用: 7学习地理,使我们懂得,与和谐相处。 8学习地理,使我们具备观念和意识,走的道路。 9学习地理,

2、使我们会用和的眼光地分析问题; 10学习地理, 使我们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我们会从统计数字和图表中, 分析地理事物的;会从各种地图中,分析地理事物 的; 会 从 各 种 遥 感 图 片 中 , 分 析 地 理 事 物 的。会读图、用图,还能够增强我们的。 导学活动四: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 11要善于,发现问题。 12要会读,熟练运用。 13要联系,勤于实践。 14要放开手脚,拓宽。 达标练习: 1把下列现象归类:(连线) 交通运输的分布人文地理 针叶林的分布 2 河流的形成经济地理 蒙古包 赛龙舟自然地理 工业主要分布在城市 2 城市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3

3、思考唐河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你的想法和建议。 4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5大自然赋予了我们什么?举例说明。 6从P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十名的国家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就站了六 个国家,该地区是世界上最集中的地区。 7从我国人口密度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人口分布,大致以 为界。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 2学会运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掌握纬线的特点。 4掌握纬度的变化规律。 3 5锻炼观察、分析和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纬线的特点。 3纬度的变化规律。 三

4、、学习难点: 纬线的特点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四、学习方法: 顺序记忆法、读图法、数字记忆法、讨论法、模型法、观察法归纳法 五、导学活动: 导学活动一: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P23) 1在古代,关于地球的传说存在着的假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用事 实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是一个球体。 2读图1.1 回答:麦哲伦环球航行从出发 ,经过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 海峡 ,进入洋,1521 年到达群岛 ,向西穿过洋 ,绕过非洲南端的角, 终于在 1522 年 9 月回到西班牙 ,完成环球航行。 导学活动二:地球的大小(P3 图 1。2) 3读图 1.2 回答:地球的表面积约

5、_ 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_ _ 千米,地 球赤道周长约千米。 4做 P4 的活动题。 导学活动三:地球仪和纬线的特点(利用地球仪P5图 1.4 和 P6 图 1.6) 5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看地球仪说 出地轴、北极、南极、纬线、经线。 6在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转动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是按_转动 7观察地球仪:赤道到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吗?。赤道纪念碑的位置在 。 8读 P6 图 1.6,在地球的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指示 方向。 9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到两极缩为_ _ 。赤道以北称_ ,以南 称。 导学活动四:纬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地球

6、仪和图1.9 和经纬网模型) 10零度纬线又叫。90 度纬线又叫;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为界。 11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以南的纬度叫南纬,南北纬各_度 12纬度分北纬和南纬,习惯上用英文字母“” 、“分别作为北纬和南纬的 代号 13赤道两侧度数相同的纬线怎样区分?那一条纬线不标注? 14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的纬度是度 15从赤道到两极纬度是怎么变化的? 16度数自南向北增加的是纬度,度数自北向南增加的是纬度。 17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范围:; 中纬度范围:; 高纬度范围。 4 六、达标练习 1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大西洋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57

7、 千米B6378 千米C6371 千米D4 万千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纬线都是圆B纬度最大是180 C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圆D从赤道向两极纬度逐渐变大 4阅读 P6 图 1.11,总结纬线的特点: 5将下列纬度与其对应的纬度范围和所处半球用直线连起来: A55 N 低纬度:南半球 B 69 S 中纬度:北半球 C 19.5 S 高纬度:南半球 D89 N 高纬度:北半球 6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地球表面积约为5.1 亿平方千米D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 千米 7以下不属于纬线特点的是() A所有纬线都是圆圈B所有纬线长度不一定

8、相等 C所有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D所有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8赤道的长度约为() A6371 千米B4 千米C4 万千米D5.1 亿千米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标度规律。 2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弄清经纬线的区别。 二、学习重点: 1经线的特点。 2经度的度数的排列规律。 3东西半球的划分。 三、学习难点: 纬线 概念 形状 特征 指示 方向 标度 范围 零度线 的确定 度数的 变化规律 划分地球 半球的界 线 最长的 纬线 5 1经度的度数的排列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划分。 四、学习方法: 模型法、读图法、画图法、练习法、顺序记忆法、观察法、图形记忆法、空间想象法 五、

