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结合推进司信息报送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产业转化平台.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6030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民结合推进司信息报送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产业转化平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军民结合推进司信息报送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产业转化平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民结合推进司信息报送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产业转化平台.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军事训练器材与技术需求信息 序号需求名称功能要求 1 军事体能训练器材 能够保障单兵在模拟高原高寒、海上空中等恶劣环境中开展体能训练,增强受训人员抗载荷、 抗缺氧、抗眩晕等适应能力,提高针对性体能训练效果。 2 心理行为训练系统 能够采集、处理、分析特殊作战训练环境下单兵心理生理反应相关数据,通过训练有效提高 单兵的战场环境适应能力和高强度刺激心理承受能力。 3 穿戴式体能监测器材 能够基于穿戴式设备,实时采集、存储、传输受训人员的主要生理指标数据,为科学开展军 事体能训练提供手段支撑。 4 特种作战分队战术训练系统 能够保障特战人员进行侦察、破袭、夺控、抢点等特战行动训练,又可支持特战班

2、组进行协 同训练和对抗训练,提高特种作战分队完成特战任务能力。 5 自行火炮综合训练模拟器 能够保障自行火炮驾驶和射击操作训练,同时又能用于侦察、气象、 通信、 指挥等专业训练, 满足自行火炮相关专业岗位训练需要。 6 地面防空导弹训练模拟器 能够保障地面防空导弹捕获、跟踪、瞄准、发射等专业训练,模拟射击目标迎攻、尾追和急 转等多种运动特性,满足地面防空导弹各岗位训练需求。 7 坦克分队战术训练模拟系统 能够用于坦克单车驾驶、通信、射击专业模拟训练,又可支持坦克分队战术对抗训练,提高 坦克分队技战术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 8 新型舟桥训练模拟器 能够保障新型舟桥装备门桥漕渡、浮桥架设等科目的全天

3、候、全要素训练,提高舟桥作业手 的操作水平和舟桥分队指挥员的指挥能力。 9 武装直升机训练模拟器 能够保障武装直升机起降、悬停、近地近海飞行等基本驾驶术训练,以及编队飞 行、武器操纵、特情处置等训练,提高飞行员技战术水平。 10 战伤模拟人 能够逼真模拟战争导致的四肢大血管损伤、肢体严重骨折和毁损等伤情,并能依托模拟人完 成心肺复苏、四肢大血管止血和骨折固定等训练内容。 11 航母训练模拟器 能够保障作战、武器、航海、机电、航空保障、通信等部门的装备操作训练和协同训练,提 高航空母舰各作战力量协同配合能力。 2 12 水面舰艇训练模拟器 能够保障水面舰艇航海、机电、动力、枪炮等专业训练,以及编

4、队协同、舰机协同、抢滩登 陆等模拟训练,提高受训人员操纵技能和指挥能力。 13 潜艇训练模拟器 能够保障指控、操纵、声纳、鱼水雷和导弹发射、机电等专业训练,以及部门长指挥训练, 提高受训人员操纵技能和指挥能力。 14 舰载机训练模拟器 能够保障舰载机起飞、着舰等驾驶术训练和攻击空中、水下、水面、地面目标的战术训练, 以及预警、侦察、电子对抗、补给、救护等专业技能训练。 15 主战歼击机训练模拟器 能够保障歼击机飞行员基本驾驶术、武器操纵、编队飞行训练,以及螺旋改出、发动机空中 停车等特情处置训练,提高飞行员技战术水平。 16 大型运输机训练模拟器 能够保障运输机机组人员驾驶术、特情处置等操作训

5、练和人员物资运输、空投空降等业务训 练,提高机组人员飞行技术水平和协同能力。 17 远程轰炸机训练模拟器 能够用于轰炸机飞行员基本驾驶术、编队飞行、特情处置训练和武器操纵员遂行空投、空射 作战任务等训练,提高机组人员技战术水平和协同能力。 18 预警机训练模拟器 能够保障预警机空勤机组人员驾驶、领航、通信、预警指挥训练和任务系统战勤人员设备操 作训练,提高各种作战背景下快速反应及协同作战能力。 19 电子干扰机训练模拟器 能够保障电子干扰机机组人员基本驾驶术、特情处置等训练,以及任务系统装设备操作员搜 索发现、辐射源识别、锁定、实施干扰、干扰管理等训练。 20 新型导弹装备训练模拟器 能够满足

