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伦理思想差异新探——性善论与性恶论 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7576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伦理思想差异新探——性善论与性恶论 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西伦理思想差异新探——性善论与性恶论 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西伦理思想差异新探——性善论与性恶论 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西伦理思想差异新探——性善论与性恶论 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西伦理思想差异新探——性善论与性恶论 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伦理思想差异新探——性善论与性恶论 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伦理思想差异新探——性善论与性恶论 毕业设计(论文).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西伦理思想差异新探性善论与性恶论摘 要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少哲人将此比喻为“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中西伦理文化显然是人类文化树上的两片不同的树叶。中西方伦理在范畴体系、道德期望、思维方式等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文化以人性本恶为理论依据,对人作自私好得的“经济人”设定,所以形成了一系列严整的外在控制手段,这种控制以权威、强制、督促乃至惩罚为手段。与此相关,以儒家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从人性本善出发,对人作“道德人”的设定,并由此形成了以道德教化启迪良知为主要实施手段的社会控制之道。在儒家看来,这种社会管理之道不仅治标而且治本,因而是社会管理与控制的根本之道。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中国传统的

2、性善说构成了汉代以来历代统治者“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这个思路与西方传统的性恶论背景下的“法治”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中西方伦理各有优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中国伦理应当如何发展创新?如何更久远更科学地指导规范世人的行为?随着世界文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在不同的传统背景下,逐渐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中西方伦理思想上存在这两种不同的伦理观、价值观。而在伦理方面,中西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性善论”与“性恶论”上。有鉴于此,本文着重研究中西伦理思想差异中“性善论”与“性恶论”所造成的影响。关键词:中西方伦理;性善论;性恶论- I -Abstract(英文摘要)In the real world differ

3、in thousands ways things, many philosopher will this compared to find two pieces of the same the leaves. Chinese and western ethical culture obviously is the human culture of two pieces of different tree leav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ethics category system, moral expectations, the thinking mode etc

4、 are very different. Western culture with human nature this evil as the theory basis, one of the better for selfish economic man setting, so has formed a series of external control means in neat formation, this control to authority, forced, to supervise and punishment as the means. And this is relev

5、ant to the Confucian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east culture are starting from the goodness, moral person setting, and has formed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moral education as the main application methods of conscience in the way of social control. In the Confucian view, the social management way not

6、only take temporary solution and effect a permanent, it is soci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he fundamental way. As we see i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oodness said constitute the ruler of past since the han dynasty rule thinking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ideas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sex evil theo

7、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le of law to form bright contrast.Chinese and western ethical each have an advant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how should we Chinese ethics development innovation? How to further back to guide the world more scientific norms of behavior? With the contin

8、uous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in different traditional background, showing a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and western ethics thought existence of the two different ethics, and values. And in ethic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ainly embodi

9、ed in the goodness theory and sex evil theory .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ethical thought 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oodness theory and sex evil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 of.Key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ethic; Goodness theory; Sex evil theory- 15

10、 -目 录摘 要IAbstract(英文摘要)II第1章 引言1第2章 人性论的渊源22.1中国传统文化22.1.1中国的德治32.2西方传统文化42.2.1西方的法制52.3如何看待中国的“德治”与西方的“法制”5第三章 性善论与性恶论73.1性善论73.2性恶论73.3论语与圣经中关于人性的探究8第四章 中西方伦理思想差异94.1当代中国青年思想伦理现状94.2人性善恶假设下中西方社会管理的差异104.3方法论指导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12结 论13参考文献15附录A16致 谢17第1章 引言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发展先后出现并且并列平行发展,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

11、体系中,伦理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方伦理着重性恶论,中国伦理着重性善论。英国著名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面对有限的财富,人与人之间就是狼与狼的关系。 著名哲学大师黑格尔则认为主张性恶比主张性善要好很多。恩格斯对此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做了如下表述 :在黑格尔看来,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种的进步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 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构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明确地肯定了性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中国是崇

12、善尚德的国家,中国人很早就把道德标准定位于善。尚书曰:“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中庸对于儒家性善论也做了详细论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在人则为人性,天命无不 善,人性自然也无不善,按照先天善良的人性直行便是道,修炼善良的人性便是教(宗教和教化)。孟子的论述严密、系统而详尽,他的人性善以其“四端说”为性善论做了论证。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理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 仁义理智都是善的内容,不是外力强加的,而是内在于人心中的。这种性善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对中国古代

