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464249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时代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时代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时代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时代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时代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规划第一章发展形势一、发展基础(一)传统产业初具规模。近几年来,全区以砂石骨料为主的矿山资源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砂石骨料开采、水泥及其制品制造等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特别是无楣E金属采矿业已具备较大的规模,为建设无机非金属矿精深加工和无机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截止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9家,总产值达到1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采矿企业4家,产值1.9亿元;水泥生产企业1家,总产量30余万吨,产值1.28亿元;预拌混凝土企业3家,总产值4.1亿元;建筑陶瓷企业1家,总产值09亿元;建材装备制造企业1家,总产值1.85亿。建材产业

2、重点企业主要有山拔尔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林岩石材有限公司、玉达建材有限公司、宏惬建材有限公司、新金联建材有限公司、恒泰石材加工有限公司、盛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二)清洁能源独具优势。集大娄山脉之雄、武陵风光之秀、乌江画廊之幽,最低海拔160米,最高海拔2033米,全区森林覆盖率65%,空气质优常年保持350天以上,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市唯一同时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的双创区县。水资源丰富,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有192条大小河流水能蕴藏量240万千瓦,已建成水电项目145处,总装机容量实现139.189万千瓦;风能蕴藏量约70万千瓦,已建成风电项目

3、3处,总装机容量14.85万千瓦;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1.05万亿立方米,建成页岩气产能达4.5亿立方米,日产量70万立方米,是全市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三)矿产资源特色突出。全区已发现矿产27(含亚矿种)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7种。主要有天然气、页岩气、煤、地热、铁、铜、铅矿、锌矿、铝土矿、硫铁矿、重晶石、萤石、石灰岩、砂岩、页岩(含钾页岩水泥配料用泥岩、耐火粘土、铁帆土、方解石、矿泉水等,具有支撑绿色建材发展的资源条件。表1区主要矿产资源量表序号矿产名称矿区数(个)资源量单位资源量1水泥配料用砂岩1万吨54.712建筑用砂岩1万立方米81.553水泥用灰岩4亿吨0.234建筑石料用灰岩2万吨

4、4111.765饰面用灰岩2万立方米247.56砖瓦用页岩1万立方米175.177水泥配料用泥岩2万吨19388铁矶土2万吨1361.859煤炭8亿吨0.4610铁矿3万吨70011铅矿(Pb)金属量1万吨0.06序号矿产名称矿区数(个)资源量单位资源量12锌矿(Zn)金属量1万吨0.1913铝土矿6万吨1073.9714银矿1吨0.1315硫铁矿1万吨1521.816重晶石1万吨36.417虽七I1万吨6.3截至2021年,开发利用29个矿山。其中铝土矿1个,建筑石料灰岩20个,砖瓦页岩4个,砂岩1个,饰面灰岩2个,石英岩1个。全年矿业产值3.54亿元。矿山企业从业人员4071人,初步形成鸭

5、江一和顺一白马建筑石料用灰岩建材产业带。表2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矿种矿山数量(个)产能2020年度产量单位大型中型小型ni1.铝土矿11200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341118821610.97万吨石灰岩22110126.69万吨砖瓦用页岩224328.37万吨饰面用灰岩221012.5万吨砂岩112065.46万吨石英岩11151.3万吨总计31115291028825.29万吨(四)立体交通初步形成。区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通往粤港澳大湾区、海西地区等地重要通道上,是全市一区两群座、堤防14.8公里、标准化厂房6.7万平方米、生活保障性用房8.6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2座、I1.O千伏变电站2

6、座、物流仓储中心1座。白马货运码头、黄荆坝中央商城等重点工程建成投运,园区物流运输、生活服务等保障能力不断完善。凤来新城建设上升为市级战略,为全区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空间保障。二、存在问题(一)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化发展水平不高。产业规模小,占全市建材行业产值仅0.55%,产业门类少,产业与产品处于行业价值链低端水平产业体系不能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产业聚集效应不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绿色建材重点产业规模化发展滞后,产业落地指向性差,集聚效益难以发挥。建材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差,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政策支持有待加强,建材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支持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存在差

