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散装水泥办公室.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5997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98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散装水泥办公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散装水泥办公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散装水泥办公室.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国散装水泥绿色 产业发展报告 2017 商 务 部 流 通 业 发 展 司 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 目 录 一、 2016年全国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综述 . 1 (一)全国水泥行业和散装水泥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1 (二)全国各区域发展散装水泥的有关情况 3 (三)农村散装水泥发展情况 7 (四)散装水泥物流设施装备发展情况. 7 二、 2016年全国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情况 8 (一)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概况. 8 (二)预拌混凝土物流装备发展情况 9 (三)预拌混凝土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0 三、 2016年全国预拌砂浆产业发展情况. 10 (一)预拌砂浆产业发展概况 10 (二)预拌(干混

2、)砂浆物流装备发展情况. 13 (三)影响预拌砂浆产业发展的有关问题 14 四、 2016 年全国散装水泥及相关产业发展指标构成与效益评估. 14 五、 2017年全国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展望 15 附件: 1. 2016 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泥、散装水泥 发展情况排序表 17 2. 2016 年全国(分三部区)散装水泥与相关产业发 展指标统计汇总表. 17 1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在贯彻落实国家 关于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

3、度扩大总需求,深化创新 驱动等改革方针的指引下,经济总体实现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 运行态势。全国水泥行业在全国固定资产和基础建设投资有所增长、 房地产回暖的带动下,水泥产量保持低速增长,水泥全行业经济效 益实现大幅提高。 体现水泥现代消费结构的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 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绿色产业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 建材、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进程中,继续实现了平稳、协调发展。 一、 2016年全国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综述 (一)全国水泥行业和散装水泥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 增长 6.7%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9.

4、65万亿元,同比增 长 8.1% ;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11.89万亿元,同比增长 17.4%;全国房地产投资10.2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9% ,全国稳 中向好的宏观经济走势,促进了全国水泥行业全面复苏。 1、全国水泥行业发展概况: 2016年,全国水泥行业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稳增长、 调结构、增效益”为重点,行业采取了包括化解过剩产能、水泥错峰 生产、开展行业自律、加强区域协调、市场整合等一系列控产提质 增效的措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全行业的经济效 益大幅提高。 2 2016年全国水泥生产量 24.03亿吨,比 2015年23.45亿吨增产 0.58 亿

5、吨,增长 2.47%。全行业实现收入8764亿元,同比增长1.2% ,实 现利润 5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 需要关注的是,2016年水泥行业虽然实现了利润的同比大幅增 长,主要原因是2015年利润基数过低和北方大幅亏损,从行业利 润率来说,2016年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产能过剩 问题矛盾依然突出(截止2016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累计 1769条)。熟料产能利用率也仅为68.1%(见图一、二)。 图一 图二 2、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概况: 2016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13.91亿吨,同比增加0.23亿吨, 增长 1.68%,比上年负增长 3.86%提升了 5.54个百

6、分点(见图三、四)。 图三 图四 3 全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 虽然保持增长,但当年水泥产量 的增长量及增长率均大于散装水 泥供应量的增长幅度,使全国水 泥平均散装率由上年的58.42% 降 为 58.05%,略 降 了 0.37个百 分点(见图五)。 另外,由于我国偏远地区和农村小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民建 房等,分散用户的袋装水泥消费量有所增加,也是致使全国水泥平 均散装率略有下降的原因之一。 (二)全国各区域发展散装水泥的有关情况 1、全国按东、中、西三部区划分的情况分析:东部地区散装 水泥供应量仍持续为负增长,且水泥平均散装率也有所下降;中部 地区散装水泥供应量由2015年 的负增长转为正

7、增长,水泥平均 散装率持续提升;而西部地区散 装水泥供应和水泥平均散装率在 2015年正增长的基础上均有所提 高。2016 年三部区散装水泥供应量(见图六)。 2016年东、中、西三地区水泥产量均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 东部地区:散装水泥供应量57674.94万吨,同比减少 1358.15万 吨,下降 2.3% ,散装率 67.24%,供应量占全国总供应量的41.45%, 继续为负增长态势。 中部地区:散装水泥供应量44485.35万吨,同比增加1708.38 万 吨, 增 长 3.99%,散 装 率 61.29%,供 应 量 占全 国 总 供 应量 的 图五 图六 4 31.97%,中部地区由

