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2-7-1-2b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57222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2-7-1-2b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2-7-1-2b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2-7-1-2b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2-7-1-2b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2-7-1-2b Word版含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角度训练角度区域差异比较1(2017四川成都一诊)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比较西安与汉中两地气候的主要差异。(2)甲、乙两地海拔相同,甲地是常绿阔叶林,而乙地是针阔叶混交林,说明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比较丙、丁两地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解析第(1)题,从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等方面比较西安和汉中两地气候的主要差异。第(2)题,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气候条件的不同。第(3)题,根据两地气候特征,从农业类型、复种制度和农作物种类等方面比较种植业差异。答案(1)气候类型不同,前者是温带季风气候,后者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安年降水量较汉中少,年均温较汉中低,气温年较差较汉中大。

2、(2)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气候条件的不同。甲地位于山脉南坡,向阳,乙地位于山脉北坡,背阴,甲地的气温高于乙地。(3)丙地:水田农业,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丁地:旱地农业,一年两熟到两年三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2(2017山东胶东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墨西哥高原东、西、南三面为马德雷山脉所环绕,高原边缘山脉的外侧陡峭,内侧平缓宽广。该高原是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山系的形成主要是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下面为墨西哥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地形图。(1)分析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2)描述墨西哥高原西部河流的特征,并说明形成该特征的原因。

3、(3)比较高原南部东西两侧海域海底地形的差异,并分析西侧海域海底地形的成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气候差异及其原因,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等知识。第(1)问,先指出差异,再分析原因。甲地年降水量少,主要原因是该地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乙地年降水量多,主要原因是该地受信风和赤道低气压控制。第(2)问,河流特征主要从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两个方面回答,原因主要从地形和降水两个方面回答。第(3)问,先指出地形差异,再从板块运动的角度分析西侧海域海底地形的成因。西侧海域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交界处,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的下面,形成深海沟。答案(1)甲地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年降水量总体较少。乙地受到信风和赤道低气压控制,年降水量总体较多;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较多。(2)特征:河流短小,大致自东向西流;径流量小,流速快。原因:高原西部有高大的山脉,为河流的发源地,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年降水量少,径流量小。(3)差异:东侧海域海底较平坦,西侧海域海底较陡峭,有深海沟。成因:西侧海域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交界处,密度较大的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的下面,形成深海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