7、距,资源要素保障、政策落地、可操作性、执行刚性等方面有待加强。(二)双碳政策实施,行业发展面临新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共同构成贯穿双碳目标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这是我国进一步加快绿色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全力推进碳减排工作,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压减低效产能,控制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科学合理布局产能,实现能效平衡,将成为发展建材产业首要解决的问题。(三)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同质化竞争激烈。受资源、能源、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的影响,建材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传统建材

8、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科技投入少,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具有经济活力的新技术、新产品,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难以适应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区内以水泥、砂石骨料、石材、建筑陶瓷等传统建材产品为主,与周边产业同质化严重,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对建材产业发展形成严峻挑战。三、发展机遇(一)国家战略强势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发展纳入国颠策顶层设计十三五以来,国务院及各部委制定发布了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推进绿色建材发展与应用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

9、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二)绿色转型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当前,建材产业仍处于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建材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未来十年,加快培育消费领域动能增长,统筹推进建材产业向节能、智能、功能、高端、绿色等方向多元化发展为建材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加快培育绿色建材市场,推动绿色建材应用,实现绿色建材和建筑协同发展。(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拓展建材市场。十四五时期,国家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优化

10、生产力布局,构建系统完备、优势互补、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水利工程、生态综合治理、产业升级等领域重大工程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带动建材产业提速发展,拉动建材市场繁荣兴旺。(四)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建材产品领域。建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根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产业链条延伸延长,建材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建材产品结构呈多元化特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建材产品,特别是对高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已成为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国防科工、新能源等领域的重要原

11、材料,为建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业态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五)对夕由放战略助推东部产业转移。党中央、国务院坚定实施扩大开放战略,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为我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利用我区所处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条件和现有的工业基础,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境外产业链整体转移、关联产业协同转移,补齐建强建材产业链条,构建和完善区域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建材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无机非金属先进材料、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部品部件、复合材料、硅钢氟新材料、光伏电池及组件等建筑建材产业。总体上看

12、全区建材产业发展正处于政策机遇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产业支持政策的落地落实,为建材产业特色化、精细化高质量发展带来生机,但在推进绿色建材产业过程中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必须立足自身优势,科学定位建材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抢抓发展机遇,坚定发展决心,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要素集聚,以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打造产业体系,以强有力的支持政策推动项目落地,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绿色建筑建材发展之路。四、市场预测我国经济正进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增速也由高速增长转为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房屋建设规模将有所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将保持

13、一定增幅。装配式建筑在城镇建筑中将逐渐成为主要建造方式之一,钢构件、PC构件、装配式案、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要严格“三同时制度,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所确定的防治工程,必须与矿山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专户,缴存土地复垦费用。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对矿山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对矿1.U三废进行综合治理与利用,对矿山开发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勘查与整治。通过实施示范工程,总结经验,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三、节能措施(一)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按照市固定资产投资

14、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规定,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建立相应的项目审查问责制,确保新建项目的能耗水平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相关准入标准,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加强入园项目的节能管理,促进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严格落实企业节能措施。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按照节能要求进行设计并组织实施。加强企业在工程、工艺以及生产管理方面节能措施。大力推进具有余热的企业实施余热综合利用。加快实施企业全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1 .工程节能。入园企业总平面要合理布置,整体布局通顺、流程简

15、洁,尽量减城树主返运输,缩短团巨,减少动力消耗,节约能源;建筑设计尽量提高通风和采光能力,外墙屋顶采用完善的隔热措施,减少辐射热对厂房的影响,降低空调运行费用;对管道走向、路径进行优化设计,以经济流速为基准确定管径,使管道设计经济合理、节约能耗,生产设备冷却用水采取循环冷却使用,节约用水量;选用节能、安全型变压器,强化电气自动化水平,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同时,强化水泥、陶瓷、非金属加工等具有余热的企业开展余热发电及综合利用。2 .工艺节能。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手段,加快对现有企业的节能技术升级和改造,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环节的能量损失。入园企业在满足工艺要求的

16、情况下,优先选用性能稳定、操作可靠、维修简单、耗能低的先进高效设备。有实力的企业要积极开展余压、余热、余电等方面的利用技术与装备,在生产环节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不断提升企业的用能水平。3 .管理节能。在企业生产制造内部设置相应的节能机构,专人负责管理协调。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定期检查与考核。定期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开展节能活动,提高节能意识。加强能源计量管理,依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重要环节配备能源计量设备与器具。加强能耗定额管理,实现合理用能、均衡用能、节约用能。在节水方面,时刻检查节约用水情况,提高循环水的利用率,避免常流水和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在节电

