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科技部.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5518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67 大小:68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科技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科技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科技部.pdf(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家创新调查监测和评价 指标体系 ( 征 求 意 见 稿 )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 二一三年十一月 关于国家创新调查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上网征求意见的说明 2012 年 7 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印发了关于深 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 号),明确提出 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 从 2013 年初开始,科技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意见任务分工的通知( 国办发 201250号)要求,会同国家 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制定了建立国家 创新调查制度工作方案 (可在科技部网站“创新调查”专

2、栏查阅)。 国家创新调查制度是建立在科学、规范的统计调查基础上, 对国家创新能力 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价的制度安排。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的目标是创造有利条 件,定期开展全国创新活动统计调查,全面、客观地监测、 评价我国的创新状况, 准确测算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 完善科技创 新政策提供支撑和服务。 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从国家、区域、 企业(产业)、典型创新密集区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统计调查和创新能力监测 评价。 科学的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 是保障监测评价报告质量的重要基础。为提高 创新能力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科技部决定对国家

3、 创新能力评价、 区域创新能力监测等指标体系上网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欢迎广大 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就指标体系提出宝贵意见。 目 录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 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 8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7 生物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 22 生物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9 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5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 37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41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 48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52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 58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61 1 国

4、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监测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了有关创新型 国家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研究,并先后于2011 年、 2012 年和 2013 年发布了国家创新指 数系列报告,研究成果为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了 科学依据。 国家创新指数指标体系主要关注我国当期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监测分析,并与世 界其它主要开展研发活动的国家进行动态排序比较,是一种基于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评价等理 论方法的系统性综合评价。 “十一五”以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自主创新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5、年) 明确提出,到2020 年中国进入创 新型国家行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中 发20126号)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监测评 估”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更加科 学的评价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监测中国创新能力的变化,在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新 的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总体说明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评价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能力,揭示我国创新能力 变化的特点和差距。评价对象选取了世界上40 个国家,其研究与发展(R&D )经费之和占全 球的 98%

6、 以上, GDP合计占全球的88% 以上。力图通过逐年评价与国际对比来监测我国建设 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为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支持信息。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赖资本投入和资源消耗驱动 转到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上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通过 创新资源的不断投入,知识的持续创造、传播和应用来实现,其绩效体现在经济社会和人民 生活的改善上。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政府营造的创新环境是必要保障。 创新指标的选取原则是:相对独立, 综合反映国家在创新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能力和 绩效;相对指标为主,突出创新带来的竞争能力;总量指标为辅, 兼顾大国小国的平衡

7、; 定量统计指标为主,定性调查指标为辅;指标具有国际可比性;指标具有可扩展性; 数据具有可获得性;数据来源具有权威性。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 个一级指标和33 个二级指标组成: (一)创新资源 2 反映一个国家对创新活动的投入力度、创新人才资源的储备状况以及创新资源配置结 构。包括5 个二级指标: 1. 研究与发展( R&D )经费投入强度 2. 研究与发展人力投入强度 3. 科技人力资源培养水平 4. 信息化发展水平 5. 研究与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 (二)知识创造 反映一个国家的科研产出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科技整体实力。包括7 个二级指

8、标: 1. 学术部门百万研究与发展经费的科学论文引证数 2. 万名科学研究人员的科技论文数 3. 百人互联网用户数 4. 亿美元 GDP 发明专利申请数 5. 万名研究人员的发明专利授权数 6. 科技论文总量占世界比重 7. 三方专利总量占世界比重 (三)企业创新 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强度、效率和产业技术水平,包括5 个二级指标: 1. 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 2. 万名企业研究人员拥有PCT专利数 3. 综合技术自主率 4.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新产品所占比重 5. 中高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 (四)创新绩效 反映一个国家开展创新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和社会经济影响

9、,包括6 项指标: 1. 劳动生产率 2. 单位能源消耗的经济产出 3. 人口预期寿命 4. 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 5.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 6. 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世界比重 (五)创新环境 主要用来反映一国创新活动所依赖的外部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好坏,包括如下10 个二 级指标(选自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报告中的调查指标): 3 1.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 政府规章对企业负担影响 3. 宏观经济环境 4. 当地研究与培训专业服务状况 5. 反垄断政策效果 6. 员工收入与效率挂钩程度 7. 企业创新项目获得风险资本支持的难易程度 8.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9. 企业