13、政治法律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构成了古代社会德治、人治的理论基础。 在国外,孔汉思在世界伦理与中国传统伦理中指出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从诗经提出的“夙夜在公”,书经周官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直到王夫之的“以身任天下”、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替众人服务”,都奔涌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为国家、民族而献身的精神。也正是在重视整体精神的影响下,出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历经磨难,长兴不衰,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4、和坚忍不拔的民族伟力,就在于我们民族有着这种“廓然大公”、爱国、爱民的崇高道德精神。查尔斯艾斯认为网络空间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文化认同、传统、意见、观点、习惯等方面广泛的多元性,任何在信息伦理学领域中构建这种普世规范和价值观的努力都只能取得部分的成功,并且被限定于多元文化之间不可通约的差异范围内,而这些差异必须在尊重文化完整性的名义下得到承认。制定国际准则方面所取得的各类成果包含着令人鼓舞的明显迹象,即全球伦理是可能的。孔子提醒我们,理想人格(君子)追求的是:和而不同。正是这样一种“和”构成了一种值得期待的全球伦理模式,因为这种“和”不仅寻求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和分化离析的动力,而且积极保护不同的伦理

15、敏感性,保持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在国内,万俊人则认为德国神学家孔汉思是完全相对的两个方面,万俊人批判地考察了德国著名神学家孔汉思的全球责任,同时提出了再当代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在当代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条件下,普世伦理是否可能;如果可能。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将构成我对现代社会的道德理解,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将构成对普世伦理的理论理解,而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将构成对构建普世伦理的方法论思考。综上所述,以上学者论点涉及多为中国传统伦理与西方伦理的差异,到底是中国传统伦理好还是西方伦理为佳,我认为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要寻根求源、从本质发展来看,所以本文着重研究中西伦理差异

16、中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产生于不同的国度,在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发展、完善,必然有同有异,把握其文化差异对于突显个性,增进对话,加强中西文化交流于合作有重要意义。第2章 人性论的渊源2.1中国传统文化周秦伦理文化是中国伦理文化的源头,西周德性伦理是以周公旦“以德配天”的天命信念为基础的。在中国,农业文明几乎囊括了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几千年时间,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建立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历代统治阶级都把伦理道德作为考核官员的标准,以至于“修身养性”、“克己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古代伦理思想的精华。他们认为,个人道德品质的

17、好坏是当官的首要条件,也是唯一的条件。孔子认为:“为政在人,教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政,正也,政所以不正不。正者也”。恰当地论述了古代伦理与政治的关系。中国社会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制度,以血缘关系结成错综复杂的层次网罗,国家政权成了世袭的家天下“王位世袭”、官职世袭、封妻荫子。在这种血缘宗法社会里,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由此形成了以家族本位为主的根深蒂固的中国伦理思想。中国人处理事情首先都是从家庭、家庭观念出发,注重家族的整体利益,强调无大家就无小家,无国亦无家,家国一体。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人离开家便成了“游子”,缺少了根基。家永远是一个人的人生之舟停泊的港湾。家族本位

18、重群体轻个体,个体价值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到实现。中国人的姓氏,先是宗姓,其次是辈分,再次才是自己的名字。在家庭结构中,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构成了最基本的结构体系,每个人在这体系中各得其所, 各司其职,在一定的伦理道德约束下活动。家族本位,决定了中国文化的伦理至上原则。孟子讲“圣人是人伦之民”,“伦”就是服从,子服从父亲,妻服从丈夫,弟服从兄长,服从便是孝。以孝治家,以孝治国,孝成为中国传统伦理与政治的精粹。先秦诸子把伦理道德和社会的尊卑长幼和谐相处视作同一东西,所谓知识只是道德修养和对道德的直觉体验,是达到至善境界的手段。知识绝不是道德的原因,道德的终极 原因在于世俗的人伦关系之中。“