9、导学活动: 导学活动一:掌握经线的特点(阅读P7 图 1.9 内容并结合地球仪) 1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并垂直于的弧线,叫经线。 经线指示方向 ,各条经线长度都。 经线以东为(用字母表示 ),以西为(用字母表示 )。 2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度之和为(度) 的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的两个半球。 导学活动二 :经度的度数的排列规律(看自己的地球仪、图1.9 和 P8 回答下列问题 ) 31884 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作为经度的起点线。0 经线又 叫。 4经线的最小度数是多少?最大的是多少? 5同一度数的经线有几条?如何区分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6东经经线的度数排列有什么特

10、点? 西经经线的度数排列有什么特点? 导学活动三 :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读图1.11) 7国际上习惯用_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界线。 820 W 以160 E 以属于西半球; 20 W 以160 E 以属于东半球; 0 经线属于,180 经线属于。 9完成课本P8 的活动题。 导学活动四 :弄清经纬线的区别 10观察比较地球仪的经纬线,填出下表内容: 11判断下列经线所属的东西半球: 5 W 10 W 15 W 165 E 170 E 175 E 纬线经线 概念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标度范围 零度线的确定 度数的变化规律 划分半球的界线 6 20 E 50 E 150 W

11、80 W 60 E 120 W 六、达标练习 1.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东西方向的起点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2.与东经 120 度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A.90 B.E 60 W C.150 W D. 0 3.东半球指( ) A.20 W 以东至 160 E 以西的半球B.160 W 以东至 20 E 的半球 C.180 W 以东至 0 经线以西的半球D.任意经线圈平分的半个球 4观察地球仪:180 E 和 180 W 是一条经线吗?。 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点是() A经度 0 、纬度 0B经度 18

12、0 、纬度 0 C 160 E、纬度 0 D20W 、纬度 0 6经度和纬度都是0 的地方位于() 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 7综合题 (1)读右图回答问题 A、B 两点的经纬度是:A、B_ A、B 两点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A、B 写出 A、B 两点所在的纬度范围(高纬、中纬、 低纬) AB (2)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图 中A 点 经度 是, B 点的 纬度 是。 在图中画出180 经线与赤道的交点,并标上 字母 C 。 从东西半球来看,A 点位于半球。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在经纬网上找点的经纬网坐标或根据坐标描点。 2.会判断经纬网上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和高中低纬

13、度位置。 3.会判断经纬网上各点的相互位置。 二、学习重点难点: 1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根据经纬度定位置。 2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三、学习方法:读图法、画图法、空间想象法、比较法、坐标法 四、导学过程 7 导学活动一(复习归纳旧知) 1经纬网上的经度和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2 如何判断经纬网上的经度和纬度的符号? 3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判断 4判断要点:东经的度数向增大;西经的度数向增大;北纬的度数向增 大;南纬的度数向增大。 反之,度数向东增大的即是;度数向西增大的即是;度数向北增大的即 是;度数向南增大的即是。 经度在 20 W0 160 E为半球, 160 E180 20 W 为

14、半球。 导学活动二 5什么是经纬网?经纬网的作用是什么? 导学活动三: 6读出下列点的经纬度 A B C 7从南北半球看,在北半球的是,在 南半球的是 8从东西半球看,在东半球的是,在西半球的是 9说出各点的相对方向 10判断它们所属的高中低纬度范围 11做 P10 活动题 五、达标练习 1、读下列两图,完成要求: (1)注出 A、B 两经线的经度 (2)两条经线点中位于东半球的 是;位于西半球的是。 (3)与 A 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 (4)与 B 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 2.某海上救援队收到一远洋捕捞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 8 难地点的经纬度为 (20 S、20 W),请在下