6、新型导弹武器测试阵地、发射阵地操作训练、原理教学、 故障设置和考核评估需要, 提高部队装备操作水平。 21 导弹原理仿真弹 能够与发射阵地测试装备相配套,完成导弹实装操作和战术训练,解决部队人弹结合训练时 间短、训练协调组织难的问题。 22 雷达操作训练模拟器 能够保障典型阵地部署、目标探测、情报输出等装备操作训练,以及在有源和无源干扰等情 况下的处置训练,提高受训人员战斗值班和空情处理能力。 23 电子对抗装备操作训练模拟器 能够用于电子对抗装备侦察干扰、指挥控制、情报处理各席位操作训练,又可保障在复杂电 磁环境下开展电子对抗分队组网协同对抗干扰训练。 24 指挥信息系统组网训练模拟系统 能

7、够用于各种短波、超短波、卫星等通信装备操作模拟训练,支持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开展不 同指控系统间的组网运用训练。 3 25 力反馈技术 能够通过对反馈力矩的测量与控制,为受训人员提供类似实装操纵的受力感觉,增强模拟操 作真实感,提高训练模拟器实际操作效果。 26 自然交互技术 能够精确测量人体姿态、视线并进行三维重建,实现人体与虚拟物体、虚拟场景的自然交互, 支持虚拟装配、虚拟维修和虚拟操作训练系统研发。 27 大视场离轴虚像显示技术 能够支持大视场虚像显示,提供更为逼真的大视场浸入式虚拟视景,用于飞机全任务飞行、舰 艇操纵等装备模拟器研发。 28 训练场景全息图像显示和交互技术 能够通过全息投影

8、、场景合成生成虚实一体立体战场,参训人员可通过必要设备置身其中, 在虚拟战场进行操作训练和战术训练。 29 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 能够通过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和各种追踪器虚拟视觉和触觉感受,构建人在环虚拟训练环 境,用于研发各型装备的沉浸式操作训练模拟器。 30 大型装备非沉浸式虚拟维修技术 能够生成虚拟大型装备和虚拟维修人员,驱动虚拟人在虚拟装备内模拟完成维修过程,用于 大型装备的维修性仿真验证和虚拟维修训练。 31 增强现实技术 能够将虚拟装备器材、虚拟战场环境有机融入实际装备器材和实际战场环境,为装备操作训 练和实兵演练构建虚实融合的训练环境。 32 嵌入式训练技术 能够基于武器装备的软硬

9、件标准和交互协议接口,建立附加式或完全嵌入式的训练系统,实 现依托实装开展模拟训练。 33 分布交互式模拟训练网络技术 能够构建大规模分布交互式虚拟训练环境,为空间上分布的各类训练模拟器(系统)进行统 一战场环境和作战背景的联网训练提供支持。 34 联合作战兵棋推演系统 能够满足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推演需求,支持作战实体大规模实时、超实时运行,可按标准完 成模型体系的灵活扩展,支持各类模型的重组重用及战果的实时评估。 35 联合导调控制系统 能够实现各军兵种演练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可建立战场综合态势显示和可视化立体监 控体系,具备辅助裁决和系统评估功能,提高网上联合演练的整体质量。 36 首长机

10、关网上指挥对抗训练系统 能够根据演习想定构建网上演练对抗环境,模拟演练双方参演兵力、武器装备、指挥控制等 信息,实现红、蓝双方异地网上模拟对抗。 37 兵棋系统平台 能够支持二、三维态势的同步显示,支持军用电子地图的分层显示及协同态势编辑,具备战 术兵棋系统的试推、系统联调、数据录入与更新等功能。 4 38 计算机生成兵力技术 能够使用计算机生成敌我虚拟兵力,模拟其装备效能和作战行动,参与虚拟兵力指挥控制和 战术对抗仿真,支持指挥训练和作战实验。 39 战术指挥对抗仿真技术 能够构建部队机动、指挥控制、作战行动、战场环境等仿真模型体系,模拟情报侦察、指挥 控制、火力运用、作战保障等过程,有效支