19、性善论”和“性恶论”还表明道德源于人性,根本不需要到人自身以外或社 会之外去寻找关于道德的一般真理。先秦哲学提倡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价值观,总是要求个人服从于社 会,这也就完全限制了伦理道德上个人主义的滋长,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限定在实实在在的社会关系之中, 助长了群体精神的形成,树立了对社会力量的信心,使社会心理健全而不脆弱,不去向冥冥之中的神灵乞 求道德原则,从而使伦理哲学远离宗教。2.1.1中国的德治中国的政治历史从何说起?这对于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特别重要。先秦儒、墨诸家都把中国的政治历史上溯到三代以前的五帝时代,认为五帝之世以公天下为心,择至德之人授以天下,而以其至德感召天下,那是至治之

20、世,是所谓圣王“德治”的时代,其流风余韵一直传至禹、汤、文、武,迨至周公、孔子出,将其提取炼化而成儒家以“礼治”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显然,从渊源上看,“德治”早于“礼治”。德治主要在于协调氏族间的关系,即“协和万邦”。上古时代,人们以氏族为单位而不以个人为单位,个人与氏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故“协和万邦”亦即意味着尊重各氏族的每个个人。虽然夏、商时代已有“礼”,但直到周公“制礼作乐”,礼制方始大备。周公所以既特重“德治”,又创设“礼治”,乃是因为此时已实行传子制度而非传贤制度,所传之子未必皆为有德之人,德治自然未必可期,不得已,只能退而求其次,期以礼治。可见,周公之创礼治,实为周人社稷计也。孔子

21、所以盛赞周公,亦因此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是古代“德治”的代表。其事迹虽难确考,但在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传说。今存尚书虽为残篇,却仍可从中见其端倪。实际上,先秦诸子学说的许多观点,都是对尚书等所载上古圣王事迹的诠释。由于这些圣人所生活的时代,被后世学者称之为“大同”、“小康”之世,所以,这“大同”、“小康” 之世也就可以成为我们所说的“德治”时代。德治源于人们对人性的道德标准是“善”。建立在人性本善和人性可以为善的道德判断基础上。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被统治者作为正统思想发扬光大,因此,出现“礼法合一”的东方特有现象,德治超越了法治,法治被包含于德治之中。2.2西方传统文化古希腊伦理是西

22、方伦理文化的源头。古希腊的德性伦理则是以赫拉克利特的“逻格斯”信念为根据的。“逻格斯”(希腊语为logos)首先是一个希腊哲学的概念。斯多亚学派是逻格斯的提倡者和发扬者。他们认为,逻格斯是宇宙事物的理性和规则,它充塞于天地之间,弥漫无形。因为“逻各斯”的存在是绝对的,不可违背的,世界万物都要受到它的支配;进入社会生活,“逻各斯”就是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生活秩序,是个人德性和社会德性的基础。从在哲学意义上看,“逻各斯”是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一个以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为基本含义 的理性范畴,充分体现了古希腊的法制理念。“远西伦理,初固源于希伯来之教义,希腊之哲理,罗马之法典。顾自基督教会与兴起,糅合以上三

23、种思想而变其质, 道德遂专属于宗教”。尤其是在中世纪宗教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西方统治了一千多年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无一不受到这种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淘洗。宗教思想对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哲学和学术领域甚至是建筑领域等都有重大的影响。在思想领域,上帝的观念、灵魂的学说,都深入人心。每个人都知道:无论谁犯罪都无法逃脱上帝的惩罚,国王也不例外。在政治上,实行宗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在教育体制方面,基督教的兴起产生了神学院,西方现在一些名牌大学的前身就是中世纪著名的神学院。在哲学和学术领域,基督教神学和 经院哲学独霸天下,一切学术研究都成了神的婢女和附庸。在文学领域,由于受神学

24、影响,西方自中世纪开始文学创作,大多数是进行宗教劝谕的灵修文学。在建筑领域,就较沉寂,西方建的最好和最有特色的房子是教堂。基督教理论在西方的影响,相当于儒学在中国的影响,虽然它的很多具体的成分已被扬弃和遗忘,但它在西方民族的伦理学和道德中却仍然起着巨大作用。西方文化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尊严。西方人强调突出自己,从其姓名中就可以看出来。西方人的姓名是 先名后姓, 而不像中国人那样是先姓后名。亲人之间的利益界限划分明显,子女帮父母干活可领取报酬,子女成人必须脱离父母,独立生活,个人有个人的空间,互不干涉。在西方伦理思想中也就形成了以个体本位和个人主义为伦理思想发展的主线,并占据