15、列经纬网图上找出遇难轮船所在的位置是() A、B、C 、D、 3.同学们,如果从你所在的地方向正北走1000 米,然后向正西走1000 米,再向正南走 1000 米,最后再向正东走1000 米,能否回到原来的位置?为什么? 4.地球上有这样的地方吗?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 球。说明你的理由。 5.画一幅经纬网图并在图中标出下列各点的位置: E(30 S,70 W )F(10 N,10 W) G(10 S,60 W)H(30 N,50 W )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特征,并进一步学会列表比较的地理学习方法。 2、

16、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二、学习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特征和地理意义。 三、学习方法: 观察观察演示法、读图法、列表比较法、想象法 四、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地球的自转 对照地图册,自学课本P11P12(包括 “ 阅读材料 ” 和“ 活动 ” ),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绕着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北极上空往下看是针南极上空看 是针),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也就是。 3.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被 太阳照亮的部分是,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 9 4.地球不停地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导学活动二:地球的公转(阅

17、读P13 第一段第二段和图1.18) 5.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6.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是。 7.地球不停的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导学活动三 8.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和意义 自转公转 定义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达标练习(约10 分钟) 1.地球自转是()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B. 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D. 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 2.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B.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旋转 C. 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D. 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旋转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18、是() A.一天B.一年C.24 小时D.365 天 4.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地球的自转和不透明性 C.地球的自转和透明性D.地球的公转和不透明性 5.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相同的是() A.方向B.周期C.速度D.产生的地理现象 10 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方向是;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地球自转在地球上产生了和现象。 7.(1)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像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 (3)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

19、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地球公转的特征。 2.季节的划分。 3.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季节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季节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三、学习方法: 演示法、读图法、画图法、联系实际法、练习法 四、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地球的公转过程和季节的划分 1.读图 1.18 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公转模型填下图 11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我们进一步分析: 中午太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能量, 气 温。 早晨和傍晚 太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能量 气温。 归纳:同一

20、地点的不同时间,由于太阳照射地面的高度差异,造成气温差异。 同理,在地球上,同一地点的不同季节,由于太阳照射地面的高度(或叫太阳高度) 的差异,造成各地的气温差异,从而形成四季。 3.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即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则是季,北半球 是冬季,南半球是季。 导学活动二: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思考 P15 的活动题,回答下列问题。 4.每年 12 月 22 日前后至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长时间逐渐,到了 6 月 22 日前后是北半球一年中昼长时间最的一天; 5.每年 6 月 22 日前后至12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长时间逐渐,到了 12 月 22 日,是北半球一年中昼长

21、时间最的一天。 6.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的春、秋分日时,全球任何地方都是12 小时昼, 12 小时夜, 即平分。 7.每年 12 月 22 日前后至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到了 6 月 22 日前后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的一天; 8.每年 6 月 22 日前后至12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到了 12 月 22 日,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的一天。 达标练习 1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是() A. 一个点B. 一个面C. 一条线D. 整个地球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 A.自东向西转B.逆时针转C.顺时针转D.自西向东转 12 3南北半球昼夜等

22、长的日期是( ) A.3 月 21 日和 6 月 22 日前后 B.3 月 21 日和 9 月 23 日前后 C.6 月 22 日和 9 月 23 日前后 D.9 月 23 日和 12 月 22 日前后 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昼夜B.昼夜更替C.昼夜变化D.昼夜长短的变化 5.当中国的学生放寒假时,澳大利亚的学生可能在( ) A.春游B. 参加秋季运动会 C.滑雪D. 夏令营 6.地球公转至春分点时太阳直射在( ) A.北回归线上B. 南回归线上C.北极圈上D.赤道上 7.郑州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 冬季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