8、负增长转为正增长。 西部地区:散装水泥供应量36982.14万吨,同比增加1907.55 万 吨, 增 长 5.44%,散 装 率 45.48%,供 应 量 占全 国 总 供 应量 的 26.58%,西部地区则继续保持正增长态势。 东、中、西三地区散装水泥供应量年增长率同比分别提高5.58、 5.59和 4.95个百分点(见图七、八)。 图七图八 东、中、西三地区的水泥平均散装率分别同比上年提高2.01和 0.43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则同比下降2.77个百分点。 从三个地区散装水泥供应 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看,东部地 区所占比重同比下降1.68个百分 点,为 41.45%,而中、西部地区 则 同

9、 比上 升 0.72和 0.96个 百分 点, 为 31.97%和 26.58%(见图 九)。 2、全国按六地区划分的情况分析:2016年全国六地区中东北、 中南和西北地区水泥平均散装率有所提高,其余三地区均有所下降; 而散装水泥供应量则只有东北和华东地区呈持续下降态势。 全国六地区水泥产量除东北和西北地区仍为负增长外,其余四 图九 5 地区均为正增长。 华北地区:散装水泥供应量12076.75 万吨,同比增加 74.82万吨, 增长 0.62%,散装率 57.37%,供应量占全国总供应量的8.68%。 东北地区:散装水泥供应量5631.26万吨,同比减少 256.12万吨, 下降 4.35%

10、,散装率 52.89%,供应量占全国总供应量的4.05%。 华东地区:散装水泥供应量 53225.69 万吨,同比减少 422.98万吨, 下降 0.79%,散装率 69.78%,供应量占全国总供应量的38.25%。 中南地区:散装水泥供应量39704.04万吨,同比增加1482.30 万 吨, 增 长 3.88%,散 装 率 57.84%,供 应 量 占全 国 总 供 应量 的 28.53%。 西南地区:散装水泥供应量19829.29万吨,同比增加1302.73 万 吨, 增 长 7.03%,散 装 率 46.03%,供 应 量 占全 国 总 供 应量 的 14.25%。 西北地区:散装水泥

11、供应量8675.40万吨,同比增加 77.03万吨, 增长 0.9% ,散装率 43.43%,供应量占全国总供应量的6.23%。 散装水泥供应量中南和西南地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华北和西 北地区均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而东北和华东地区则持续呈负增长 态势。 水泥平均散装率西北地区提高了2.35个百分点,东北和中南地 区 提 升放 缓, 只 提高 了 0.08和 1 个百分点;而华北、华东和西 南地区分别下降了3.32、 1.59和 0.22个百分点(见图十、十一、 十二)。 图十 6 图十一图十二 中南、西南地区散装水泥供 应量占全国总量比重继续扩大, 分别提高 0.61和 0.72个百分点, 其

12、它四地区所占比重则持续下 降,依次为华东地区0.94个百分 点、东北地区 0.25个百分点、华 北地区 0.1个百分点、西北地区0.05个百分点(见图十三)。 3、 2016 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泥及散装水泥发展 情况排序及全国(分三部区)散装水泥与相关产业发展指标统计汇总: 2016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泥及散装水泥发展情况 (年度散装水泥供应量、 散装水泥同比增减量、 散装水泥同比增减率、 散装率、散装率同期自比提高点、水泥生产量、水泥生产量同比增 减量、水泥生产量同比增减率)排序表详见附件1。 2016年全国(分三部区) 散装水泥与相关产业发展指标统计(年 度散装水泥供

13、应量、水泥散装率、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量、预拌混凝 土产量、农村生产预拌混凝土产量、 预拌混凝土废弃物综合利用量、 预拌砂浆产量合计、干混砂浆产量、湿拌砂浆产量、预拌砂浆废弃 物综合利用量)汇总表详见附件2。 图十三 7 (三)农村散装水泥发展情况 2016年全国农村(县及县以下)地区使用水泥总量为6.5亿吨, 同比增加 0.31亿吨,增长 5%,比上年负增长9.77%提升了 14.78个 百分点。其中散装水泥使用量为3.2亿吨,同比增加 0.24亿吨,增长 8.11%。(包括:农村预拌混凝土使用 1.66亿吨,同比增长56.6%; 水泥制品 0.93亿吨,同比增长 25.68%)。 农村散装水泥