10、与大学研究与发展协作程度 10. 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影响 二、指标体系框架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创新资源 1. 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2. 研发人力投入强度 3. 科技人力资源培养水平 4. 信息化发展水平 5. 研究与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 知识创造 1. 学术部门百万研究与发展经费的科学论文引证数 2. 万名科学研究人员的科技论文数 3. 百人互联网用户数 4. 亿美元经济产出的发明专利申请数 5. 万名研究人员的发明专利授权数 6. 科技论文总量占世界比重 7三方专利总量占世界比重 企业创新 1. 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 2. 万名企业研究人员拥有PCT专利数 3. 综合技术自

11、主率 4.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新产品所占比重 5. 中高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 创新绩效 1. 劳动生产率 2. 单位能源消耗的经济产出 3. 人口预期寿命 4. 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 5. 知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4 6. 知识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 创新环境 1.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 政府规章对企业负担影响 3. 宏观经济环境 4. 当地研究与培训专业服务状况 5. 反垄断政策效果 6. 员工收入与效率挂钩程度 7. 企业创新项目获得风险资本支持的难易程度 8.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9. 企业与大学研究与发展协作程度 10. 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影响

12、三、指标说明 (一)创新资源 1. 研究与发展( R&D )经费投入强度 即国内研究与发展经费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值,反映一国创新资金投入强 度。 2. 研究与发展人力投入强度 即每万人口中R&D人员数,反映一国创新人力资源投入强度。 3. 科技人力资源培养水平 采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1822 岁学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反映一个国家科 技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供给能力。 4. 信息化发展水平 采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网络就绪指数(NRI) ,反映一个国家在知识创造与传播扩散方 面的基础设施投入能力。 5. 研究与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 即一国 R&D经费总额 (GERD )占全世界总量

13、的比重,反映一个国家R&D活动的规模大小 和创新资源投入能力。 (二)知识创新 1. 学术部门百万研究与发展经费的科学论文引证数 即 SCI 收录的一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科学论文的引证数除以其R&D总经费得到的百分数, 反映一国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和知识产出质量。 2. 万名科学研究人员的科技论文数 即一国被 SCI 收录的科技论文总数(5 年平均值)除以其科学研究人员总量(5 年平均 值)得到的百分数,反映科学研究的产出效率。 5 3. 百人互联网用户数 即按人口(每百人)平均的互联网用户数,反映了一个国家知识扩散与应用的能力。 4. 亿美元 GDP 发明专利申请数 即一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除以GDP

14、 (以汇率折算的亿美元为单位),反映一国的技术创 造活力。 5. 万名研究人员的发明专利授权数 即按万名 R&D研究人员平均的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反映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 产出效率。 6. 科技论文总量占世界比重 即科学引文索引 (SCI)收录的一国论文总量占全世界总量的比重,反映一个国家的 知识创造能力。 7. 三方专利总量占世界比重 即一国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 ) 、欧洲专利局 (EPO)和日本特许厅(JPO)申请的发明 专利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用来衡量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企业创新 1. 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 即一国企业部门研究与发展经费与工

15、业增加值的比值,用来测度企业创新投入强度。 2. 万名企业研究人员拥有PCT专利数 主要反映一国企业创新投入的效率和创新产出的质量及其技术国际竞争力。 3. 综合技术自主率 即 100*R&D经费 /(R&D经费技术引进费用)与 100* 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国内发明 专利授权数国外发明专利授权数)的平均值,反映了国家产业技术自给能力。 4.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新产品所占比重 即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除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百分数,反映一国企业产品创新能 力。 5. 中高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 主要反映了一国制造业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经济产出中知识含量的多少。 (四)创新绩效 1