17、方面,时刻检查节约用电情况,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避免设备空运转或低负荷运转,避免常明灯等,科学合理安排生产,尽量避峰、错峰用电;在节约煤炭、天然气等方面,安排专人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在节热方面,时刻检查节约用热情况,避免门窗长时间敞开散热。第七章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区绿色建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调度,定期研究解决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工作监测评价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有力有效推进全区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二、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实地调研,全面跟踪了解、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

18、有关诉求,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依托渝快办平台,提升手续审批办理效率,为企业提供高效便利服务。健全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做好趋势性、全局性问题研判,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建议供企业参考,最大程度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公平公正的市场权利,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营造良好氛围。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等要素成本。三、强化要素保障强化用地保障。将建材产业发展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保障建材产业空间发展合理需求。对列入区级重点、市级重点等重大绿色建材项目,在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符合国土

19、空间规划相关管控要求的前提下,用地指标予以优先保障。强化煤、电、水、气原料等生产要素保障。强化物流保障,加快重点交通干道、码头和廊道建设,提升原料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及绿色建材产业园区通达铁路、高速公路、码头的能力。积极推进多式联运示范项目,推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落实物流领域优惠政策,切实降低物流综合成本。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区域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四、夯实人才支撑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引进工作,引进培养新型基础设施领域行业管三才、技术领军人才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人才。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相关领域人才招引力度,创新人才

20、管理方式,开辟绿色通道,推动形成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梯队。建立科技人才柔性引进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靛站,培育和发展孵化平台和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引进高精尖缺创新型人才和团队。建立产业集群专家技术服务体系,为产业经济、技术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五、抓牢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压实安全生产属事、属地和企业主体责任,更好统筹安全与发展。狠抓源头预防管控,全方位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服务工作,指导督促工业企业落实安全管理。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装备,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实现高危环节机器换人作

21、业,大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附件:重点项目表附件重点项目表产业类别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1蝴用地规模(亩)项目总投资(亿元)年产值规模(亿元)年税收预估(亿元)建设期限备注合计1922120.8181.333.01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砂石骨料1年产80万岫十拌砂浆生产项目建设2条干混砂浆生产线,建成后达到产能80万吨组团新建40240.3520232年产荒料200万立方米生产项目建设2条荒料生产线,建鹿后达到产能200万立方米组团新建602.53.20.520233年利用10。万吨采矿废石生产砂石骨料建设项目利用采矿废石进行砂石骨料生产组团新建5044.51.520244100

22、0万吨/年石灰石岩矿精品机制砂骨料生产线项目1000万吨/年石灰石岩矿各类精品机制砂骨料生产线及配套设施组团新建805.56.51.32025水泥制造及其制品5建设日产4000吨特种水泥生产线建设日产4000吨特种水泥生产线改建801.55.50.552023S1.6年产沥青混凝土10万吨、水泥混凝土10万立方米项目年产沥青混凝土10万吨、水泥混凝土10万立方米新建100.50.80.082024760万平方米真空挤出成型纤维水泥条60万平方米真空挤出成型纤维水泥条板新建502.41.60.42025产业类别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设点建地建设用地规模(亩)项目总投资(亿元)年产值规模(亿元)

23、年税收预估(亿元)建设期限备注板(ECP板)项目(ECP板)生产线装配式建筑8年产20万立方米新型保温墙板材料项目4条5万立方米/年发泡陶瓷墙板生产线及1条深加工生产线组团新建6022.40.620239年产30万立方米蒸压轻质(A1.C)板材加工项目30万立方米蒸压轻质(A1.C版材生产线及配套设施组团新建500.851.80.320241090万立方米/年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部品构件生产项目90万立方米各类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线及配套设施组团新建8015295.820251110万吨/年钢结构构件生产项目10万吨/年钢结构构件生产项目组团新建50591.22026建筑装饰装修材料12建筑门窗

