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测)》练习(含解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56801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测)》练习(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测)》练习(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测)》练习(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测)》练习(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测)》练习(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测)》练习(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测)》练习(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总分100分 时间50分钟)班级 _ 学号 _ 得分_一、选择题(15小题,共60分)(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等八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一般是指长江流域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三伏期间,下图中四地降水最丰富的是( )AABB C CDD2三伏是长江流域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有关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时空气湿度大,天气闷热 B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的一个时段C入伏后,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 D

2、七八月份在副高的控制下,天气晴朗少雨【答案】1.C 2.B【考点定位】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区域气候特征。【知识拓展】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等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下图为长江河谷某地冬季某时刻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A空气质量两处最差 Ba处的气温比b处低C处有逆温现象发生 D江面以下沉气流为主4晴天中,图c、d两点距离最近的时间最可能是A8时 B12时 C1 4时 D18时5据图推断,该日图示河谷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夜雨 B雾霾 C洪涝 D冻害【答案】3.C 4.A 5.C 5.材料和图中信息告知,由于江面的气流上层为主,以形成降水,排除A;由于谷地,气流不通畅,污染物易堆积,排除B。冬季,我国易受冬季风的影响,形成低温冷害等天气,排除D;冬季,我国降水量少

4、,河流水量少,不易形成洪涝,选C。【考点定位】大气运动及影响因素。(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10月调考地理试题)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东亚 1960-1999 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图示时段东亚地区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7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A夏季风逐年增强B夏季风逐年减弱C1961 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D1980 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答案】6、C 7、D 【考点定位】夏季

5、风进退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读图、读材料分析能力。从图上看,不同年份之间的海陆热力差指数差别很大,夏季风强,我国北涝南旱,北方降雨多;指数的距平值越大,说明其年际变化越大,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指数有时正有时负,说明季风环流强弱呈波状变化;海陆热力差指数为负值时,夏季风弱,在南方停留时间长,北旱南涝,江淮地区降水可能偏多;年海陆热力差指数为正,说明夏季风强,在南方停留时间短,影响北方时间长,华北地区降水偏多。这道题从另一方面也考查了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面左图为四种气候类

6、型的月降水量和月均温分布图,右图为专家描绘的最新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地图(图中颜色较深部分),完成下列问题。8.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A B C D9. 有专家认为,埃博拉病毒可能发生变异,未来可能(或现在已经)通过空气传播,对于甲地区来说,病毒向内陆地区传播风险最大的是()A1月B3月C7月D11月【答案】8.D 9.C【考点定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判断及分布、大气环流【方法总结】气候类型判断步骤第一步:判断半球。主要依据当地最高温和最低温来判断。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是北半球;最高温在1月,最低温在7月是南半球。第二步:判断气候带。主要依据当地的最冷月均温和

7、最热月均温来判断:一般来说最冷月均温15的为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的为亚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150的为温带气候;最热月均气温10为寒带气候。第三步: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10月调考地理试题)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两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地区降水A冬季多雨B夏季多雨 C秋冬多雨D全年多雨11地区利用当地典型农产品,可发展A玉米制乙醇B橡胶加工 C甜菜制糖D橄榄榨油【答案】10、B11、D【考点定位】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类型及自然带。【名师点睛】这道题解题关键看图中线的变化特点,和线累积量大的时段不同

8、,降水量累积快的时段即是降水多的季节;气候类型不同降水的特点不同,冬雨型气候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夏雨型以季风气候为主;年雨型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少雨型气候,主要是大陆性气候和沙漠气候及极地气候。读图时有的学生只关注降水量最高点,没有关注降水累积速度,容易出错。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植被:玉米是一种种植普遍的农作物,适合高温多雨的环境;橡胶是热带植被,适合全年高温多雨气候;甜菜是中温带植被,适合寒凉气候;橄榄适合夏季高温少雨,是地中海气候代表性植被。(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能力测试)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完成

9、下列问题。第9、10题图12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A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B风速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13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C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D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答案】12.B 13.D【考点定位】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该地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 B江南丘陵 C云贵高原 D青藏地区15造成

10、图中M时期地下水位与前、后时期不同的原因是A受副高影响 B受离岸风影响 C受台风影响 D受冬季风影响【答案】14B 15A 【解析】试题分析:14读图,根据气温曲线,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应位于亚热带地区,A、D错。根据地下水位变化,8、9月份降水少,地下水位下降,应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该地可能位于江南丘陵, B对。云贵高原地区8、9月份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多,降水多,地下水位高。C错。15结合前面分析,造成图中M时期受副高影响,该地的地下水位与前、后时期不同,A对。该地不受离岸风影响,B错。受台风影响降水较多,C错。该地纬度低,8、9月份不受冬季风影响,D错。【考点定位】考查根据气候特征,水源补给

11、类型定区域。【方法总结】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区域判断的重要线索。本题主要是根据降水和气温特征,结合我国地方气候特征来分析,选出答案;根据气温和降水还可以推出是低纬还是高纬、是内陆还是沿海、是大陆东海岸还是大陆西海岸。二、综合题(共40分)16.(湖南省长郡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20分)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理由是_。(6分)(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冰岛的风向是_。(4分)(3)某月份干燥的东

12、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4分)(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2分)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4分)(2)(冰岛)低压(2分)偏南风(2分)(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4分)(4)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

13、典型的水稻种植区。(6分)【考点定位】气压带与风带位置变化及对气候的影响、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名师点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指: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因而在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形成高气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冬季时,陆地降温快于海洋,陆地气温比海洋低,所以在陆地上形成高气压,海洋上形成低气压,所以陆地上的气压高于海洋的气压,由于大气压力使得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即导致季风的形成。亚欧大陆是最大的大陆,所临的太平洋为最大的大洋,所两者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因此最典型的气候为亚洲东部的温带

14、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17.(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BC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20分)(1)说出A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8分)(2)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从气温、降水和气压三个角度描述MN一线天气的变化。(6分)(3)若图中D地1小时后气温上升,请用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其原因。(6分)【答案】(1)此时北半球为冬季(2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A处陆地上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2分)。(2)气温:低一一高一一低(或答先升高再降低)1分);降水:阴雨一一晴一一

15、阴雨(1分);气压:高一一低(或答逐渐降低)(1分)(3)图中BC为晨线,1小时后D地迎来日出(1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获得热量,使气温逐渐升高(2分)。【考点定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大气受热过程【名师点睛】天气变化受天气系统的影响,描述天气变化特点,首先弄清天气系统及特征,图示影响MN一线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和暖锋,所以要掌握冷锋、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特点: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刮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以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的位置,气温下降,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而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遮满天空,常常形成连续性降水(即持续较长时间的不间断降水)。暖锋过境后,天气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升高,湿度加大,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