16、. 劳动生产率 采用人均 GDP即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反映创新活动对经济产出的作用。 2. 单位能源消耗的经济产出 采用千克标准油能源消耗的GDP ,用来测度技术创新带来的减少资源消耗的效果,也反 映一国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 3. 人口预期寿命 6 指假若当前的分年龄死亡率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 反映创新活动带来的人民生活质量改善。 4. 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 反映一国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和技术创新活动对改善经济结构的作用。 5.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 即服务业中金融和保险、邮政和电信、商业活动、健康和教育等行业的增加值占GD

17、P 的比重, 反映一国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水平,用来测度一国的经济产出中的知识含量大 小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 6. 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世界比重 即高技术产业 (制造业) 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增加值之和占全世界总量的比重,反映 一国企业应用创新成果所形成的产业规模大小与技术水平。 (五)创新环境 1.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知识产权保护(1=弱和不受法律保护,7=强或得到法律保护) 2. 政府规章对企业负担影响 政府发布的行政要求(准许、规定、报告)等给企业带来的负担(1=负担很重, 7=没有 负担) 3. 宏观经济环境 由中央财政收支、储蓄率、通胀水平、存贷率差、政府债务等指标构成的综合反映宏观

18、经济环境稳定性指数 4. 当地研究与培训专业服务状况 专业研究和培训服务(1=不可获得, 7=可以从本地的世界级机构中获得) 5. 反垄断政策效果 反垄断政策(1=不能有效促进竞争,7=能够有效促进竞争) 6. 员工收入与效率挂钩程度 员工收入( 1=与员工生产率无关,7=与员工生产率强烈相关) 7. 企业创新项目获得风险资本支持的难易程度 企业有风险的创新项目一般可以得到风险投资(1=错, 7=对) 8.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国内各地都有发展良好的产业集群(1=强烈反对, 7=强烈赞成) 9. 企业与大学研究与发展协作程度 企业与本地大学的研究与发展合作(1=很少或没有,7=广泛) 10. 政

19、府采购对技术创新影响 政府采购高技术产品的决定(1=仅仅依赖价格,7=依据技术性能和创新性) 7 四、数据来源 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OECD 主要科技指标、世界银行发展指标数 据库、 美国科学工程指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汤森路透统计数据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 计所数据库等。 8 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 一、监测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为了科学客观地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监测和综合评价提供数据支撑,指标体系的建立应 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尽可能包含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反映创新能力的指标。 (2)规范。无论是从指标名称、统计口径,还是从计算方法上,都力求符合统计规范。 生成监测指标的

20、基础数据均为纳入政府统计调查制度,以国家或部门统计标准计算的统计指 标,不采用以地方统计标准计算的统计指标。 (3)公开。生成监测指标的基础数据均来源于政府统计公开出版物,以便于社会各界 进行核实和索引。 二、区域创新能力包含的内容 正确理解创新概念和准确把握区域创新的基本特征是进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重要环 节。创新能力监测体系建立过程中对涉及创新型国家、区域创新和创新城市评价有关的研究 成果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参考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的 OECD科学技术和工 业创新计分牌 ,欧盟的欧盟创新计分牌 (包括全球创新计分牌 ) ,国内较为知名的 全 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 国家创

21、新指数报告 、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创新型国家 进程统计监测研究报告。借鉴这些报告,在对区域创新能力基本特征进行系统归纳的基础 上,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监测: (1)理想的创新环境。创新以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条件,并且还需要具有丰富 的、可持续的创新人力资源,社会各届对创新的重视以及较高的社会信息化水平。 (2)充分的创新资源。没有创新投入就难以开展创新活动,包括企业创新、产业创新 以及产品创新。 创新水平的高低特别体现为政府对创新的重视程度,研究机构、 高等院校和 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及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有力支持。 (3)积极的企业创新活动。企业创新是全社会创新的基础,是产

22、品创新、工艺创新、 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最为重要的场所,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是应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愿 意进行创新的人力财力投入,重视外部技术的引进和吸收,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有。 (4)不断涌现的创新产出。创新产出是创新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向其他区域以及其 他国家或地区输出专利,在技术市场上扩大技术交易规模,以及商品品牌的塑造推广,来增 强区域创新能力。 高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使得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通过新产 品的产出使企业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也是创新产出的重要方面。 9 (5)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创新效果不仅体现在微观企业上,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对 总量经济增长的贡献上,这就是宏观经