14、使用率达到49.17%,同比提高 1.34个百分点(见 图十四、十五)。 图十四图十五 全国农村现有散装水泥销售点8505个,同比增加 165个(水泥 生产企业建点增加220个,其它社会力量投资建点减少55个),增 长 1.98%。散装水泥销售量 1.89亿吨,同比增加 0.12亿吨,增长 6.6% 。 散装水泥流动储罐23954个,同比减少595个,经更新改造使储罐 总容量增加了 2.05万吨。 从数据看,农村地区不仅在散装水泥的使用量上明显加大,而 且水泥企业向农村地区发展的态势也明显增强。而且随着预拌混凝 土下乡并供应能力的增强和供应量的增加,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 水泥消费结构,农村的生

15、态文明建设水平将大幅提高。 (四)散装水泥物流设施装备发展情况 2016年末,全国拥有散装水泥发放库17069个,同比增长 0.13% ; 8 库容量 5880万吨,同比增长 3.32%;中转库 1838个,同比增长 2.68%, 库容量 473万吨,同比增长17.08%;固定接收库 31617个,同比下 降 1.83%,库容量 1581万吨,同比下降 2.59%。 年末,全国拥有散装水泥专用汽车49308辆,同比增长0.2% ; 设计装载量 173万吨,同比增长 1.17%。随着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的广泛应用,水泥用户使用散装水泥流动储罐的水泥继续呈下降趋 势。全国现有散装水泥流动储罐93

16、693个(其中农村拥有 23954个), 同比下降 3.36%,设计装载量 435万吨,同比下降1.36%。投入运营 的散装水泥专用船有3203艘,同比增长 0.5% ,设计装载量 359万吨, 同比增长 1.99%。 随着散装水泥铁路专用老旧罐车的逐步淘汰,2016年末全国拥 有散装水泥铁路运输专用罐车3007节(其中自备车827节,路用车 2180节)同比减少984节。据铁路有关部门统计,2016年全国铁路 散装水泥运输专用集装箱3058只,同比下降0.07%,由于运输需求 及运输效率的提高,全年运输量达67.38万吨,同比增加 15.48万吨, 增长 29.83%。 二、 2016年全国

17、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情况 (一)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概况 2016年全国预拌混凝土生 产企业 11133家,增加 587家, 同比增长 5.57%;从业人员 52.24 万人,同比增长4.54%。年设计 产能 61.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4.19%(见图十六)。 图十六 9 全年生产预拌混凝土19.1亿立方米, 同比增加 0.59 亿立方米, 增长 3.19%。比上年同期负增长7.7% 提高了 10.89 个百分点(见 图十七、十八)。 图十七图十八 全国预拌混凝年设计产能61.85亿立方米,同比去年增加2.49 亿立方米,增长4.2% 。 全国平均产能利用率31.18%,同比下降 0.3个百分

18、点,呈持续 下降趋势。30个省中有三分之一的地区预拌混凝土产量同比下降。 2016年全国生产预拌混凝土使用散装水泥量6.11亿吨,利用固 体废弃资源 2.54亿吨。 东中西三地区预拌混凝土 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 53.18%、 24.89%、 21.93%。西 部 地区所占比重同比增长了0.53个 百分点,而东、中部地区所占比 重分别下降了 0.33和 0.2个百分点(见图十九)。 (二)预拌混凝土物流装备发展情况 2016年末,全国拥有预拌混凝土搅拌车17.09万辆,同比增长 4.46%,设计搅拌容量169.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08%;拥有预拌 图十九 10 混凝土泵车3.42万

19、辆,同比增长5.88%,设计泵送能力258.84万立 方米,同比增长4.15%(见图二十、二十一)。 图二十图二十一 (三)预拌混凝土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预拌混凝土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竞争、天然砂供应货紧价 高、原材料涨价、用户拖欠货款以及传统老旧搅拌站不符合环保要 求等因素,致使混凝土搅拌站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当前优胜劣汰 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将会有部分更新乏力的企业惨遭淘汰。 三、 2016年全国预拌砂浆产业发展情况 (一)预拌砂浆产业发展概况 预拌砂浆产品通常分为 “普通”和“特种”两大类(本报告中所指的 “预 拌砂浆”均为“普通”砂浆,不含“特种”砂浆)。报告中对预拌砂浆不 同生产业态