11、持战术指挥对抗训练。 40 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建模仿真技术 能够整合分布式仿真技术、多分辨率建模技术、仿真实体聚合/解聚技术,构建诸军兵种联合 作战训练系统的仿真平台。 41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效能评估仿真技术 能够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综合采用多种量化评估方法和仿真手段,有效评估指挥作业训练 使用的各种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效能。 42 自主可扩展仿真引擎技术 能够有效支持仿真模型研发和组件化模型的灵活扩展应用,用于作战实验、指挥训练等系统 模型的开发、集成、运行和管理。 43 作战实验支撑平台技术 能够以战役、战术、单兵等不同层次建立不同粒度作战平台模型,具备数据建模、模型驱动 仿真、实体智能对抗等多

12、层次仿真应用,支持实物、半实物数据的接入。 44 北斗应用系统 能够使用北斗设备的卫星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功能,为受训部队提供定位、授时、短报文通信 服务和基于北斗设备网络的基本战场态势共享手段。 45 激光交战系统 能够利用编码激光通信技术,实现直瞄武器打击距离、毁伤效果的模拟,自动记录打击方的 身份、武器种类、弹药类型和被打击方的命中部位和毁伤程度。 46 数字化实兵对抗训练系统 能够基于全数字技术整建制、成体系模拟各类各型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和战场效果,真实反 映火力交互关系,全面记录演练信息,并对战果进行实时分析评估。 47 真实、虚拟与构造(LVC)一体化技术 能够从架构、模型、标准等方面

13、提高系统和模型的互操作性,构建逼真、有效的综合训练环 境,支撑真实、虚拟、构造兵力的一体化训练。 48 多旋翼无人直升机 能够实现超低空侦察监视,具有惯性制导、地面匹配等多种导航定位方式和自适应飞行控制 方式,增强训练监测的灵活性。 49 高原型无人机 能够适应高原缺氧、温差大、地形多变等恶劣自然环境,通过加载不同任务模块,执行相应 任务,提高地处高原部队遂行任务能力。 50 无线中继无人机 能够通过加载超短波、微波等接力设备,实现不同演练部队信息传输的无线中继,提高演练 部队恶劣环境下的信息通信能力。 5 51 电子干扰无人机 能够在自身不受复杂电磁环境干扰的前提下,通过发射不同频段电磁信号

14、,为演练现场设置 各类干扰源和电子假目标,提高部队抗电子干扰能力。 52 空中无人飞艇平台 能够在平流层长时间驻留工作,实现对固定位置的全天候实时侦察、监视,能够利用微波接 力、 3G/4G 等方式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网络接入。 53 多目标无人机地面测控设备 能够同时监视和控制多架无人机,具有单控、批控功能,可进行指令、数据闭环自检,以及 设备状态自动监测,提高无人机集群执行任务能力。 54 无人机训练监测系统 能够加载信息采集传输设备,在部队演练场地上空执行监测、侦察任务,并将相关信息通过 无线传输方式实时回传演练导演部,增强对演练过程的导控。 55 发动机技术 能够基于涡喷、涡扇或冲压发动

15、机技术,研发高推重比、低成本发动机,解决超音速、超高 空、大过载无人机动力问题。 56 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 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任务规划对快速变化战场情况做出实时、灵活和准确的反应,实 现无人机的自主控制。 57 影像射击系统 能够综合采用声光电技术构建模拟实战环境,提供大量特定案例情景,导控系统可自动发出 各种行动指令,并对射击时间、精度等信息进行实时评估。 58 直瞄武器靶标系统 能够为直瞄武器射击训练提供具备一定机动和防护能力的活动目标,具有智能控制、自动报 靶、成绩统计分析等功能。 59 间瞄武器靶标系统 能够为各种间瞄火力射击训练提供模拟假想敌军事目标的固定或运动靶标,可记录并回

16、传命 中过程信息,实时评估射击效果。 60 无轨移动靶标系统 能够为射击训练提供不同速度、不同路径的移动靶标,采用地面磁引导、超声波定位和靶纸 标定等技术,具备直/曲线运动、目标隐显、精确报靶功能。 61 地面智能靶标系统 能够模拟敌防御阵地内的各种军事目标,为地面射击训练提供固定、运动、起倒、侧转、隐 显目标,依托监测系统对受训部队的技战术训练进行分析评估。 62 亚音速巡航靶弹 能够模拟低空、超低空巡航导弹飞行状态,可根据训练需要调整雷达特征和红外特征,为防 空反导武器系统研制和战法演练提供实体靶标。 63 直升机空空导弹拖曳靶 能够通过无人机拖曳靶标模拟直升机空中攻击目标的外形特征、飞行