23、据、名称、范围和各带的气候特征、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学习重点: 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名称、范围和各带的气候特征、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学习方法 对应法、对称法、读图法、填图法、数字法 四、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1.五带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 带。 2.五带的名称:、。 3.看 P14 图 1.9 识记五带的分界线及范围: 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4.各带的气候特征: 热带:;寒带:;温带:。 5.各带产生的现象: 热带:;寒带:;温带:既无 又无。 导学活动二 6.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完成: (1)写出 ABCD

24、E 所代表的五 带名称: A、 B、 C、 D、 E、 13 (2)在图中纬线上填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并给对应的纬度加 上正确的纬度符号。 (3)在图上()中填上 “ 有” 或“ 无” ,以表示该带有或无该种现象。 导学活动三 7(1)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哪一带?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两个带? (3)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哪两个带? (4)四季变化明显的是哪两个带? (5)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哪一带? 五、达标练习 1中纬地区夏季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最,冬天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 最,秋天和春天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比夏季,比冬季,我 国大多数地区能够明显地感受到的变化。 2人

25、们根据太阳的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温度带: 带、带、带、带和带。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4唐河县地处() A南温带B 北温带C 热带D 北寒带 5地球上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A植被的特点B动物的特点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D有无特殊自然现象 6连线题: 赤道A.66.5 N 北回归线B.66.5 S 南回归线C.23.5 N 北极圈D.23.5 S 南极圈E.0 7自定义填图 第三节 地图的

26、阅读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说出什么是地图的三要素。 2.能写出比例尺及其换算公式. 3.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14 4.理解图幅一定,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 1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理解图幅一定,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三、学习方法 比较法、练习法 四、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地图三要素 读课本 P16 回答下列问题: .地图三要素是指、。 写出比例尺的三个公式。 导学活动二:比例尺的形式 读课本 P17 第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3地图上比例尺的形式有、三种形式。 导学活动三: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规则: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分数,所以比例

27、尺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大小比较是相同的, 分子相同 (一般是 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方法: 若出现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先把所有形式的比例尺换算成分数式,并把分子统 一为 1,然后按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就可以了。 给出三种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怎样比较大小? 数字式: 1:50000 或 1 / 50000 线段式: 0 40 千米 文字式:图上1 厘米代表实地距600 0000 厘米 导学活动四: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的关系 4读 P22 图 1.31 和 1.32,说说在图幅一定的情况下,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 详略有什么关系。 达标练习 1.小明在图上量算得学

28、校到居住区的直线距离为2 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4000 米,该 图的比例尺是() A1:2000 B1: 4000 C 1:200000 D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 厘米 2.若地球按1:20000000 制成一个地球仪,则地球仪的赤道周长是() A40 厘米B20 厘米C200 厘米D400 厘米 3根据下列各幅地图比例尺判断,其中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 A甲图的比例尺是1:25000 B乙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 C丙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 D丁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 4实际距离为1200 千米,图上距离为20 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15 A1:600000

29、0 B1:600000 C 1:12000000 D1:12000 5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10000000 B1:1000000 C 1:100000 D 1:10000 6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 例尺是() A1:4000000 B1:16000000 C地图上1 厘米代表实距20 米D1:24000000 7某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4000000,在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5 厘米,甲、乙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50 千米B100 千米C200 千米D250 千 8一条公

30、路的实地距离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在普通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有经纬网的地图和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确定方 向。 2.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图例。 二、学习重点难点 有经纬网的地图和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确定方向。 三、学习方法 读图法、分解法、图形记忆法、坐标法 四、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一: 看地图册 10 中间的三幅图思考: 1.在普通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导学过程二: 3课本 P15 的活动题1、 2 导学过程三: 看课本 P14 图 1.23 思考: 4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5思考:在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31、 16 导学活动四:图例: (1)概念: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2)记住一些常见图例(课本P14 图 1.24) 五、达标练习 1.在普通地图上,按照来确定方向. 2.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让指向标的箭头,然后按照来确定方向 . 3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4甲地位置在40 N,116 E 的交点上,乙地的位置在30 S,20 W 的按比例点上,乙 在甲的()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5. 读图判断图中A 地在 B 地的什么方向()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正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6.判断: (1)图中村庄在桥梁的什么方向? A.东北B.西南 C.