20、的 “干混”和“湿拌”两种砂浆分别作了分析。 有关情况如下: 2016年全国生产预拌砂浆(干混+ 湿拌)8581.13万吨,同比 增加 1490.46万吨,同比增长21.02%,增长率同比上年14.32%上升 了 6.7个百分点。生产预拌砂浆共使用散装水泥1627.85万吨,同比 增长 29.62%。 1、预拌(干混)砂浆发展情况 2016年全国 30 个省份规模以上干混砂浆生产企业1086家,同 比增长 12.54%;年设计生产能力 3.68亿吨,同比增长11.18%,相比 11 2015年同期增长率相比,下降了9.62个百分点。 全年生产干混砂浆6453万吨,同比增长12.62%,与201

21、5年同 期增长 12.86%相比略下降了 0.24个百分点。其中,散装干混砂浆量 5255.97万吨,同比增长7.7% 。生产干混砂浆中使用散装水泥量共计 1627.85万吨,同比增长 29.62% ;废弃物综合利用量达到1265.65万吨, 同比增长 17.95%(见图二十二、二十三)。 图二十二图二十三 据测算,2016年全国干混砂浆业实现产值约237亿元,同比增 加 27亿元,与 2015年增加的 30亿元相比,减少了 3亿元,产值(经 济效益)有所下降;干混砂浆企业从业人员约7.5万人。 全国三部区干混砂浆产量, 东部地区 4127万吨,同比增长 9.38%, 增长率比上年下降4.31

2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1173万吨,同比增长 13.01%,增长率比去年下降30.5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1152万吨, 同比增长 25.35%,增长率比去年上升 14.12个百分点。 东、中、西三地区产量分别占到全国总产量的63.96%、 18.18% 和 17.86%。东部地区所占比重略 下降了 1.8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 所占比重持续扩大,增长了0.07 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同 比上年回升了1.82个百分点(见 图二十四)。 图二十四 12 由此看出,东、中部地区增速放缓,西部地区略有上升。 全国 30个省中有 8 个省干混砂浆产量为负增长,同比去年减少 2 个省,情况略有好转。产量同比

23、超过100万吨的省份分别为浙江、 山东、河南、四川;下降较大的 省份分别为天津、上海、湖南。 目前吉林、海南、甘肃三省干混 砂浆产量还未成规模。 全国干混砂浆产能利用率为 17.55%,同比去年上升 0.21个百 分点,产能利用率仍然偏低(见图二十五)。 2、预拌(湿拌)砂浆发展情况 2016年随着部分混凝土搅拌站向生产湿拌砂浆转型,全国已有 24个省报送了省内企业生产湿拌砂浆的数据,全年共计生产湿拌砂 浆 2128万吨(1330.2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6.36%,比上年同期 上升了 35.47个百分点。其中:广东省的湿拌砂浆产量为915.28万 吨(572.05 万立方米),占全国湿拌砂

24、浆产量的43%。全国湿拌砂 浆 产量占 到预 拌砂 浆总产量 的 24.8%,提高了5.61个百分 点,所占比重有所增大。东、 中、西三部区湿拌砂浆所占全 国 比 重 为: 东 部 63.77%、中 部 16.29%、西部19.94%(见图 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 图二十五 图二十六 13 图二十七图二十八 随着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转型,湿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行 业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建筑工程应用经验的积累,预计湿拌砂浆的 应用将更加普及。 (二)预拌(干混)砂浆物流装备发展情况 2016年 末, 全 国 拥 有 干 混 砂 浆 运输 车 5198辆, 同 比 增 长 17.55%,设计 装

25、 载 量 同 比 增 长 15.44%;拥有干混砂浆移动筒仓 4.79万 个, 同 比 增 长 10.37,设 计容量同比增长10.89%;拥有干 混砂浆运输背罐车608辆,同比 增 长 10.34%。(见 图 二 十 九、 三十、三十一)。 图三十图三十一 图二十九 14 (三)影响预拌砂浆产业发展的有关问题 我国预拌砂浆产业的发展,由于建筑工程体量大、类型多,各 地气候、资源条件差别大,应用技术及质量标准相对滞后和质量监 控及管理松滞等客观因素,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不能满足中国特色 的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预拌砂浆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是禁止建 筑工地现场搅拌砂浆(简称“禁现”)的政策

26、在部分城市和地区落实 不到位,主要是有关政府或职能部门引导和监管措施不利,致使全 国各地预拌砂浆产业发展极不平衡,一方面是一些地区产业布局过 于集中造成产能过剩引起过度竞争,另一方面是一些地区仍无生产 企业,使“禁现”政策无法落实;二是预拌砂浆产品增值税仍为17% (应 参照执行预拌混凝土简便税率标准),高税负使产品销售成本增加, 建筑施工企业对偏高的价格难以接受,加大了预拌砂浆推广的难度, 使全国平均产能利用率长时间在低位徘徊。三是预拌砂浆机械化施 工的技术难题尚未根本解决,致使预拌砂浆产品的质量优势和高效 率施工带来的经济效益难以充分体现,建筑施工方对使用预拌砂浆 有抵触。 四、 2016