17、性能和目标辐射、反射 特性,具备脱靶量统计功能。 6 64 反恐运动靶 能够根据需求迅速切换人质靶和歹徒靶,靶标的运动速度、出靶方式均可设置,支持运动中 报靶功能,用于受训人员的临机反应能力训练。 65 超低空掠海超音速靶标 能够模拟五级海况下掠海超音速飞行导弹的运动状态和雷达反射截面,可在海上平台发射且 支持远程无线遥控。 66 海上远程遥控机动靶船 能够在五级海况下通过远程遥控的方式,模拟主要作战对手大中型水面舰艇的机动、规避和 对抗性能 ,具备雷达反射截面调节、实时录像和自动报靶等功能。 67 水面靶船(艇) 能够在五级海况下模拟假想敌相应的抗击行动,可按战术要求进行机动和规避,加装北斗

18、定 位装置和脱靶指示器,能准确确定靶标位置并实时记录攻击过程影像。 68 遥控水下无人航行器 能够通过水面遥控的方式模拟潜艇的二维声磁、尺度、尾流等运动特性,具备遥控指挥、线 导通信、目标示位和弹道测量等功能。 69 高空超音速靶标 能够模拟超音速作战飞机和导弹的飞行状态,可根据任务需要调整雷达反射截面,设定俯冲 飞行参数,并具备相应电磁辐射特性。 70 隐身靶机 能够模拟外军主战隐身飞机的红外特征、机动能力和战技指标,满足开展隐身飞机类目标拦 截训练的需要。 71 伴随式电子诱饵和红外诱饵 能够采用不同波段、不同信号强度、多假目标欺骗、广谱噪声等多种样式,模拟弹道导弹伴 随式电子干扰和红外干

19、扰。 72 光电导引头模拟器 能够模拟多种波段的光电制导武器,检测光电对抗装备的激光有源和无源干扰功能,评估典 型作战模式下光电对抗装备的作战效能。 73 红外成像仿真技术 能够模拟战场环境目标场景红外特性,营造受控的逼真复杂战场环境,为红外探测系统的测 试评估构建清晰的动态红外场景。 74 机载电子对抗有源干扰设备 能够基于机载设备侦收测量作战对象信号参数和威胁特征参数并回传地面,加载雷达数据库 和干扰样式库,对各种技术体制雷达实施干扰。 75 复杂电磁信号环境模拟源 能够为部队训练提供战场电磁环境和杂波环境(包括模拟作战对手武器电磁性能),提高参训 人员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 76

20、电磁环境监测车 能够依托车载电磁信号监测设备,开展复杂电磁环境态势分析、频谱占用情况分析以及指定 区域电磁动态监测等活动。 7 77 战场光电对抗仿真训练系统 能够模拟产生各种光电背景信号、干扰信号和光电目标,支持激光导引、红外成像导引、电 视制导等模拟训练。 78 核辐射环境模拟系统 能够构建模拟核辐射环境,为核爆炸侦测训练和防辐射训练提供模拟作业环境,为战术对抗 训练提供模拟核辐射作战背景。 79 生化环境模拟系统 能够模拟各类生物武器、化学战剂在不同气象、地形条件下的作战效果,提供防化训练模拟 作业环境和战术对抗训练逼真背景环境。 80 “ 三战 ” 对抗模拟训练环境 能够构设舆论战、法

21、律战、心理战环境,重点模拟蓝方媒体运作手段和受众心理变化,提高 受训者在 “ 三战 ” 中的分析和应急处置能力。 81 信号级目标与环境建模仿真技术 能够建立参数可调节的主、被动信号级目标与环境仿真模型,支持从时、空、频等方面分析 信号特征,验证模型置信度。 82 电磁环境建模与仿真技术 能够模拟产生战场电磁环境和杂波背景环境,设置武器系统面临的电磁威胁,显示和评估复 杂电磁环境影响效果。 83 基于卫片、航片的三维地形自动生成技术 能够使用高分辨率战场卫片、航片自动生成三维地形数据,并导入相应信息系统,实现战场 三维虚拟地形环境的快速构设。 84 三维激光扫描及点云处理技术 能够对武器装备或