25、核心地位。西方伦理思想在古代就强调个体在道德中的地位和作用,个体就是道德主体,往往把个体看做是与“大宇宙”相对立的“小宇宙”。西方谚语中就有“每个人都是一个神”说法。即使在中世纪基督教伦理中,个体在上帝面前也是平等的,追求的是个人死后进入天国。在近代建立市场经济之后,个体本位被完善和系统化为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成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形态中的伦理基础。个人主义宣扬一切价值均以个人为中心,也就是一切价值都由个人来体验。在社会中,个人具有最高价值,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和他人不过是个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个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不应成为另一个人谋利益的工具。个人也就成为道德成立的根据, 道德的前

26、提必须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可作自由选择的个人,道德的评价、目的以个人为标准。2.2.1西方的法制在西方,法治与德治最早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就“治国方略”的争论。“法治”这一术语最早由古希腊雅典“七贤”之一的毕达库斯提出,而法治的系统学说最终由政治思想家亚士多德将法治与“一人之治”相对立,首先提出“由最好的法律统治,哪一方面较为有利。”这一问题,然后明确断定:“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在古罗马时代,政治思想家和法学家进一步传承着古腊的法治思想的历史地位。“德治”最早由柏拉图提出。他精心设计了理想方略。他的“德治”思想在理想国与政治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他指出:“法律的制定属于王权的专门技艺,

27、但最好的状况求是法律当权,而是一个明智而赋有国王本性的人作为统治者。”1在古代西方,法治强于德治,法治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赞扬与推崇。并受到皇帝、教皇、封建主的拥护(他们用法律来划分各自的权力,避免冲突)。因此,西方较之于中国有着更好的法治传统。并产生出许多的世界著名的法学家。性恶论影响了西方的法治。由于对权力的不信任,所以现代刑法规定了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等原则,刑诉法规定了无罪推定、抗辩式审判等原则,目的是为了防止、限制司法权的滥用。行政法规定依法行政原则,行政诉讼法规定原告、被告地位平等和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目的是为了防止、限制行政权的滥用。制定了界定每一个体权利义务的私法,划定了每一个体的

28、权利义务范围,既不允许国家权力擅入个体权利领域,也不允许社会个体间相互践踏权利。私法是平等主体间利益竞争的战场规则,它不相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善人信条。相反,它首先承认利己欲望的正当性,然后再设定每一个体欲望、利益的范围。性恶论不相信人会自觉尽义务,因而制定法律旨在确定人的权利范围,这种法律属于“ 权利型”(权利本位)。 2.3如何看待中国的“德治”与西方的“法制”早在古希腊时期各城 邦就实现了较为彻底的民主与“法治”, 而古罗马更将这一民主与“法治”的思 想发扬广大。德治更可以从古代中国儒家的“仁政德治”思想中找到其历史原形。同时由于中西方对人性善恶的不同认识导

29、致了对“法治”与“德治”地位和作用认识的巨大反差。西方人性恶的思想促使人们优先选择通过法律而非内在的道德机制来调控人们的行为,而中国人性善的理论促使人们希望通过人类道德的自我调节来达到理想社会的实现。这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导致了近代中西方 法律发展的巨大反差。近代西方由人性恶的认识出发,认为任何权力的本质也是邪恶的,因此任何权力都必须以有效的手段加以制约,而法律便是最佳之手段;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契约化,使得平等自由的理念深入人心,“分权制衡”以及“平等自由”的法律思想使得“法治”愈加完善。而近代中国由于儒家“为政以德”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德治”愈加根基深厚。但是从其本质

30、上讲,无论是资本主义的“法治”或是旧中国的“德治”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法治与德治。首先,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任何资产阶级的法律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实现资本家利益最大化而制定的,也就是说这种法律是一种“恶法”而非“良法”。而法律的优良性是法治的必备要件之一。同时由于这种法律的压迫性使得这种法律并非在全社会范围内都能得到普遍遵守,因此这种法律本身也是缺乏普遍约束力的。其次,所谓道德是指由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以及同这些观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保证实现