27、年全国散装水泥及相关产业发展指标构成与 效益评估 2016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13.91亿吨。其中生产预拌混凝土 使用 6.11亿吨、生产预拌砂浆使用0.16亿吨,分别占到散装水泥供 应总量的 43.93%和 1.15%。另外,水泥制品企业使用 2.38亿吨,分 15 散用户使用 4.02亿吨,其它使用 量(水泥特种构件等)1.24亿吨, 分别占到17.11%、 28.9%(见图 三十二)。 散装水泥“三位一体”绿色产 业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了建筑业 文明的进步和水泥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在环境上减少了大气雾霾 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和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按2016年全国散装水 泥供应量 13.91亿

28、吨测算,可节约标准煤3196.69万吨,减少粉尘排 放 1398.3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375.2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 放 27.17万吨,实现综合效益 626.14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五、 2017年全国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展望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深化之年。在刚过去的一年,全国水泥行业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 持续迈出了战略性步伐,以实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 补短板为抓手促进全行业提质增效,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新的 一年,水泥行业提出了通过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和停止低标号水泥生 产使产能利用率趋近80%,前10家水泥企业的

29、生产集中度达到60% 左右的目标。 全国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将有利于提升散装水 泥供应体系质量和产业链的延伸及应用领域的拓展。在国家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散装水泥产业要以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 要切实贯彻落实商务部关于“十三五” 图三十二 16 期间加快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持续推进散装水 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全面、协调、延伸发展的同时, 要着重推进预拌混凝土下乡,发展适应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 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海绵城市建设需求的水泥构件,预拌功能砂 浆进家装等,攻克制约预拌砂浆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和障碍,不断

30、完善和落实有利于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规章、税收制度、 行业标准、监管工作体系等,促进散装水泥产业绿色、低碳、循环 发展方式更加成熟,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 提高。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坚持以提高散装水泥 绿色产业体系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散装水泥产业链的生产 与应用各个领域持续、平稳、协调发展。 17 2 0 1 6 年 全 国 各 省 ( 自 治 区 、 直 辖 市 ) 水 泥 、 散 装 水 泥 发 展 情 况 排 序 表 散 装 水 泥 供 应 量 散 装 水 泥 同 比 增 减 量 散 装 水 泥 同 比 增 减 率 散 装 率 散 装 率 同

31、期 自 比 提 高 点 水 泥 生 产 量 水 泥 生 产 量 同 比 增 减 量 水 泥 生 产 量 同 比 增 减 率 排 序 地 区 数 量 ( 万 吨 ) 排 序 地 区 数 量 ( 万 吨 ) 排 序 地 区 % 排 序 地 区 % 排 序 地 区 百 分 点 排 序 地 区 数 量 ( 万 吨 ) 排 序 地 区 数 量 ( 万 吨 ) 排 序 地 区 % 1 江 苏 省 1 4 7 3 5 . 4 5 1 云 南 省 5 8 4 . 8 1 1 甘 肃 省 1 8 . 4 7 1 上 海 市 9 8 . 0 8 1 甘 肃 省 7 . 3 1 1 江 苏 省 1 7 9 8 9

32、. 7 8 1 云 南 省 1 6 5 6 . 1 5 1 云 南 省 1 7 . 7 9 2 河 南 省 9 9 2 0 . 9 1 2 四 川 省 5 2 0 . 5 0 2 宁 夏 区 1 7 . 7 3 2 天 津 市 9 3 . 7 0 2 河 南 省 5 . 8 4 2 山 东 省 1 6 0 8 0 . 3 8 2 山 东 省 1 0 0 5 . 9 8 2 宁 夏 区 1 2 . 6 0 3 山 东 省 9 5 6 6 . 4 0 3 湖 北 省 4 3 1 . 9 1 3 云 南 省 1 4 . 4 6 3 北 京 市 9 2 . 9 4 3 上 海 市 4 . 7 2 3

33、河 南 省 1 5 6 0 4 . 2 1 3 广 西 区 8 1 7 . 7 2 3 河 北 省 9 . 0 1 4 浙 江 省 8 8 7 7 . 6 1 4 河 南 省 3 5 7 . 0 1 4 黑 龙 江 1 4 . 0 8 4 浙 江 省 8 2 . 2 3 4 宁 夏 区 2 . 9 3 4 广 东 省 1 5 0 7 8 . 6 5 4 河 北 省 8 1 5 . 0 9 4 内 蒙 区 8 . 7 6 5 安 徽 省 8 8 7 4 . 4 4 5 广 西 区 3 2 3 . 5 2 5 内 蒙 区 8 . 0 7 5 江 苏 省 8 1 . 9 1 5 江 西 省 2 .

