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 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就意味
2、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 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作为一个教师应作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准备。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备课。由于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具体过程不可预测,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大幅度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针对教材和学生状况加以分析,对比新旧课程理念,尽可能多角度、大范围地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方向和教学过程中可能随机出现的问题及因应策略, 并将这一切尽量溶入实验器材的准备及电脑课件的设计制作中等等这些方法既能确保教学过程的开放,又能提高教师对整堂课的驾驭能力。例如:在每一 的教学 中, 教 都特 加入了 “教材分析”“学生 状分析”
3、及“ 探究中可能出 的情况 及 理方法”等板 。在 些板 中,有的教 写道:1 、有的学生在 探究 程中, 可能将本章后面的知 提出来。 于提出 的学生, 予以鼓励,并告知大家 些都是我 需要学 探究的 , 只是本堂 可能 不 , 需留待后面的学 程中 行探究,并 学生 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予以肯定。2 、学生可能得到的有 的 和 。 不 易否定学生的 知成果,可建 学生反复 、收集 据、 找 料以 得有关的信息,通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来 学生自己 正前面的 , 培养学生尊重事 ,勇于 、改 的品 。3 、学生可能提出目前 无法解 清楚的 。 学生的勇气,并建 找有关 料,了解弄清 的 , 需
4、要哪些知 ,以激 学生的求知欲望,增 学生学 的自信心。教学 中 些 客 全面的分析,特 是 学生的各种 解、一些不太成熟的 点、 甚至是 的想法教 也都采取 予正面 极 价的方法, 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克服 科学探究的神秘畏惧心理,减 了学生科学探究的 力, 增 了探究学 的信心,从而确保了探究教学的 行。二、 情境,精彩 入。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 活 。 情境,精彩 入尤 重要。从 堂座位的安排、 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 正的普通 、 美的 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 等, 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例如:可以突破 教室的 桌布局,将座位排成若干 u 形 元,采用六人学
5、 小 ,形成开放性 构,便于学生 交流合作;整堂 不受 束,学生可自主学 、自由 、 手 言,无 起立等等。在教学运 与静止 ,教 用 多媒体播放夜空中的流星,暴雨前的 云,小溪的流水等画面, 学生深切感受自然界的运 。教学科学探究:声音的 生与 播 ,先播放各种各 学生熟悉的声音, 再引 学生通 各种途径 出声音,研究声音 生的原因。 在 真 的活 情境中, 学生 趣地通 仔 的 察、身体的触摸, 去感知 声体的振 , 身 科学探究的 程,深刻 会物体 声的原理。 践表明,新 程的 施中, 情境,精彩 入是 堂教学中不可忽 的重要 ,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 并快速地将 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6、从而放 学生的思 , 学生主 地、全身心地参与 科学探究中来。三、循序 ,开展探究教学。新 程提倡科学探究式的 堂教学, 种探究式教学 了学生更加 松的思 和活 空 , 在 教学之初, 我 往往会遇到两 的局面:一方面, 教 若指 度, 学生无法 真正意 上的自主学 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教 若指 不到位,学生的探究和学 活 又会 乱无章, 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 任 两者仿佛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 ”。如何 理教 指 和开放式教学之 的关系呢?如何在教学 程开放的同 尽量减少探究活 的盲目和无序呢?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
7、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再将每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比如: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先预习新课,“简阅课文”“查询资料”“自制自带实验器具”等, 将课堂上没有探究完的内容带至课外,课后布置学生写“探究报告”和“学习心得”等;对教师而言,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用心教学, 积极应对随机出现的课堂情况,课后撰写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这一切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发展自我。其次教学过程中“运用学案”。让学生了解自己在
8、探究活动中应该要干什么事,明确自己的目的,教师也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提示,但这些提示应区别于我们传统实验课中的“实验步骤”。实践表明,学案的使用非常奏效,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学生随意玩耍实验器材、手足无措等现象的发生。教学在“形散而神聚”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在教学理念上“淡化概念的严整性”。物理学科概念的严整性有时反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障碍”,大多数学生会觉得非常困难,因此而产生为难情绪。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在教学中 “淡化概念的严整性”,降低探究学习的难度。 最后教学结束后 “开展问卷调查” ,及时地沟通师生间的需求,使进一步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四、开发课程资源。当前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资源相当匮乏。单就我们使用的物理实验教材上所列的新增随堂实验器材就达百余种。这还不包括延伸至课外的学生自主开发的探究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大力倡导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自制教具学具。改变旧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总之,我们的物理教学功在今天,利在明天。不管教学评价体系怎样,作为教育者务必把握一点,我们必须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活的方法、活的语言来面对一个个活的课堂。做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