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长学校课程安排.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45726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家长学校课程安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家长学校课程安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家长学校课程安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家长学校课程安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家长学校课程安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中家长学校课程安排年级课时安排主要内容教材解读教学重点教学建设初中一年级上学期第一课时第一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虽然绝大多数父母在子女教育上投资了大量财力、物力、精力,但如何科学有效地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早日尝到成功的甜头,则是我们每个家长要钻研的课题,家长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遵循家庭教育原则,本书课是初中生家长读本的第一课,目的在于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原则。一、以德育为首原则;二、情理交融原则;三、言行结合原则;家长爱孩子就应该做到一、理解孩子;二、尊重孩子;三、欣赏孩子。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家长应明白:不同教育观念将使孩子形成不同的行为习惯,家庭教

2、育类型可分为:严管型溺爱型放任型暴力型无奈型民主学习型1、设计初一主题班会(让家长和学生分别给对方写信,拓宽家长和学生心灵的沟通的渠道)。2、向家长推荐育才书目。由于育才目标不一,父母们所关注的问题就会不一样。家长学校可推荐有关的书目,比如哈佛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为望子成才的父母们奉献了四本因培养目标不同而结构内容各异的书:悟人子弟未来魅力性培养指南、悟人子弟未来商界奇才培养指南、悟人子弟未来政坛人才培养指南。通读这些书,无论父母们的育才目标怎样不同,这类书对于家长来讲,都可以称得上是“开卷有益”。第二课时第二讲父母对上初中的孩子知多少孩子上了初中,有诸多变化:生理的变化,尤其是心理的变化。家长必

3、须留意自己的角色转换:由亲人益友良师。所谓“小大人”是指初中和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凸现一些独特个性:独立性与依赖性开放性与闭锁性幻想性与盲从性批判性与片面性课前收集有关图片或影像资料,力求真实,有借鉴价值。第三讲“望子成龙”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龙”让家长明白“龙”与“凤”应具备的品质: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健康的审美情趣家长如何帮孩子真正成“龙”1、树立远大的理想;2、注重培养的良好习惯;3、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民主、平等、祥和的家庭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通过家长发言互动的方式,明确上此次授课要点:1、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学会关爱他人(家长应该首先教会他们如何适应社

4、会、如何爱自己也爱别人、如何独立面对生活。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生活的一种自信力;培养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颓废的顽强毅力;培养他们对人个、社会的一种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一份爱心和奉献精神)。2、通过“感恩”演讲比赛,教会学生懂得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便是懂得珍惜感情的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便会感恩父母的关爱,感恩老师的教诲,感恩同学的友情,感恩社会的帮助。他就会爱自己和爱他人,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第三课时第四讲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五步曲:1、民主平等,以身示范;2、尊重个性,正确引导;3、发现特长,及时鼓励;4、尊重意愿,

5、归还秘密;5、倡导有为,激励创新。“健全人格”是指:性格、气质、能力等综合特征的总和。即:1、培养爱心是做人的关键。2、“自力”是做人的首要能力。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4、“合作”是事业成功的法宝。5、“知恩图报”是为人之本。6、勇于战胜挫折是心理健康的标志。教育的核心是孩子人格的培养,应包括以下方面:“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家长应更新教育观念,从“爱”的误区中走出来。第五讲指导孩子学会学习初一学生学习动机大多来自家长,学生自觉性波动性大,家长应刻意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等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为主人。思考的过程是一种辨疑解惑的过程,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注意

6、以下三方面:勤思(做个多“疑的人”)。苦思(不做思想的懒汉)。巧思(找到思考的切入点)。学会学习到孩子一生的发展,作为家长应从方法上给予指导。1、提高自学能力应放在首位(自学能力是孩子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指导孩子预习要遵循“七步预习法”)2、记忆方法包括:再现法、编造联想法。3、教给孩子成功考试的方法。初一学生不懂得初中的课程的学习方法,而学习是初中生现在、将来,乃至他们一生一世的工作。所以,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让家长关注校园网,给学生推荐“谈初中生学生学习方法”的书籍,比如:好学篇、范学篇、勤学篇、巧学篇等,让他们掌握方法,学会学习。第四课时第六讲帮助孩子提高健康素质理解“健康”包

7、括具体内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初中生是生心定型的关键时期,家长应了解科学合理的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引导孩子学会播种快乐,告诫孩子生命在于活动,要热爱生活,呵护生命。家长要及时关注学生,初中生年龄增长了,知识增加了,可他们依然比较自我,部分学生不明白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同学之间一定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初中生有一种责任感,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我们大家的健康,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个地球。凡事从小做起,不要乱丢东西,要爱护校园的植物,保持学校的干净和新鲜的空气。这样的话,疾病会离我们远远的,身心健康才是重要的。第十四讲初中生常见疾病的防治初中生常见疾病有:1、近视2、单纯性肥胖3

8、营养不良4、贫血5、脊柱弯曲异常6、青春期高血压7、痤疮8、病毒性肝炎身体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应学生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积极预防、适当体育锻炼、合理膳食、良好卫生习惯、一定的病理常识能让其减少疾病,增加健康指数。看挂图,进行分专题讲座,让孩子了解这些疾病的危害,从而起到防治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请专业的医务人员讲课。初中二年级上学期第五课时第七讲对孩子进行审美情趣和培养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人生的基本要务,家长应找准三个看眼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塑造人格美。家长应该明白:孩子的个体情感欲望应得到尊重,但不可任其膨胀,更不能超越道德界限,要引导孩子亲近大自然,多些实践体验的机会,学会