23、济效率的提高,包括劳动投入效率、资本投入效率和 能源投入效率的提高,以及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指标体系框架 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数据质量,通过创新环境、 创新 资源、企业创新、创新产出和创新效果5 个一级指标和53 个二级指标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监 测指标体系。 区域创新能力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创新环境 1. 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人/万人) 2. 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占全国比重(% ) 3.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 4. 百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户/ 百人 ) 5. 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户

24、/万人) 6. 百万人驰名商标数(个/百万人) 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人) 创新资源 1. 研究与发展( R&D )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 )比例( % ) 2.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 )比例 (%) 3.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 4.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 )比值( % ) 5. 国家创新基金与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的比值(% ) 6. 国家产业化项目当年落实资金与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的比值(% ) 7. 企业金融机构贷款额与企业研究与发展(R&D )活动经费支出的比值(% ) 8. 万人研究与发展

25、(R&D )人员数(人年 ( 全时当量 )/ 万人) 9. 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占全国比重(% ) 10. 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比重(% ) 11. 万人国内论文数(篇/ 万人) 12. 万人国际论文数(篇/ 万人) 企业创新 1. 企业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占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比重(% ) 2. 企业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3. 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4. 企业委托经费投入占研究机构和高校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比重(% ) 5. 企业科学研究经费支出占企业研

26、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比重(% ) 6. 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与发展(R&D )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企业的资金占比重(% ) 10 7. 企业平均吸纳技术交易额(万元) 8. 企业研究与发展(R&D )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 ) 9. 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 ) 10. 万名企业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万人) 创新产出 1. 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件/ 万人) 2. 亿元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发明专利申请数(件/ 亿元) 3. 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 件/ 万人 ) 4. 亿元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发明专利授权数(件/ 亿元 ) 5.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7、万人) 6. 万人技术合同成交额(万元/万人) 7. 农业植物新品种授权与农业增加值比值(件/ 亿元) 8. 百万人技术国际收入(万美元/ 百万人) 9.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10.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创新效果 1. 商品出口额与地区生产总值(GDP )的比值( % ) 2.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 ) 3.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重(% ) 4. 高技术企业占工业企业比重(% ) 5. 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 ) 6. 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7. 资本生产率(万元/万元) 8. 综合能耗产出率(元/ 千克标准煤) 9

28、. 空气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比重(% ) 10.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达标率(% ) 11. 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 ) 12.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率(% ) 13. 废水中氨氮排放达标率(% ) 14. 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 ) 四、区域创新能力统计监测指标解释和数据来源 (一)创新环境 1. 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人/ 万人) 科技人力资源与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数是反映科技人力 资源的重要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 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占全国比重(% ) 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是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之一。 11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

29、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 果转化, 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 (不包括港、 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企业。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3.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载体,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十分 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的界定, 该行业主要包 括 3 部分: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涉及电信、 互联网信息服务、 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卫星传输服务; 计算机服务业服务业,涉及计算机系统

30、服务和数据处理;软件业, 涉及 公共软件服务和其他软件服务。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 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数据来源 于中国统计年鉴 。 4. 百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户/ 百人)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移动电话已逐步由身份的体现还原为本来的通讯工具的面目,与 固定电话的基本功用已无差别。因此, 在监测中将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合二为一,用以反映 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5. 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户/ 万人) 互联网络的发展既是科技发展直接的成果和体现,又是创新活动应具备的基础条件。互 联网络

31、用户数采用的是信息产业部统计并公布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6. 百万人驰名商标数(个/ 百万人) 商标是工业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总是与某一商品或服务特有的专利、非专利发明、 技术标准或技术诀窍相联系,因此商标的拥有和使用反映了技术创新的水平和程度。驰名商 标数据来源于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统计资料。 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人) 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 稳定发展离不开创新活动,创新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一定的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依托。创新资源不仅需要人力的支持,也需要财力、 物力的支持。人均生 产总值是生产总值和常住人口数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具代表性的指 标。生产总