34、9 1 5 四 川 省 1 4 5 8 4 . 1 8 5 贵 州 省 8 0 5 . 9 3 5 黑 龙 江 8 . 6 6 6 广 东 省 8 4 3 3 . 1 2 6 江 西 省 3 1 9 . 6 1 6 四 川 省 7 . 3 9 6 安 徽 省 6 6 . 2 7 6 湖 北 省 2 . 2 3 6 安 徽 省 1 3 3 9 0 . 8 1 6 四 川 省 5 5 4 . 0 8 6 贵 州 省 8 . 1 1 7 湖 南 省 7 6 2 2 . 0 9 7 甘 肃 省 2 9 4 . 8 9 7 湖 北 省 6 . 5 8 7 河 南 省 6 3 . 5 8 7 浙 江 省

35、2 . 0 8 7 湖 南 省 1 2 1 7 7 . 6 5 7 内 蒙 区 5 0 7 . 3 2 7 青 海 省 7 . 6 2 8 四 川 省 7 5 6 0 . 5 0 8 湖 南 省 2 6 4 . 6 9 8 青 海 省 6 . 3 4 8 湖 南 省 6 2 . 5 9 8 吉 林 省 1 . 9 7 8 广 西 区 1 1 9 7 0 . 6 5 8 湖 南 省 4 5 1 . 1 6 8 广 西 区 7 . 3 3 9 湖 北 省 6 9 9 3 . 4 7 9 贵 州 省 2 6 1 . 9 4 9 广 西 区 5 . 9 7 9 福 建 省 6 1 . 9 4 9 黑

36、龙 江 1 . 8 3 9 湖 北 省 1 1 5 8 6 . 6 6 9 福 建 省 3 8 3 . 6 0 9 山 东 省 6 . 6 7 1 0 河 北 省 6 0 6 6 . 9 6 1 0 山 东 省 2 3 0 . 5 1 1 0 贵 州 省 5 . 9 2 1 0 河 北 省 6 1 . 5 2 1 0 四 川 省 1 . 7 0 1 0 云 南 省 1 0 9 6 3 . 5 3 1 0 湖 北 省 3 0 7 . 3 6 1 0 福 建 省 4 . 9 8 1 1 江 西 省 5 7 4 9 . 4 5 1 1 内 蒙 区 2 0 4 . 2 7 1 1 江 西 省 5 .

37、8 9 1 1 江 西 省 6 0 . 4 4 1 1 陕 西 省 0 . 9 2 1 1 浙 江 省 1 0 7 9 6 . 5 4 1 1 安 徽 省 2 6 7 . 3 8 1 1 四 川 省 3 . 9 5 1 2 广 西 区 5 7 4 2 . 0 5 1 2 福 建 省 1 9 3 . 0 5 1 2 福 建 省 4 . 0 1 1 2 湖 北 省 6 0 . 3 6 1 2 山 西 省 0 . 9 0 1 2 贵 州 省 1 0 7 4 8 . 7 6 1 2 黑 龙 江 2 6 3 . 5 1 1 2 湖 南 省 3 . 8 5 1 3 福 建 省 5 0 1 1 . 9 5

38、1 3 黑 龙 江 1 8 2 . 1 8 1 3 河 南 省 3 . 7 3 1 3 辽 宁 省 6 0 . 2 2 1 3 海 南 省 0 . 3 9 1 3 河 北 省 9 8 6 1 . 2 2 1 3 广 东 省 2 4 6 . 6 6 1 3 山 西 省 3 . 3 7 1 4 贵 州 省 4 6 8 3 . 5 7 1 4 宁 夏 区 1 6 6 . 7 8 1 4 湖 南 省 3 . 6 0 1 4 山 东 省 5 9 . 4 9 1 4 内 蒙 区 - 0 . 1 5 1 4 江 西 省 9 5 1 3 . 0 3 1 4 宁 夏 区 2 1 7 . 7 4 1 4 湖 北

