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内容填写准确。2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部分(50分)和非选择题部分(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3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填在试卷或其它位置不得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写、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4 .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稳居世界第
2、二位。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左右。()A.99.16.1%B.1002.3%C.1148.1%D.1215%【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时政,解析略。2.2022年9月6日,“低轨导航试验卫星成功发射。济南成为国内首个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三个重要领域全面布局的城市。()A.济南一号B.泉城一号C.齐鲁二号D.齐鲁三号【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3.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A.二十四节气B.太极拳C.藏医药浴法D.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答案】D【解析】【详解】
3、本题是时政题,解析略。4 .3月19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作为在全党开展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A.读书活动党史教育B.调查研究主题教育C.调查研究先进性教育D.读书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答案】B【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5 .“当一次又一次遇到挫折时,我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2023年3月,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开学典礼上,教师魏晓娟分享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她求学26载,从一名中专生逆袭为博士后,从深山里干农活的小姑娘,成长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教研室的教师。网友纷纷点
4、赞;热血又感人!从中专生到博士后,魏晓娟成功逆袭的秘诀有()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编织人生梦想,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坚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学习能激发前进的动力,拥有更充实的生活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挫折、学习、梦想。:分析题文,当一次又一次遇到挫折时,我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这说明我们要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编织人生梦想,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她求学26载,从一名中专生逆袭为博士后,这说明学习能激发前进的动力,拥有更充实的生活;符合题意;:一定,观点绝对化;错误;故本
5、题选B。6下图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时要()A.尊重他人,换位思考B.以礼待人,用语文明C.真诚待人,以信为本D.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的要求、文明有礼的要求、关爱他人的要求、诚信的要求。B:漫画中出现“对不起”等文明用语,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以礼待人,用语文明,故B说法正确;ACD:漫画主要告诉我们:要以礼待人,并未直接体现“尊重他人,“诚信”和“关爱他人”,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致辞中引用苏轼的名言:“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启示青少年
6、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早行乐,趁着青春年华及时享受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自信自强,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实现梦想的途径、自信自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启示青少年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向最难之处攻坚启示青少年要自信自强,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说法正确;:要珍惜青春时光,而不是行乐和享受,错误;故本题选C。8 .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实施40周年。全面贯彻实施宪法需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全体人民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中国共产党坚持
7、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人民检察院严格宪法修改的程序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贯彻实施宪法需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全体人民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符合题意;:人民检察院没有修改宪法的职权;错误;故本题选D。9 .2023年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两高”报告亮相。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名誉案、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这些被报告点名的标志性案件,记录了中国法治进程的点点滴滴。最高人民法院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让人格尊严免遭网络暴力侵害。对此,
8、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为避免沉迷网络上当受骗,拒绝上网遵守道德与法律的基本准则,不制造和传播谣言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传播正能量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最高人民法院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让人格尊严免遭网络暴力侵害。所以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制造和传播谣言,自觉抵制不良信息,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故说法正确;: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拒绝上网说法不对,故说法错误;:题干讲的是拒绝网络暴力,并没有提到利用网络建言献策和传播正能量,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0 .当心情低落时,不忘
9、带上“阳光”,下侧漫画启示我们()TEi仑去不管左宣如一定记有带上。己的阳光。积极调控负面情绪体味传递美好情感理性认识对待挫折执意追求事事完美C.D.A.B.【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绪情感的相关知识。:题干中的漫画形象地反映了当自己出现不良情绪时,应学会调控情绪,传递情感正能量,不要让不良情绪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启示我们要体味传递美好情感,积极调控负面情绪,理性认只对待挫折,运用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故正确;:错误,十全十美是不存在的,执意追求事事完美是不可能的。故排除;故本题选A。11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10、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其中,“羞恶之心”告诉我们()A.闻过即改,知耻后勇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仁者爱人,推己及人D.见贤思齐,止于至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行己有耻的正确认识。ABC: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要做到行己有耻,能真诚地对自我,闻过而知礼,知耻而后勇,A说法正确;B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现的是辞让之心,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体现的是仁爱之心,B、C说法与题不符
11、D:体现的是止于至善,做到极少承兑,积善成德,D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A。聚焦2023全国两会,完成下列小题。12 .修改立法法贯彻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立法工作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了解基层的情况。修改立法法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立法的表现说明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是宪法基本原则的体现A.B.C.D.13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这说明在我国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A.B.C.D.【答案】12.C13.D
12、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人民当家作主的认识和把握。:修改立法法贯彻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立法工作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了解基层的情况,是民主立法的表现,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故说法正确;: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和把握。: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故说法正确;: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故说法错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13、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4 .对下列“行为”的“点评”匹配正确的是()选项行为点评A向人大代表反映学校“双减”问题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B参加社区电梯改造听证会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C济南出台人才政策“双30条”把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D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讨论报告,提交议案,共商国是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B:参加社区电梯改造听证会属于民主决策。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14、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故B说法正确;A:公民不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是间接,故A说法错误;C: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故C说法错误;D:全国政协委员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5.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在各大平台的评论区,网友们分享着这些年身边发生的美好变化,记录下因新时代而精彩的发展故事。这些故事包括()我们已经全面建成社会主
