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的编纂.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656714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志的编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人物志的编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人物志的编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人物志的编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人物志的编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物志的编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志的编纂.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物志的编纂,地方志的基本概念,地方志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志的体例,包括体裁、结构和章法 体裁:述、记、志、传、图、表、录。 案例 案例 结构:横排纵写,即横分门类,纵述史实。 章法:述而不论,用资料说话。案例,地方志资料类型,地方志的资料来源广泛,多种多样。概括地讲地方志资料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文字资料 口述资料 实物资料 多媒体资料。,文字资料 志书资料主要来源于文字资料,文字资料以其数量大、内容丰富而成为编修地方志书的基础资料。按种类划分主要包括五种: 档案资料:组织与个人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 资料性图书:具备史料价值的书

2、,都具有参考价值 报刊杂志:不仅能提供资料,还可提供重要线索。 私人著述:名人笔记、回忆录、人物传记等。 统计资料:能准确直观的反映事物的规律和面貌,,口述资料 又称“活”资料,是指流传于人们口头上的资料,能够为一些湮灭的史实提供重要线索和佐证,成为修志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口述资料主要来源是当事人回忆,有助于廓清史实。但要注意由于当事人回忆本身存在客观和主观原因,口述资料需慎重采用。与私人著述具有同等价值 。,实物资料 指大到遗址、遗迹,办公场所,小到凭证、票据、工具等各种物件,实物资料在志书中都是以照片的形式反映。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实物资料的作用是揭示历史文化信息,一张照片胜过若干文

3、字。,多媒体资料 是指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为一体的综合媒体信息。多媒体资料已成为志书资料的一个重要的资料来源,其内容广泛、生动,具有较强的感官效果,可与其他资料互证,并且作为文字资料的重要补充。第二轮修志要重视多媒体资料的收集。,从资料到初稿,从资料到初稿是资料由粗到精的过程,而不是资料被大量剔除或盲目缩减的过程。因此要求编纂者要理性的选取资料。 从现有资料中要重点关注和选取涉及事物发展的起始点、转折点、关键节点和下限截止点资料,以突出主线,理清发展脉络。,资料的选择,入志资料必备的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事件、人物、过程、结果。其中,时间是第一位的,没有时间的资料是 “死”资料

4、,无实际利用价值。,时间 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范围:包括事件的发端、转折、 结果等的时间节点。案例 案例 地点 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范围:即事件在经历发端、转折、 结果的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地点。案例 事件 对事件要给出权威的、准确的名称概念,对于重大的 政治事件要与党中央作出的定性保持一致。 人物 用 “以事系人”的手法,注重记述典型人物在历史进程 中的作用。案例 过程 用事实资料记述事件的发展过程,记述历史过程要善 于把握住历史节点,即历史的阶段性,力求系统完 整,要注重应用典型资料。案例 结果 记述一个历史过程结束的资料。案例 案例,地方志的编纂要领,结构:设计好基础篇目 内容: 横不缺要项,纵

5、不断主线 述体: 要概而准,不要概而全 大事记:常事不书,非常则书 人物传(略、简介):突出贡献或劣迹,人物志的编纂,志书中的人物记载,人物志是地方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志学家章学诚主张“邑志尤重人物”,把人物志看成“志中之志”,“书中之髓”。旧志人物志篇幅一般占整个志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也有说“古来志书半人物”。如现存数量最多的清代方志,人物在志书中所占比例,多则一半以上,少则1/5左右。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新方志更加注重人物的入志,基本形式以设有人物志或人物篇或人物章,同时普遍采取“以事系人”的方式记载人物。,志书记载人物的社会作用,社会是靠人的活动演进和发展的,人物是社

6、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方志学者魏桥先生说:生动的人物资料也是最富有感染力量的教材。生动的人物资料,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其资治、存史价值不可低估。,志书记载人物的基本原则,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发布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第十一条(四)立传人物为在本行政区域有重大影响者,以及本籍人物在外地有重大影响者。 第二十条 生不立传。在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以外记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随事出。记述人物准确、客观、公允。 第二十一条 人物传记述传主的生卒年月、籍贯(出生地)、主要经历、典型事迹、个性特征、社会评价等。人物简介略记人物履历及主要事迹,不面面俱到。人物表要素不

