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462105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xx 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特征码 sOhKGqGlKiceXumeTdML *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 现的经济现象。xx 市作为农村人口占 65以上的农业大市,农 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为突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 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 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农业大市为经济强市,是关系 到 xx 市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和重大战略问 题。 一、xx 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导致农民收入下降和诸多社会问题。 近年来“三农”问题是全国上下关注的重大经济政治问

2、题,而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加收入问题。 从当年由农业转向 二、三产业的情况看,20XX 年当年由农业转向二、三产业的劳 动力总量为 49604 人,其中在本省内输出(转移)的数量为 18057 人,转向外省的数量为 16890 人。从输出(转移)的行 业看,转向工业的达 11896 人,转向建筑业的达到 14678 人, 转向商业、饮食服务业的 18224 人,转向美容美发业的 3703 人, 转向其他非农行业的 1103 人。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密集型的工 第 2 页 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这些 行业技术要求不高,与他们自身的素质相适应。在输出(转移) 的劳

3、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占 31.21%,初中文化程度占 50.47%,也就是说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到了 81.68%,由于 这部分人文化水平低,外出务工带有很大盲目性,因而接受专 业技能培训也比较少。受过各种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只有 5000 人, 占 10.07%,绝大部分没有受过专业培训。这种状况不利于进一 步向其他文化技术要求高的行业转移。 从以上分析看出:xx 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文化素 质较低,就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差异明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 移方向主要以省内为主,转移行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工业、 建筑业、商业服务业为主,属于低层次的转移。 二、xx 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特点及制约

4、因素 (一)xx 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 xx 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按其转移的速度和 规模及其经济效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从建国到 1978 年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属缓慢转移时期;1979 年至 2000 年属于自发转移时期;2000 年至现在为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的新时期,既有组织、有规模、有培训、有管理时期。 从 年起,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xx 市委市政 府积极探索并努力寻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25 年来 xx 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向加速城镇化建设、经济结 第 3 页 构调整等多渠道转移。据 xx 市统计年鉴数据,到4 年 xx 市农村

5、人口转移 28078 人。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 比重4 年达到 19.24。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入了一 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大致上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19802000 年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 动力大量涌现出来,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市转移。二十年间, 随着 xx 市 1995 年撤县变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提 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全市城市人口增加大幅度增加了 49775 人,全市城市人口

6、占全市的比重,从 1980 年的 25.43%上升到 2000 年的 34.85。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xx 市 城市的扩容,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一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 开始大规模转移,这是我市一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 产业转移。 2、2000-20XX 年,继 xx 市经济上一阶段的大发展之后, xx 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有组织、有规模、有培训、有管 理全方位大规模转移的新阶段。由于全国及 xx 市经济出现了持 续高速增长,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城 市转移。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获得了在地区

7、间流 第 4 页 动的更大自由,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向城镇转移明显增加。 2000 年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转移)的总量为 18000 人,占 农村全部剩余劳动力的 28.56,20XX 年上升到 24000 人,占 农村全部剩余劳动力的 38.1,20XX 年上升到 30130 人,占农 村全部剩余劳动力的 47.81,20XX 年达到 36719 人,占农村 全部剩余劳动力的 58.2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就业的 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跨地区流动的“民工潮” 。 从上述两个阶段来看,xx 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国家宏 观调控政策的显著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变化基本上和我国经 济波动周期相

8、吻合。 (二)xx 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xx 市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没有走西方城市化的道 路,而是转向省内外建筑企业、餐饮服务业和有中国特色的多 元城镇等,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步步推进的。20XX 年 农业人口为 261950 人,到 20XX 年底为 241921 人。3 年时间下 降了 20XX9 人,下降 7.64%。值得指出的是,这期间农村农业 劳动力份额的迅速下降,是在社会总劳动力的年增长率明显高 于前阶段的情况下实现的。其特点是: 1、高度倾斜性。农村农业劳动力主要输出(转移)到省内 外建筑行业及餐饮服务业。20XX 年在输出(转移)的非农产业 的农村就业人员中,进入

9、建筑行业约占 80%。但结构不尽合理, 倾向性较大,偏重于建筑工、搬运工等最繁重的体力劳动。 第 5 页 2、兼业型。 在大多数地区,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并没有完 全脱离农业,放弃土地承包权,仍然或用闲暇时间或用家庭辅 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有相当的劳动力属于季节性转移,农忙 务农,农闲务工经商。农村农业转移的劳动力近 62%是兼业型 转移。 3、粗放型。其一是劳动力素质较低。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 偏低,劳动技能不高,加剧了自身转移的难度。其二是技术粗放, 大都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食品、纺织、服装、美 容美发,保安等劳动密集程度比较高的工业部门的从业人员占 从业人员比重达 8