39、省 2 . 7 2 1 5 云 南 省 4 6 3 0 . 3 3 1 5 安 徽 省 1 2 4 . 0 8 1 5 山 西 省 2 . 4 7 1 5 山 西 省 5 7 . 3 3 1 5 福 建 省 - 0 . 2 7 1 5 福 建 省 8 0 9 1 . 2 0 1 5 青 海 省 1 3 2 . 7 8 1 5 安 徽 省 2 . 0 4 1 6 重 庆 市 2 9 5 4 . 8 9 1 6 广 东 省 9 5 . 3 7 1 6 山 东 省 2 . 4 7 1 6 宁 夏 区 5 6 . 9 1 1 6 青 海 省 - 0 . 4 6 1 6 陕 西 省 7 5 5 5 .

40、8 6 1 6 山 西 省 1 1 7 . 1 0 1 6 广 东 省 1 . 6 6 1 7 陕 西 省 2 7 9 6 . 8 3 1 7 山 西 省 4 9 . 6 2 1 7 安 徽 省 1 . 4 2 1 7 广 东 省 5 5 . 9 3 1 7 安 徽 省 - 0 . 6 0 1 7 重 庆 市 6 7 8 1 . 5 9 1 7 江 苏 省 5 9 . 5 8 1 7 天 津 市 1 . 4 2 1 8 内 蒙 区 2 7 3 5 . 4 0 1 8 青 海 省 4 9 . 1 4 1 8 上 海 市 1 . 3 8 1 8 吉 林 省 5 2 . 4 3 1 8 湖 南 省

41、- 0 . 7 6 1 8 内 蒙 区 6 2 9 6 . 7 6 1 8 江 西 省 3 0 . 0 9 1 8 江 苏 省 0 . 3 3 1 9 辽 宁 省 2 3 6 7 . 4 7 1 9 海 南 省 9 . 8 0 1 9 广 东 省 1 . 1 4 1 9 新 疆 区 5 1 . 8 6 1 9 重 庆 市 - 0 . 8 4 1 9 甘 肃 省 4 6 3 3 . 0 0 1 9 天 津 市 1 1 . 0 2 1 9 江 西 省 0 . 3 2 2 0 山 西 省 2 0 6 1 . 2 0 2 0 上 海 市 5 . 5 9 2 0 海 南 省 1 . 0 0 2 0 四

42、川 省 5 1 . 8 4 2 0 广 西 区 - 1 . 0 3 2 0 新 疆 区 3 9 6 4 . 9 6 2 0 海 南 省 2 . 6 8 2 0 海 南 省 0 . 1 2 2 1 新 疆 区 2 0 5 6 . 1 6 2 1 天 津 市 - 8 . 7 9 2 1 吉 林 省 - 1 . 1 5 2 1 广 西 区 4 7 . 9 7 2 1 贵 州 省 - 1 . 0 5 2 1 辽 宁 省 3 9 3 1 . 3 7 2 1 上 海 市 - 1 5 . 1 7 2 1 重 庆 市 - 0 . 4 0 2 2 甘 肃 省 1 8 9 1 . 1 4 2 2 吉 林 省 -

43、2 0 . 7 2 2 2 天 津 市 - 1 . 1 8 2 2 黑 龙 江 4 4 . 6 5 2 2 辽 宁 省 - 1 . 0 8 2 2 山 西 省 3 5 9 5 . 3 7 2 2 重 庆 市 - 2 6 . 9 6 2 2 甘 肃 省 - 1 . 1 5 2 3 吉 林 省 1 7 8 8 . 0 5 2 3 北 京 市 - 5 6 . 1 7 2 3 河 北 省 - 1 . 8 5 2 3 海 南 省 4 4 . 5 4 2 3 云 南 省 - 1 . 2 4 2 3 吉 林 省 3 4 1 0 . 3 6 2 3 北 京 市 - 4 3 . 1 7 2 3 上 海 市 -

44、3 . 5 0 2 4 黑 龙 江 1 4 7 5 . 7 4 2 4 重 庆 市 - 6 4 . 5 2 2 4 浙 江 省 - 1 . 8 6 2 4 青 海 省 4 3 . 9 4 2 4 新 疆 区 - 1 . 5 6 2 4 黑 龙 江 3 3 0 5 . 4 5 2 4 甘 肃 省 - 5 4 . 1 1 2 4 浙 江 省 - 4 . 0 8 2 5 宁 夏 区 1 1 0 7 . 4 8 2 5 河 北 省 - 1 1 4 . 1 1 2 5 重 庆 市 - 2 . 1 4 2 5 贵 州 省 4 3 . 5 7 2 5 广 东 省 - 1 . 6 2 2 5 海 南 省 2