7、缺。,志书记载人物采用的体裁,目前志书记载人物大致采用传记、传略、简介、表和录等5种体裁。 传记:较为详细地记述人物的一生; 传略:是比较简单的传记,一般只记人物的主要事迹,不详细记述人物的生平; 人物简介,近似传略,文字又比传略还要简要;,志书记载人物采用的体裁,人物表:是用表格的形式收录入志的人物案例。 录:分段落收录入志的人物,在实际编纂中表与录一般只是资料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并且在形式上可以相互转换。 案例 案例 案例,人物表的内容,人物表的内容可繁可简可多可少,伸缩性较大。到底设哪些表格为宜,因地因业制宜,基本要素要统一齐全。,人物表的分类与内容,1、职官表:一般应设姓名、性别、籍贯、

8、出生年月、职务、任职年月、离任时间等栏目 2、英模先进表:一般应设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嘉勉时间、嘉勉名称、嘉勉单位等栏目 3、名人表,一般应设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职称、单位、主要贡献等栏目 4、英烈表,一般应设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牺牲时间、牺牲地点、职务和称号等栏目,入志标准,一、地域: 1、本籍人士,在本籍的活动 2、外地人士,在本地的活动 3、本籍人士,在外地的活动,入志标准,二、身份 1、对于那些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作出过显著成绩的人,不论是“官”是民,不分职位高低,都应让其入志,甚至为其立传。案例 案例 2、各行各业,社会各个领域都要选择入志人物。如首轮北京志人物

9、志篇目设计分为:政治、教育、科技、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医疗卫生、体育、社会等大类目,入志标准,三、性质 以正面人物为准,适当选择有重要影响的反面人物,予以记载,以史为镜。案例 案例,入志标准,四、史实(资料的选择标准) 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两个问题? 1、写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2、为了达到目的,入志人物要记什么?,入志标准,写人物的目的 1、宣传:人杰地灵 2、教化:以史为镜,激励后人 3、存史:精神、文化传承,入志标准,怎么达到这个目的?魏桥先生指出: 1、确定入志人物,并不意味着该人物的一生的所有事迹、所有业绩都要入志,也并不能理解为该人物一生的所有主要事迹、所有主要业绩都可以入

10、志。那是国史人物传的任务。 2、是否要对所有人物均应“一分为二”,即写正面人物以扬善为主,其重要的缺点和过失也要写出来;写反面人物应叙述其反动的事实,其有正确和可取之处也可如实记录。如上所述,人物志传并不要求记载人物“一生”、“全貌”,所以对于每位入志人物都一分为二也就无此必要。,入志标准,3、在人物传取材问题上如何体现详今略古的原则。有两种偏颇应避免,一是少收古代人物,多收近现代人物,将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人物群星,压缩得如同晨星寥寥,不能显示人文荟萃;二是古代人物由于资料丰富,写的丰满生动,对近现代人物下笔拘谨,取材顾虑较多,不能准确反映人物面貌。,入志标准,人物传取材一般应由两大部分组成。

11、一是人物的基础资料,以勾勒人物概貌。一是人物地方性的主要业绩,以展示人物功过。人物传取材还必须重视详今略古的原则,可适当设表和传略,压缩古代人物的篇幅,尽力创造条件,让近现代人物留下更多资料,以增强人物的存史意义。,入志标准,4、入志人物必须遵循地方性的约束。地方志记载的人物一定要突出地方性。可以理解为: 一要写地方性的人物; 二要写人物的地方性内容,即该人物对地方的贡献、业绩,推动或阻碍作用。 三要写人物在地方的人生重要片断,而不是在地方乃至全国的“一生一世”。,入志人物怎么写,魏桥先生指出: 1、人物传的格局不应超越志体。志书人物传,应是志传,是地方志的一个组成部分,要遵循志体的总要求。一

12、些把志传视为志书的特殊部分,认为可以超越志体的做法,诸如运用文学手法之类,表面上看是扩大了人物传的容量,增加了人物传的可读性,而实质上降低了人物传的资料性,降低了人物传的应有价值,使得志传成为文学性传记,在志书中黯然失色。,入志人物怎么写,志书和传记文学有严格区分,两者都讲究真实,但前者是生活本身的真实,历史的真实,而后者则是艺术的真实,创造的真实。对于艺术的真实来说,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进行“想象性的描写和合理的夸张”,而志传切忌如此。,入志人物怎么写,2、人物传的写法应受内容制约。内容决定形式,人物传的内容应该是反映人物主要面貌的基本资料。受此制约,人物传的写法只能同志书其他部分一样,采用语体

13、文、记述体,而且是介绍性的记述体,严谨、朴实、简洁地记述,而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进行肖像描写、性格描写,不能想象和夸张,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入志人物怎么写,3、人物传的生动应以选材取胜。文章都应讲究生动,但是,不同类型著作的生动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志传写得生动,富有吸引力,一定要在资料上狠下功夫。主要应做到3点:一是资料珍贵,以权威的珍贵资料吸引读者;二是功过感人,以人物的功过激发读者强烈的爱憎感情;三是寓意深刻,努力做到言简意赅,乃至意在言外,使读者回味无穷。 ,入志人物怎么写,1、不能写成人物履历 案例 案例 2、不能写成生平简介 案例 3、不能写成人物鉴定 案例,入志人物怎么写,