31、的人们行为 规范的总和。也就是说道德并非一个人或一类人的善恶评价观念,而是全社会 公认的价值取向。 而旧中国的“德治”之“德”无非是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而提 倡的君臣、父子尊卑有分之德,其虽于一定时间为特定社会群体所认可,但却并 非为人类社会所公认的正义平等之观念。即使其中部分内容体现了正义平等,但其也是不完整的,也是狭隘的。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是指人们通过或主要通过法律对国家的治理而求理想社 会的实现。并且必须具备法的优良性以及法的普遍性两个基本构成要件。而真正意义上的德治是指人们借助或主要借助道德的作用对社会进行调节和控制而求理想社会的实现。并且这种道德是为全社会所公认的正义平等之观念。考虑

32、到此种情况,在当前的社会,单纯的法治和德治都是不可取的,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第三章 性善论与性恶论 3.1性善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人”,教导人从“爱人”自己做起,在整个社会建立上下有别,长幼有序的道德秩序,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孔子以后,经历孟子,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33、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之后又经过宋明理学等后儒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直至今日仍然是 中华民族伦理核心

34、的道德规范,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伦理准则。它包括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典型的道德规范。其核心则是“仁”。论语中庸中“仁”就是爱人。中庸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道德准则,中庸之道在本质上是人们的立身之道、处世之道、做人之道,具有道德实践的方法论意义。 3.2性恶论西方的性恶论是古罗马帝国时期在基督教内部产生的。那时,围绕对圣经的解释,发生了关于人性的争论。圣经上说,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受了蛇的怂恿,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犯了罪,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罗马帝国教父学的主要代表奥古斯丁据此提出了“原罪性恶论”。他认为,由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犯了罪,就造成人的本性的堕落,他们的子孙天

35、生就有罪。他说:“我们一定不要幻想在我们自身没有恶习,因为如使徒所说的:肉体之所欲,反抗心灵我们在现世里无论如何不能够达到至善的。”他认为,人有原罪,人性是邪恶的,人不能自己救自己,只有服从教会,通过教会得到上帝的“恩典”,才能得救。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都把奥古斯丁奉为理论权威,他的思想统治西方长达几世纪之久。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大都否定基督教的“原罪性恶论”,说这种理论是用宗教谎言欺骗群众,企图把群众变成愚昧无知的牛马,听任教士们摆布,温顺地缴纳各种贡赋。他们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类天然就倾向于互助友爱。人文主义对“原罪性恶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虽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对“原罪性

36、恶论”的冲击是巨大的,但由于宗教神学的影响年深日久,在宗教改革时期,德国的马丁路德和法国的加尔文又恢复了奥古斯丁的理论。路德和加尔文较奥古斯丁的进步之处在于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认为圣经是最高权威,但他们都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路德和加尔文都认为,人得救的最大障碍是人的骄傲,人只有靠自己的有罪感、忏悔、对上帝的无条件服从和信仰上帝的宽恕,才能得救。路德认为,人人之所以都有原罪,是因为人的始祖亚当就是有罪的,人生下来就有情感、欲望,这些都是邪恶的,反抗上帝的。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不信仰上帝,没有得到圣灵和上帝的恩惠,他就会放纵自己心中的情感、欲望,只能不间断地作恶犯罪,从一个罪走向另一个罪。加尔文说,

37、原罪是由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带来的,人人有原罪,堕落和邪恶渗透于所有人的灵魂的一切部分。“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原罪之中,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原罪的污染。因为婴儿是带着他们的罪一同来到世界上,所以,他们就是由于他们自己的罪而不是由于别人的罪而应该受到惩罚。路德和加尔文的性恶论是在中世纪末提出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在西方一直受到重视,西方近现代都出现了新的性恶论观点。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抛开“原罪”,提出自己的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人与人是平等的,平等的人为了自我保存就会彼此侵犯,人对人像狼一样。现代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也坚持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被压抑在内心深层的无