45、2 2 7 . 9 1 2 5 辽 宁 省 - 1 9 2 . 6 3 2 5 河 南 省 - 4 . 4 8 2 6 海 南 省 9 9 2 . 4 0 2 6 新 疆 区 - 1 3 3 . 4 3 2 6 新 疆 区 - 6 . 0 9 2 6 重 庆 市 4 3 . 5 7 2 6 山 东 省 - 2 . 0 3 2 6 宁 夏 区 1 9 4 5 . 9 1 2 6 吉 林 省 - 1 9 9 . 6 3 2 6 辽 宁 省 - 4 . 6 7 2 7 青 海 省 8 2 3 . 7 9 2 7 浙 江 省 - 1 6 8 . 5 3 2 7 江 苏 省 - 7 . 1 1 2 7

46、内 蒙 区 4 3 . 4 4 2 7 天 津 市 - 2 . 4 6 2 7 青 海 省 1 8 7 4 . 6 1 2 7 新 疆 区 - 2 4 1 . 5 0 2 7 吉 林 省 - 5 . 5 3 2 8 天 津 市 7 3 8 . 9 4 2 8 陕 西 省 - 3 0 0 . 3 5 2 8 陕 西 省 - 9 . 7 0 2 8 云 南 省 4 2 . 2 3 2 8 北 京 市 - 2 . 9 0 2 8 天 津 市 7 8 8 . 6 1 2 8 浙 江 省 - 4 5 9 . 7 3 2 8 新 疆 区 - 5 . 7 4 2 9 北 京 市 4 7 4 . 2 5 2

47、9 辽 宁 省 - 4 1 7 . 5 8 2 9 北 京 市 - 1 0 . 5 9 2 9 甘 肃 省 4 0 . 8 2 2 9 江 苏 省 - 6 . 1 5 2 9 北 京 市 5 1 0 . 2 8 2 9 河 南 省 - 7 3 1 . 4 5 2 9 北 京 市 - 7 . 8 0 3 0 上 海 市 4 1 0 . 3 9 3 0 江 苏 省 - 1 1 2 7 . 2 9 3 0 辽 宁 省 - 1 4 . 9 9 3 0 陕 西 省 3 7 . 0 2 3 0 河 北 省 - 6 . 6 0 3 0 上 海 市 4 1 8 . 4 2 3 0 陕 西 省 - 1 0 1

48、4 . 8 9 3 0 陕 西 省 - 1 1 . 8 4 全 国 合 计 : 1 3 9 1 4 2 . 4 3 万 吨 全 国 同 比 增 长 量 合 计 : 2 2 5 7 . 7 8 万 吨 全 国 同 比 平 均 增 长 率 为 : 1 . 6 5 % 全 国 平 均 散 装 为 : 5 8 . 0 5 % 全 国 平 均 散 装 率 同 比 下 降 : 0 . 3 7 个 百 分 点 全 国 合 计 ( 含 西 藏 产 量 ) : 2 4 0 2 9 5 . 3 5 万 吨 全 国 同 比 增 长 量 为 : 5 8 3 2 . 7 0 万 吨 ( 含 西 藏 ) 全 国 同 比

49、均 增 长 率 为 : 2 . 4 9 % ( 含 西 藏 ) 附 件 1 : 18 单位:万吨 地区 年度散装水 泥供应总量 水泥散 装率 (%) 农村散装 水 泥 使用量 预拌混凝土 产量 (万立方米) 其中:农 村生产预 拌混凝土 产量(万 立方米) 预拌混凝 土废弃物 综合利用 预拌砂浆产量 预拌砂浆废 弃物综合 利用 产量合计 其中: 干混砂浆湿拌砂浆 全国总计139142.43 58.05 64995.00 190974.25 32533.37 25401.06 8581.13 6452.76 2128.37 1265.65 东部地区57674.94 67.24 22729.63 101554.95 15459.33 13929.27 5484.23 4127.08 1357.15 908.36 北京市474.25 92.94 347.11 5327.91 985.45 1177.81 403.21 284.60 118.61 105.48 天津市738.94 93.70 337.79 2357.77 501.64 626.42 287.51 237.51 50.00 8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