10、0%以上。其三是设备粗放。在建筑企业设备 总量中,大约有 60%的设备是国营企业淘汰的陈旧设备。所以, 建筑工的人身安全难以保障,工作量大。其四是综合要素生产 力低下。建筑企业的高速度发展大都是靠扩大规模来维持的, 这种粗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走向集约发展的基础。 4、竞争力强、要求高。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 的吸纳呈下降趋势。建筑企业大都分散在城市,少量分布在集 镇。而且不同地区结构相似,因而,竞争力强,对人员的要求 高,而我们的转移人员素质差,水平低。面对激烈的竞争,农 村劳动力也只能干最脏,最苦,最累的水泥工等工作,实现低 层次的转移。因为乡镇企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至今仍

11、第 6 页 处于改制和调整时期,面临二次创业的压力,其实质就是要改变 乡镇企业初创时期形成的粗放经营、劳动密集、外延式扩大再 生产的格局,走集约经营、技术密集、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和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的路子。这种跨越的结果必然导致就业弹性下降, 导致其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进一步弱化的局面。 5、剩余劳动力由隐性变为显性再到转移。农村实行生产责任 制后,经营和分配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农业劳动生产率大 幅度提高,大量边际生产率为零的过剩劳动力,从长期的隐蔽 日益成为显性状态,在量上日益严重化,各种形式的农村农业 剩余劳动力要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51%以上。 三、xx 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

12、是无序流动问题。所谓“无序流动” ,就是农村劳动力净收益 不超过在家乡的净收益。实际上农民做出是否流向城市或外地 的决策,依据是预期流动净收益是否超过预期留在家乡的净收 益,其决策是理性的。一般地说,留在家乡预期净收益较为稳 定,而流动的预期净收益则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无序流动的根 源就在于流动的实际净收益小于预期净收益,甚至为零或负。 由此可见,信息不对称是无序流动的根本原因。 二是容量问题。我国的城市经济对比农村要先进得多,但 从现代化生产赋予城市的职能角度看,城市远未实现现代化, 第 7 页 对农村的经济辐射能力还不够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 市给城市带来很多问题。形成颇具中国特色的“

13、城市病” 。同时, 劳动力的大量涌入还会带来较严重的城市社会治安问题。 三是土地荒废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的实现是 有条件。现行的土地产权安排规定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 使用权分散各农户家庭,土地产权不许自由买卖,但使用权可 以转让。农民比较利益很低,负担重,务农净收益微不足道, 决定了农民转租责任田的净收益不大,租赁别人的责任田的净 收益也很少,导致土地使用权出租的交易实际上难以进行。而 且出租土地还有可能形成地力下降,利益权衡的结果导致一部 分外出务工农民干脆抛荒责任田。可见,农业比较利益的提高 是解决土地荒废问题的关键。 四、xx 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一)

14、抓住主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实施就地转移 1、要把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作为推进农村剩余劳动 转移的制度保障 首先,明确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产权实现形式,赋予农民作为产 权主体的应有权利。 第 8 页 土地集体所有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是与我国人多地 少,农村人口比重大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一种现实可行的制度 安排,土地集体所有,实际上农民并不掌握自己对土地的发言 权,更谈不上维护自己的权益。实行土地私有化是不现实也是 不可能的。但可以探讨集体所有权的产权实现形式,农民作为 集体成员如何实现其相应的权益。有些地方探讨实行的“股份 制”不失为一种再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形势下实现农民土地 权益分享的有

15、益尝试。同时,在制度上可以保障剩余劳动力转 移。 其次,进一步放宽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流转权,促进土地资源 要素的优化配置。承认土地承包权带来的土地占有权、使用权、 支配权和收益权,是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基础。因此,应完 善有关法规和政策,确定承包期限内允许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 通过转包、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等方式,促进土地经营 权的合理流动。特别鼓励农民把土地租给企业主,由企业主租 赁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农 民也由此变为“地主” ,既可以继续留在土地上给企业主打工, 成为企业员工,也可以进入城镇从事新的工作,变农民为城镇 居民,实现收入多元化。 农村土地流转制