32、值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 生产和服务的最终价值总 和。生产总值和常住人口数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二)创新资源 1. 研究与发展( R&D )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 )比例( % ) 研究与发展 (R&D )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 )比值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水 平最为重要、最为综合的指标。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 鉴 ,地区生产总值(GDP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 )比例( % ) 12 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又称公共教育经费,包括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用于 教

33、育的税、费,企业办学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国家 财政性教育经费是一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共教育投入规模与速度可以反映国家对教育 的重视程度。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3.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是衡量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力度的重要指标。地方 财政支出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4.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 )比值( % )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 )比值是衡量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力度的重要指 标。地方财政支出和地区生产总值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5

34、. 国家创新基金与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的比值(% )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的政府专项基金。对我国产业和产品结构整体优化,扩大内需,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带动和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家创新基金与研究与发展(R&D ) 经费支出的比值可以反映国家创新基金对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国家创新基 金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6. 国家产业化项目当年落实资金与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的比值(% ) 国家产业化项目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创立的政府计划项 目, 分为 863

35、 计划、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国家产业化项目当年落实资金与研究与发展(R&D ) 经费支出的比值可以反映国家产业化项目资金对地区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数据来源于 中 国科技统计年鉴 。 7. 企业金融机构贷款额与企业研究与发展(R&D )活动经费支出的比值(% ) 企业金融机构贷款额指的是企业用于研发活动向金融机构的贷款。企业金融机构贷款额 与企业研究与发展(R&D )活动经费支出的比值可以反映金融机构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力 度。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8. 万人研究与发展(R&D )人员数(人年( 全时当量 )/ 万人) 研究与发展(R&D )人员是指调查单位内部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

36、验发展三类活 动的人员。包括直接参加上述三类项目活动的人员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人员和直接服务人 员。为研发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直接为研发活动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 设备维 护等服务的人员。万人研究与发展(R&D )人员数是反映科技人力资源和研发活动人力投入 的重要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9. 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占全国比重(% ) 所得税减免是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之一。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 以减为按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数据来源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统计研究所。 13 10. 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比重(% ) 固定资

37、产投资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的手段。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 社会新增固定资产的比重是反映各级政府对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支持力度的指标。数据来 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 11. 万人国内论文数(篇/ 万人) 国内论文数是指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用于衡量论文产出能力。万人国内论文 数用于衡量国内科技论文产出水平。数据来源于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12. 万人国际论文数(篇/ 万人) 国际论文数是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用于衡量论文产出能力。万人国际论文 数用于衡量国际科技论文产出水平。数据来源于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三)企业创新 1. 企业研究与发展(R&D )经费

38、支出占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比重(% ) 企业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占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比重是衡量企业研发活 动经费投入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企业是否成为创新主体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据来源于 中 国科技统计年鉴。 2. 企业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企业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投入 水平的重要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3. 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包括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技术改 造经费支出和购买国内

39、技术经费支出。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 重也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4. 企业委托经费投入占研究机构和高校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比重(% ) 企业委托经费投入包括委托外单位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研究与发展(R&D )活动而拨付 给对方的经费, 是反映企业、 研究机构和高校创新活动联系紧密程度的指标之一。数据来源 于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工业企业科技统计活动统计资料。 5. 企业科学研究经费支出占企业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比重(% ) 企业科学研究经费指的是企业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40、的经费。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试验发展活动以及其他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基础,企业科学研 究经费支出的规模和水平是反映企业自主创新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据来源于国家统 计局社科文司工业企业科技统计活动统计资料。 6. 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与发展(R&D )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企业的资金占比重(% ) 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企业的资金是指企业给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研发资金总量, 用于衡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情况。企业给予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 14 发资金总量占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资金总额的比重,反映了产、学、研的合作水平。数据来 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7. 企业平均吸纳技术交易额(万

41、元) 按照技术流向统计的技术市场技术交易合同的成交金额,是衡量国内技术吸收状况的指 标。企业平均吸纳技术交易额是反映企业吸纳国内技术水平的指标。数据来源 中国科技统 计年鉴。 8. 企业研究与发展(R&D )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 ) 研究与发展(R&D )人员指参与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研究、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包 括项目 ( 课题 ) 组人员,企业科技行政管理人员和直接为项目( 课题 ) 活动提供服务的辅助人 员,可以反映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力投入规模。企业研究与发展(R&D )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 是反映研发活动投和强度的重要指标。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9. 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