38、意识本能欲望,尤其是性本能欲望。这些本能欲望的活动原则是快乐原则,就是无条件地要求快乐和满足,与社会文明是对立的。不过他反对社会对人的本能欲望过多的压抑。3.3论语与圣经中关于人性的探究中国伦理思想重视人伦道德,教人通过自我道 德 的 修 养 , 达到 高尚的情操, 做一个正直的人。无论天子还是平民, 都 要 以修 养 身 心为根本。 大学 “ 子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 曰: ” 身即修养身心, 也就是存心养性。 孟子? 尽心上 “ 尽其心者, 知 曰: 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矣。存其心, 养其性, 所以事天也。夭寿不 曰: 贰, 修身以俟之, 所以立命也。” 中庸 “ 治

39、国九经, 修身为首。” 受到历代思想家的推崇。 孟子?离娄上 “ 天 下之 本 在 国 , 国 之 曰: 曰: 本在家, 家之本而后天下平。” 大学 “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 国治 , 国 治 而 后 天 下 平 。” 见 , 修 身 不 仅 是 明 德 、 伦 、 世 的 需 可 明 处 要, 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 西方伦理思想中有重视物质利益 财富) 在道德 中 的 作 用 的传 ( 统。第四章 中西方伦理思想差异4.1当代中国青年思想伦理现状在当前社会转型、文化变迁、价值多元的大变化时期,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伦理道德素质处于传统与现代冲突继承、中外价值观交流融合的状况。当代青年知识

40、分子的伦理道德素质体现了文化传承,也有与时俱进。就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标准而言,儒家思想的整体观念和“集体为大”的倾向是中国文化道德生活的基本底色和主流,统治了几千年中国人的思想,也是道德教育的主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开放政策的运行,一方面是市场规则本身带来的强调和培植个性的内生力,另一方面也是国门大开后,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比如对以下问题的回答:“在公交车上您遇到老弱病残孕或抱小孩的乘客时,您会 ”:其中,75.1%的人会主动让座,13.6%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在公共场所看到违法行为,您会 ”:其中,12.8%的人会挺身而出,63.4%选择报警,还有7.7%的人看热闹,16.1%的人走开。“

41、2006年夏天台风不断,许多人无家可归。遇到这样的灾难,您会 ”:其中,有37.9%的人会主动捐款捐物;有13.4%的人看到别人捐自己才捐;有44.7%的人想要捐款捐物,但能力不够;还有4.0%的人漠不关心。在问到“你认为作为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美德或道德品质是什么”时,被调查者有如下回答:最多的选项有“追求真理,崇尚公正,不畏权贵”和“追求真善美,自觉成为社会和民众的良心”。可见尊重个人价值,追求个体自由,完成自我实现,追求真理是青年知识分子最为珍视的美德。对于运用网络等信息技术的现代人而言,其存在的世界不再是传统时空概念的物理世界,还有一个跨越时空的网络世界。据统计,到2008年,中国的网民已

42、经有2.98亿人,其中10岁至39岁的青少年占84.3%。网络世界的道德生活成为现代人的全新领域,互联网上的社会为一个虚拟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最大的特点是“匿名性”,互动的双方都不知道对方实际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社会属性,甚至都不知道对方是男是女等生物属性。换言之,虚拟社会中互动双方都不再有身份感。因此,知识分子在互联网上与人交流时,作为他的社会属性的“知识分子”这个外衣已经不重要了,可以不必按照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来进行网上交流。当问道在互联网上与人交流时,有16.6%的人回答会适当降低道德约束甚至会越过道德底线,有53.7%的人与平时一样,在道德上谈不上提高或降低,有17.9%的

43、人更加注重道德自律。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追求个性自由在青年知识分子当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道德信念,深深融会于他们的价值观当中。从这些数据分析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群体有着基本的道德感受和道德选择的方向,同时理性的成分也在增多,在面对危险时表现的更为理性。譬如在面对公共场所的违法行为时,更多的人会选择一种既能保证自身安全又能阻止恶行的方式,所以调查中的大部分知识分子选择了去报警,而不是盲目地挺身而出。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作为社会的良知代表,超过10%的人“犹豫、离开、滞后”又使我们不无担忧和叹息,传统士大夫勇敢仗义、铁肩担道义的美德如何弘扬、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继承与发扬是当代道德教育和道德发