14、1、突出人物的贡献,特别是首创性、开创性案例 案例 案例 2、突出人物的个性和品德。 案例 案例 3、突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案例 案例 4、突出人物在某段历史背景下的特殊性。 案例,人物传的真实性问题,人物传资料,不能虚构,也不能错讹。真实性,是志书的生命,亦是人物传的生命。传主的活动时间、地点,事件的经过、结果和影响,都必须有据可考,有稽可查,真切无疑。既要防止人为的提高、溢美,也要注意对人物资料本身的鉴别考订。志书资料工作,是极为严肃的工作,志书人物资料的考订,更要慎之又慎,不可掉以轻心。,生人能否立传,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人物志的编写原则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其中,“第二十条 生不立传。在人物

15、传、人物简介、人物表以外记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随事出。记述人物准确、客观、公允。,生人能否立传,魏桥先生指出:为生人立传有三弊: 一是生人事迹未完,善恶难以定论,一旦发生变化,有损传世之作的权威性; 二是为生人立传,有时情面难却,很可能夸饰、溢美传主,甚至请托作传,有损志书的严肃性; 三是为生人立传,有争上之弊,可能会无端引起许多矛盾,增加修志的困难。,官员入传问题注重实绩,1、贡献和影响力。从社会效益或从经济效益着眼,选择那些对地方乃至全国有重大贡献,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领导人入志。案例 案例 2、职务和实绩。对于那些担任过一定职务,而又对社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领导人,应予立传记述,而对一些无所作

16、为的庸碌之辈,职务再高也不能载入人物传。但从存史角度考虑,可用人物表的形式录载职官。即使如此,对入表职官的级别也应有一个统一标准。 ,注重人物的典型性,对地方作出贡献的人物是很多的。在选择入志时,就尤其要考虑典型性。如选择教师、医生入志,要看他们是否为社会所公认,有创造发明的能工巧匠要看他们创造发明的价值和意义。还有先进模范人物,有本单位的、本系统的,市级县级的、部省级的,也有国家级的。要确定适当的标准。级别定得过高,收录人物就少;定得过低,又会收得太多,这个问题要认真研究考量。,入传人物排列次序问题,目前有几种排列办法: 按门类分类。如把人物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个门类。问题是

17、不少人物是跨门类的,许多军事人物,同时又是政治人物,不少教育家又是社会活动家等等,难以归类。 按历史时期分类。以时代为序,列为古代人物、近代人物、现代人物等。这种分类法,对跨时代的人物难以分期。,入传人物排列次序问题,按人物卒年排列。这种分类法,有时会造成先逝世的儿子排在老子的前面的情况。 按人物生年排列。还有按人物贡献大小排列的,这种排列法,标准就更难掌握了。又有按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排列的,另有把反面人物标为“另传”的。 各种分类排列法,又各有利弊,其中按人物的生年排列,容易掌握,也可避免不少矛盾。,时间对志书内容的重要性,时间是志书的灵魂 时间是事物事业发展的标记 时间是志书价值的基本体现

18、 时间是志书内容纵深的路径 所以志书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纂者对于历史时间的把握。,时间的表述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1、缺时间节点(阶段性)。一个时间通到底,缺乏反映事物发展阶段性的内容。 2、没有时间要素。 3、倒插叙现象。时间顺序混乱。 4、上下限不完整,导致记述内容不完整。 5、使用模糊概念。,记述中要注意几个区分,1、时间表述要过去时与现在时、将来时区分开来,志书内容只能用过去时。 2、称谓要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区分开来,志书内容要用第三人称表述,关于敏感问题和保密问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发布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第七条 志书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

19、权和领土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邪教、迷信、赌博、暴力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入志的标准问题,凡入志的人、事、物等都有又一定的入志标准,目的是,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 1、为了突出重点、特点,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独。 2、减少篇幅 3、增强存史价值及可读性,严格遵循业务规范,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本地区地方志编纂指导机构出台的有关地方志编纂的规范性文件是志书编纂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所以在编修过程中一定要熟悉和准确把握,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保证志书质量。案例,主编、主笔的责任,主编必须负起责任,要“挂帅又出征”。案例 每一次成稿都必须经过主编、主笔统稿,不能“披头散发”的就提交。 主编、主笔要按照志书体例要求认真统稿做到“笔削一人”。,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