42、(% ) 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是反映企业整体创新水平的指标。数据来源于 中国 科技统计年鉴。 10. 万名企业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万人) 发明专利拥有量又可称为有效发明专利数,是反映创新产出规模和水平的指标。万名企 业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是衡量企业创新产出水平的指标之一。数据来源于 中国科技统 计年鉴。 (四)创新产出 1. 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件/ 万人) 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是反映一国或一地区社会公众创新意识的指标。数据来源于 中国 科技统计年鉴 。 2. 亿元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发明专利申请数(件/ 亿元) 亿元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发明专利申请数是

43、反映一国或一地区相对于研发经费 投入社会公众专利意识的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3. 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件/ 万人) 专利的数量是反映一国或一地区创新产出水平的重要指标,发明专利的数量又是其中极 为重要的指标。 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反映一个地区发明专利的产出效率。数据来源于 中国 科技统计年鉴 。 4. 亿元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发明专利授权数(件/ 亿元) 亿元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发明专利授权数是反映一国或一地区相对于研发经费 投入专利产出效率的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5.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万人) 测度发明专利水平的指标可分为万人发明专利授权

44、数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前者反映 15 的是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发明专利产出水平;后者反映的是在某一时点上发明专利的存 量水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6. 万人技术合同成交额(万元/ 万人) 技术市场的发展,技术成果交易的繁荣,对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并反映了技术成果的市场化水平。数据来源于火炬中心中国技术市场报告。 7. 农业植物新品种授权与农业增加值比值(件/ 亿元) 农业植物新品种授权是体现农业创新水平的指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通过农业植 物新品种授权与农业增加值的比值可以体现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 鉴 。 8. 百万人技术国际收入(

45、万美元/ 百万人) 技术国际收入指的是通过向他国转让专利、非专利发明、 商标等知识产权、提供研究与 发展( R&D )服务和其他技术服务而获得的收入。百万人技术国际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 区创新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之一。数据来源于外汇管理局技术收支统计资料。 9.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创新活动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就是反映产业结 构优化程度的指标之一。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按照国家统计局国统字2002033号文件中制定 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包括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

46、疗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数据 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10.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可以反映工业企业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 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 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作用。是衡量企业创新产出 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五)创新效果 1. 商品出口额与地区生产总值(GDP )的比值( % ) 商品出口额与地区生产总值(GDP )的比值反映了产品出口对地区经济的贡献。 商品出口额是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该指

47、标可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 方面的总规模。 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商品出口额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 )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是根据海关总署高技术产品目录从商品出口额中分离出的数据, 按原产地进行统计。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可以反映一国或一地区高技术产品 的国际竞争力水平。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16 3.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重(% )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 (GDP ) )比重是反映产业结构优化的指 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4. 高技术企业占工业企业比重(%

48、 ) 高技术企业占工业企业比重是反映一国或一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数据来源 于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 5. 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 ) 就业人员指在16 周岁及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 员。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反映一国或一地区高技术产业吸纳就业能 力,是衡量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 6. 劳动生产率(万元/ 人) 区别于劳动和资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创新体现为对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 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具体体现为人、财、物的节约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其中劳动生产率反 映的是劳动效率的提

49、高,为生产总值与就业人员数之比。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7. 资本生产率(万元/ 万元) 资本生产率反映的是资本投入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总值与资本投入之比。反 映资本投入的指标为固定资本形成存量净额,由各地区基年(1952 年)的固定资本形成存 量净额、每年的固定资本形成和折旧额,用永续盘存法求得。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8. 综合能耗产出率(元/千克标准煤) 我国是一个能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因此,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提高能源使用效 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只能通过创新得到解决。综合能源消费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 统计年鉴。 9. 空气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比重(% ) 是反映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结果的重要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10.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达标率(% ) 是反映水源质量以及污水减排水平的重要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11. 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 ) 是反映空气质量以及废气减排水平的重要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12. 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