44、展的新课题。如何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孰为重孰为轻,这是判断伦理道德素质的一项指标。传统社会对于人的要求是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而现代文明则彰显个性自由与解放。我们可以这样判断: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集体和个人之间需求平衡,基本画出这样的轨迹:将集体作为成长土壤、个人成长作为成果,再回馈集体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及报效社会的人生价值实现轨迹,这种变化是现代中国伦理变迁和道德变化的显著表现,也成为青年一代知识分子伦理道德的一个主调。4.2人性善恶假设下中西方社会管理的差异中国管理文化是农耕文明的结晶,自然经济为基础,伦理式管理为

45、特征,西 方管理思想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商品经济为基础,契约式管理为特征。在中国社会,“伦理”是一个现实的概念,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是一个最能 体现中国人道德思想和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概念。儒家伦理是从现实的社会、现实的人出发表述自己的伦理思想,并以此去规范人们的行为,这种现实的本源即 是家庭,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伦理性道德, 就成了人们日常行为的主要价值取向。 在治理方式上是以礼治国,社会结构自然就产生了以“孝”治天下的基本方略。 治国首先要齐家,齐家首先要修身,家国同构,由家庭人伦理而广之,形成了家 与国的难解难分,由此而产生了忠孝同构,为国尽忠和为父尽孝是一个道理。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古典西方国

46、家则是建立在部族的废墟上。以古希腊为例,其 城邦国家形成后,治理的基本方式就是社会契约。正是因为这一社会基础,西方的社会学和政治学理论中才会诞生出社会契约论。西方社会文化根基是个人本位、团体格局,中国传统社会则是伦理本位、差序格局。中国的社会发育,不是走向强化“国”的道路,就是强化“家”的道路,即不是私人利益就是国家利益,不是商业化就是行政化。信任是人类关系与活动的润滑剂, 由于社会信任程度的区别有时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而信任是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现代市场经济的诚信关系以制度为基础,是一种普遍的信任,这种信任不是存在于某些人或某些群体之间,而是存在于整个社会。所有人,无论是相识

47、的,还是不相识的,都可以互相信任。这种信任被美国社会学家福山称为高度信任, 是市场经济成功的基础。中国人的信任是比较狭窄的,因为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最大的特点是家族文化 和宗族文化,信任便与血缘、地缘、业缘相联,便有了家内外、亲缘内外、地缘 内外,圈内外、业内外的信任程度的区别,做什么事都想找自己人,有自己人好办事。而要走出狭窄的信任圈,我们现在最欠缺的是中间社会组织,这是市民社会的形成基础。中国的圈内信任不是依靠法规形成的,而是靠文化习俗、道德力 量的支撑,属于伦理关系建立的信任。中国人要打破自身天然的圈内信任系统, 走向圈外去信任毫不相关的陌生人与组织是很难的过程, 那涉及到整个人性观念 的变

48、化问题。信任作为管理的要素发挥作用是一系统的社会工程和文化传统再造工程,它是习俗中形成和培养的,自然就脱不开自己的本土文化。西方信任观建立在两种文化上:市民文化和契约文化。契约在西方人心目中分量很重,遵守契约就是遵守人格良心,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人与人的关系通 过契约去实现和完成。 道德对西方人而言也是一种游戏规则和实现契约的手段之一。与东方伦理不同,东方人是生活在熟人社会里,对陌生人社会有天然的不信任感,因此把人分成了圈内“自己人”和圈外“别人”,虽然圈的大小相对而论,但中国人的信任属于社会信任低的国度,相对而言,我们可以认为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信任程度较高,而且不分圈内外,只依据契约的履行

49、状况来认定关系,从而判断信任度。在社会治理与调控上,德治主义与法制主义各有其得失短长,要坚持二者的互补与整合。德治主义,其最大弱点就是把政治建立在对人性善的假设与期待上,而缺乏社会的监督机制,中国的好多事办不好,也许均源于此,如对官员腐败问题,仅相信其道德自觉仍是软弱无力的,而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制约机制。当然德治主义的宗法等级性与现代法律精神的平等性,执法的灵活性与现代法律的公度性、客观性是对立的。因此需要向西方法治主义学习普遍性、平等性、客观性、公度性、有效性,努力建设现代法治国家。当代社会是以法治为主导的社会,但这并不是说靠法律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在社会治理上,还需要借鉴中国德治主义的某些合理与可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