16、度的创新,对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具有十 第 9 页 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土地使用价格,将改变乡镇企业低成本 甚至无成本使用农村土地的状况,促进乡镇企业向城镇合理聚 集。出让土地经营权获得综合收益如果大于农民的耕作收益, 也将对农民出让承包地产生压力和动力,从而推动农村剩余劳 动力向城镇集中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形成。 最后,要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建立农民生活保障机制结合起 来。对我国广大农村而言,土地仍然是最大的生存保障。如果 相应的生活保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农村土地流转便很难得以 顺利推进。因此,在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征 地制度改革方面,应把农民的生活保障考虑进来,探索一种土 地使

17、用权流转与农民社会保障有机结合的机制,以消除农民后 顾之忧,促进土地流转。从而在土地制度上保障了剩余劳动力 转移所带来的忧虑。 2、进行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在农业内部吸收和容纳 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xx 市是农业大市,但不是强市,农业相对资源比较丰 富,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开发在农村内部吸收和容纳劳 动力具有很大的潜力。 对农业进行全方位开发,拓展农业内的 就业空间。xx 市的开发型农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吸收剩余劳动力 的潜力。 第一,要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农村产业化经营, 第 10 页 实行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很大 的潜力。 一是通过大规模开发生产基地,带动千家万

18、户从事专业化生产, 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 二是通过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容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三是通过对加工的农产品进行销售转移剩余劳动力; 四是通过开发农村中的多条产业链,以及产业链的拉长和深化 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 第二,进行坨岗沙地开发。xx 市坨岗沙地面积多达 1000 余 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1/3,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目 前全市有宜林荒沙地三十万亩,若每年绿化一万亩宜林荒山, 每个劳动力每年绿化三十亩的话,则可在未来 30 年内每年可容 纳 一万个劳动力人次。除了丘岗山地以外,还有可养殖但尚未 养殖的水面 19 万亩,对其进行开发,同样可以安排大批的劳动 力。 第三,改造中

19、低产田、兴修道路和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 目前,xx 市共有农田 196 万亩,其中三分之二是中低产田,即 第 11 页 尚有近 130 万亩的中低产田,如果把这些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 田的话,则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此外,自从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以后,农田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劳动较过去 大大减少,要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在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二)积极发展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加快中心城市和 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提高中心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容纳剩余劳 动力的能力 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 移和就业。目前 xx 市劳动力统一市场

20、发育程度很低,乡镇街之 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资源配置还受到 许多非价格因素的制约,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差异很大。在构建城 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需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提高城市 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力双向选择,这是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此还须做好这方面 的工作,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运行;强化信息工作,搞好市场 网络建设;狠抓就业服务,完善就业体系。 (三)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 移的渠道 第一要抓好劳动力流转的组织网络建设。大力发 第 12 页 展连接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职业介绍机构。提倡发展政府公共事 业性的、集体的

21、、个体的、社会团体等多种形式的中介机构。 政府应制定劳动力中介机构的行为规范,实施必要的监督和管 理,杜绝以介绍职业为名,行坑骗农民工为实的行为,真正把 中介组织办成使农民相信、政府放心、能为 xx 市劳动力转移起 到桥梁作用的机构。如妇联对劳务输出进行有效管理,形成了 全市著名的“富余女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 本地经济发展。 第二搞好信息服务和管理。搞好信息网络建设,提供大 量准确可靠的劳务信息是成功输出劳务的前提和基础。一是搞 好信息网点建设,在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振兴东北老 工业基地的热点地区建立信息网点,收集劳务信息;二是在长 年外出的劳务人员中选聘一批信息员,负责

22、收集当地的劳务信 息。三是搞好劳动力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摸清劳动力的质量和 数量现状,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特长等,为劳动力的输出打 好基础。 第三加大智力型人材的转移力度。为了使 xx 市外出务 工人员得到较高的劳动报酬,应加大高素质的劳动力的转移力 度,一方面要加强输出劳务人员的素质教育,针对不同的劳务 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提高适应能力,保证劳务输出 的成功率,提高输出人员的收入。另一方面高素质的劳动力在 外能较好的学习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在他们掌握技能和管理 第 13 页 经验后,鼓励这部分人员回家乡领办企业,为家乡经济建设贡 献力量。 第四努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人口老龄化使发达国家和 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出现巨大的劳动力供求缺口。由于老龄人 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就业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小,对发达国家 世纪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应有 选择的放松劳动力跨国流动的限制。我国已加入融入国 际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劳务输出外部环境看好,xx 市应不失 时机地抓住机遇,并结合自身劳务输出的特点努力开拓国际劳 务市场,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建设的招投标, 发挥 xx 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吃苦耐劳的优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