32、北D.西 (2)林地在耕地的什么方向? A.东南B.南 C.东D.东北 7.甲地的经纬度是( 、 ),乙地的经 纬度是( 、 ),则甲地在乙地的()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8.读右边的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在的方 (2)在的方 (3)在的方 17 (4)在的方 (5)在的方 (6)在的方 (7)在 D 的方 (8)D 在 C 的方 9.在北半球中纬度的野外地区,利用地形地物辨认方向的方法有() A.寺院的大门总是朝北开B.树木朝南的一侧枝叶繁茂 C.树桩的年轮线南侧较密D.较潮湿且长有青苔的是山地南坡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如何阅读地图。 2.怎样选择

33、适用的地图。 3.地图的种类。 二、学习重点 1.如何阅读地图。 2.怎样选择适用的地图。 三、学习方法 读图法、绘图法、练习法 四、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 如何阅读地图 1.学会在地图上、,我们就能够阅读地图了。 2.P18活动题 1、2 导学活动二 选择适用的地图 3.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反映。根据,正确地选择地图, 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4.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和不一样。 我们应该根据需要选择的地图。 5.P22活动题 1、( 2) 导学活动三 地图的种类 6.地图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和两大类。其中,自然地图包 括、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 等。 7

34、.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图家族不断壮大,例如,等。 8.P22活动题 2 达标练习 1.小明周日要到离家较远的姑姑家,他应该参考的地图最好是() A.本市政区图B.本市交通图C.本市旅游图D.本市地形图 2.地图的种类很多,下面各项使用的目的与地图类型搭配不正确的是() 18 A.外出旅游 ,参考导游图 B.去市内动物园游览,要找交通图 C.找海湾战争发生的地点,应找世界政区图 D.找墨西哥大地震的位置,查阅世界地形图 3.卫星影象可以、地反映地面物体和现象的变化情况,如、 、等。 4.在车载导航仪显示屏上,驾驶员可以选择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查看所在 和。 5.现在,人们能够利用、等运载工具,能够

35、大范围高精度快速地记录和 传输地理信息。 根据和等资料编制地图,可以快速准确地反映地表各 种事物的变化。 6.连线题 : 介绍学校概况A.中国政区图 B.世界政区图 想知道电视新闻联播中提到C.学校平面图 的地方位于什么位置D.本地旅游图 E.地形图 给外地来旅游的亲戚朋友介绍F.交通图 和设计旅游线路G.工业图 H.商业图 为登山比赛选择最佳路线I.人口分布图 表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J.卫星云图 经济状况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海拔与相对高度。 2.学会判读地形图,能够通过等高线判读各种地形。 二、学习重点 学会判读地形图,能够通过等高线判读各种地形 三、学习方法

36、 图形示意法、读图法、绘图法、比较法、模型法 四、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19 1阅读课本P24 图 1.34 及第 二段文字,观察上面地形剖面图, 把海拔和相对高度填在相应位置并 回答问题, 甲山的海拔是()米,甲 山和乙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 2海平面的海拔为米, 海拔一般用作单位。高出海平面的海拔为(正数、负数),低于海平 面的海拔为(正数、负数)。 导学活动二:等高线 4等高线 5等深线 6等高线地形图 仔细观察图1.35,参考第四段文字思考 7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 8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导学活动三:判断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读图 1.36

37、,理解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示意图 9连线 A.山峰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 B.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C.鞍部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D.山脊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E.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达标练习 1下图是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四图中属于山谷的是() ABCD 2.珠穆朗玛峰最高处海拔884443 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4 米,两地的相对 () A899843 米B869043 米 C 879243 米D999843 米 20 3.下列等高线中,表示山脊的是()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呈弯曲状,若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时,该处的地形部