24、生产线项目年产150万平方米高档节能门窗系列产品生产线组团新建603.591202313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年产200万平方米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生产线组团新建3011.60.3220241420万立方米荒料开采及400万平方米板材加工生产线20万立方米荒料开采及400万平方米板材加工生产线组团新建302.53.40.652025152000万件/年“七彩陶”陶瓷包装材料及日用工艺品生产线年产2000万件七彩陶陶瓷包装材料及日用工艺品生产线组团新建501.53.50.52025162000万平方米/年高端建筑陶瓷生产线2000万平方米/年高端建筑陶瓷生产线组团新建80350.62025产业类别序号项目

25、名称主要建设内容设点建地建设1蝴用地规模(亩)项目总投资(亿元)年产值规模(亿元)年税收预估(亿元)建设期限备注新兴产业培育打造工程料产材柱业钙支17年产塑料功能母粒及制品5万岫项目5万吨母料及型材制品生产线新建2011.50.3202318年产100万吨超细重质碳酸钙项目100万吨超细重质碳酸钙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新建6034.50.9202419年产10万吨车用、电器用塑料制品项目年产10万吨车用、电器用塑料制品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新建507122.420242050万吨超细轻质碳酸笆项目50万吨超细轻质碳酸钙粉体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新建602.551202621年产100万吨高钙(冶金用)石灰项目

26、建设一条年产100万吨高钙(冶金)石灰生产线新建403.881.62026钙支业酸料产碳材柱22200万吨钙化物生产线项目年产200万吨各类钙化物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新建801014.53.2202723年产1500万平方米石塑板材项目年产1500万平方米石塑板材生产线新建501.53.750.6202824年产功能性塑料薄膜woo万平方米项目年产功能性塑料薄膜1000万平方米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新建150.60.80.162028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252.5万吨竹缠绕复合管2条住1绕M合!道生产线及配套设施,生产竹缠绕复合压力管、城市地卜管廊新建502.55.51.352023产业类别序号项目名称

27、主要建设内容设点建地建设用地规模(亩)项目总投资(亿元)年产值规模(亿元)年税收预估(亿元)建设期限备注26年产5000吨拉挤型材复合材料生产线年产5000吨拉挤型材复合材料田线新建200.61.50.32023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27年产20000吨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生产线年产20000吨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生产线新建602.530.620242830万吨SCR滤材项目30万吨SCR滤材制品生产线新建60451.5202529玻璃钢声屏障板项目500万平方米/年玻璃钢声屏障板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新建601.82.50.5202630年产10000吨风电叶片用高性能纤维主梁板复合材料生产线年产I(X

28、XX)吨风电叶片用高性能纤维主梁板复合材料生产线新建500.851.50.152027硅、钢、氟材料及先进陶瓷31年产5万吨重晶石粉体项目年产5万吨重晶石粉体生产线新建501.53.50.55202332年产1万吨萤石精粉项目1万吨萤石精粉生产线新建2023.50.520243350万吨/年精品石英砂项目建设50万吨/年精品石英砂生产线新建5011.750.35202534建设50万平方米/年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毡生产线建设50万平方米/年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毡生产线新建300.81.20.42026351000万平方米/年硅酸钙板项目建设两条500万平方米/年生产线、一条深加工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新

29、建501.420.62027产业类别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设点建地建设用地规模(亩)项目总投资(亿元)年产值规模(亿元)年税收预估(亿元)建设期限备注361000万只/年陶瓷介质滤波器项目年产1000万只5G通信用陶瓷介质滤波器生产线、实验室等配套设施新建201.51.20.42028生产性服务业建链工程生产性服务业37市七彩陶陶瓷设计创意中心暨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市七彩陶陶瓷设计创意中心暨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新建20.5202338新建建材专用码头新建建材专用码头新建500.60.70.06202439物流集散中心配建综合物流集散中心新建10011.10.1202440绿色矿山建设(廊道运输)绿色矿山建设(廊道运输)等新建82.70.24202541建材产业质检中心建材产业质量检测中心新建50.82025421.oco万吨/年精品机制砂骨料生产线项目配套运输廊道woo万吨/年精品机制砂骨料生产线项目配套运输廊道新建620.18202643职业培i川中心职业培训中心新建50.5202744市无机非金属先进材料研究院(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市无机非金属先进材料研究院(研发中心)项目建设新建50.820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