9、发现美、欣赏美、再现美。推荐名著、视屏、讲座等,通过阅读学习促使学生精神园中的厅葩永不凋谢,自学抵制低俗娱乐性消遣性流行大众文学,使其精神不受到污染。1、学校教学开放日,家长与子女同乐。2、青春期孩子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及其对策的讲座。3、提倡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第八讲帮助初中生发展积极向上的心理心理健康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初中生性格还处于未定型阶段,这时期的孩子性格主要呈现以下特点: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家长不能因工作忙忽略孩子的心理疏导,应极力避免消极因素的产生。孩子的心理失调或心理障碍多半由以下原因造成:爱的缺乏;因家庭变故形成成长中的心理变异;因经历挫折便一蹶不振,从而不能正确正视现

10、实。家长进行“育心”教育必须有针对性。通过亲子活动,让学生面对挫折时有倾诉的机会,懂得人要往高处走,那是个艰难的路,也是勇敢者的路!培养知足、感恩、达观的阳光心态,通过讲故事,谈感受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只有赢得起,也输得起的人,才能够取得大的成就。第九讲学会做事一一孩子立世之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适当的实践活动对孩子成长大有裨益:一是可以健体;二是可以开智;三是能愉悦身心;由家长越俎代庖的孩子体会不到劳动带来的乐趣,更不会产生自豪感。因此,父母应该把劳动的权利交还孩子,并培养良好的做事习惯。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业做事。加强时间观念,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启发孩子竞赛心理,提高灵敏度。管放

11、结合,让孩子受到必要锻炼。从而杜绝做事虎头蛇尾、不劳而获等不良习惯,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为了让学生明白“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可采取多媒体展现,让学生明白劳动在成长中重要性。初中二年级下学期第七课时第十讲铸牢孩子行为防线一一学会遵纪守法“问题青少年”其“问题”出在家庭(或由于家长过于溺爱或要求过高过严;或家长自身因事业或者情感出现变故,孩子长期得不到关爱)“问题”青少年问题各不相同,对于他们的不良行为,做家长的必须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掌握一些教育技艺,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良的行为习惯种下的将是苦果,是要以青春为代价品尝的,人是观念的动物,观念产生态度,态度决

12、定行动,对“问题”孩子,家长应首先转变他们的观念,巧妙借助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对孩子齐抓共管。1、与学校取得联系,听取老师的合理建议。2、帮助孩子认清不良行为将带来的危害性。3、多跟好习惯的孩子交朋友。4、尽可能多的留些时间给孩子,让他们不再觉得“家”是一间空房子。1、学校组织学生与家长一起观看青春期教育录像专题片,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2、对初中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家长学校可以向家长发放法律通俗读本,推荐家长观看“今日说法”专题节目、并开展家庭法律知识竞赛、评定法律星级家庭等等,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法制环,让家长知法懂法。第八课时第十一讲为子女播撒一片灿烂阳光一一保障子女合法权益第十五讲家庭教育与法

13、孩子的心如一片庄稼地,需要家长播下尊重的种子,给予施肥和灌溉,在尊重、理解、欣赏的基础上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尊重的位置上,懂得欣赏,因为赏识等于你放大了孩子的优点,使孩子容易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自觉朝更高的目标奋进,家长应以平等的态度接近孩子,而不凌驾于孩子之上,支配他,剥夺他自我选择的权力,不要带着愤怒的情绪唠叨(那等于心理施暴),更不可滥于惩罚,要学会宽容,即:倾听孩子的心声,多换位思考,以尊重、理解为前提。通过观看曾仕强、于丹、林清玄等名师的视屏讲座,让家长明白教育是园满的沟通,而不是高压强制的。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法制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法制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

14、一任老师,家长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就是孩子的活教材。孩子耳濡目染,受父母和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不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或者家长自己就是法盲,那么在这样的家庭法制环境中,子女法律的竟识很难增强,其家庭教育有时可能产生负效应。第九课时第十二讲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难点与对策“恋网”“早恋”等现象是初中生家长普遍头疼的事,明智的家长采取疏导:让他们明白初中阶段是提升自我的黄金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将自己的人生座标定在更高的点上。家长可以积极正面的引导孩子,教他们建立自己的博客,将自己的成长足迹留在上面。对于初中生早恋家长较为科学的做法是:思想教育法;阵地转移法;活动吸引法;1、家长应主动了解网络,

15、成为孩子的导师。网络的优势:独生子女钟情于网络是因为网络是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通过网络,他们便于获取新信息、新知识、能亲耳聆听名家大师的讲座,能给单调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网络的危害:网络如鸦片,能让沉迷于游戏,痴迷于色情低俗内容的孩子无法自拔,从而荒废了学业,断送了前程。2、引导孩子将网络看成自己不断提升,稳步发展的平台。发展特长是个人爱好。第十课时毕业生心理辅导正确对待升学的成与败。向家长提供复习要点,引导家长进行心理及学习指导。1、学校可在学生毕业前夕进行毕业生演讲比赛,让他们正确对待考试成绩。2、进行家长心理辅导讲座,在讲座中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开家长的心结,让他们明白:一个在学习中的心态与习惯会比分数更值得关注,若父母都能了解孩子的心态,善于用积极的话激励孩子;若子女能主动向父母敞开心扉,及时得到支持,便有利于减轻压力、解决难题。舒缓考试压力从家长做起,家长对孩子要有合理的期望值,主要有三个对策: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少一些期望多一点理解把所有的期望埋在心里学校可开通家长频道,让家长及时与学校配合,及时调整、稳定学生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