22、战场地形进行快速三维激光扫描,使用获取的点云数据快速建立装备或战 场地形的精准虚拟三维模型。 85 陆军作战环境虚拟仿真技术 能够三维显示地形、水文、气象等陆战场环境,逼真显示机动、交火等作战过程,支持对虚 拟战场场景的快速全景漫游和局部特写。 86 海战场作战场景虚拟仿真技术 能够进行海战场视景仿真,以及海上电磁波和水下声纳信号可视化仿真,实现逼真的海战场 虚拟作战场景。 87 网络教学平台 能够提供丰富的工具支持网络课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 )的开发使用,支持网络 教学、资源管理和项目协作。 88 高速摄影及记录回放设备 能够无失真拍摄影像,以硬盘等数字方式高速记录多路高清图像,

23、并可回放图像或输出至大 屏幕,支持快速逐帧回放图像。 89 全实时移动编辑高速远程 回传系统能够现场采集、编辑、传输素材,采用无损的DV 格式转换,支持远程传输和多种 特技的实时传输,支持多种制式的高、标清素材编辑输出。 8 90 3D 打印机 能够直接将武器装备及部组件的计算机三维模型打印成塑料、 金属材质实物, 可广泛应用于 部队训练和院校教学。 91 新型大容量电池 能够采用新型能源技术研发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耐低温、使用安全、充电快速、循环 耐久的环保电池,满足军事训练器材能源需求。 92 军用加固计算机 能够采用自主关键软硬件,具有良好的抗振、防水、防尘、耐高低温性能,符合国家及

24、军队 相关标准,用于军事训练车载、便携信息作业平台。 93 高强度柔性LED 显示屏 能够弯曲、 折叠,具有较高强度, 支持电子图显示, 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4 小时, 折叠(卷 曲)后厚度不大于2 厘米,长度不大于30 厘米。 94 裸眼 3D 立体显示设备 能够支持裸眼观看虚拟3D 模型或双视点立体视频,可兼容普通2D 信号、 电视信号, 用于装 备操作、战术对抗等训练模拟系统研制。 95 大幅面环形主动立体式 高清LED 显示系统能够基于主动立体式高清LED 显示技术, 营 逼真自然、 沉浸感强的大 幅面环形教学训练境,展示三维仿真结果及对抗演练态势。 96 立体投影电子沙盘 能够与模拟

25、训练系统交互操作,实时生成立体逼真战场环境,支持战场态势的立体显示和记 录重演,为指挥训练和作战实验提供有效支持。 97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能够基于LTE 通信技术体制,实现各类信息的高速传输,具备开放的网络管理接口,支持按 用户身份和业务种类设置使用优先级。 98 宽带无线通信网 能够通过短波、超短波、卫星等通信手段构建无缝覆盖的宽带无线通信网络,支持各类通信 终端的灵活接入和音视频数据的可靠传输。 99 射频识别装置 能够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有效识别人员、器材、装备等实体,通过物联网实现实体的 在线监管,满足训练过程中对海量实体的管理需求。 100 短距无线定位技术 能够使用多种

26、短距无线通信手段和定位算法,实现低成本、 高精度、 部署灵活的室内外人员、 装备定位,解决卫星定位在室内、地下存在盲区问题。 101 自组织无线传感网技术 能够使用高精度低功耗传感器和自组织网络,实时采集训练器材位置状态信息和战场环境信 息,广泛用于训练器材管理和训练信息采集。 102 基于云计算的多语言检索技术 能够利用基于云计算的高吞吐量高性能并行计算调度算法,以高准确率对不同语种文本进行 语种识别和分类,对海量文本数据进行高效索引和检索。 9 103 数据分发服务技术 能够采用数据发布订阅体系架构,规定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内容、交互行为和服务质量,实时、 高效、灵活、可靠分发数据,满足各种实

27、时通信应用需求。 104 平台即服务( PaaS)云服务技术 能够支持基于软件即服务(SaaS )引擎、统一监控管理、统一用户权限分配的Web 应用和中 间件开发,满足训练系统开发需求。 105 高性能云仿真计算技术 能够基于云计算技术进行分布式高性能运算和远程无线数据加密传输,满足依托无线网络或 既设网络开展的模拟指挥对抗训练需求。 106 基于云架构的大数据处理体系技术 能够以面向服务的云架构建立规模化、异构化、 多源化、定制化的大数据处理体 系,提高大规模演练、物联化管理的数据处理支持能力。 107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能够基于云计算环境和大规模数据集并行运算技术,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 预处理、存储、分析、挖掘与展现。 108 分布式并行数据库技术 能够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并行计算技术,构建空间分布、 逻辑统一、 负载均衡 的高性能分布式数据库,存储处理训练产生的海量复杂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