15、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已经建成中等发达国家十年减污增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主流,蓝天白云成常态“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桥梁跨海峡,公路通大漠广大人民切实感受到国强民富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两个百年”战略目标、走绿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有关知识。:网友们分享这些年身边发生的美好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十年减污增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主流,蓝天白云成常态;“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桥梁跨海峡,公路通大漠广大人民切实感受到国强民富,故正确;: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说法错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故说法错误;故
16、本题选D。16 .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实施以来,西藏122所学校与支援省市134所学校结对,广泛开展援受两地学生“手拉手”、夏令营等活动。“青蓝工程”实施以来,组织师徒结对677对、帮带本地教师1129名;选派西藏679名教师赴支援省市学校跟岗学习下列对教育援藏评价正确的是()促进了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是加速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有助于带动西藏教育质量的提升为维护各族人民公平教育权提供根本保证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型民族关系的知识点。:分析材料可知,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促进了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带动西藏教育质量的提升,正确;:教育援藏有利于带动西藏教育
17、质量的提升,没有直接加速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错误;:教育援藏维护的是藏族人民的受教育权,错误;故本题选B。17 .国家实施图中的这一政策()能够优化人口结构与人口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与社会进步表明我国己放弃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压力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计划生育。:国家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与社会进步,能够优化人口结构与人口均衡发展,故正确;: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需要长期坚持,故说法错误;:“根本上改变”夸大了国家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的作用,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8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
18、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下列古语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己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诗句意思是说法不是从天使来的,也不是从地下来的,而是在人间社会发迹的,因为顺天应人而产生的,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关;:诗句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政治教化也有固定的模式,但最紧要的是让政令畅通无阻,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诗句意思是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
19、本,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诗句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关;故本题选C。19.15岁的初三学生李彤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会上,习总书记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对此李彤开始畅想自己的未来人生轨迹,其中有可能实现的是()A.18岁,在高中举办“为实现全面小康砥砺奋进”的班会活动B.25岁,出去旅游一趟,亲身感受我国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大变化C. 33岁,带上家人一起坐飞机去北京天安门共祝祖国实现中国梦D. 43岁,和全国人民共同见证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答案
20、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实现中国梦。D:现在15岁的李彤43岁时是2051年,依据教材知识,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李彤43岁时,和全国人民共同见证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畅想可能会实现,D正确;A:现在15岁的李彤18岁时是2026年,而我们现在就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了,A错误;B:现在15岁的李彤25岁时是2033年,依据教材知识,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错误;C:现在15岁的李彤33岁时是2039年,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实现中国梦,C错误;故本题选D。20.济莱高铁全长117.49公里,是全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市域高铁
21、是济南“米”字形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上克服了它穿越南部岩溶区、低山丘陵区和剥蚀丘陵区,沿线地形地貌复杂的困难,建成后济南东站到钢城仅需22.5分钟。济莱高铁的建设通车()能从根本解决市民的出行问题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更高速的增长点让我们感受到科技创新让生活更便捷积极带动沿线片区的发展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把握。:依据题文描述,济莱高铁的建设通车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更高速的增长点;让我们感受到科技创新让生活更便捷;积极带动沿线片区,故说法正确;:能从根本解决市民的出行问题的说法过于绝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
22、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1.五一假期即将来临,你出行旅游的第一站是不是最近火出圈的淄博?近一个月来,“淄博烧烤”话题持续火热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关注。有网友梳理了淄博烧烤热度不减、流量不降的原因:第一,城市烟火气的回归,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烧烤之旅,是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需求的集中释放;第二,淄博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保姆式服务”:开通高铁烧烤专列、定制公交专线、绘制烧烤地图;第三,规范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出租车不打表的、拒载的立马停运,烧烤店宰客的、骗人的立马关门,包括宾馆酒店、景点依法明码标价,确保每一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月8日,抖音大V博主摸底淄博10家烧烤摊位,发现没有一家店铺缺斤少两;第
23、四,网络平台的推手,截止4月18日,小红书数据显示,“淄博烧烤”搜索指数一周内上涨了4.8倍,“淄博烧烤”话题在抖音平台共有38.2亿次播放量。(1)运用所学知识,写出阅读上述材料后感受。今年3月是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60周年。2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座谈会上提出,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绛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某校九年级举办了“学习雷锋好榜样”主题活动,下面是摘抄的部分雷锋语录。序号语录1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2钉
24、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4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2)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丰碑。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启示。【答案】(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或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人们
25、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或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或维护秩序靠规则;或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或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良好社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促进社会发展明进步。(2)雷锋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动力。感
26、悟雷锋精神,就是要求青少年学生懂得,学雷锋不是喊几句口号、做几件好事,而是要用实际行动把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提升道德水平,就是要求青少年学生成为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将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生命价值,就是要求青少年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像雷锋那样,履行社会责任,不计代价与回报,在对社会的奉献中绽放生命的光彩。【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共同富裕、政府的作用、社会规则、社会秩序、诚信、网络、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