38、 位应是下列的() A.鞍部B.山脊C.陡崖D.山谷 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采用的等高距为米;图中 A 点的海拔约米。 (2)图中字母所在处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CDEFG (3) 图中 A 处位于周庄的方向;A 处位于王庄的; C 地位于 D 地的方 向。 (4)若在图中所示范围内修建一座水库(假设其它条件均附 后邀请)从地形角度考虑,请在图内选择合适的水库大坝的位置,并用字母“M ” 标在图上。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2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二、学习重点 会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三、学习方法 读图法、绘图法、比较法、阅读法、联系实际

39、法 四、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 1在绘有和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 21 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和,这 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深度) 范围, 需要查看 图上所附的。 2 在 分 层 设 色 地 形 图 上 , 一 般 用 绿 色 表 示, 用 黄 色 或 黄 褐 色 表 示,白色表示,蓝色表示 导学活动二陆地类型地形 3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 4.平原地区的海拔等于或小于米,宽广平坦;丘陵的海拔一般不超过米, 地势起伏大; 高原的海拔一般在米以上, 面积较大, 外围,内部起伏较为; 山地的海拔一般在米以上

40、,具有耸立的、 陡峭的;盆地的四周, 中间。 5P28 活动 1、2 导学活动三 6阅读课本P28 的活动题,绘制地形剖面图 达标练习 1.下列几种地图中,与等高线无关的是() A.经纬网地图B.地形剖面图 C.等高线地形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越深 ,则表示海洋深度() A.越浅B.不深不浅C.越深D.视具体情况而定 3.读右边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 敌军指挥部在我军指挥部的 方向。 我军指挥部的海拔是米。 与敌军指挥部的相对高度是米。 在图中量得我军阵地与敌军阵地的 直线距离为5 厘米。在我军阵地内有最远射 程为 30 千米的大炮,问敌军阵地是否在我 军大炮的

41、射程之内? 答: 在我军进攻的A、 B 两条线路中,经 过陡崖的线路是,经过坡度较缓的路线是。 22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 大小:表面积=5.1 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4 万千米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 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 大西洋 麦哲伦海峡 太平洋 菲律宾群岛 印度洋 好望角 大西洋 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

42、布。 3纬线和经线(P5 中的图 1.7)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经、纬线的特点: 特 殊 的 经、 纬 线 特殊纬线 赤道 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 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 纬线 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 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特殊经线 0o经线 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 经用字母 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 经线 大

43、致与 “ 国际日期变更线” 一致 20 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 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 纬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 W、160 E。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东经) 特点经线纬线 形状特征 半圆, 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 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特征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 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0 10201801020180 本 初 午 线 0 10 10 20 20 90 ( 北 纬 ) ( 南 纬 愈 向 北 愈 大 愈 向 南 2

44、3 愈向西愈大愈向东愈大 4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约为24 小时)。 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 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约为365 天)。 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产生的现象: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45、。 二分二至: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 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 4、5 三个月是春季;6、7、 8 三个月是夏季; 9、 10、11 三个月是秋季;12、1、2 三个月是冬季。 3地球的五带 热带 北 温 带 南 温 带 北 寒 带 有极昼极夜 有 极 昼 极 有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直射 无极昼极夜、直射 90 90 (北极圈) 66.5 (南极圈) 66.5 (北回归线) 23.5 (南回归线) 23.5 (赤道) 24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46、 比例尺 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方向的判读: 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图例和注记 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 图的 “ 语言 ” 。 常用图例:(P18 中的图 1.26) 铁路国界山峰 2地形图的判读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

47、 米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 米 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 示坡陡。 25 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 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 地方表示陡崖。 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 面的高低起

48、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 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常见种类: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 (时间 4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字母填到 相应的答案栏中。每题2分,共 40 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我们常说的 “ 人类的家园 ” 是指 A.我们的家庭B.我们的家乡 C我们的祖国 D整个地球 2.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B. 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