27、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共同富裕、政府的作用、社会规则、社会秩序、诚信、网络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淄博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保姆式服务”一可链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府的作用;关键词:规范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可链接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关键词:网络平台的推手一可链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关键词:宾馆酒店、景点依法明码标价一可链接诚信的重要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
28、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丰碑一可链接民族精神的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2.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黄河保护法是中国第二部流域法律,以下是黄河保护法的立法进程。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高度重视黄河立法工作。2021年4月,水利部门公布了黄河保护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202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2022年10
29、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23年4月1日起执行。黄河保护法包括总则、规划与管控、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污染防治、促进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共11章、122条。对违反本法规定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立法进程和内容中,你读出了什么?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继续牢牢攥紧“中国种子”,种好“中国粮”。2023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要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一颗小小的种子需投
30、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其背后蕴含着巨大的科技含量。虽然水稻、小麦主粮种子在我国实现了自给自足,但很多蔬菜种子尤其是一些高格蔬菜还是依赖国外进口,为更好地把握国家“种子安全”,我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重点开展种子源头“卡脖子”的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育种创新,打好种子翻身仗。(2)请你从攥紧“种子安全”,实施“科技育粮”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黄河保护法的立法过程体现出民主立法,努力使每项立法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黄河保护法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良法。该法的立法过程体现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绿色
31、发展道路。贯彻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绿色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2)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或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或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或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创新: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是推动
32、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弘扬创新精神,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等。【解析】【分析】考点考查:依法治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创新。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
33、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依法治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立法进程和内容一可链接民主立法、良法之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国家安全、科技创新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攥紧“种子安全”一可链接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关键词:实施“科技育粮”一可链接科技现状+创新的
34、重要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3.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我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同沿线各国开展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致力于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世界上最有力量、最有作用的经济全球化平台。“一带一路”持续为世界提供新机遇151国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为25个沿线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1.6万例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为25个沿线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3979亿元截至2022年底,
35、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31个2022年,我国全年与相关国家签署绿色发展、数学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达到了31个,为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32.9%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达32.9%,较上年提升了3.2个百分点,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2013年提升了7.9个百3200万人世界银行预计,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并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
3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o分点。(1)结合所学知识,就此话题谈谈你的认识。二十大报告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2)请你从以上“五个重大原则”中任选三个,谈谈必须把握该原则的理论依据。你的第一次阅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也许是笃行精进的挑灯夜读,当你沉浸博大精深的文化典籍、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感受阅读带来的能量,你能听到雨打芭蕉花鸟蝉鸣,你能看到苍山万物与大地同辉。在书里,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3)4月23日,世界读书
37、日提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倡导全民阅读,请你写一封倡议书。(不少于80字,不要出现个人相关信息)【答案】(1)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国秉承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我们为伟大祖国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
38、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2)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进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坚持改
39、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3)阅读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人们高雅的生活情趣;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人们通过阅读可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阅读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等。我们应保持安静,不在图书馆内喧哗或朗读;学会辨别和筛选不良信息,爱读书、读好书;充分认识阅读不良书籍的危害,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自觉抵制不良
40、诱惑。【解析】【分析】考点考查: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学习的重要性。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个人,需要运用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一带一路”持续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最大的贸易伙伴,创造就业岗位,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T可联系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
41、发展贡献者、负责任的大国等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个人,需要运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最大优势、最高领导力量等作答。关键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立足国情、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关键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共享发展成果、迈进全面小康、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等作答。关键词:坚持改革开放一强国之路、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最鲜明的特色等作答。关键词: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一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等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习的重要性,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